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一 宗教
法国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也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但是,从传统上和历史上看法国又是一个天主教国家。目前,法国有天主教徒47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1.4%。全法国有88个主教管区,4.1万个堂区。教区神甫5.5万名,修会神甫11万名。受天主教洗礼的人有3800万。有红衣主教8名,主教90名。在法国,从城市到乡村可以随处看到大大小小的教堂,其中巴黎的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和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闻名遐迩。巴黎圣母院是巴黎一个最主要的宗教祷告场所,每天都要举行祷告活动。在那高大和深邃的哥特式建筑的殿堂里,信徒们点着蜡烛,进行宗教仪式。每逢宗教节日,巴黎圣母院更是热闹非凡。巴黎圣母院的圣诞节夜晚的弥撒由巴黎大主教亲自主持,信徒们纷纷前来参加。法国历来有“教会长女”之称谓,还有许多天主教的圣地和古迹,吸引着众多的善男信女前来进香朝圣。法国官方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全国朝圣委员会,规划和安排天主教徒的朝圣活动。
法国天主教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入侵高卢的同时也带来了基督教。法国封建社会初期,从基督教中分裂出来的天主教利用王权的衰落趁机扩展势力。卡佩王朝(Hugues Capet)则想方设法削弱教会的势力。自此,王权和教会的明争暗斗在法国历史上时起时伏,长年不断。11~13世纪,法国封建王朝以保护基督教的名义6次参加了十字军东征。16~17世纪上半叶,以东北部的贵族吉斯公爵(Guise)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和以南部、西南部的贵族波旁家族(Bourbon)为首的新教(耶稣教)“胡格诺派”(Huguenots)发生了激烈的宗教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直到1598年,“胡格诺派”领袖亨利四世(HenriⅣ)宣布放弃新教,这场持续30多年的战争才宣告结束。亨利四世还于同年发布南特赦令(Ordre impérial de Nantes),宣布天主教为国教。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特别是对天主教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法国大革命中曾经宣布政教分立。法国大革命后共和派和保皇党、改革派和保守派、左派和右派之间继续围绕政教分离还是政教合一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才于1905年通过政教分离法,规定国家和教会互不相干,井水不犯河水。自此,宗教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干预和左右法国政治生活了,但是,法国政府和教会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如何对待教会控制的私立学校问题上。改革派和左派主张私立学校“公立化”和“世俗化”,而教会则要坚决保留这个势力范围。直到今天,私立学校问题依然是法国政治生活中的热点。
法国天主教信徒众多,但是目前真正遵守教规和参加礼拜的虔诚信徒仅占人口总数的12%,而80年代还占20%,这说明这类信徒正在逐渐地减少。如果说不参加和偶尔参加宗教活动的天主教徒有什么信仰标志的话,那就是他们曾经受过天主教洗礼,宣布在死后希望安葬在天主教堂的坟地。
伊斯兰教是法国的第二大宗教。据统计,法国约有500万穆斯林,占人口总数的6.89%。全法国拥有1000多座清真寺院,其中巴黎就有400多座。绝大多数伊斯兰教的信徒是外籍移民,其中来自马格里布三国的占80%左右。此外,土耳其穆斯林占8%、黑非洲穆斯林占4%、欧洲穆斯林(包括法国人和欧洲移民)占5%。由于这些外籍移民的穆斯林几乎都是下层人民,收入少,生活拮据,在每逢星期五进行宗教活动和祷告时,往往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因此,法国穆斯林活动近年来已成为法国的社会问题。
法国还有新教徒9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4%。犹太教徒75万人,占1.29%。佛教徒40万人,占0.68%,他们主要是来自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的移民,在巴黎建立佛塔和喇嘛庙,以便进行宗教活动。东正教徒20万人,占0.34%。此外,中国的道教在法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有关道教著作的法译本十分畅销。
无宗教信仰的法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仅占人口总数的3%, 90年代初已经达到16%, 90年代末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说明无宗教信仰的法国人越来越多。
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法国也加强了对邪教组织的监控和防范。法国国民议会于2001年5月30日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反邪教法》。这是法国国民议会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就反邪教立法。根据这项法律,被判处犯有伤害人身、非法行医、非法售药、做欺骗性广告和走私等罪行的邪教组织,高等法院有权予以取缔。
二 节日
法国是一个节假日众多的国家,除了国家规定的每年五周的带薪假期以外,法国人还能够享受以下节日。在这些假期内,法国的商店、公司及机关单位都停止工作。这里介绍的是全国性的节日,分为宗教节日和民众节日两部分。
(一)宗教节日
天主教的“三王来朝”节(Fête des rois) 或者称为“王朝节”。1月6日这一天,人们纷纷购买甜饼,这种甜饼内含有一种叫蚕豆的小东西。家中最小的成员把眼睛蒙上,将甜饼分给大家。每人吃甜饼时都避免咬到蚕豆。吃到蚕豆的人将封为国王(王后),并挑选他的王后(国王)。全家人或朋友们举杯高颂:“国王干杯,王后干杯。”它象征让人交好运。
圣蜡节(Chandeleur) 2月2日是一个宗教及美食的双重节日。这一天,家家都做鸡蛋薄饼,鸡蛋饼煎得又薄又黄,像太阳似的金黄色。它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希望一饱口福。
复活节(Paques) 每年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为天主教和新教的复活节,因为根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在被钉死后于这一天复活。这就是复活节的由来,故又称为“耶稣复活瞻礼”或“主复活节”。复活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法国于这一天起放假两周。法国人正是利用这个长假和春天的明媚时光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参观、购物等。这一天习惯给孩子们送些用巧克力制作的钟、蛋、鱼、鸡等。
耶稣升天节(Ascension) 根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复活后第40天升天(5月1日至6月4日之间),故被定为“耶稣升天节”。这个节日一般在星期四,法国要放假一天。
圣灵降临节(Pentecôte) 传说耶稣复活和升天后第50天,派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灵后开始传教。因此,6月13日这一天被教会规定为“圣灵降临节”。法国于这一天起放假两天。
圣母升天节(Assomption) 天主教节日。传说8月15日这一天,圣母升天,故又称“圣母安息日”。法国于这一天放假。
万灵节(Toussaint) 也称“诸灵瞻礼”,基督教节日之一。法国每年于11月1日放假一天。法国人于这一天到墓地凭吊已故的亲人,并献上作为祭祀用的白菊花,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注意千万不要将这些花送给其他人。
圣诞节(Nôel) 传说上帝之子耶稣于12月25日夜里诞生,为了庆祝这个宗教节日,法国与其他西方国家一样,从12月24日起加上周末及随之而来的元旦放假10天左右。圣诞节晚上,法国人全家团聚在一起共进晚餐,传统的菜肴有肥鹅肝、牡蛎、火鸡、奶酪和甜点等,喝葡萄酒和香槟酒。家长分发圣诞节礼物,孩子们围着挂满彩灯的圣诞树玩耍和嬉闹,也可先去睡觉等待圣诞老人的来访。午夜过后,人们聚集到广场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狂欢到黎明。在街头巷尾,白须红袍的圣诞老人向儿童分发糖果和玩具。在节日期间,大人们利用假期走访亲戚、拜访朋友和游览,相互赠送礼物。根据圣诞节的宗教传统,所有教徒都要在12月24日深夜11点钟到教堂参加弥撒,相互祝愿“圣诞快乐”,交换礼物。但是现在进行这种宗教活动的人越来越少。实际上,圣诞节已经走向社会化和民间化。
(二)民众节日
儿童生日 吃生日蛋糕,父母要为其点燃生日蜡烛。亲戚朋友的贺卡,以邮寄方式为好。
元旦(Jour de l'an) 同世界各国一样,是为迎接和庆祝新年到来的节日。但在1564年以前,法国的新年是4月1日。直到1564年,查理九世(Charles Ⅸ)才下令将法国新年改为1月1日。元旦这一天,向家人、亲戚和朋友祝“新年好”和“身体好”。家庭团聚,吃年饭。也可馈赠年终赏钱和小礼物。如元旦没能见面,可寄新年贺卡,整个1月份都可以寄。还可以向过去一年中为自己和家庭服务的佣人、邮递员、守门人馈赠红包。
圣瓦朗坦节(Saint-Valentin) 亦称“情人节”(Fête des Amoureux)。法国安德尔省有一个圣瓦朗坦村,地处贝里香槟地区(la Champagne berrichonne)中部,每年在距离2月14日最近的那个周末,都要举行情人节活动,其影响超越了地区范围。全村居民经年努力,希望圣瓦朗坦村能够逐渐成为“情人村”。因此,每逢节假日,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情人村”,在小村的情人花园、爱情柳树、情人之家及其情人邮局和情人商店、教堂、情人亭观光,享受情人的乐趣。在法国其他地方,2月14日这一天情侣结伴出去,或去餐馆,女孩子们收到鲜花和首饰。
愚人节(Poisson d'avril) 4月1日,这一天调皮者会悄悄地在你的衣背上贴上纸鱼开玩笑。
五一节(Fête du travail) 是国际劳动节,法国放假一天。送一束铃兰花,如果一株有13朵小白花则表示有好运。
二战胜利日(Victoire 1945) 5月8日,这一天法国各村镇都要向烈士纪念碑送鲜花。
音乐节 6月21日,这一天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会在大街小巷演奏节目。在首都巴黎,在凯旋门、戴高乐广场和香榭丽舍大街,来自各国的音乐家演奏乐曲,听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电影节 6月底或7月初为期三天,影院门票很便宜。
国庆节(Fête national)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法国封建王朝的巴士底监狱,爆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7月14日这一天,曾经一度作为法国的国庆节。但1814年封建王朝复辟后被废除。直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于1880年6月通过决议,把1880年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节。从那年开始,7月14日就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庆节。每年7月14日,全国放假一天。为庆祝这个最隆重的节日,法国家家户户挂国旗,公共场所张灯结彩,一片节日气氛。法国还要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和游行,国家元首要发表演说和颁发奖章。入夜,还要放五彩缤纷的烟火。在凯旋门上空,红、白、蓝三色探照灯的光柱摇曳,十分壮观。有些村庄会组织火炬游行、跳舞等。
冥节(Jour des Morts) 11月1日这一天,在陵园、墓地被菊花点缀。
停战节(Armistice) 法国定于每年11月11日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烈士。总统或总理要亲自向有功的官兵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生还的英雄颁发奖章。法国许多机构和企业坚持放假一天。
圣-喀德琳节(Sainte-Cahterine) 是25岁或25岁以上未婚姑娘的节日。11月25日这一天25岁尚未婚嫁的年轻姑娘们梳妆成圣-喀德琳。这些庆祝圣-喀德琳节的姑娘在位于与其同名的大街上的圣女雕像前献花圈。年轻姑娘们戴着许多黄色和绿色的小帽子,一个比一个新颖。在大的女装店内,人们跳舞,喝香槟。圣-喀德琳是当日的女皇。
此外,周六和周日为假日,职工每年还可享受法定五周带薪休假的待遇。法国大多数人一般选择在7~8月度假,也有少数人在冬季度假。在节假日,工厂停工,企业休息,商店关门,除了度假区热闹非凡外,一般城市比较冷清。
三 民俗
1.姓名
法国人的姓名深受拉丁文化和天主教的影响。在古代,法国人只有一个称呼,无所谓姓。中世纪,法国的婴儿出生后都要到教堂举行洗礼并起一个教名,教名都从为数不多的圣人名字中选择。公元9~10世纪,法国人往往在教名之后加一个别名,以避免同名现象,后来世代沿用便形成了姓。1539年颁布的法令规定,法国人在身份登记时必须有姓和名。自此以后,法国人或是以社会职业、身份、亲属关系为姓,如Pasteur(职业是牧羊人,译为巴斯德);或是以采邑、地名或地理特征为姓,如Normand(地名诺曼底,译为勒·诺尔曼),又如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Fontaine(属于地理特征有喷泉,译为拉封丹);或是以绰号、诨号、外貌、性格特征、动物名称为姓,如Boivin、Boileau(嗜好是爱饮酒、爱喝水,译为布瓦万、布瓦洛),又如Camus(外貌或诨号为扁鼻子,译为加谬)。封建贵族在他们的姓的前面还要加上“De”以示血统和身份的高贵。1804年颁布的拿破仑法典首次规定,法国公民必须代代相传地使用一个不变的家姓(主要是父姓)。
当代法国人的姓名,通常由一姓一名组成,名在前,姓在后。例如,前任法国总统Jacques Chirac(雅克·希拉克), Jacques(雅克)是名, Chirac(希拉克)是姓。但是,当代法国人的姓名也有3个甚至4个。例如,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全名是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法国人往往把自己所尊重的名人或家族中某个人的名字加在自己的名字里以示纪念,但人们称呼或书写时往往只用本名,如戴高乐总统一般叫夏尔·戴高乐。
法国人的姓没有男女之分,但名字有时可以分出性别来。例如, Pierre(皮埃尔)、Louis(路易)、Georges(乔治)等都是男子名;Anne (安娜)、Rose(罗丝)等都是女子名。同一名字妇女使用时有性的变化,如Jacques(雅克)的阴性是Jacqueline(雅克琳)。20世纪以前,法国女子婚后即从夫姓。现在,已婚法国妇女使用夫姓的同时,也可以保留娘家姓。
法国人也有用复姓的,复姓一般是将夫妇两人的姓合在一起,夫姓在前,妻姓在后。复姓在书写时用短横线连接起来。
2.礼仪
今日欧美的许多礼仪多来自法国。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尊重妇女的风尚,即所谓“骑士风度”,便是中世纪法国的创造。
法国人讲究礼仪,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夫人”“小姐”。对方有
职务、学衔、学位,则在姓或姓名之后冠以职务、学衔、学位,如Lionel Jospin Premier ministre(利昂内尔·若斯潘总理)、Briot Professeur(布里奥教授),有时还可以在姓名之前冠以“先生”“夫人”,如M.Briot Professeur(布里奥教授先生)、Mme.Prévost Secrétaire général(秘书长普雷沃夫人),等等。初次见面称呼姓,不能随便称呼名字。只有最亲近和非常熟悉的人才能直接称呼名字。
在法国,已婚妇女和未婚妇女称为“Madame”(夫人、太太、女士)或“Mesdames”(夫人们、太太们、女士们)。如果加在某些女子职称前则是尊称,如Madame la Présidente(主席女士)、Madame la Députée(议员女士)。对已婚女子不能称“小姐”,对老年妇女不能称呼“老太太”。
为表示对妇女的尊重,法国人在举止行动上讲究“女士第一”。男女见面时,男子要待女子先伸出手才能与之相握。走路、入室、就座都让妇女先行一步。在社交场合,如一方年龄或地位与对方很悬殊时,应先把年少的介绍给年长的,把地位低的介绍给地位高的。此外,均应先把男子介绍给女方,然后把女子介绍给男方。在宴请时,上菜敬酒先女后男,告别时先向女主人道谢。
与法国人初次见面,在通常情况下一边握手并相互说“您好吗?”或“您身体好吗?”或“见到您真高兴”等寒暄的话。在告别时,相互可以说“见到了您真愉快”或“希望能再见到您”等客套话。如果是熟人,相互可以简单地打招呼说“您好”。法国人之间见面时则是以亲面颊或贴面颊替代握手。
在日常生活中,法国人的礼貌用语是“谢谢”和“请原谅”。对任何人提供的帮助和服务,法国人都要说“谢谢”。对方做错一件事,无论有意或无意,都要主动表示歉意,说“请原谅”。
法国人如同其他欧美国家的人一样,在与陌生人交谈时不能打听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不愿意向他人吐露。
3.饮食和宴请
法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美食大国”之一,其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齐名。早在中世纪,法国初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饮食文化。
法国人十分讲究吃,认为烹饪和就餐是一大乐趣,也深以法国的烹饪而自豪。他们认为吃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值得花大量时间去张罗。烹饪和饮食是法国人文化意识的表现。法国烹饪的特色,简单地讲就是量大、质精、花色多。烹饪方式方面,虽然没有中餐那么全,但也有炖、煎、蒸、炸几种做法,讲究原汁原味,特别注重调味品。
法国人也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随便和简单,主要是一杯咖啡,或一杯咖啡加牛奶,或一杯可可。主食是羊角油酥面包,或者是抹上黄油或果酱的棍子面包(Baguette),或羊角面包(Croissant),或面包片。午餐传统的吃法应该有冷盘、以肉类为主的正菜、奶酪和尾食。当代法国人劳动、工作和学习紧张,中午常常吃快餐。下班后回到家里,需要放松和享受,所以晚餐是名副其实的正餐。就餐前,先要喝开胃酒,然后是汤、以肉类为主的正菜、蔬菜、奶酪、点心和水果,还要配上各种酒类。
在法国人传统的饮食中,面包、葡萄酒和奶酪是必不可少的。法国面包的花样品种繁多,长的、方的、圆的、扁的,形状各异,共有700多个品种。按其原料配方不同可分为三类:以纯小麦面粉制成的白面包;以小麦面粉和黑麦面粉混合制成的灰面包;在面粉中加鸡蛋制成的黄面包。棍子面包属于白面包,是法国家庭在餐桌上必备的大众化食品。棍子面包必须严格地按照法国政府规定的配方制作。在法国城市的街道上,下班的工薪族手里拿着或腋下夹着刚刚从面包店或超级市场买来的又粗又长、外焦里嫩的棍子面包,急匆匆往家里赶,成为法国社会生活的一大景观。
法国人饮酒是一大嗜好,无论在就餐时还是日常交往中,都要来一杯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法国特有的酒文化。法国盛产葡萄,并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红白葡萄酒、白兰地和香槟酒。而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此,法国素有“葡萄酒故乡”之称呼。法国人饮酒的学问多,在就餐前喝香槟酒、马丁尼酒或鸡尾酒来开胃,在喜庆举杯祝贺时也使用香槟酒。香槟酒酒精度数小,呈浅黄色,加汽,有甜味,主要产地是香槟;在就餐时,法国人往往几种酒混合饮用:吃鸡鸭等类肉饮用红葡萄酒;吃鱼、海鲜菜肴时饮用白葡萄酒。如果着意追求法国饮食文化和酒文化的话,哪种菜最适合于配哪几种牌子的酒都有严格的规定。在就餐接近尾声时,法国人还要喝上一杯白兰地或甜烧酒,以便帮助消化。法国人饮酒,还讲究视觉、嗅觉和味觉。在饮用前,手托着酒杯晃动,让酒与空气充分接触,使酒产生某些变化,也使酒味随着流动的空气四溢。然后,用眼睛看酒的成色,是浑浊还是清澈。前者为劣质酒,后者属好酒,酒的成色越透亮越好。还要用鼻子凑近闻一闻,也能闻出酒的质量好坏。最后,在喝第一口时,用舌尖将酒液沾满口腔,可以品尝酒的质地优劣。
法国人在就餐接近尾声时,还要端上一碟奶酪来享受。法国于1791年发明奶酪以来,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法国生产的奶酪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种繁多,达到400多种。因此,法国被誉为“奶酪王国”。
法国人好客,常常盛情邀请客人吃饭。午宴带有业务特性,但不正式;晚宴较为正式。如果是午宴,邀请时,一般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如果是晚宴,一般需发请柬邀请客人。请柬,印制的或手写的均可,需邮寄给客人,注意给客人留有答复的时间。在宴请中,一般少不了当地的名菜。
畜牧业最发达的诺曼底,著名的葡萄酒产区波尔多,河流和湖泊纵横的中南部大城市里昂,以及南方地中海沿岸,号称四个主要的美食代表区。诺曼底的特产是奶油、牛奶和奶酪等乳制品,清蒸海味浇上乳酪浓汁、酒烩牛肉是它的名菜。里昂的各式香肠最为脍炙人口。马赛的烩杂鱼汤十分可口。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油煨茄子和生菜沙拉,香气四溢。法国名菜还有蜗牛菜(Escargots)、烤龙虾、鹅肝酱(Foie gras)、贻贝佐大葱(Moules marinières)、扇贝土豆泥(Coquilles saint-jacques)、螯虾佐香芹(Homard persillé)、鲑鱼奶白酥(Soufflé au Saumon)、蛙腿(Cuisses de Grenouilles)、牛排配土豆(Bifteck avec pommes frites)、黄油煎小羊排(Noisettes d'agneau)等。
出席晚宴,着装较为讲究。女士,一般是颜色较深的无袖、较短的连衣裙或外衣;佩戴手镯、项链、耳环等;整理发型,发蜡不宜过多;袜子的颜色,视季节而定,冬季穿黑色的,夏季穿较透明的;天气凉爽时,可带上披肩;一般都带上个化妆包。男士,深色套服,白色长袖衬衫;领带新颖大方,不易过花;皮鞋上蜡,袜子长一些的为好。
餐厅迎接客人,宴请的主人不应迟到。如果与客人一同去餐馆,进餐馆时,主人应走在前面。如果客人中有女士,男士先进餐馆,需对女士彬彬有礼地说声:“太太,请允许我走在您的前面。”
餐厅座位安排,主人右边的座位留给社会地位最高的受尊敬的年长者,左边座位留给排行第二的客人。需等年长者坐下后,其他人才能入座。
餐具搭配比较讲究,第一道菜,用最外面的刀叉。如果是鱼,只用叉子就行了,这样可显得高贵。酒杯,大号的是水杯,中号的是红葡萄酒杯,小号的是白葡萄酒杯。所有的酒都是当着主人、客人的面开瓶以示尊重,保证是刚开启的新鲜酒。任何正式的宴会都不会对此有一点马虎,否则将会引起宾客的不快。
请客时间,午宴不宜过长,这样客人下午头脑还清醒,可以继续工作;晚宴,时间可以长些。
用餐付款,招呼买单,迅速看一眼单子,然后用信用卡支付,以避免掏出钞票,让客人觉得不自在;如果邀请主人是女士,客人是男士,女主人付款有三种办法,即进入餐馆时就将信用卡交给餐馆,或就餐结束时起身去柜台付款,或注视服务员,让他明白将由女主人付款。
4.服饰
法国人一向在服饰方面追求时尚。早在封建王朝时期,统治阶级对华丽和时尚衣着的提倡和鼓励、纺织工业的发展和法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巴黎于17世纪50年代就成为欧洲和世界时装中心,逐渐获得“世界时装之都”的美名。
法国人的服饰因阶层和收入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总的来看,法国人日常生活着装比较讲究舒服、实用和简便,但是依然要追求品位。首先,法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穿戴选择根据个人的爱好,从款式、色彩到服饰配件的搭配都要注重表达个性和体现美感。其次,法国人日常生活的着装不拘一格,千姿百态,在公共场所难以看到穿着雷同的人。为了剪裁合体和突出个性,相当多的法国人愿意定做自己的服饰,因此专门迎合个人爱好和需要的小裁缝店在法国特别是巴黎十分发达。总之,日常生活中的穿着也反映了法国人所受到的法国服饰文化的熏陶。
除了日常生活的着装外,法国人还讲究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服饰。白天,蓝领(主要指体力劳动者)穿着蓝色劳动服;白领(主要指办公室职员)男士穿西服打领带,白领女士则穿职业套装或连衣裙。晚上,法国人无论哪个阶层,在参加活动时(出席晚宴、进剧院、访亲问友),都要认真梳妆打扮,穿上时髦和心爱的服饰,有时要换上晚礼服。
巴黎以“时装之都”闻名于世,主要还在于它的高档时装,因此巴黎时装实际上就是指高档服装。巴黎高档时装大多数是由法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设计,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皮埃尔·卡丹、伊夫·圣洛朗(Yves Saint-Laurent)等,配以高档面料和华丽的饰物,再由服装技师用手工精心缝制而成。在法国,这种高档服装店也只有20多家,其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去巴黎购置高档时装和穿着法国名牌服装成为西方世界的社会名流显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在巴黎,每年举行两次高档时装表演:冬季的时装表演推出春季和夏季时装;夏季的时装表演推出秋季和冬季的时装。时装表演盛况空前。届时在巴黎,从名贵的时装店到一般的超市,从凡尔赛宫到杜依勒里公园,从爱丽舍田园大街到协和广场,到处都有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演出。高档时装表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时装专家、客商、新闻记者和社会名流。他们从中获得了灵感,进行模仿或者再创造。在时装节上,人们可以了解到世界最新时装的发展趋势,以及服装发展的最新潮流。每年举办这种时装盛会已成为巴黎的传统。
5.婚姻
根据法国的传统习俗,法国人十分重视结婚联姻。至今,仍有许多法国人按照传统习俗结婚。按照这种传统习俗,经过媒人牵线搭桥相识或者在公共场合邂逅,男女双方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交往相互感到满意后,男方托媒人向女方家长提亲。如果对方同意,这对恋人便可以联袂出席舞会或参加其他的公开活动。在这期间,各方都在了解对方的经济和财产情况以及对方的个人发展前途,决定是否订婚。如果同意订婚,则要举行隆重的订婚仪式,由女方设宴招待两家的亲友。在宴席上,男方家长向未来的儿媳赠送贵重的首饰。结婚前夕,新郎和新娘分别宴请亲友,表明与单身生活告别。举行婚礼的当天,新郎到女方家迎亲,然后由乐队开道,穿着结婚礼服的新郎和新娘在前,亲朋好友跟随其后,来到教堂或市府,由神父或市府官员主持婚礼。
法国人的婚姻观总的来说还是遵循传统的,绝大多数法国夫妻愿意在一起生活,双方都有牢固的感情基础,都能够厮守终身。但是,二战后一些年轻人的婚姻观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反传统的现象。他们不重视公证结婚,更不重视结婚仪式了。他们认为自由同居比正式婚姻好。这是因为,这些年轻人追求性解放,把婚姻视为束缚了自由。另外,结婚容易离婚难,还造成财产的纠纷,而自由同居可以避免这些难题的发生。
6.家庭观念的变化
随着法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向城市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法国妇女参加工作和走向社会,使法国人在家庭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法国传统的家庭经常是长辈和小辈、父母和子女等几世同堂,共同生活,和睦相处。这种以大家庭为单位的社会正在起着变化,许多几辈同堂的家庭已经走向解体,无论长辈还是小辈都愿意分开各自生活。
第二,法国家庭中的长幼辈的等级宗法制度越来越淡化,那种敬老爱幼的传统正在被子女和幼辈讲究平等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所替代,从而也促进了法国人对待家庭的价值观的变化。
第三,晚婚的法国青年越来越多,第一次结婚的女青年推迟到27岁,男青年推迟到29岁。除了经济上的原因外(如失业、低收入等),主要是认为晚婚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第四,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相当多的法国青年男女甚至一些法国中、老年人,都认为婚姻像绳子束缚在身上不自由,他们宁可无拘无束地生活,从而造成结婚人数减少,结婚率下降。据统计,在法国,15及15岁以上人口的结婚率,1999年为51.0%, 2006年为49.0%, 2008年为47.8%, 2009年为47.4%, 2010年为47.0%, 2011年为46.4%, 2012年下降到45.8%。与此同时,法国离婚人数增长,离婚率逐渐地上升。据统计,在法国,15及15岁以上人口的离婚率,1999年为6.3%, 2006年为7.0%, 2008年为7.2%, 2009年为7.3%, 2010年为7.5%, 2011年为7.7%, 2012年上升到7.9%。30年前,10对夫妻只有1对离婚,而今天几乎是2对夫妻中就有1对离婚。调查表明,60%的离婚案件是由女方主动提出,男女双方共同提出和男方单独提出的离婚案件各占20%。
第五,男女同居现象越来越严重。从60年代中期开始,未婚同居的风气在法国盛行起来。60年代已经有40万对情侣同居。1990年和2000年同居分别达到152万对和254万对。喜欢同居的更多是法国妇女,她们认为这种方式比结婚更加平等,而且没有约束。许多法国青年男女也认为,同居是“试婚”的一种方式,经过同居若干年后,再去登记结婚较为理想。法国社会对同居现象予以认可,官方也予以承认。法国政府向同居者颁发证明书,同居者享有与结婚者相同的权利,如医疗保险、妇产保险、家庭补贴等,他们的子女也有合法的身份。目前,法国同居者比2000年略有减少,但仍有200万对同居,8个家庭中就有1个采取同居的方式。2/3的年轻人只同居不结婚。正因为如此,目前法国每10个出世的婴儿中就有近4个是非婚子。
第六,独身者越来越多。据统计,在法国,15岁及15岁以上的独身者占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1999年为34.8%, 2006年为36.0%, 2008年为37.2%, 2009年为37.6%, 2010年为37.9%, 2011年为38.3%, 2012年上升到38.8%。平均3个人中(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有1个人是独身者。由于失去家庭的幸福和欢乐,法国人在生活中越来越孤独。
第七,伴随着传统家庭观念的变化和离婚数量的增加,由父亲、或由母亲、或由养父养母抚养,或由继父继母抚养子女的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法国家庭观念的变化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如子女的抚养和教育问题、同性恋问题、艾滋病问题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