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村落(中国百村调查丛书·周礼村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本书的内容结构

一 本书涉及的文献资料

本书涉及的各类文献资料包括:(1)县志资料,岐山县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年)、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乾隆二十年(1755年)、光绪十年(1884年)、民国时期(1935年)和改革开放以后(1992年)所修的《岐山县志》; (2)岐山县政协编印的各个时期的文史资料,如“周文化丛书”等;(3)北郭村和堰河村的历年来的相关档案资料;(4)岐山的文化名人撰写的许多回忆录和文存,以及文化学者撰写的关于岐山周公庙、周公的相关书籍和《诗经》等与岐山相关的描述;(5)北京大学和西北大学岐山周原考古队长期以来的考古成果;(6)民间收集的家谱以及其他统计和历史资料、图片等(见图0-3、图0-4); (7)在周原其他村落收集的有关史料和调查资料。

图0-3 周礼北村1971年粮食分配表

图0-4 周礼北村1970年人口迁移证

现场实际调查的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专家学者较多、专业不同,因而调查的内容十分庞杂。课题组的调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周礼北村——北郭村最为仔细和深入的调查,本课题组对周礼北村的全部农户进行了全样本的问卷调查。在北郭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对筛选出来的重点人和重点户,又进行了深度的访谈,有些是多次多人访谈。对于最初开展岐山臊子面接待的10户,我们进行了逐户的走访调查。第二层次,对周礼南村的追踪和补充调查。由于最初选定的样本村是周礼北村,但随着本课题组调查的深入,我们需要对与周礼北村相邻的周礼南村的相关情况进行跟踪、补充调查。经请示总课题组同意,我们也将周礼南村作为调查对象纳入了本课题的研究范围。对周礼南村的调查囿于时间关系,只是对相关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跟踪调查。第三个层次,以关中百村的调查为背景进行对比验证研究。本课题组开展了“百名师生进百村”的大型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之前对关中西部65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但后续的35个村的调查活动使课题组的视野和眼界不再局限于典型村的问题,这客观上弥补了调查不充分所带来的局限性。课题组为什么要开展关中百村的调查?就是要回答或试图解决好英国社会人类学家M.弗里德曼质疑吴文藻和费孝通所用的功能主义社区研究法的问题。仅通过单一的村落研究,忽视“村落以外”更大区域社会变迁的因素,而得出中国社会问题的结论,无论从时间上、空间上、深度上都是难以让人信服的。因此,开展关中百村的调查,拓展了调查的范围,点面结合,以关中百村的调查为背景资料,将个性的村落的调查材料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实地调查的内容包括:(1)周礼北村和周礼南村的整体发展状况,人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以及驻村单位的调查。(2)村民生活与文化习俗的佐证资料,传统生活的风俗习惯等资料。(3)反映家庭和家庭生活变化的各类资料,包括家谱、家庭档案、老照片等。(4)反映村容村貌、集体活动,各个发展时期的资料和图片等。(5)其他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二 本书的内容结构

本书主要研究的是关中西部地区受周文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周礼村落社会。本书选取关中平原西部的岐山县北郭村和堰河村两个典型村作为周礼村落的原型,辅之以关中地区的百村调查资料进行了对比性的比较研究。本书研究的主线有两条;一条是以周礼村落社会周文化的传承为主线;另一条主线是以岐山开展民俗旅游20多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变迁历史贯穿始终。费孝通在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时说: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商务印书馆,2011,第55、56页。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多处言到“礼”,但并未说明“礼”从何而来?从何而始?本书试图通过分析周礼村落社会,探讨礼治文化的根源。周文化以周礼为要义,周礼乃周公思想的核心,周公思想又以周易为根本。通过对周礼村落深入细致的研究,试图回答费孝通未说明的“礼”从何而来、从何而始的问题。因此本书的理论分析框架增加了“文化”维度,采用“政府-市场-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理论分析框架。政府、市场和社会、文化的作用是互补的,政府、市场、社会、文化四维犹如四根擎天巨柱,相互协调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本书的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章:周礼村落概况。村落是中国乡土社会最基本的地域和政治单元,是传统农村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本章从周礼村落的历史沿革入手,进而分析村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接着描述了村落留给观察者的初步印象,随后初步阐述村落民俗旅游的发展状况,最后简单介绍了村落的风土人情。

第二章:周民遗风犹存的文化特色。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西岐作为周文化最为重要的发祥地,所以,作为本书一条主线的周文化紧接着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章从浓郁的周文化遗风开始,接着叙述了周文化对民俗文化的影响以及周文化的特征与传承。

第三章:周礼的嬗变与当代地域文化特征。在当代,周文化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嬗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周文化的演变充满了矛盾与冲突。所以,本章从周礼的嬗变开始,接着分析了周礼村落当代的文化特征,然后研究了市场经济与文化演变,最后以乡土文化的失落与重建结尾。

第四章:周礼村落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本章,民俗旅游这条主线进入研究者视野。周礼村民俗旅游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同时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力量也参与其中。政府的强势推动、市场激烈的竞争、文化的冲突、社会组织的重建等,从中不难发现周礼村落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变迁历程。

第五章:经济结构与产业发展。本章市场的维度在政府-市场-社会-文化四位一体中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者发现了农业经营的新方式,村庄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主导产业是村庄开发的根基。本章最后关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六章:变革社会中的周礼村落家庭。随着历史的变迁,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不可避免地随之不断演变。沿着周文化变迁的主线,本章首先分析了家庭结构与模式的变迁及其社会根源,继而论述了家庭互动中的周礼文化的辐射及其传承,家庭经营从传统的农业向非农化转型。

第七章:周礼村落的社会结构。与中国其他村落一样,周礼村落正在面临现代化加速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冲击,本章首先论述的是从同质走向异质的村庄结构,分别从群体结构、组织结构、边界的变化加以叙述。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结构变迁中找到社会治理的逻辑与方法。

第八章:民俗旅游与村庄管理制度变迁。本章继续沿着民俗旅游的主线,从民俗旅游开发前的村庄管理制度入手,寻找村庄管理制度变革的契机,与民俗旅游管理制度并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在周礼村落,村民自治带有政治的性质,所以,本章最后研究了村民自治中的农民政治参与问题。

第九章:民俗旅游与土地流转。本章依然沿着民俗旅游的主线,分别从土地流转与乡村民俗旅游、土地资源利用特征及制度变迁、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及民俗旅游业发展与土地流转供求均衡关系四方面描述分析了周礼村落的土地流转与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第十章:民俗旅游与劳动力转移。本章沿着民俗旅游这条主线,着重分析了周礼北村劳动力的转移模式。首先,阐述了周礼北村劳动力转移的三种模式,向外转移、向内转移与内部转移;其次,进一步指出民俗旅游带动周礼北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障碍。

第十一章:民俗旅游与社会事业发展。本章继续沿着民俗旅游这条主线分析社会事业的变迁。首先进入研究者视野的是周礼北村的乡村空间样态,接下来研究者关注了周礼村落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后研究者发现,周礼村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第十二章:民俗旅游带动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本章以各项基础设施要素为线索,从历史的视角再现了周原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和演变,从而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西部农村社会生活的演变逻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

第十三章:周礼村落向何处去?通过前面十二章内容的研究,我们对周礼村落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就周礼村落的发展而言,在我们关注的政府-市场-社会-文化四位一体框架结构中,政府在初期起了很大的作用,甚至扭转了传统的周文化对村民的桎梏,随着市场力量的崛起,村民们对财富的欲望被点燃,从而引起周礼村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变化。如今,民俗旅游曾经的辉煌已经渐行渐远,周文化也依然在不断演化。周礼村落向何处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入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