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宋咸淳二年(1266年),度宗颁诏在开化墩上(今敦南)建“宋名臣第”,褒奖资政殿大学士余玠。余玠转战江淮八年,后奉理宗命任西壁守帅十年,保境安民,策功显赫,使南宋朝廷多坚持二三十年,可谓是南天一柱。余玠不只是南宋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杰出代表,值得夸耀的民族英雄,应当颂扬的为官从政者的楷模。记录他的生平事迹,不仅是舒展一部壮丽的史诗,也树立起一块传递人文精神的丰碑。
国有危难敢担当。在安身立命的国土遭到入侵战马的践踏时,先是做义务宣传员,激励众人精忠报国的斗志,后又闯进帅府请缨,一个没有功名的布衣,是何等的自信!比之于垂钓江边、采菊东篱的隐士,这又是何等高尚的抱负!在淮东,经常驰骋救援,不求抢头功,这是何等的气度!奉诏入蜀,不是想三月功成,班师回朝领赏,而是决心“十年踏地脚根牢”,一手修筑防御工事,一手抓生产建设,手提四蜀之地还之朝廷,这又是何等的忠义!
坚持正义敢直言。他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履行崇高的职责,对顶头上司敢于直抒己见,不怕会因逆耳之言而遭到冷遇。对同僚中代举主帅等弊政歪风,他敢于革除矫正,不怕他们利用朝中权臣关系告黑状、捅刀子。即便觐见皇帝时,也敢针对皇帝重文臣轻武官的做法提出批评,不怕丢纱帽,不怕掉脑袋。这不单纯是有胆量有勇气,更体现无私才能无畏。
唯才是举敢破格。也许自己没有中举,也无受朝廷荫庇的条件,才考虑到为草民寒士搭座施展治世理政才干的舞台。也许是戍卒娄敬成为刘邦谋士、书生孔明执掌相权的历史,使他认定从处野高士中选贤与能是广纳人才的一条大道,所以刚主政蜀地就张榜招贤,兼听“毛遂”们的微言妙策,授他们以职权,让一批沙底金子大放异彩。这不只是朴素的情感,不只是普通的爱才,而是一种胆识,一种开拓,是对任人唯亲恶习的宣战,是对科举入仕制度的补偏救弊。
这些,对后生晚辈永远具有启迪、激励与借鉴的作用。
于是,“余玠传”理所当然地入列《衢州文库·名人集成》。此事幸得相关专家的鼎力相助。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硕士生导师陈世松获悉编者购得其专著《余玠传》(重庆出版社,1982年),便惠赐《寻访〈余玠家传〉》(《蒙元的历史与文化》,1998年)。原拟重印传记,附录寻访一文,或请陈先生补充新资料改写。因陈先生正在研究移民与客家文化,难腾精力考证新发现的余玠史料遗迹,他致信建议由衢州方面执笔撰写,授权可以使用他的成果,在后记中加以说明就行,并表示不代表他目前的看法,且不必将他合署为作者。为尊重陈先生的研究成果,不进行重写,而用汇编的方式。本书从“转战淮东”至“含愤离世”引用原著,选取《寻访〈余玠家传〉》中第四部分《余如孙〈墓志〉的史料价值》编入“身后评说”。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粟品孝发来《南宋军事史》一书的电子版,编者选取《钓鱼城之战的重要意义》一节。为体现区域性与传记的完整性,约请衢州市开化县余炳松先生撰写余玠在故乡的“芳山生活”,编者补写《朝野共赞 精神不老》,介绍朝廷、史学界、民间对余玠的肯定与敬仰,丰富评说内容,也期有余音萦绕的效应。
编者
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