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致病因素
一、噪声
噪声是生活中和工作中使人不舒适、厌烦以致难以忍受的声音,它通常是各种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如果在三步左右距离对话需提高声音来沟通,通常被认为我们已经暴露于有危害的噪声环境中了。
二、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听觉系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1)听觉敏感度下降、语言接收和信号辨别力差。
(2)耳鸣,凭空听到嗡嗡声或其他不正常的声音。
(3)交谈困难,听不清别人在说。
(4)所有的声音都听不真切,像被闷住了一样。
(5)严重时会造成听力损失和职业性噪声聋。
噪声对其它系统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
(1)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脑电图异常,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
(3)消化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
(4)内分泌系统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性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等。
三、噪声对人体危害程度及致害因素
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
(1)频率的高低:频率越高,危害越大。
(2)噪声强度(声压)的大小:强度越大,危害越大。
(3)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4)噪声的特性: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要大。
(5)接触的方式:连续接触比间断接触危害要大。
(6)个体敏感性:由于个体敏感性不同,噪声的致害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在同样噪声环境下,有些人听力损失严重,有些人较轻。
四、工业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其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其他危害的声音(噪声声级≥80 dB(A))的工作为噪声作业。
五、工业噪声的分类
工业噪声由于产生的动力和方式不同,可分为机械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根据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工业噪声又可分为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
(1)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压级波动<3 dB(A)的噪声。如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纺纱机开启后持续工作,车间内噪声始终保持平稳状态。
(2)非稳态噪声:在观察时间内,采用声级计“慢档”动态特性测量时,声压级振动≥3 dB(A)的噪声。如机械加工行业的铣床、钻床、车床、打磨等作业。当进行不见加工时噪声很大(可能超过90dB)。没有部件加工时噪声较小(80 dB左右),劳动者所接触的此种噪声就是非稳态噪声。
(3)脉冲噪声:噪声突然爆发又很快消失,持续时间≤0.5秒,间隔时间>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40 dB(A)的噪声。老动者接触的工种主要有机械加工行业的冲床、锻床、剪床、钣金等作业。
六、工业噪声的来源
目前影响工人健康、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大工业噪声源是风机、空压机、电机、柴油机、织机、冲床、圆锯机、球磨机、高压放空排气以及凿岩机等。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机械的撞击、摩擦和转动而产生的噪声,如织布机、球磨机、电锯、锻锤、冲压、破碎、爆破等产生的噪声。
(2)气体压力发生突变引起气流的扰动而产生的噪声,如鼓风机、汽笛、喷射器、离心风机、空气压缩机、锅炉排气放空等所发出的噪声。
(3)由于磁场脉动、电源频率脉动引起电器不见震动而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变压器、整流器等所发出的噪声。
七、产生噪声的工种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举了61个可能导致噪声聋的行业工种。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噪声的主要工种是:
(1)机械加工、制造: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
(2)金属表面处理:抛光、喷砂、清理。
(3)煤矿及其他矿山开采:凿岩、爆破、掘进等。
(4)纺织服装:轧花、纺纱、织造、制条、染整等。
(5)热电:碎煤、球磨、汽机发电、司炉。
(6)水泥制造:破碎、研磨。
(7)公路、铁路、水利建设:开凿隧道、爆破。
(8)建筑建材:食疗破碎、碾磨、凿岩、钻孔、打桩等。
八、职业性噪声聋及其症状
1.职业性噪声聋及其症状
长期在强烈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又得不到适当恢复时,可以损伤听神经细胞而逐渐失去听觉,由此造成的耳聋,称作“职业性噪声聋”。这种病变通常是双耳都受损害。用听力计检查,多表现为在4000 Hz为中心的高频部分先丧失听觉,以后逐渐扩大,直至语言也听不到。
职业性噪声聋的主要表现是:耳鸣、耳聋、头痛、头晕,有的伴有失眠、头胀感等。早期表现为工作后几小时内有耳鸣,以后为顽固性的,症状不再消失。有的患者还伴有眩晕、恶心或呕吐等。
2.爆震性耳聋及主要症状
有些作业如爆破、武器试验等,由于防护不当或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可因爆炸所产生的强烈噪声和冲击波造成听觉系统的严重损失而丧失听力,此称为爆震性耳聋。
其症状表现为: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内耳螺旋器破损,甚至出现脑震荡。患者主诉耳鸣、耳痛、恶心、呕吐、眩晕。检查可发现听力严重障碍甚至全聋。如内耳未受严重损伤,听力可全部或部分恢复。
3.工业噪声的预防控制措施
预防听力损失的措施主要有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1)工程控制措施。首先应考虑改进产生噪声的工艺、设备和材料,从治理噪声源入手,尽可能从根本上减少噪声的产生。此外,诸如隔声(给噪声设备加罩)、隔振(在产生噪声的设备下加弹簧减震器、橡皮、软木、沥青毡等)、吸声(在金属板上涂一层阻尼材料,如沥青、软橡胶或其他高分子涂料)的控制措施,也可以起到降噪效果。
(2)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只要存在噪声危害,管理措施都是必需的,管理内容包括:噪声暴露的常规监测和记录;对劳动者听力检测的记录管理;对工程控制措施的评价;对降噪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护耳器选择、使用和维护规程,并进行监督检查;对噪声污染区域进行管理,包括张贴警示标牌,规定所有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佩戴护耳器;或限制、减少进入人员数量及停留时间;对听力保护计划执行情况的审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缩短暴露时间。
(3)个体防护措施。如果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各种设计的护耳器(也称护听器),可以供不同作业人员选用,如果选择、使用和维护得当,可以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