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新闻出版企业与数字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媒介融合的内涵

只要有新的媒介出现并有其优越性,新旧媒体之间就免不了冲突。然后,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沉淀新旧媒介找到平衡相处的方式,直至再次回到某种相对稳定状态。但是竞争和合作的状态,会在新旧媒体间始终存在。在融合的时代趋势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保有自身非常明确的优势。传统的分析逻辑“取代”或“共存”或多或少的都有些有失偏颇。业界和学界以新的分析框架“媒介融合”继续进行学理上和实践上的探索。

同媒介融合观承上启下的还有媒介竞合观、媒介整合观。媒介竞合观出现在广播电视诞生的时期,它是指在竞争的基础上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存,是新旧媒介最终形成的局面。在这一阶段出现的媒介合作、互补的观念可以统称为媒介竞合观。

媒介整合观的出现伴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网络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媒介会边界消失,甚至媒介自身概念也会消失(杨溟,2013)。进入新世纪互联网脱缰野马般的发展速度,促使媒介整合阶段出现。借助互联网平台,我们的社会传播活动在终端、传播技术、传输方式等方面逐渐趋同,进一步引起内容生产和表现形式、内部组织机构结构、所有权等方方面面的变化。所有的信息都指向一个目标——“融合”。伴随这个进程的推进,媒介边界从模糊到消失,再到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就是媒介整合观。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媒介融合,我们需要进一步区分媒介竞合观和媒介整合观。若以媒介间的共存共荣作为融合的结果,就属于媒介竞合观;若以媒介间边界消失甚至媒介自身概念的消失作为结果,就属于媒介整合观(杨溟,2013)。

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媒介融合概念是时代的产物。80年代西方的经济全球化开始加速,默多克等一批老牌传媒业大亨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媒介产业的扩张,兼并重组风起云涌,媒介产业跨行业、跨媒介的特征鲜明。社会发展加上技术进步,媒介间的互补合作借鉴达到空前高度。初期的媒介融合概念仍然属于竞合观的范畴。直到21世纪初期“第四媒介”的互联网崛起,传统媒介与新媒介间关系问题再次被聚焦。

2005年我国学者蔡雯在《从“超级记者”到“超级团队”—西方媒体“融合新闻”的实践和理论》中引入媒介融合观这一观念。她认为媒介融合值得关注的是媒介间的合作模式,而不是集中了不同媒介的操作平台(蔡雯,2007)。融合首先会带来业务和管理流程的变化,高层次管理人才、全能型编辑、记者会成为最需要的两类人才(蔡雯,2005)。在蔡雯的描述里,媒介融合和融合媒介没有区别。我们印象里对媒介融合定义的众口不一,就是来源于蔡雯引入的媒介融合观。虽然不同于传统的竞争合作逻辑,但是带有媒介整合观这一过渡阶段的特征。

随后,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媒介融合不应该仅仅指代媒介之间的合作。2007年,陈浩文在《再论媒介融合》一文中,认为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不同媒介功能和传播手段的融合(陈浩文,2006)。

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分几个阶段:“①业务融合;②市场融合;③渠道的融合和终端的分离;④组织机构融合”(彭兰,2006)。这些观点与我们现在大部分资料里看到的观点基本上一致。这也说明媒介的形态、功能、传播方式、组织结构等要素在不断进行汇聚,直到融合,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进程。

当进入媒介融合时代,媒介间边界已经消失,彼此实现融合,那究竟什么是媒介融合的内涵呢?我们认为媒介融合首先是一种趋势。从不同媒介的互补合作,到基于媒介功能的由分到合,这些变化都是媒介发展历程中必然的阶段。同时,媒介竞合是媒介融合的萌芽,而媒介融合是我们科技水平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进程。所有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可以统一进行信息编码,汇聚于一体,因此传统媒介也可以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网络化发展。最后,从事物发展的静态呈现角度看,媒介融合还是一种结果。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导致媒介的出现,然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媒介之间的发展有了差异,科技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又导致媒介间差别的消失。这一复杂发展过程呈现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媒介融合(蒋宏,徐剑,2006)。

我们所探讨的媒介融合皆是在这一范畴内。

1.2.2 新媒体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新媒体的内涵。资料显示,最早使用“新媒介”一词是在1967年的美国。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广播网的技术研究所在公开发布的相关计划中第一次使用“新媒介”一词。1969年,美国相关机构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处使用“新媒介”。因此,“新媒介”在美国社会开始被接受,而后成为一个流行词汇(Alberts,2000)。

对一个概念进行界定总是一个复杂的事情。结合目前文献资料以及学界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本研究所指的新媒体是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这是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系统。

在技术层面,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多种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为全媒体。在实践层面,新媒体是由过去单向的大众传播模式,变为多向网络传播模式。消极的受众作为传播活动的主体,也由主动积极的行动者所代替。在社会组织层面,新媒体互相依存的网状结构,与工业时代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模式大有不同。

(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作为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我们认为在Web1.0、Web2.0到Web3.0阶段的逐步递进发展过程中,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有迹可循的。

①数字化:整合为包容一切的传播平台。

②多媒体:得益于数字技术,信息内容可以全部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纸质印刷时代更多是文字图片的感受。

③互动性:这是区别于传统媒体最大的特征。传统出版媒体由专业机构操作进行的是一对多的传播,而网络则是互动式传播。

④网络化:每个用户和个体都是网络中的节点。每个人都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制作和传播网中。

⑤个性化:个人的诉求日渐突出,人们对信息具有选择权和控制权。例如我们可以进行私人定制,如雅虎、谷歌等定制服务。我们也可以选择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如选择关注喜欢的微信订阅号、微博关注对象。

⑥分众化:新媒体下信息内容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受众,使得有特殊需求的群体也可以便利地获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