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山生活
祖籍芳山
余玠的祖籍问题,浙、赣、鄂三省一直存有争论。究其原因,讹误来源于元朝中叶宰相脱脱主编的《宋史·余玠传》。是它先声夺人,劈头一句“余玠字义夫,蕲州人”,定了歪调子,把许多不明真相的人给懵住,也把一些胆小怕事的知情者吓得敢怒而不敢言。不过,这也难怪,那时交通闭塞,出行不便,离事发时间又相隔半个多世纪,当事人早已作古,许多场面已经淡化或不复存在,正如先贤余乘云所说:“与事久,论定之史笔自不伦耳。”再说,脱脱是胜者为王的蒙古族人,贵为当朝宰相,未经深入调查核实,便闭门造车,胡乱把抗蒙名将余玠的祖籍及出生地从浙江开化划归湖北蕲州。这种以我划线、不负责任的治史态度,就时代背景而言,是不足为奇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浙江方面发现的文物依据越来越充分,许多宋史专家在事实面前认定“余玠祖籍为浙江开化”,从而一锤定音,真相大白,彻底推翻和纠正《宋史·余玠传》及有关史料的错误论断。
证据,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第一,余玠唯一的亲生儿子余如孙,成年后跟随父亲鞍前马后多年,主管书写机宜文字事,他在自己起草的《玠公墓志》(又称玠府君墓志)碑文里,开宗明义地写道:“先公讳玠,字义夫,号樵隐,世居衢州开化芳山。”“先公”即先考或先父,是对长辈死者的书面尊称;“世居”,就是世世代代居住;“衢州开化芳山”,就是衢州府开化县芳山村。这一生身父亲的居住地址和出生籍贯,对孤子如孙来说,是刻骨铭心没齿难忘的。它好比铁板钉钉,是再也明白不过了,不可能会记错、写错。
据我几十年的查证和研究表明,由孤子余如孙亲笔撰写的《玠公墓志》碑文,流传于世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宝祐乙卯年(1255年)十一月初九日,“如孙钦承君命”,将暴露数载的父亲“丧柩”从四川重庆护送到湖北广济余公山(墓址变化在另文说明)“趋葬”时含泪起草的。以该手稿内容刊刻的墓志碑文已于开庆元年(1259年)春,被奸相贾似道掘坟盗宝时彻底摧毁,幸亏原稿被有识之士辗转抄录,由历代开化《萝蔓青嶂余氏宗谱》承载下来。第二个版本是六年后的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八月初一日在浙江开化土地上出现的,标题是《光禄金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樵隐余公神道碑》,简称《余玠神道碑》,刊载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开化《萝蔓芳山余氏宗谱》卷之四第13册,其他余氏家乘谱牒上也屡见不鲜。标题改了,正文内容完全相同,字数已由原来的1438个增加到1786个(均不含标点符号)。新版墓志虽然开头署名“光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李鸣撰文、资善大夫签书枢密院事李性传篆额”,但篇末的落款仍以“孤子如孙百拜泣蕲谨志”。说明此一时彼一时也。我们可以想象,被软禁的余如孙得知父坟被掘开、原碑被摧毁后,惊诧莫名,恨得咬牙切齿,可又慑于对方炙手可热的赫赫权势,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公开声讨与反抗。因为当时虽然宋理宗迫于军事上政治上的压力,为挽回军心民心,表面上已下诏“追复余玠官职”,但内阁人马丝毫未动,贾、谢、徐、吴一帮奸臣仍在台上张牙舞爪为非作歹。阴霾尚未扫除,平反阻力极大,整个局势依然十分严峻。“小不忍,则乱大谋。”从长远计,余如孙只能采用韬光养晦的办法,暂且忍气吞声,装作逆来顺受,暗地里不动声色地在原稿上进行适当的修改、订正和必要的补充,并恳请父亲的生前好友、当时仍在朝廷供职的李鸣、李性传签名盖章,借以增加墓志的权威性和保护层。这一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果然产生良好效应,之后谁也没敢动它,遂使这篇新版墓志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得以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这两个版本的碑文,在余玠祖籍问题上都一致强调“世居衢州开化芳山”。
第二,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萝蔓青嶂芳山余氏宗谱》卷之十五上,主编余庆恒抄录余伯英的两首诗,还特意加了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按语:“余伯英,字仲芳,玠公后裔也。玠公子如孙,家居四川成都府余家庄。传至伯英,随叔以贞宦游于外,佐明太祖渡江有功。一日,太祖临朝,念以贞有开国勋,问其嗣,左右以伯英对。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授余伯英衢州府知府。既抵任,公曰:‘吾家故三衢金水芳山人士也。’因询问宗族枝派时,掌谕宗皋公孙讳绍宁者,除本府教授,公请与语。及对,谱牒相同。公遂冒风雪,躬诣芳山拜祭祖墓,流连赞咏者终日。族人馈送礼物,公不胜感谢,依然踏雪而回。”
玠公死时,孙子余光勋已经出世,至余伯英任衢州知府,间隔118年。从时间上推算,余伯英应是余光勋的孙子,即余玠的五世裔孙,按贯例,宗谱世系上是算在嫡亲的五服之内的,可见他不仅对祖上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寻祖联宗的心情非常迫切,时刻都向往着落叶归根,所以他不嫌累赘,带着宗谱出川参军打仗,带着宗谱到衢州走马上任。他到衢州知府任所,对部下较早说的一句话就十分明确地亮出了自己的祖籍是“三衢金水芳山”(三衢即衢州),较早做的一件事是郑重而谨慎地与疑似知情者余绍宁核对宗谱世系。同宗世系确定无疑之后,才敢正式相认。待到冬至,在既是部下又是房属的余绍宁等人陪同下,不辞辛劳,顶风冒雪,亲自前往芳山祭祖联宗——既虔诚地拜祭了葬在古楼庵猛虎出林形的先祖复明公墓、葬在芳山宅后飞凤冲霄形金龙案的先叔祖演公墓,又欣然应邀参加了与故乡宗族代表的联谊活动,踏勘和确认了梦寐以求的老家所在地,还得到了血族宗亲的热情接待和丰厚馈赠,可谓一箭三雕,满载而归。事后无以回报,送来一块亲笔题有“折桂扬庥”四字的牌匾(字见敦睦堂《萝蔓青嶂芳山余氏宗谱》卷之八),而且,心有灵犀,为当地余氏宗谱留下了《谒光禄大夫复明公墓》《谒迪功郎演公墓》两首情景交融、烩炙人口的谒墓诗(出处同上)。第一首认准“深且长”的“泗水”乃是萝蔓世家的发源地,高度赞扬了先宗们“勇迈南溟势”、“乃(示字旁)云滚滚尚流芳”的“绍耿光”精神,表达了后裔们对列祖列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第二首则避开扫墓时的悲壮气氛,采用比兴手法,畅开心扉写道:“明月清风自一家,晓餐芝露晚飧霞。有人问我祖居处,余氏芳山万树花。”把散处各地与聚族而居的芳山余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清风、明月,用“万树花”形容找到“祖居处”心花怒放的喜悦心情和“余氏芳山”多难兴邦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不容置疑的坚定口吻直接回答了一个一百多年来一直“有人问我”的祖宗籍贯问题,从正面再一次印证了余玠确确实实是浙江开化芳山人。
第三,查阅从清朝顺治丁酉年(1657年)以来散藏于民间的开化青嶂《芳山余氏宗谱》,发现这些历经变故而幸存下来的所有余氏谱牒世系图上都明白无误地一致承认:余玠是开化县青嶂余氏始祖、翰林承旨余元谅的第十三世嫡系裔孙,出生地是离青嶂五里多路的芳山村,隶属于余氏四大望族之一的下邳郡萝蔓世家。先祖余大康早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自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迁居睦州遂邑萝蔓塘,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余元谅致仕后携子余旺自遂安外坦社迁居开化村头白云山下,因山上林木荫翳,俗称青嶂。《萝蔓青嶂余氏宗谱》以瑶公三子余永为一世祖,余元谅为三世祖。余永八世孙余(字经臣,又名绾)于天圣八年(1030年),携子文佐、文巽自村头厚宅迁居芳山,自成一支,称芳山余氏,余玠为芳山余氏始祖余的七世孙。〔1〕
第四,2015年5月,村头镇小溪边村(原名金水乡芳山)村民余仕君从常山追购来一块长方形石碑,额曰副使余公墓志(以下简称祐公墓志)。碑宽2.32米、高0.83米、厚0.06米(中间墓志部分宽1米、高0.48米),重达四百多斤。表面呈淡青色,左右刻有隔线和装饰图案,上方没盖头(可能被掀掉),下方粗隔线下起云头,看上去粗犷、气派、庄重。墓志铭文镌刻精细,笔划龙飞凤舞,没有标点符号。除了标题“副使余公墓志”六个大字为横刻阳文楷书,其余皆为竖刻阴文行草。自右至左40行,每行22字,全文约976字。年深月久,字迹模糊,破损十分严重。经反复推敲,勉强认得出95%光景,其中开头第二句“在宋有樵隐,为蜀制置,居邑之芳山”十四个字是字迹清晰准确无误的。立碑时间“正统二年秋”,即公元1437年秋天。制置即制置使,是余玠(号樵隐)在四川的官职名称。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应常山县令郑安之请,升开化场为开化县,这里的“邑”当然是指开化县了。
翻阅《芳山余氏宗谱》得知,芳山始祖余生子五,“文”字辈排行,依次为文中、文佐、文巽、文郭、文彬。老大文中迁往安徽淮南、老五文彬迁往淳安梓桐源,老二文佐、老三文巽跟随父母居住开化金水芳山,老四文郭移居附近孔墅湾(孔山村)。余玠是老三余文巽的第七代裔孙,余天祐是老四余文郭的第十二代裔孙。从碑文可以看出,天祐公一脉,子孙繁昌,人财两旺,除出嫁的7位女性和不知名儿的旁系外甥外,碑上有名有姓的嫡系后裔有孝男2人、孙男5人、曾孙男6人……
值得注意的是,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余伯英(玠公五世孙、文巽公十二世孙、公十三世孙)因开国勋授衢州府知府(相当于现在地级市长);余天祐(文郭公十二世孙、公十三世孙)因剿贼功封为衢州府副使(相当于现在衢州军分区副司令员)。他俩不仅是同朝同府同时代为官的文武搭挡,而且是年龄相近、意气相投的同宗同辈人〔2〕。论血缘关系是芳山余氏一脉相传的第十三代叔伯兄弟,官场上公事公办,理当分主次,私下里血浓于水,是亲情,完全可以称兄道弟平起平坐。祐公第三世、公第十五世孙余芹,从迪功郎任上衣锦还乡后,为“勒石纪先志”,率领一大群孝子贤孙为劳苦功高的亲爷爷整修坟墓、树碑立传,亲自起草近千字的《祐公墓志》,并请书法高手徐俊书写,由石工黄得远镌刻。经现场核对,祐公墓志上所涉及的有关内容,与《芳山余氏宗谱》上记载的相关内容完全一致,可见言语不虚,它的依据就是自家宗谱。该墓志碑铭的重见天日,是历史的恩赐,它为考查余玠籍里提供了一份有力的实物证据。
第五,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受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西去赴任之前,必须了却一桩亲人入土为安的心愿:要将病故于湖北乔住地、浮厝了七八年的父母遗骸送归开化老家余氏陵园安葬。本人皇命在身不能耽搁,只得手书“男余玠立石”的墓碑,于是年六月甲申日派得力亲信送到开化县忻岸村附近的余氏祖宗陵园——余婆林安葬〔3〕。如果,余玠的祖籍不在开化,何必千里迢迢将生身父母的遗骸送归祖坟立碑安葬?
第六,根据六都钜溪(今名大溪边)《芳山余氏宗谱》记载,余玠殁后,念其功勋,明朝廷特颁圣旨,责成地方政府拨款在芳山老家为其建祠奉祀,赐名“宋名臣第”。祠址选在地势开阔的墩上(今名墩南)村。岁月沧桑,屡毁屡建,现在,四周盘龙的石雕“圣旨”匾额,还牢固地镶嵌在该祠门楼的正上方。
第七,关于余玠、余珍兄弟俩小时候的成长过程,现有的家乘谱牒,由于历史原因,虽然没有更明确更详细的文字记载,但也不是找不到一点蛛丝马迹。清顺治以后,历届《芳山余氏宗谱》上紧跟《余玠神道碑》碑文,就一字不漏地转载了余玠结束芳山隐居生活、前往淮东投军时留给故乡人民的四首拜别诗,总题目是《题芳山山亭墓四时景》(附后)。他通过对墓周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描写,抒发对故乡山水及父老乡亲的深厚感情,表达一个热血青年为了保家卫国,毅然奔赴抗金抗蒙前线的豪情壮志和坚强决心。
以上种种,足以证明余玠的祖籍、出生地和出山前的居住地是在浙江开化芳山。
芳山是个好地方。芳香四溢,山水奇秀,地势相当奇妙。站在这里,放眼四顾,正面可以看到两山夹峙的叶溪像初出山门的蛟龙,摇头摆尾奔向五六里外的古竹,汇入滔滔金溪。右侧,青翠的牛鼻山紧紧围护,挡住了放荡不羁的叶溪水。与牛鼻山隔溪相望的箭竿山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时刻指引着芳山人的方向。左侧,雄峻的凤头山下,三个排列有序的小山包,像三座炮台巍然屹立,凝视着从诰岭上走过来的不速之客。诰岭右侧与黄桶尖遥相呼应的是灯盏山。秋天满山红叶,似点着的红灯,为芳山子弟的刻苦攻读提供了方便。后面更有起势不凡的际底山脉磅礴而来,到此突然刹住,急剧向左右两边延伸,形成固如金汤的畚斗形山谷。站在这里,视野开阔,心旷神怡,给人一种风光无限、舒适安宁的感觉,不禁深深佩服先祖的目光远大、匠心独运,以及他们非凡的洞察力。正如《芳山里居图小引》中所揭示的:“斯固我祖德厚流光之验,而芳山灵秀所钟,其由来良非偶矣!”从来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山清水秀之处,必然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良非偶”三字道出定居在此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