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中国历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玉器。赵,赵国。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自秦国送回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缺地归还原主。(《中国成语大辞典》)

战国后期,曾经显赫的魏国、楚国、齐国一个个相继衰弱,唯有经过赵武灵王改革的赵国还势力犹存。说到赵武灵王改革,大家就会想到胡服骑射。胡服骑射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身穿胡人服装,像他们一样骑马射箭吗?其实,胡服骑射背后有着复杂的民族融合大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的长处,往往可以加倍地提升自己。赵国的强大,是秦国东进扩张的最大障碍。于是,秦国和赵国便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故事要从和氏璧讲起。和氏璧是一块闻名各国的美玉。初时,是一个名叫卞和的楚国人在荆山下发现的。卞和献给楚厉王,玉工说是石头,被砍掉左脚。楚厉王死后,他献给楚武王,玉工还说是石头,又被砍去右脚。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他不敢再献,抱璧痛哭了三天三夜,由流泪变成流血才被发现。楚文王派玉工一凿,真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便赐名和氏璧。

楚文王得到了和氏璧,却不贪心,没有占为己有。相国昭阳屡次出征,灭越胜魏战功卓著,便将这宝贝赐给了他。获此大宝,昭阳受宠若惊,自此与和氏璧形影不离。一日出游到赤山,同宾客随行百余人在潭边楼上饮酒作乐。随从早就想看看这精美的玉璧,可昭阳一直秘不示众。这日,酒酣心热的昭阳豪兴大发,索性让随从一饱眼福。看得正贪,忽然潭中跃起丈余长的大鱼,有人一呼,众人皆移目观之。待大鱼潜匿水底,回头再看,和氏璧竟然不翼而飞,没了踪影。

昭阳立即追查,舍人张仪成了头号犯罪嫌疑人,理由是他家境贫穷。张仪没偷当然不承认,被乱棍打得遍体鳞伤。有同情者送他回到家里,妻子见了禁不住哭泣。张仪却说:“莫哭,看看我舌头还在吗?”妻子含泪答:“还在。”张仪笑着说:“这就好,舌头是本钱,以后不会常穷困。”妻子被他逗得啼笑皆非。遭此屈辱毒打,张仪非常生气,愤然离开楚国,投奔秦国。楚国丢失和氏璧事小,失去张仪这样的人才事大。张仪一心事秦,戏弄楚国就是和氏璧埋下的祸根。

几经辗转,赵国的缪贤竟然买到和氏璧。他喜不自禁,百般玩赏不说,还到处吹嘘。赵惠文王得知,要他献上,缪贤实在舍不得这心爱的宝物,正犹豫间,赵惠文王已等不及了,借打猎为名乘车出宫,突然车头一转来到缪家。将士们翻箱倒柜,很快将和氏璧搜到手中。果然是个稀世珍宝,赵惠文王带着美玉兴冲冲回到了宫里。

和氏璧被搜走,缪贤还惹下了杀身之祸。他要投奔燕国,舍人蔺相如却说不妥。当年出使燕国,燕王亲近您,因为您是赵国的宠臣,赵强燕弱,亲近您是为了讨好赵王。如今您犯了罪,逃亡而去,说不定为了讨好赵王,燕王会绑了您送回赵国。一番话说得缪贤茅塞顿开,慌忙袒露上体,伏在铡刀上前去请罪,这才得到赵惠文王的赦免。缪贤的大难过去了,赵惠文王的祸事却来临了。

秦昭襄王听说赵王得到和氏璧,来信要用15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这可难住了赵王,不给,秦强赵弱惹不起;要给,明明知道秦王不会给15座城池,只能是拱手相送。这可怎么办?就在国难当头的时候,缪贤将蔺相如推荐给了赵惠文王。于是,舍人蔺相如变成使臣,临危受命,前往秦国。

果然不出所料,秦昭襄王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拿过和氏璧兴奋异常,自己反复玩赏,又送给后宫美人玩赏,早忘了蔺相如,自然闭口不提割让城池的事情。见状,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个毛病,我指给您看。接过后,他双手握紧,连退数步,靠近殿中的一根柱子,声色俱厉地说:“大王去信要这块美玉,全国文武大臣都不主张给您,认为您贪婪无度,又十分强横,不可能给15座城池。我则对他们说,秦王不会为一块玉石而影响自己的声誉吧!于是,赵王斋戒5日,郑重将和氏璧交我献给大王。没想到大王真的不讲信义,那我只好和美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美玉,连声道歉。当即摊开地图,指划割让的城池。蔺相如却要他斋戒5日,方才交给。5日后,秦王斋戒完备,蔺相如怕他再食言,早就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胆识过人,立下大功,赵惠文王提拔他为上大夫。

时隔三年,秦王请赵王去渑池参加盟会。赵王害怕秦王不敢去,大将廉颇说:“君王若是不去,各国都认为赵国弱小,对我们不利!”

赵王只好前去,好在身边跟着蔺相如,多少壮些胆子。渑池会上,秦王同赵王饮酒,喝过几杯,乘着酒兴,秦王说:“我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弹奏一曲吧!”

赵王弹奏了一曲。哪知秦国的史官上来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琴。”这显然是有意侮辱赵王。蔺相如马上前去,端起一个瓦缶要秦王敲打。秦王不肯,蔺相如怒声喝斥:“大王若是不奏,我的颈血马上会溅在您身上!”

秦王迫不得已,只好轻声敲了一下。蔺相如立即回头对赵国的史官说:“请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蔺相如在关键时刻,维护了赵王的尊严,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回国后,赵王封他为上卿,蔺相如当上了赵国的宰相。

这一来,惹怒了大将廉颇。廉颇是位老将,出生入死,屡建勋功,官职竟没有蔺相如高,心里愤愤不平,公开讲要给他难看。蔺相如得知,随时避免和廉颇正面接触。可是,这一天乘车外出,偏偏碰上了廉颇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过来了。蔺相如赶紧命车夫掉头,躲进一条小巷。这事惹怒了他门下的舍人,都觉得这样太丢脸面,要辞他离去。蔺相如劝慰大家:“诸位说,廉将军和秦王比谁更厉害?”

众人说:“秦王。”

蔺相如说:“那么,我不怕秦王,为何害怕廉将军?当今,赵国安定还不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共同辅政?若是我们相斗,秦军就会趁乱而入!”

众门客点头称是,对蔺相如更为敬重。消息传到廉颇耳朵中,他猛然醒悟,大受感动。于是,背负荆杖前往蔺相如府中认错,二人和好如初,这便有了成语“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