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应急十年(2003-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突袭了中国。在短短的数月中,借助于现代社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SARS疫情迅速蔓延到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波及30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总计8422例SARS感染病例,其中916例患者死亡。SARS疫情不仅对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危害,还对中国政治、经济、贸易、旅游、社会正常运行秩序乃至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都带来不良影响。SARS的快速蔓延,充分暴露了当时中国卫生应急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应对能力的严重不足,充分暴露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欠账太多。SARS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巨大威力与破坏力,重新认识到传染病仍然是当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SARS成为印刻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史上的一道抹不去的印记。SARS的暴发和应对,促使中国政府和社会对其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促进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SARS成为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转折点。SARS促使了各级政府从国家公共安全的战略高度认识卫生事业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视卫生为“一种支出,而不是投资”的认识,卫生不再被视为“资源消耗”,而转变成了“社会经济进步的推动”。近十年来,各级政府对包括卫生应急事业在内的卫生事业建设给予了空前的重视和巨大的投入,使中国卫生应急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卫生应急工作的基础建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都得到了显著加强。SRAS之后,中国卫生应急队伍又经历了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多起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流行、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新疆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疫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处置,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事故灾难和2009年新疆“7·5”事件、2010年南京“7·28”爆燃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的医学救援,汶川特大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青海玉树、雅安芦山、云南彝良地震等自然灾害后的医学救援和卫生防病,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卫生保障等卫生应急工作的磨砺。中国卫生应急工作越来越依法科学、有力有序,其决策、处置的能力和取得的成效,都是世界瞩目的。

2013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组织启动了《中国卫生应急十年(2003—2013)》这本书的编写工作。本书力求以纪实的方式,准确、全面展示SARS后十年中国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卫生应急法制、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和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建设,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医学救援,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和卫生应急文化建设等方面迅速发展的过程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中国卫生应急工作今后面临的挑战及展望做了初步的探讨,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支持中国卫生应急事业的发展。

本书在编写、审稿、出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应急办的直接指导,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在编写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各位编委和参加编写的专家本着客观、准确的指导思想和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在收集、整理资料和编写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艰苦劳动。谨此对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本书编写的领导、专家和同事们致以衷心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和编写时间所限,难免存在不妥和错漏之处,希望广大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杨维中

2013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