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研究:基于社会转型背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 小结

中国的人口性别结构是伴随着中国人口的转型而变动的。首先,在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转型过程中,女性的死亡率较男性有更大幅度的下降,死亡率的性别差异对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开始逐渐减弱,当前反而起着降低总人口性别比的作用。其次,20世纪90年代初,当生育率下降至低生育水平后,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显现,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成为影响当前总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后,受中国人口快速转型的影响,低龄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老龄人口比重快速增长,人口的年龄结构对降低当前总人口性别比的影响越发显著。此外,人口普查中的性别选择性漏报、瞒报现象,特别是低龄段人口的漏报、瞒报现象在近三次人口普查中越来越明显,这也对人口性别结构的统计指标产生了一定影响。

从国际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口性别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无论是总人口性别比还是出生性别比,在其数值持续偏高的背后,各种驱动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出生性别比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全程性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其影响将贯穿相应人口队列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政策需要对这30年来的出生队列人口予以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一是继续改善女性特别是婴幼儿阶段女性的生存和健康条件;二是面对大规模的失婚男性,需对其在教育、就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帮扶,增加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三是对于老年失婚男性,由于没有家庭和子女的支持,其健康状况较差、收入较低,需要对其出台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四是对性别结构失衡带来的社会风险和人口安全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要积极应对;五是进一步提高妇女地位,促进性别平等,从根本上转变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这也是解决中国人口性别失衡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