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网络维度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迅猛发展并日益普及。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数据测算,截至2014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互联网给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学习与工作效率、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思维方式。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成为他们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休闲娱乐、互动交往、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对其管理的滞后性,各种不良信息也乘机大量涌入,一些学生缺乏分辨力、自控力,加上网络道德与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与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道德与法律方面的问题。

一 网络给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带来的机遇

信息是维持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从根本上讲,人类社会交往的历史就是信息交流的历史过程,它经历了“语言时代-文字时代-造纸印刷时代-电报和电话时代-广播和电视时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时代”六个阶段。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北京出版社,1998,第17~18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主要表现为面对面的直接交往方式,交往活动严格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类自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愈加频繁,联系也日益紧密起来。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指出:“电信传输瞬息万里的特性,不会使人类大家庭扩大,而会使其卷入村落生活的凝聚状态。”〔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7,第151页。麦克卢汉认为,未来的社会将会是一个类似于“地球村”的状态,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们,其交流与沟通不会因为距离的原因而显得困难,反而会因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缩小彼此间的距离,甚至实现“零距离”。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突破了信息传输原有的时空限制,无论现实中的距离有多远,人们都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借用“虚拟现实”的技术,人们不仅可以“零距离”地看和听,让其“身临其境”“置身其中”也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便利性等特点,使得整个人类不分种族、不分地域,成为一个“拥挤的村落”。拥挤的不是交通,也不是因为人口的众多,而是纷繁复杂的信息。由此,人们也常惊呼“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切实提高,互联网连起了千家万户,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从根本上讲,网络以其便捷、大容量、交互性强等新时代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都起着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网络的交互性实现了道德素质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交流

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以师生直接面对为主要传播方式,教师以传授道德素质教育理论的姿态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种方式难以实现道德素质教育主客体的平等地位;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接受的效果难以言好,学生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平等的位置上,从而使大学生从被动接受道德素质教育变为主动参与道德素质教育。“因特网绝不是在一些主要大学的研究团体中偶然发生的事。它也绝不是因政府需要而迫使这些团体去做的事。因特网一旦被推动,研究者们便开始为其建立一套管理协议。这些协议是开放的——它们被置于一个公用之处,并且无人拥有这些资源的所有权。任何人都能自由加入创立这些公用编码的团体,并且许多人都在这么做。谷仓节节升高……就这样,建成了这个因特网。”〔英〕约翰·诺顿:《因特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第270页。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极大地克服了以往传统思想教育媒介尤其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面对面交流的时空障碍,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跨时空人际交往的新平台,使主体的人在相互交往上呈现空前的主动性、积极性,交往的范围、程度、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现实中的个人,其思想、兴趣、爱好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等都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其社会关系总和的复杂多样性,而在网络中主体的人能够扫除社会角色地位的障碍,突破身份、地位甚至国家、民族、社会制度、文化的制约,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教育完全取决于主体自己的意愿,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与其他网络主体进行交往,这使得每一个具体的人都处在一定的多维的虚拟网络关系之中。因此,以网络媒体信息技术为平台的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真正实现了道德素质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交流。

2.网络丰富了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

由于网络具有受众多、传播快、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且形式自由轻松,没有强制性,加之手段多样、形式灵活,教育客体可以在其自身的资源基础上选择、加工、搜集、整理信息,使网络上的道德素质教育内容因客体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而把客体的文化背景、思想、价值判断等条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并由此引起变换。同时,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具有易于保存、下载等便利条件,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形态也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间断走向连续,这有利于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者向大学生适时地传播各种文化知识,传播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所倡导的行为规范,传播健康、积极、正确的思想道德信息,从而向大学生传递欲知、应知、未知的信息。现今的许多“红色网站”就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开创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虚拟社区”,这些社区,如“政治思想工作之窗”“中国共产党在线社区”等,大大地充实了“虚拟社区”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使道德素质教育的形式更为多样、内容更加生动。网络的信息化极大地延长着、放大着使用者的感觉器官与功能,空前扩展了接受主体选择接受对象的范围,这就给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几门道德素质教育课程,还可以利用网络扩宽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如在大学校园网页上,可以建立多个关于道德素质教育的网络链接,通过大量的信息资料,极大地扩宽了大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渠道。

3.网络给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导手段与方式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以师生直接面对互动为主要方式,而网络时代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者则利用网络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创新与改革,尤其体现在教学手段与方式上。以网络为基础、以互动为动力,由具有共同兴趣爱好或需求的人群组成的共同体——网络社区,是一种社群活动区,它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社会人自由组合、交互活动而形成的虚拟空间场所,就像是现实社会中的会堂、沙龙、茶馆等公共活动地,它在网络上提供了现实社区所能提供的各种交流和服务手段。网络虚拟社区具有跨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开放性等特征。它的主要载体包括博客、网上论坛、电子公告牌(BBS)、微信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虚拟社区的载体也必将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的态势。网络虚拟社区常见的活动类型包括以下几种:①网友聊天,也就是在聊天室或通过网络即时通信软件(QQ、MSN等)与熟悉的或陌生的人进行聊天;②交流讨论,即在相对固定的虚拟社区进行各种话题的讨论、发言与交流,如各种形式的论坛;③自主撰文,主要是在网络论坛或者博客上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④发布需求或寻求帮助,即利用网络发布需求信息,得到网友或者权威机构的解答;⑤网络会议,即通过“虚拟社区”召开远程、异地的网络会议;⑥下载,即通过网络下载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和资料。显然,网络虚拟社区的功能和运转机制为其成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载体提供了较强的可行性和便捷性。因此,如何把网络虚拟社区与当前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4.网络快捷的信息传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活动的时效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更加快捷,网络快速的传播信息功能较之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有很大优势,以往的道德素质教育经常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单独谈话、报告会、座谈会又受场地、时间等因素制约,其覆盖面有限。而信息化程度极高的网络空间使人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这种传递速度为道德素质教育者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实际、及时反馈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是网络时代道德素质教育工作特有的优势。因此,网络虚拟世界的出现使广大道德素质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个现代化的媒介传播工具,将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在顷刻之间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由此,网络道德素质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大学生在其学习、生活实践活动中,对国内外的政治热点、社会变革中的矛盾现象,以及对学校管理等的观点、看法、意见都能迅速在网络上反映出来,这有利于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者通过网络及时纠正错误的舆论,有利于准确及时地传播正确、健康、科学的道德素质教育信息,有利于增强道德素质教育的时效性。

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日益普及,这不仅给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少年提供了新的信息时代的生活、学习方式,对于其他社会群体、个人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这种趋势也使其不断适应信息时代并且迎接信息时代的巨大挑战。如果学校特别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改变,仍然紧抱着固有的教育模式不放,不加突破和创新的话,高校思想教育必然无法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着的外部育人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互联网这个符合时代主题的全新的教育领域中。

二 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

网络绝对不是一个纯洁的虚拟世界,随着网络日益为大学生所熟知和使用,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浮出水面,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e时代”呼唤网络道德素质教育。

1.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导向带来了挑战

虽然价值冲突在一般意义上讲存在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和不同个体之间,但终究还是要以个人自身内在的价值选择作为落脚点和表现形式。由于网络的广泛普及应用,虚拟环境下的网络主体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态势,其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愈来愈自由。在当今时代,网络正在逐步向各个层次的人们扩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在6.32亿名中国网民中,18岁以下的网民和30岁以上的网民人数增长较快;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的网民人数增长较快;低收入人群开始越来越多地接受互联网;农村上网人群数量增长较快。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分析辨别能力、不同生活阅历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行为。当各种主体的人参与到网络虚拟空间中,并面临同时存在的与自身价值观念体系内部不同甚至在本质上相悖的价值观念时,就可能感到迷茫和困惑,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下主体被动的价值选择逐渐被主体的主动选择所替代。随着价值选择机会以及影响要素的增多,作为主体的人更容易产生自身价值观念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成功的意识形态不仅能够发挥使人们认同现行制度、维护社会与国家稳定的作用,而且能够作为一种准则帮助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尽管互联网既不“姓社”也不“姓资”,但与之相伴相随的是西方文化的渗透,互联网的开放性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它不仅扩大了人们接受信息的自主权,而且增强了人们对信息的发布能力。可以说,信息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中高校舆论导向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手中的局面,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信息霸权国,在推行其价值观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美国在设计全球化进程时,所考虑的根本出发点是从其国家自身利益出发来安排全球化的方向与节奏,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在互联网上粉墨登场,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2.网络使道德素质教育者的地位受到挑战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是以信息的可控性为重要基础的,教育者一直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具有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并掌握教育手段的决定权,教育信息一般通过教育者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整理后灌输给大学生,选择什么、拒绝什么,都可以由教育者主观控制,按照教育者的意志预先设计的模式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明显不同,但网络对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是显而易见的,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越大,网络犯罪的发案率就越高,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同时,网上交友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一些大学生在网上打情骂俏、谈情说爱,倾诉心事时说尽谎话,欺骗对方。他们奉行的原则是:网络爱情是一场爱情游戏,“网”住谁是谁。也有个别道德败坏者以在网上玩弄异性为能事。还有一些大学生对网络游戏钟情、迷恋,有的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不少人为此荒废了学业。更可怕的是,不少游戏带有暴力、色情甚至反动的内容,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会“中毒”,成为人们所称的“网络瘾君子”。

对于网络思想教育价值建构的个体主体来说,在现实社会中,虽然道德价值观念因生产关系的多层次性而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和内容表现,但每一个社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只能有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居于主导性地位,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具有更多自主性的网民都可能会成为网络思想教育价值的建构主体,而一旦他们进入“反正没有人认识我”的虚拟界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就难以起到约束和制裁作用,使得侵害他人权利和隐私等各种不良信息泛滥于网络,进而产生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甚至引发各种冲突和犯罪。

3.网络文化的冲击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发生倾斜

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世界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网络意义上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等网络思想教育价值建构的群体主体来说,各个地区、民族、国家都在网络的一端竭力借助网络输出各自的政治目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甚至通过网络媒体歪曲事实,企图改变他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传统观念。“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成为包含不止一个文化共同体的多元文化社会,这些共同体全都要求保存其自身的特性”,Charles Taylor, The Politie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61.这必然会引起外来价值观念与本土价值观念的冲突。如对于我国2008年发生在西藏拉萨的打砸抢烧事件,西方通过网络等媒体进行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似乎成了达赖集团的传声筒,一些媒体为了渲染所谓的“中国镇压”,表达其同情流亡藏人的倾向,甚至将拍摄于尼泊尔的图片强加于中国。这种不顾事实、张冠李戴的报道让一些西方媒体标榜的“客观”失去了方向,也在全世界引起了对它们“偏见压倒客观”的质疑。这些情况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巨大冲击。

信息网络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冷战结束后,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被由科学技术交流和思想文化交流所掩盖着的意识形态渗透所取代。信息大国对外进行政治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向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强行推销其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对青年一代进行毒化教育,在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反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二是传输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利用青年一代可塑性强、抵抗能力差的弱点,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广泛地宣传渗透,使青年一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三是垄断教育信息,向学生肆无忌惮地传播错误思潮,传输资产阶级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以削弱我国优秀的文化道德传统。可见,意识形态的斗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从政治层面走向社会层面,手法不断翻新,而且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利用网络信息对不同制度、不同信仰的国家乃至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推行其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网络上有害信息传播导致网络污染,使道德素质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化

目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深刻变革的社会转型期,这在客观上使得人们以及社会群体在日益市场化、全球竞争化的社会交往关系中共同进入了利益博弈时期,彼此博弈所依赖的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平等性或差异性致使社会公正或公平问题由隐而显,基层社会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和加剧。这不仅使不同价值观念的规模性冲突具备了社会能量,而且也使以往建立在理想之上的国家价值观逐渐被个体的自我利益价值观所替代。由于网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输音像等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并且具有即时传输、使用简单方便和难以监控等特点,因此也就为一些具有不良思想意图的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其传播暴力、色情等信息的重要工具,如“艳照门”事件。英国由首都伦敦蔓延至多个城市的大规模骚乱,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在一个社会保障相对完善、社会治理相对成熟、民众普遍教育程度较高的国家,为何会因一起治安事件引发多日的暴力骚乱?收入分配不公、进出口不平衡等问题固然是根本的诱发因素,而骚乱的人用手机、网络、微博发布虚假信息,也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可以说网络信息技术是这次骚乱的助推器。

虽说网络的全球性使大学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网络信息的直接性既为我们打开了直通世界各国信息资源的大门,也为少数不法分子通过网页传播淫秽和暴力的图文提供了方便。互联网不像其他媒体一样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选择、编辑和删减,导致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既有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存在大量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的内容。目前,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三大网络公害日趋严重,虽然黄毒长久以来就已经存在,但网络使色情内容更容易传播,更为可怕,由于网络传播成本越来越低,传播手法更为隐蔽,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一些人出于不良的目的,将色情垃圾发送到他人的邮箱里,使得网上色情信息比比皆是。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立法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色情信息跨上信息高速公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既然网络在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种信息传播工具,人们就不可能将有着各种不良动机的人完全排除在外。因此,随着大学生上网频率的增加,教育大学生自觉地抵御和防范黄色网站的侵蚀,已成为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5.网络对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的道德素质教育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只靠教师站在讲台做报告、读文件的传统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具有平等性、交互性的平台上,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接受方式,这将对高校传统的以权威性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产生十分突出的冲击,这就使得靠权威、靠强制让学生接受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大为减弱,既不能使学生实现内化,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甚至还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此外,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及平等性,能随时随地、公开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大学生不再只是单方面地接受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者的灌输,而是要求进行平等交流,这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由此可见,通过网络这一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都能够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任务进行,当现实的人通过虚拟的网络媒体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原则,其结果就会产生更多的正面价值。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的限制,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与目的在质上却不一定达到统一,有时甚至相反。即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个体而言,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没有促进个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反而使其思想倒退、意志薄弱、信仰淡漠,进一步束缚了人的发展,产生负面价值。网络道德素质教育负面价值的产生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一定阶段、社会的思想教育目标和任务本身就存在差误,如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既标明了所要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规定着教育的内容,如果目标定位就是错误的,其结果必然导致方向和内容的偏差,最终必然产生负面价值;另一种可能就是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制定是正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实际要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负面价值的产生,如教育方法的选择错误等。

总而言之,网络是时代与技术的催生物,自其诞生以来,它给人类带来了传统的传媒方式所欠缺或者不具备的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网络这种新媒体语境下,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许多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文化、技术和观念上动摇了人类生活的根基。毋庸置疑,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网络已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朗、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报刊书籍等传媒形式的垄断与控制地位被打破,在网络空间里,网络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变成了信息资源的传播者与接收者,无论何种身份与年龄、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自由地参与进来,凭借自身的知识结构对某一事物发表观点,实现教育、娱乐等各方面信息的相互传递、交流,形成了铺天盖地的、鱼龙混杂的各类信息。网络为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价值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参与氛围,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得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相互交融、并存共生,在带来积极效用的同时,也造就了权威话语的失落和消解。正如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Meyrowitz)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所指出的:电子媒介等网络信息技术很容易将人们试图隐藏在“后台”不想为他人所知的东西曝光出来,当这种神秘性消失后,类似成人对于儿童而言所具有的那种权威也将不复存在——因为他懂得的东西在某些方面比你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