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会网络分析应用在城市形态方面的文献综述
社会网络理论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Granovetter(1985)提出的强关系优势理论和弱关系力量理论发展而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拓扑理论,由社会理论和应用与形式数学、统计学及计算方法论结合而来(斯坦利·沃瑟曼等,2012)。将定点(即特定集合的行动者)以及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线组成网络,各个点以及点之间的联系如借贷关系构成了“网络结构”(高红艳,2010)。这种二维(有时三维)空间表示法对展示社区不同层次行动者的影响结构、企业连锁、群体角色结构、小群体内的互动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斯坦利·沃瑟曼等,2012)。社会网络分析多用于物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等方面,而应用在城市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却不是很多。
社会网络分析在国内城市形态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关注于“区域经济发展、城镇群空间、交通、生态结构、城市开放空间和社区网络分析等非物质网络研究”(黄勇等,2017)。黄勇等(2017)研究历史核心保护街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建构居民户“点”单元与社会关系“线”关系的社会关系网络拓扑结构,通过计算网络密度、K—核、切点等六项指标构建网络结构稳定性、脆弱性与均衡性社会网络保护评价体系,从而指导历史街区的规划更新。王莉、程学旗(2015)通过研究在线社会网络分析动态社区,发现社区演化研究的关系,并提出研究面临的挑战为数据质量问题、时间窗口设定问题、评价问题、社区个数设定和演化问题等。苟天来、左停等建构农村中青年社会网络、男性社会网络,研究农村村落空心化问题对村落社会网络的断裂影响。
国外城市形态方面的社会网络分析关注点更多元化,社会网络不只局限于人类社会关系,而是扩展到其他非人类的实体空间。Esch等(2014)在全球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用网络分析方法建立欧洲大部分城市与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网络,对比其中八个国家空间网络规模大小、聚落形式和空间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计算网络每个节点的属性、权重、相关性,对城市和空间规划进行分类,从而得出聚落类型特征和层次结构特征。Van Strien和Grêt-Regamey(2016)以动物栖息地交通道路连接的定居点组成“人际网络”,探讨栖息地连通性是否受定居点和道路网络的影响。Apolinaire和Bastourre(2016)基于图论和考古学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考古遗址空间布局方式、通过景观连接的聚落点和水路。
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以传统聚落古图和平面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时间角度分析传统聚落网络空间层级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将城市形态基本要素——平面、边界、街道、街区、公共空间、住宅区设为定“点”,以模拟“人”的社会网络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加入了动态时间维度,增加了研究与讨论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