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鼎震动——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晚期一件大事。后世学者将其作为春秋、战国分界的坐标。司马迁则在《史记》中用“九鼎震动”一词来表现当时社会对此事件的震惊程度。九鼎相传为大禹所铸,历经夏、商、周“三代”,成为王朝权力的终极象征。九鼎为之震动,预示着历史的轴线从此发生了改变。

公元前490年的柏人之战,赵氏最终战胜中行、范氏两家。这场长达七年的内斗,是晋国强宗大族之间矛盾的大爆发,其规模之巨甚至引来齐、鲁、郑、卫等国的军事干涉。最终形成了赵氏、智氏、魏氏、韩氏四家执政的局面。

然而,将近半个世纪后,这一平衡被智氏首领智瑶打破。范、中行两家破灭后,其土地起初归晋公所有。公元前454年,四卿不顾晋公反对,瓜分了两家的土地,继而将反对他们的晋出公逼走他国,使之客死他乡。这期间,智氏实力不断增长,超越赵氏。据《竹书纪年》记载,智瑶曾“伐中山,取穷鱼之丘”,并于晋出公二十年(前455)在高梁筑城。这些都表明智氏势力之盛,反观此时赵氏并无太大作为。

智瑶性格贪吝,又喜豪奢。在获得新的大片土地之后,野心进一步增长。智瑶向韩康子索要土地,韩康子听从家臣段规之计,予以万家之邑。之后,又向魏桓子(一说魏宣子,本书从晁福林说)伸手要地,魏桓子从赵葭建议,亦向智氏献万家之邑。得寸进尺的智瑶继续向赵氏索要土地,然而这次却遭拒绝。于是智瑶裹挟韩、魏两家,出兵伐赵。

赵氏之所以有底气与智氏对抗,是其长期以来深得民心所致。根据二十世纪70年代发现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吴问》记载,赵氏将土地划为“百二十步为畹,二百四十步为亩”,以大块田地为单位收税,使得租种赵氏土地的农户税负较轻。赵氏少置官吏,机构精简,轻徭薄赋,“公敛臣收”(公家和家臣们都很节制,不过分盘剥民众),藏富于民,故而国本大固。在遭到智氏攻击时,赵襄子退守民心最稳的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而非城郭最为坚固的长子(今山西长子县),也不是仓储最为殷实的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表明赵氏与智氏之争,拼的是统治基础。

公元前454年战事开始。智、韩、魏联军久围晋阳不下,决定“决晋水灌之”。洪水之下晋阳“城不浸者三版”(即城墙没有淹没在水中的高度只有三版,二尺为一版)。水漫晋阳之时,“沈灶产鼃,民无畔意”(《国语·晋语九》),民众与赵氏同仇敌忾。在此危急关头,赵襄子派张孟谈潜出城与韩、魏密谈。张孟谈因势利导指出,以智伯之贪吝,二家攻灭赵氏后会反受其害。唇亡齿寒,赵氏希望韩、魏能够反戈一击,共灭智氏。早就对智氏不满的韩、魏两家立即转变态度,同意协助赵氏反击智氏。智氏家臣郗疵和智过也觉察到韩、魏倒戈的危险,劝说智瑶返还两家土地以求后方稳定。但贪图眼前利益的智瑶没有答应。

赵、韩、魏三家约期攻智。赵氏遣人暗中掘开智氏驻防区域的堤坝,使围晋阳的大水倒灌智氏大营。在智氏军队忙于救水的时候,韩、魏两家军队两路夹攻,赵氏从城中出兵邀击,一举歼灭智氏军队,生擒智瑶。处死智瑶后,智氏土地被三家瓜分,实际上形成三家分晋之势。此时的晋公已经十分虚弱,所掌握的土地根本不足以与三家抗衡。公元前403年,在赵、魏、韩氏的积极运动下,周威烈王终于正式策命三家为诸侯。历史正式跨过春秋,迈向了战国时代。

由于智氏覆亡,其曾经拥有的铜器也大多被胜利者瓜分重熔或者毁弃。如今传世的智氏青铜器只有一件智君子鉴。智君子鉴(见图7),敞口,沿平折,颈微敛,宽肩,曲壁,腹部内收,平底,矮圈足。颈腹设对称的两对耳:一对兽面环耳,一对兽面铺首衔环。铺首饰羽纹、三角回纹,环饰交龙纹。鉴口沿饰贝纹带,颈部和下腹部饰夔凤纹带。上腹部为正反交替的兽面纹带,内填有回纹。纹带间均以绹纹带作界纹。铭文6字:“智君子之弄鉴。”。

图7 智君子鉴

春秋晚期·晋 通高22.7厘米 宽51.8厘米 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鉴是盛水器皿,用于先秦贵族盥沐。史载卫灵公有三夫人,同鉴而浴。可见,大型的鉴可以用作沐浴的盆。盛满水的鉴亦可作镜子,照人的面庞,故有“镜鉴”一说。

晋国公卿大族之间的剧斗使得大族内部及其联盟团结日益重要。考古学家在山西侯马发现了春秋晚期赵氏主持的盟誓遗存,即侯马盟书。侯马盟书(见图8),是春秋晚期晋定公十五年到二十三年(前497—前489),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

图8 侯马盟书

1956年山西侯马晋国遗址

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盟书又称“载书”。《周礼·司盟》有“掌盟载之法”,郑玄注说:“载,盟誓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当时的诸侯和卿大夫为了巩固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经常举行这种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两份,一份藏在盟府,一份埋于地下或沉在河里,以取信于神鬼。侯马盟书是用毛笔将盟辞书写在石片上,字迹一般为朱红色,少数为黑色。它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盟誓遗址在侯马晋国遗址的东南部,面积约3800平方米,分“埋书区”和“埋牲区”两部分,埋书区集中在西北部。在盟誓遗址内共发现坎(埋牲的土坑)400余个,坎的底部一般都瘗埋有牺牲,大坎埋牛、马、羊,小坎埋羊或盟书。绝大部分坎的北壁底部还有一个小龛,其中放一件祭玉即文献中所称的“币”,个别坑埋有数件。用作祭祀的玉币有璧、璜、瑗、玦、珑、璋、圭和残碎玉料块,都是用透闪岩等石料制成,雕琢纤细,颇为精美。一共出土书写盟书的玉石片达5000余件,绝大多数呈圭形,最大的长32厘米、宽近4厘米,小的长18厘米、宽不到2厘米。

胜利者赵氏留存于世的青铜器很多。山西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的鸟尊便是其中之一。这件尊(见图9),器形如鸷鸟,昂首雄立,浑厚有力。上喙在倾倒酒液时自动开启,复原后自动合闭,设计精巧。通体装饰细密纹饰,华丽繁复。背后有一个虎形提梁。尾部下方有一虎形支脚,使之摆放稳固。整器比例协调,精工细作,体现了春秋晚期晋国青铜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同时也展现了赵氏作为晋国大卿的地位。

图9 赵卿墓鸟尊

通高25.3厘米 长36.5厘米

1988年太原金胜村赵卿墓出土 现藏山西省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