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潮头看培训——郭夏
郭夏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政系,但更多的研究是在经济学领域,堪称是一位实践中摸索锤炼出来的经济学家。他创立和建构的新生经济学理论,提出的“宇观经济”学说,正在日渐扩大影响力并被多个渠道的研究进展所证实。郭夏老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了我们对管理培训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尤其是在我新近开辟的核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我们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新生经济学理论的显著特点,一是站位高,视野宽,乃至站在了宇宙空间看地球,从洪荒到未来,尽收眼底;二是气魄大、观点新,跨学科的思维跳跃以及与时俱进的新潮程度丝毫不输“90后”“00后”。郭夏老师看待培训,也有这两样特点。每次同他一起探讨问题,我都努力先理解他的站位,努力先靠近他的气魄,否则,理解他的看法都会有困难。这位气质儒雅的老师,其谈锋却非常犀利,郭夏老师写出来的文章,也与他的这一风格极为一致,直奔核心、一剑封喉,有江河奔涌般的气势。我把郭夏老师的两篇文章:《领导责任与进修教育》、《商学教育与学习型企业》在这里与读者分享,郭夏老师的观点已经成为清华厚德培训发展趋势理论的基石和有机构成。
清华厚德专家委员会专家 郭夏
领导责任与进修教育
美国高质量委员会向所有关心美国及其未来的人们发出呼吁——向家长和学生呼吁;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地方教育委员会的成员呼吁;向企业家和工厂呼吁;向工会成员和军事领导人呼吁;向州长和州议员呼吁;向国会的成员及其官员呼吁;向各个学术团体和学会的成员呼吁;向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媒介呼吁;向各地关心此问题的公民呼吁——美国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学习型社会的建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不仅要发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和科学中心,甚至还发展到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得以发展和成熟的一切场所。
什么是领导的教育责任?
各种组织的领导人对于本组织的员工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在未来社会,人们少不了要在各种各样的组织中从事各项工作和事业。人们在工作和事业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为了促使本单位的员工做好本职工作,也必须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于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在未来社会,任何组织的领导如果不懂得加强员工教育,就无法做好自己的领导工作。未来的社会必将是学习型社会,未来的企业必须是学习型企业,未来的机关必须是学习型机关,未来的社团必须是学习型社团,组织中的领导人只有善于组织员工学习才能在生存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和学习是创新动力的源泉,未来组织的领导要想保持创新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培训和员工学习。
如果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培训和组织员工学习,组织领导就会丧失其应有的领导力。领导的职责一方面是制定发展战略和项目策划,另一方面是让员工通过学习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战略和计划的领悟,就无法提高执行力;如果不能激发员工围绕业务需要开展学习,就无法激发员工的创造力。
企事业单位如何办好系统教育?
未来的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企事业单位的系统教育。各企事业单位为了推进各自的业务,必须不断强化各自的系统教育和培训。企事业单位的系统教育将成为未来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社会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企事业单位的系统教育。
企事业单位要把研究和培训结合起来。各企事业单位为了推进各自的业务,在研发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是要把研发的成果转化为创造力还需要增加系统内部的培训预算。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在研发经费上舍得投入,但在科研成果的应用转换上投入不足。企事业单位应当通过建立由研发人员将科研成果编织成培训教材、在系统内部强化培训的方式办好系统教育。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完全可以通过系统培训,以教学相长的方式促进科研。
企事业单位还应当注重聘请社会上的咨询专家到单位内部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以往的企事业单位接受专家咨询往往是为领导层提供智力服务,实际上要把咨询获得的智力成果转化为工作绩效必须依靠单位的全体职工。因此,专家咨询不仅要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服务,也要惠及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才能产生更大的咨询成效。把咨询同培训结合起来也是促进企事业单位系统教育的有效方式。
企事业单位应当鼓励员工利用工作之机和工余时间加强学习和进修。员工学习不仅是员工个人成长的私事,也是企事业单位提高整体素质和强化人力资本的公事。明智的企事业单位领导应当责成人事部门制定各项人事政策激励员工抓紧时间开展业务学习。对于学业进步明显并且能学以致用的员工应当在工作中予以重用。因为善于学习的员工往往是爱动脑筋和富有创造性的,发挥好这些人的聪明才智是领导者做好本职工作的不二法门。
什么是进修教育?
进修教育是指大企业、大机关等较大组织系统为了提升员工素质举办的在职教育。进修教育一般是对那些对于本系统发展有过较大贡献的骨干员工所进行的提职前教育。
大组织系统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往往通过进修教育的方式提高干部素质,统一干部思想,稳固干部队伍。例如,机关单位的党校教育就是较为典型的进修教育。大企业在选拔职业经理和管理骨干时也经常通过脱产进修的方式,让他们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本单位的历史和现状、战略和计划、制度与文化,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进修教育除了在系统内部进行之外,还可与外部教育培训服务机构长期合作,到企业内部有针对性地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也可到社会上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等以达到进修目的,采用这种方式进修的一般是一些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领导。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进修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本行业的最新信息,结交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提高自己的领导力。
进修教育还包括到国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学习和实习。发展中国家的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领导和业务骨干素质,派员到发达国家的学院和科研单位接受教育和训练。跨国进修除了学习业务之外还包括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化、政策制度和国情民俗。在未来社会,这种跨国进修教育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跨国进修将成为进修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
如何办好各种类型的进修教育?
进修教育是一项投入较大的社会教育。接受进修教育的人员一般都是经济状况较好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在社会教育领域里,进修教育是一个高端市场。各企事业单位接受进修教育的成本不只是学费的开销,接受进修培训人员的脱产损失也应当计入进修教育的成本之中。因此,办好进修教育必须能够满足社会教育高端客户的市场需求。
办好进修教育首先要提高办学质量。参加进修的人一般都希望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和创意。只有聘请高水平的教师进行咨询讲座,才能使他们感到耳目一新、茅塞顿开、物有所值。如果仅仅使用一般学历教育的课程开办进修教育,就容易让学员产生百无一用的感觉,影响进修教育的效果。
办好进修教育还要注意激发学员创意。由于接受进修教育的学员一般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文化水平和研习水平,进修教育不能沿用学历教育那种教学方法。对于进修教育要采用精讲多练、激发创意的方式,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教员和学员之间增加问答互动,学员之间也要增加交流互动,通过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员实现自主学习。
办好进修教育还要搞好教务服务。接受进修教育的学员属于教育市场中的高端客户。他们对教育服务的要求比一般学校的学生更加挑剔。能否做好教务服务也直接关系到学员对于进修教育的总体评价。从招生接待到教学组织,从教材制备到教学环境,从课程安排到课余休息,从学员联络到毕业管理,只有在各个教学环节上都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够提高学员对于进修教育的满意度。
商学教育与学习型企业
有人问我将来会不会回学校当老师,我认为企业实际上也是一所学校,我在企业里就是一个老师。我把自己的CEO看作首席教育官(chief education officer),而不仅仅是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作为首席教育官,我的工作就是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经验,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相关事件,研究如何与世界上的同行高手较量,然后再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告诉所有的年轻人。在我们公司,我觉得我是老师,当然我也希望重返课堂,不仅在自己公司里面当老师,还在校园里和年轻人沟通交流。
——阿里巴巴CEO马云
什么是商学教育?
商学教育主要是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和企业内开展的经营管理教育。目前,商学教育主要集中于大学的商学院和企业商学院。由于企业商学院更多地带有短期培训性质,因此典型的商学教育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商学院开展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特别是工商管理硕士(MBA)的教育。
商学教育是企业经济发展的衍生物和推进器。从世界范围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学教育总体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商学教育的重心也在逐步转移。从今年排行榜的趋势来看,全球商学院MBA教育的重心已经开始发生一定的区域转移。《金融时报》1999年首次排名全球商学院时,几乎所有的商学院不是来自美国就是来自欧洲。然而,在全球商学院排名进行到第10年,这种欧美商学院全盘垄断世界商学院教育的格局已经开始被打破。在2008年的排行榜中,已经有15家上榜全球百强的商学院不是来自美国或欧洲,而是来自中国、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南非、墨西哥等国。
如何促进商学教育发展?
中国商学院要更多地跻身世界百强,应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目前全球经济的重心也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在日益扁平的世界中,中国、印度等经济大国的兴起给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瞩目的中心,国内一流MBA的就业、收入和未来发展机会和国际接轨很快。中国也逐渐成为各种MBA管理理论的实践与发展最好的第一线。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不能离开中国这样一个不断创新的市场,这造就了中国商学院脱颖而出最好的时机。
发展中国的商学教育首先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目前,国内的MBA教材和教员以海外舶来品为主,这就出现一个与国内市场客户需求脱节的问题。中国的企业发展目前还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如果MBA的教程仅仅适用于外资企业,就会造成三分天下失其二的不利局面。如果MBA毕业生受到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抵触,国内商学教育就很难获得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因此,国内的MBA教育也面临领导战略的选择问题。在这一点上,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显得更为重要。国内MBA的院校教员结构原则上应当实行三三制(海外教员、官方教员和草根教员各1/3,不同院校可根据学员结构特点适当调整相关比例)。教材、案例和教学模式也要实现移植嫁接基础上的综合创新。
中国领先的商学院应该抓住全球媒体关注中国这个契机,包括评比商学院的国际媒体,努力争取进入世界百强。中国商学院要有专人和专项投入来保证各种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积极参加国际公认的商学院的评比。这是一项有价值的品牌投入,就像企业要加入ISO 14000体系的认证一样,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国的企业商学院应当像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摘金夺银一样,通过加入国际体系的认证来提高MBA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什么是学习型企业?
以提高学习力为主要提升竞争力手段的企业被称之为学习型企业。企业的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无数事实证明:企业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有效。竞争的加剧要求企业能够更加迅速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竞争优势。学习型企业主要是那些知识服务密度较大的新型服务业,例如金融业、保险业、证券业、咨询业、信息服务业和高科技企业等。
学习型企业就是把提高员工素质的培训安排作为企业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将人才的素质提高寄托在各类高校,但传统教材和教法又和企业发展需求脱节,企业学习的形式经历着严峻的考验。目前中国所有成长中的企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有不少企业已出现“人才荒”。投资于培训是从根本上缓解“人才荒”的核心手段。但企业家几乎没有任何指标可以作为分配培训预算的标准,造成培训费虚掷在大量前期缺乏调研、中期缺乏针对、后期缺乏评估的各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急救式”培训上。
学习型企业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教育合作伙伴和客户,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更加广泛的学习机会。未来的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知识营销和信息服务。只有不断提高合作伙伴与客户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才能使供应商和承销商更好地适应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要求。因此,在一些高科技企业,对于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培训服务也成为建设学习型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
如何创建学习型企业?
建设学习型企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创建为企业战略服务的企业商学院。创建企业商学院的模式有多种多样,有完全独立内置的企业商学院,也有与大学合作联办的企业商学院,还有以外包方式创建的企业商学院。但是,创建企业商学院的投入和运作水平可以作为学习型企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
企业商学院能否运作成功,主要有三点决定要素:其一,企业领导能否树立“商学院是战略需要”的观念,能否认识到“学习”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其二,能否建立一个以管理为重心的有效的商学院运作机构和组织架构,这个运作机构应该是与传统大学不同的全方位的学习系统,其中具备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资料库和数据库等。其三,企业能否培养出自己的教育管理专家,而这一点正是中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国外的院校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商学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经验,而国内院校针对企业的商学教育管理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几乎还是空白,未来的企业商学院发展最大的障碍就在这里。
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还在于企业领导重视。企业商学院的建立是一场企业管理的学习革命。有的企业领导总是希望员工和客户的学习费用由员工个人或社会承担。殊不知,在未来的知识社会,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和信息含量不断提高,员工和客户的学习投入都应当理所当然地列入企业的经营成本之中。企业商学院将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最经济和最实惠的运作方式。
企业商学院的水平高低、质量优劣,不在于有“大楼”或“大院”,而在于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