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村落(中国百村调查丛书·周礼村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历史沿革及区位资源概况

按照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惯例,要研究的对象务必是具有典型性或者具有类型学意义的村落。周原的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周原土地上的村落文明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本书原设想选取周原上某个典型村落作为研究对象,最初确定为周礼村落之一的北郭村(学名称为周礼北村),随着调研的深入,本课题组又将相邻的堰河村(学名称为周礼南村)也作为研究对象,后来本课题组又将调查扩展到关中西部65个自然村。周原是一个特定的地域概念。因周人早先居住此地,随后此地迅速崛起发展,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周朝。周原包含今陕西岐山、凤翔、扶风、武功大部分和眉县、陈仓区、乾县、永寿县小部分。因此周礼村落泛指周原上的村落。本书主要描述的是周礼村落社会的形态及发展变化,书中调研数据及资料大多以周礼南北村落的为主,兼有对关中西部65个村调研中的部分周礼村落的资料。周礼南北两村因地理南北相邻,世世代代连畔耕作,同饮润德圣泉,来往不分彼此,亲如兄弟。周礼南北村过去均隶属于岐山县鸑鷟乡润德里。鸑鷟乃是凤凰的别名,出自《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诗经·大雅·卷阿》中有言:“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唐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准允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所奏,下诏于古卷阿为周公姬旦建立专祠,称为周公祠。后经历朝历代不断扩建修葺,终成规模,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周公庙。周公庙位于凤凰山南麓古卷阿之中,古卷阿的中心位置有一自涌泉,唐以后命名为润德泉,此乃润德乡名之由来。

一 村落由来及历史变迁

岐山乃西周王朝的肇基之地。《三字经》中言及周朝时有云:“八百年,最长久。”从王朝世系而言,周朝包含西周和东周,仅西周王朝的统一和昌盛就长约300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古人云“周人尚文”,因此以礼乐文明为核心的周文化在西周时期已经相当发达。“而儒家文化的主要源头和内核便是周文化,这就是今天研究探讨周文化的主要意义。”何志虎主编《周文化丛书·周礼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第11页。研究周文化有正本清源之功。岐山的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有许多地名与周朝历史典故、人物、文化相关。因为有凤鸣岐山之典故,故岐山地名有多达十处与凤凰有关,如凤鸣岗、凤鸣镇、凤雏遗址等。与周朝名人有关的地名有周公庙、周公村、后周公等,以表达对周公的纪念;还有纪念周召公的南吴邵、北吴绍村等。与周文化相关的地名则有礼村、叩村、京当乡等。列入中国百村调查对象典型村的周礼北村——北郭村则是以姓氏命名的。

(一)清以前行政隶属

岐山县行政区划设置早在元代就已有史料记载。据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年)《岐山县志》记载:鸑鷟乡润德里,在县西北二里,计七村,堰河村、郭村、冯家庄、薛家庄、于家庄、王家寨、夏家庄。《岐山县志》,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岐山县档案馆存,第28页。清朝顺治十四年(1657年)《岐山县志》载:鸑鷟乡,元旧名尚善,统里七。《岐山县志》,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岐山县档案馆存,第215~216页。周礼南村——堰河村与郭村分属于润德里管辖的七村之一。清朝乾隆乙亥年(1755年)《岐山县志·乡里篇》有:鸑鷟乡旧名尚善,统里七。西当官道之北曰润德里,距县西北二里,凡二十七村,于家庄四村、堰河七村、史家庄、佛指沟、薛家二庄、冯家堡、孟家堡、寨子三堡、武家瑶、郭村二庄、纪家村、郭家村、凹王村、页沟。《岐山县志》,清乾隆二十(乙亥)年(1755年),岐山县档案馆存,第46页。清光绪年间《岐山县志》首次出现周礼北村——北郭村字样。据光绪十年(1884年)《岐山县志》载:润德里,凡十四村庄,北寨子、凹王村、余家庄、江家村、薛家村、北郭村、武家窑、江家沟、堰河村、佛指沟、史家村、孟家堡、武家新庄、冯家村。《岐山县志》,清光绪十年(1884年),岐山县档案馆存,第74页。

(二)民国时期区乡变化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县以下设区、乡。区的划分,以土地、户口及人口、乡数、交通、工商业等情况为依据,每县将所属行政区域划分为3~6个区。最初设立区公所属于县政府的派出机构,作为推行地方自治的“自治团体”。“县以下为乡镇,乡镇内之编制为保甲。”雷飞龙:《中华民国七十年来的政治》,台北广文书局,1981,第707页。民国初年将“里”改为乡。1934年以后开始推行分区设署,“凡旧时区公所或区办事处一律取消,不复沿用,而改称为‘区署’,借以表明此后区署为官治之行政机关,绝非向日之自治组织”。张皓:《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218页。1935年,兴平人田惟均重修《岐山县志》,在岐山区乡篇中记载:旧分鸑鷟、中心、怀贤、阳遂四乡,阳遂统里八,余各七里,南山之阳又有桃川里共三十里。今里改为乡,分六区。田惟均重修,白岫云、薛成兑、庞继统编次《岐山县志》, 1935,第43页。周礼南北两村至此均归岐山县第一区润德乡管辖。民国期间润德乡所管辖14个村庄与光绪年间相同。

(三)1949年以后合作化

1949年7月14日岐山县解放,县人民政府废除原乡公所、保甲制,新设11个区公署(后改称区公所),下设102个乡人民政府。北郭村隶属城关区公署北郭乡。随后的20年间岐山县行政区划多次调整,重新划分管辖范围、更名、撤区并乡、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北郭乡也先后经历了撤销、重新设立、几易管辖,直到1969年12月恢复为北郭公社,辖北郭、堰河、陵头、叩村等9个大队,74个生产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岐山县废除了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了县人民政府,1984年3~6月改“政社合一”为政社分设,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全县共设4个镇、15个乡、188个村民委员会。自此周礼南北两村——堰河村和北郭村又隶属于北郭乡,周礼北村——北郭村为乡政府所在地。

(四)1985年撤乡并镇

1985年以来,乡(镇)、村两级设置区域和名称时有调整,不断演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政府驻地的繁荣,为了促进全县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精简乡镇管理机构,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2001年岐山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民政部等七部委《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及陕西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调优、调大、调强的原则,对全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整体撤并5个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26.3%。其中撤销北郭乡、孝子陵乡,整体并入凤鸣镇。周礼南北两村——堰河村与北郭村至此直接隶属于凤鸣镇人民政府。

二 周礼村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

(一)区位条件

岐山县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南接秦岭,北枕千山,中部为山前洪积扇平原、黄土台原及河谷阶地,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呈“凹”字形。县政府所在地即凤鸣镇地处县境西北部,位于千山山脉南麓台原和横水河、雍水河川道地带,东距陕西省省会西安市136公里,西距宝鸡市70公里,是中原通往西北、西南的交通要道。西宝公路南、北、中三线,关中旅游环线穿过县境,陇海铁路横贯域中,交通便利。周礼北村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北临凤凰山下国家4A级周公庙(古卷阿)旅游景区和周室大墓群遗址,有6个村民小组,395户,1504人,1980亩耕地;南边紧邻的周礼南村占地3.6平方公里,有925户,3300多人,耕地4200亩,共分11个村民小组。

(二)自然环境

岐山县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两端较高,中间稍低,中部原区被横贯东西的横水河、雍水河、韦河、渭河及由南向北流入渭河的石头河、麦李河切割,形成五个残原,两个川道,三个河谷,形成“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原”的自然大势,山、原、川、谷均有。境内有8条主要河流,均属黄河流域的黄河水系,水泉较多,主要分布于南北二山和原区沟道。地下水年采储量为8305万立方米,绝大部分水质良好,尤以润德泉为佳,润德泉为唐大中二年(848年)宣宗李忱赐名。

这里地处内陆,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据1957~1985年29年的统计,本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干旱占总次数的16%,大风占34%,连阴雨占23%,干热风占16%。南北山高谷深,中部平原广漠,土壤肥沃,河流纵横,主干支流分明,气候温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农作物和植被的生长。早自周代(约公元前11世纪)就有“周原”的美称。《诗·大雅·绵》中就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记载,意即周原的土地肥沃,出产的野菜都非常甜美。

(三)人文环境

周原是姜嫄、后稷、文王、周公的故里,是周朝的肇基之地,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周公旦制礼作乐,形成了历代王朝沿袭的典章制度。周王朝历经数百年,完成了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周礼作为社会活动的准则,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是完善人格心性修养的教育方式。据光绪十年(1884年)《岐山县志》卷五记载:“岐、丰之地,文王用之。以兴二南(周南、召南,《诗经》有载)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周室东迁,以岐地与秦,秦俗强悍,乐于战斗,有由然矣。两汉以降,风俗隆替,历代变更。大抵国家全盛之时,民俗亦醇厚敦庞(lóng)庞:《诗经·小雅·车攻》中有“四牡庞庞,驾言徂东”。庞庞(lónglóng):充实貌,强壮貌。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1029页。,叔季之秋叔季之秋:叔季,孔颖达疏:“伯仲叔季,长幼秩序也。故通谓国衰为叔世,将亡为季世。”以此看来,叔季之秋乃衰亡之秋。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608页。,则风气浇漓浇漓:指(风俗等)不朴素敦厚。如世道浇漓,人心日下。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第631页。必然之理也。”这段话对岐山的风俗和人文环境的概括可谓比较形象生动。实际上,任何一方水土的风俗变迁,都与国家兴衰罔替的大运势有着密切关系,这种风俗隆替并非岐山一域所独有。从历代《岐山县志》可以看出端倪。据顺治十四年(1657年)《岐山县志》记载岐山风俗为:民庞(lóng)、士秀、土厚、风醇。乾隆二十年(1755年)《岐山县志》云:风俗纯良,非圣圣相承,仁渐义摩之明效。光绪年间的《岐山县志》有言:清朝同治以来,兵燹(xiǎn)叠起,饥馑荐臻,锁尾流离。到光绪年间初期,虽然时和岁丰,人各安业,情况有所好转,但民间储蓄不多,恐不能崇尚义节,保养礼耻,且逐末者众,较量锱铢或不以礼让为念。由此可以看出,防微杜渐、移风易俗乃是岐山历来当政者殚精竭虑要解决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