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学报(第8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引言

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 SNS)作为互联网和Web 2.0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兴产物之一,近年来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的迅速崛起,使其成为互联网中一颗耀眼的新星。社交网站的理论依据是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一个人与陌生人之间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社交网站提供一种基于网络的服务,它能够使用户在一个有界范围内公开或半公开个人资料,它会列出用户的朋友,即与该用户建立了联系的用户的列表,用户可以查看或访问自己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1]。目前,社交网站已不仅仅局限于提供简单的交友功能,它更注重为用户提供多种互动方式和娱乐方式,包括信息的发布和分享、评论和留言以及各种可供用户选择使用的API应用程序等,使得社交网站成为用户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渠道,以及用户进行网上娱乐的主要工具。

据CNNIC 2009年年底所发布的《2009中国网民社交网络应用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达到1.24亿,接近国内网民总数的1/3[2],足可见社交网站在国内的风靡程度。国内较为成功的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原校内网)、开心网等,都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然而随着国内社交网站所提供的娱乐方式日益同质化以及其对游戏和应用的过度偏倚,越来越多的网友逐渐对此类网站失去兴趣,网站用户流失率开始增长[3]。相对于注册用户而言,社交网站要想盈利,更应该注重活跃用户的培养,即持续使用或者长期使用的用户。因此,如何降低用户的流失率。培养网站的持续使用用户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正如Bhattacherj ee[4]所指出的,信息系统的初始采纳固然很重要,但初始的采纳行为只是信息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的第一步,相对于初始采纳而言,信息系统能够长期存活和获得最终成功更多的是依靠用户的持续使用。

尽管社交网站的不断发展逐渐吸引了众多学者的注意,国外成熟的大型社交网站Facebook、MySpace以及国内的人人网、开心网等,都常常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然而据统计发现,国外已有的对社交网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友谊的表现(friendship performance)、网络和网络结构(network and network structure)、线上和线下的联系(online/offline connections)以及隐私问题(privacy issues)[1]等方面,而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社交网站流行现象的描述、对其信息安全的担忧等层面上,对社交网站持续使用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国内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为例,运用改进的期望确认模型(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ECM),对社交网站的持续使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以发现并掌握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研究的结果不但有助于研究者对用户行为的了解,对网站的运营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