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研究:基于社会转型背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人口性别结构的动态演变

为了从国际视野描述和分析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演变趋势,本研究选择了一些代表性国家进行比较,这些国家的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动趋势如图1-1所示,它们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总人口性别比较为正常的国家,这些国家的总人口性别比基本为90~100,包括日本、韩国、美国、瑞典和南非;第二类是总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总人口性别比都始终维持在105以上;第三类是总人口性别比偏低的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俄罗斯。其中,印度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是性别歧视所引起的女性生存问题,包括女性地位低、女性获得食物和医疗的支持差、对女性的犯罪较为严重等(Das Gupta, 1987; Guillot, 2002)。韩国的总人口性别比虽然基本正常,但在21世纪以前仍存在严重的男孩偏好,出生性别比一度严重偏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其出生性别比从2007年开始已经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Chung和Das Gupta, 2007)。俄罗斯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战争和环境等原因,俄罗斯的男性死亡率一直较高(石人炳,2001;赵晓歌,2006),女性的数量多于男性。同其他各国相比,中国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在20世纪80年代人口性别失衡的程度和形式与印度当前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目前中国性别结构失衡的态势也表现出新的特征,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图1-1 不同国家总人口性别比变动趋势图中国(人口普查)数值对应的是1953、1964、1982、1990、2000和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选取的国家主要来自东亚、南亚、非洲、欧洲和美洲等。

资料来源: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2010);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2012)。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一直处于偏高且波动的态势。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7.6,比此后历次普查结果都高,表明旧中国的人口性别比本来就很高,新中国的人口性别比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过来的(查瑞传,1996)。1964年,总人口性别比大幅下降,主要和1959~1962年特殊时期的人口数量波动有关(张海峰、白永平,2008)。从1982~2000年的历次普查结果来看,总人口性别比持续稳定在106以上的水平,直到2010年普查,总人口性别比略有回落。观察不同时期的人口性别比,可以更深入地分析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发展历程。

图1-2是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年龄的人口性别比及其变化,它反映了性别比变动的时期和队列之间的动态关系。如1953年5~15岁年龄区间的波峰依次出现在1964年的15~30岁、1982年的35~45岁以及该队列人口在后续普查年份中相应的年龄组里。从生命历程的各个时期分析,图1-2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婴幼儿时期的性别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升并持续偏高,在不同时期的曲线中,0~4岁的性别比不断升高。从历史的累计效应看,在2010年的曲线中,0~19岁的性别比明显偏高,这表明出生性别比长期持续偏高对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影响已经延伸到人口的少年时期。第二,青年和中年时期人口性别比下降明显,说明该年龄段两性死亡率下降显著且女性死亡率下降幅度大于男性。第三,性别比下降至低于100时的年龄不断提高,已经推迟至老年时期,这主要是由于男女期望寿命的持续上升使得这一时间点不断推迟。总的来看,人口性别结构虽然在总人口性别比这一指标上变动不大,一直处于偏高的态势,但从性别结构的模式上看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部分年龄段的性别比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其一,当前低龄组性别比严重偏高,构成我国性别失衡的主要特征,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人口普查中,我们都将观测到该波峰出现在后续的相应年龄段。其二,女性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使得原本性别比偏高的青中年段在近三次普查中都出现了波谷,这对降低人口性别比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图1-2 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年龄段人口性别比

资料来源: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