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实现和权利保障的档案资产论建构研究(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博士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资产视角是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可能途径

1.1.2.1 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缺少微观层面视角

从已有的档案研究传统来看,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研究视角有两个,一是从国家宏观层面的视角切入,以建立多层级的档案行政管理体系和全国性的档案馆网管理体系为目标,以筹建三大体系——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为实施步骤,属于顶层设计范畴;二是从社会中观层面的视角切入,以建立无差异的档案资源服务体系和公共性的档案馆室制度设计为目标,以实施三大举措——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倡导公共档案馆建设和文档一体化流程改造(包括电子文件时代的前端控制)为具体步骤,属于中观设计范畴。

顶层设计解决的是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原则问题,即要保障三点:社会福利最大化——因为档案资源从文件收集至归档到档案室、档案馆直至大范围的利用乃至全流程的共享,是一个十分复杂、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利用需求主体与所有权利益主体之多、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需求满足最大化——从档案局馆模式的改革流程中可以看出对其基本性质的描述从来都是将满足利用需求作为必备条件,而且对这项基本性质的文件解读和理论阐释,将档案需求的满足程度、受众群体、收费考量等因素涵盖得越来越全面;公平效率最大化——公平与效率从来都不可能绝对对等,因而导致人们经常讨论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问题,面对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公平意味着档案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服务在解决地域差异、阶层差异、数字鸿沟等问题时得以发挥作用,效益意味着档案资源的差异供给和服务在处理小众需求、多元需求、市场需求等情况时得以发挥作用。

中层设计解决的是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措施问题,即为保障上述三点原则,在中观层面已经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为保障社会福利最大化、需求满足最大化和公平效率最大化,从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到呼吁将档案部门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主体,从国家档案馆网的布局到公共档案馆的性质转变,从只关心档案馆室的管理流程到前端控制思想影响下的文档一体化全流程再造,保障了顶层设计原则下建立起来的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得以无阶层差异、无地域差异、无贫富差异地惠及全体社会公众。

但是,档案资源的有效配置缺乏微观层面的视角。顶层设计的目标只是被中观设计的基本措施部分地实现了,例如,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实现中,将“以档案利用为目标”的基本性质解读并未细化到利用本身的性质——是公益性质的利用还是私人性质的利用抑或商业性质的利用;又如在需求满足最大化的实现中,将“满足需求”仅仅局限于档案机构与档案用户的一对一情形中,并未扩展至档案资源流动链条的全部,而档案外包服务、档案中介服务、档案商业服务等都尚处于争议、尝试中;再如在公平效率最大化的实现中,一直以公平为主、效率为辅,而“公平与效率谁优先”的设计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存在对错之分的在于是否在恰当的时机选择谁优先,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至1978年以来逐渐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时至今日确立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之前,“公平为主”的制度选择是合时宜的,以涵盖全国的馆网体系弥补了中西部之间的地域差异,以涵盖全社会的资源体系弥补了阶层差异,以传统档案的逐步数字化渐渐缩小了数字鸿沟,但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背景下诞生的小众需求、多元需求,在市场对资源要素的配置作用越发明显背景下形成的市场需求、商业需求,确实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甚至导致前期为解决公平问题而设计的弥补地域差异、阶层差异和数字鸿沟的努力变得成本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低。

1.1.2.2 微观层面的资产视角是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可能途径

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为时代背景,从微观层面资产视角切入,是当前档案学理论在解决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上述问题时缺失的可能途径。顶层设计好比档案学研究中档案事业体系和档案资源有效配置的大脑和身躯,中观设计和微观设计就是执行大脑命令、驱动身躯前行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档案资产视角的理论预设就是通过对档案价值和档案权利进行有效认知和正当性论证,进而实现档案资产观中所肯定的正当价值和正当利益,并有效阻却非正当性的影响和损失,以此实现档案学关于档案资源有效配置中顶层设计的目标。基于这个核心预设,就档案与资产的研究而言,在经济学视域或者法学视域、管理学视域中能够提出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档案这一对象或是现象中能否蕴含资产所能表征的禀赋?档案资产是否存在?抑或表达为档案价值的有效实现与档案权利的有效保障是否因为资产视角的切入而得到提升呢?如果是,那么在多大意义和程度上能促进这种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