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研究现状

1.3.1 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关于胜任力研究与实践的兴起,可以回溯到美国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期间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工作分析的重视,对职业的分辨与归类,职业类型词条编撰与出版,不同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在1959年与1963年发表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构建了关于“胜任力”概念的应用基础。

在1959年发表的《再谈激励:胜任力概念》(Motivation Reconsidered: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中,首次提出人才辨别、个体特征等相关的“胜任力”概念;在1963年发表的《人际关系胜任力》中,分析并探讨了社会生活与胜任力的关系。

1973年,McClelland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了关于“胜任力概念”的极具非凡意义的文章“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标志着胜任力体系正式确立。20世纪70年代,McClelland为了解决怎样有效地选拔海外文化事务官员问题,开始了创新性研究。1973年,McClelland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测量优秀驻外联络官必备素质新方法评估》,其中,McClelland结合John C.Flanagan的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 CIT(关键事件技术)与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主题统觉测验),提出了构建胜任力模型的方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行为事件访谈法)。1976年,McClelland出版了《工作胜任力测评指南》,标志着胜任力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1994年,McClelland和Spencer夫妇等人发表了《胜任力评估方法》小册子,在书中McClelland简要回顾了胜任力体系的发展历程,界定了胜任力概念的含义。

1978年,G.克莱姆出版的《工作胜任力测评》对胜任力的应用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80年,Stuart E.Dreyfus和Hubert L.Dreyfus提出胜任力应分为生手(novice)、新手(experienced beginner)、老手(practitioner)、师傅(knowledgeable practitioner)和专家(expert)五级,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级别(levels of competence)概念,针对不同级别开展不同培训手段。

1982年,Richard Boyatzis出版了《胜任的经理:高绩效模型》一书。在书中,Boyatzis通过深入调查归纳出与有效提高和保持管理绩效具有相关性的19项胜任力。Boyatzis的研究成果标志着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方法面世。随即有关于胜任力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风靡美、英、加等西方国家,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一个前沿的管理理念。比如,1985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Robert J. Sternberg提出“智力三元论(triarchic theory of intelligence)”;20世纪90年代,C.K.Prahalad和Gary Hamel首次提出公司的核心胜任力(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概念,把胜任力概念引入战略层次,使组织胜任力成为战略管理的视点。1993年,Lyle M.Spencer, Jr.和Signe M.Spencer出版了专著《胜任工作:卓越绩效模型》,系统总结了20年来胜任力研究的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胜任力概念在西方国家掀起应用的热潮,许多世界著名的公司,如A&T、IBM等都建立了自己公司员工的胜任特征体系。时至今日,对于胜任力的研究浪潮也波及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

目前,对胜任力的研究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对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开展。胜任力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发起的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师培训和学校范围内胜任特征的一项测评运动。教师胜任力的研究现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Huston关于教师的胜任特征的总结,Hay McBer公司关于高绩效教师的五种胜任特征群的概述,Kabilan提出的教师胜任力评价标准等。Danielson于1996年提出了教师胜任特征的思维模型,1998年Bissehoff和Grobler运用结构化问卷总结出了教师胜任力的二因素模型,即教育胜任力(educative competence)和协作胜任力(collaborative competence)。1999年Arthur将即得经验加入其中,探讨了即得经验对教师胜任特征的影响,并建构了中学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上述研究成果中很大一部分都被研究者所在国家采用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主要标准。2001年,J.雷文(J.Raven)和J.斯蒂芬森(J.Stephenson)在《学习型社会胜任力》一书中,研究了家庭、学校和组织中高水平胜任力的性质、开发与评估问题,开拓了胜任力研究的新视角。

通过中国知网(CNKI, www.cnki.net)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发现,中国学者在2001—2012年的12年间针对胜任力的应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200多篇。通过对主要文献的比较与分析,我们掌握了中国胜任力应用研究近12年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应用研究的未来趋势作出了预测。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学者和专家较早发表胜任力应用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章始于2001年。2001年发表学术论文3篇。最早的一篇文章是《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刊登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5期,作者为顾琴轩、李剑和朱牧。2001年还有两篇胜任力应用研究的文章,一是顾琴轩、朱牧撰写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胜任力研究》,刊登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二是王重鸣撰写的博士论文《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研究》。研究个体胜任力的学术论文最多,共计近2000篇,对象涉及党政干部、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教师、辅导员、大学生、医护人员、研发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导游、服务员等,内容涉及胜任力模型构建、胜任特征、胜任力开发以及招聘、选拔、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领域涉及公共管理、企业经营、金融、教育、卫生、旅游、文化等方面。个体胜任力应用研究成果最多,共有学术论文近2000篇。从研究对象上看,个体胜任特征研究越来越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范围涵盖了行政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

胜任力管理的思想和应用最早出现在企业,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逐步被引入到英美等国的政府部门。但目前各国政府在人员招聘、职务晋升、考核、培训等方面应用胜任特征模型的规模和范围都已经明显缩小。胜任力应用研究在企业管理领域最多,也相对较为成熟。我国从2001年开始陆续发表了300多篇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学术论文,其中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胜任力的学术论文130篇,研究职业经理人胜任力的学术论文93篇,销售人员胜任力的学术论文56篇,企业家15篇,银行行长9篇。顾琴轩较早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胜任力,2001年顾琴轩、李剑、朱牧发表了《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研究》一文,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得出转型期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我国研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胜任力的代表人物有时勘、王重鸣、赵曙明等。2002年时勘、王继承、李超平采用BEI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探讨我国通信业高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模型。2004年仲理峰、时勘对18名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关键行为事件访谈,建立了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

2002年王重鸣、陈民科从全国5个城市的51家企业选取了2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管理胜任力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组成,正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包括价值倾向、诚信正直、责任意识、权力取向,管理技能度包括协调监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激励指挥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副职管理者的管理素质包括价值倾向、责任意识、权力取向,管理技能维度包括经营监控能力、战略决策能力、激励指挥能力。正副职层次职位在管理胜任力特征上形成差异结构。赵曙明等对一般企业经营管理者胜任力测评理论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层级管理者胜任力与管理者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了不同维度下管理者胜任力之间的差异性,构建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内部管理者的甄选、培训、评价以及激励的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非常关注教育领域胜任力(或特征)模型的研究,研究对象范围涉及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心理教育工作者等,有的研究涉及多个层级的教师,有的研究仅针对某一层级教师。其中,研究教师胜任力学术论文228篇,大学校长19篇,辅导员90篇,班主任19篇,大学生102篇。牛端、杨继平等是研究教师胜任力的代表人物,牛端还出版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专著。牛端等对405位被试教师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校教师重要的工作技能是基本(认知)技能、复杂问题解决技能和社会技能;重要的工作风格是实践智力(创新导向)、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责任心;重要的工作价值观是关系、独立性和工作条件。认知技能、创新导向、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责任心与高校教师的工作绩效有密切联系,可能是高校教师重要的胜任特征。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于2004年把胜任力理论扩展到高校辅导员岗位上,推进了胜任力模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他们在对胜任力概念及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量化了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制度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张红娜、张丽霞对大学生就业简历筛选阶段、复试筛选阶段和培训、实习定岗阶段进行分析,建立了求职力、适应力、工作力、个人素质“三力一素质”指标体系。焦静、冯明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包括个人特质、岗位适应能力、基础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关系建立能力、持续进步能力,此外,通过对收集的样本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就业胜任力在专业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就教师教学胜任力这部分研究而言,我国对于此方面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对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教师胜任力作为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从事此方面研究的研究者们将胜任力这一产生于管理学领域的词汇引入到教育中来,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标准。例如,1998年王斌华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一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蔡永红的博士论文《教师职务绩效——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收集绩效因素,对绩效评价进行了结构和内容的探索。第二类是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的胜任力模型进行探讨。2004年徐建平博士采用BEI对教师胜任行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建构了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优秀教师胜任力特征和教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第三类是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模式。如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潘高峰对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李慧亭提出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胜任力等。

1.3.2 社交网络的研究现状

社会交往是人们交流信息、传递知识的主要渠道,在传统的人际传播、实物载体媒介传播的基础上,社交网络逐渐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而这种变化就来自于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和人们交流习惯的改变Jieun Y, Hangjung Z, Mun K C.User acceptance of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3,37(5):711-730.。社交网络以其覆盖广泛、资金来源庞大、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信息流通渠道。

社交网络的发展极为迅速。在规模上,据Emarketer统计,2014年年初全球社交网络用户规模为16.1亿人,到8月就激增了4亿人达到20亿人左右。在使用方式上,预计到2017年,全球大部分社交网络用户都会趋向于使用移动设备接入社交网络。在用户数量方面,当前社交网络发展格局中,Facebook在全球十大社交网站中排名第一,拥有14亿注册用户(其中美国约占1.6亿,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紧随其后); YouTube居第二位,拥有约10亿用户;国内QQ空间居第三位,约有6.2亿用户;另外,前十位中除Twitter、Google +、Linkedln、VK外,国内的人人网居第九位。类似国外社交网络的风靡,国内社交网站数量增长也极为快速,目前数以千计的社交网络大体按服务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以服务在校用户为主的网站,如人人网、校友录、汉魅网等;二是以服务休闲娱乐用户为主的网站,如猫扑网、开心网等;三是以专项业务为主的网站,如百合网、世纪佳缘等婚恋网站,或是豆瓣、海内网等商务交友网站;四是综合服务类网站,其用户基数庞大,且有各种适合不同用户群的内容,如QQ空间、新浪微博等;五是基于某种特殊需求而建立的社交网站,如网络寻人(宝贝回家网、中华寻人网等)、在线寻宗(如各姓氏为编制族谱而建立的网站)等,由于比较小众化,所以运用并不普遍。

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类似于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越来越明显地确立了自身作为一种新沟通范式的地位,在此基础上,由于移动设备被广泛运用,移动社交网络服务是开展新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推动社交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而这种推动的关键就在于利用移动社交网络的访问便捷性和极强扩张力来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和合作。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整合本馆资源并利用社交网络将资源推送出去。但是,单一的资源推送服务在现阶段也逐渐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人们又有了基于社交网络的群体聚合需求。在社交网络用户的聚合方面,Ahmedin等人认为,移动互联技术出现后,基于某一事件的特殊聚合应用可以帮助小群体更好地规划组织活动和引导组织成员参与,如小范围交流、讨论会和展示会等。部分研究者试图通过基于事件的社交网络用户关联,开发便于小群体用户联通、交流、共享的智能手机技术,具体以Meetup、Plancast所开发的相关应用为代表。

随着人们使用习惯的变化,移动社交网络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利用手机、Pad刷微博、上网、娱乐、交友已经逐渐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相较于传统社交网络的固定使用模式、使用地点,用户利用移动设备接入社交网络活动的方式正逐渐成为主流,而基于传统网络的用户忠诚度的研究是否适用于移动网络还有待验证。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交网络的基础用户群越来越庞大,而这种激增的用户群固然为网站和运营商提供了良好发展基础,但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却难以忽视。据统计,在Android市场五分之一的应用程序(APPS)可用于恶意目的。路透社报道称,当前智能手机存在两大管理漏洞,可能让世界20亿用户中90%的人陷入危险中,包括密码、数据被盗、手机完全被黑客控制等。对于智能手机而言,能够通过手机的网络接入进行定位,从而获取用户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微信手机就可以通过“通信录匹配”、“推荐通信录朋友”等来确认用户的个人信息,虽然可以关闭这一匹配功能,但大多数用户并不知情。通常,社交网站会利用用户的注册信息和使用数据进行数据挖掘,这其中除了用户的个人公开信息外,还包括用户的隐私信息,如上网地址、作息时间、使用习惯等,如果网站利用这些信息与其他网站或商家进行信息交换或交易,用户信息遭到泄露的概率大大增加。忽视了社交网络行为与其他信息行为的关联,作为用户信息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在研究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了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的特殊性以及用户的特殊性。然而,社交网络使用行为并不仅仅是信息行为,它实际上是用户、服务提供者、服务环境、服务渠道共同作用下的信息传递、吸收与转化,然而当前大多数研究中主要注重了社交网络信息行为的过程性、用户信息行为的单一性以及用户与社交网络的相互作用(忠诚度、用户黏性)等问题,对于社交网络行为对用户信息获取方式、获取习惯、信息利用方式的改变还研究得较少。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都开展个案研究,对教师个体进行跟踪,详细了解某一种或几种社交网络的应用如何影响其教学胜任力。Blog(博客)可以说是最普及和最早出现的社交网络应用,从2002年开始,很多教师把Blog当作了自己研究工作的知识收集工具和思考工具。这方面的实践研究已有很多。例如,美国的webloged.com就是一个记录和推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站点。这个网站由一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者Will Richardson(威尔·理查德森)发起,目前已经发展到了第二个版本(他称为第二卷)。威尔收集了一批目前采用Blog的学校站点和教育工作者的Blog站点,并把教学中的点滴经验记录在自己的Blog中,建立教师自我教育和网络学习的电子档案,这是目前Blog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最多的方面。

我国对于社交网络的研究多围绕在利用某一项社交网络的应用(主要是教育博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上,没有对社交网络进行全面和完整的研究。我国对教育博客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相关研究始于2005年,李克东等指出:“教师通过教育博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达到了相互之间智慧的互联,为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黎加厚指出:“教育博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对教育博客起指引作用,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种天然的契合。”郑小军等通过分析教育博客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的成功案例指出:“准确选取切入点是整合实践成功的关键,善于主动寻求专家引领是教师成功的诀窍,热爱教学和内生原动力是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多数研究者认为,社交网络与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社交网络能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

利用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并且相比于国外利用社交网络所构建出来的模型而言,国内还存在着亟待加强的地方。首先,对于参与社交网络进行服务的模式、方法都还处于效仿的阶段,服务创新、资源创新能力还很有限;其次,目前的研究中还缺乏对于社交网络服务评价方法、管理方法、服务效果、社会效益的研究;最后,对于用户的研究也大多局限于在校用户,对于社会用户的研究较少。总之,现有研究成果主题相对分散,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程度还略有不足,应当进一步加强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以促进国内在教育领域社交网络服务的稳步、成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