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第10卷第1期,总第26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 研究方法

传统聚落形态空间层级分析以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三坊七巷雏形初见于魏晋时期,孕育于唐末至宋,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清代与民国时期,逐渐成为福州城中心(图1)。现存的三坊七巷占地40余公顷(图2),整个街区尚存古建筑约270座, 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面积在1 000平方米以上的深宅大院约有20处,是中国南方现存传统民居最完备的古聚落,被誉为“明清古建筑的活化石”(黄启权,2009)。

图1 福州城市变迁示意

资料来源:福州市规划院。

图2 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聚落模型

资料来源:黄先拍摄。

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三坊七巷在晋代、唐代、宋代、明清、近现代五个时期的聚落形态、院落平面、坊巷(街道交通网络)(表1)为对象,构建各个时期传统聚落功能空间的“点”单元与空间之间联系的“线”关系的量化模型,通过Ucinet 6.0计算机软件平台建构拓扑结构社会网络关系图,进而比较这五个时期三坊七巷传统聚落空间阶层、社会网络变迁、空间自由度的变化,探索隐藏在聚落形态背后的隐性社会网络关系。

研究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基于拓扑理论、网络分析原理,将城市形态基本元素视为“点”,它们之间能够直接到达的关系为“1”,不能直接到达的关系为“0”,从而建构五个时期(晋代、唐代、宋代、明清时期和近现代)三坊七巷传统聚落的聚落形态网络、坊巷街道网络和院落平面社会网络,而后利用社会网络分析的专用程序Ucinet 6.0软件分析计算社会网络矩阵;第二步,应用NetDraw软件绘制社会网络关系图,建立由网络结构凝聚性、层级性与可达性三方面构成的聚落社会关系保护评价体系;第三步,分析计算数据社会网络密度(Desity)、等级度(Graph Hierarchy,GH)、关联度(Connectivity),计算并对比分析五个时期网络密度、等级度、关联度三项指标及其对应的聚落形态、街道网络、院落形态空间层级关系,从而总结归纳三坊七巷传统聚落形态、街道网络变迁、住区空间网络关系、阶层变化、层级特征、规制演变规律。

表1 三坊七巷传统聚落形态变迁

资料来源:黄启权,2009;陈怡行,2005;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8;梁克家,2003;林旭昕,2008;潘敏文,2007。

3.1 网络整体凝聚性——网络密度

一个图的密度定义为图中实际拥有的线段数与最多可能拥有的线段数之比(荣泰生,2013),社会网络密度可以测定网络整体完备程度,其计算公式为P = L/ [ n(n-1)/2],式中“P”为网络密度,“L”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连接数,“n”为网络中实际存在的节点数(黄勇等,2017)。网络密度值越大,该社会网络各节点间联系越密切,网络整体的凝聚力越强,网络整体完备程度越高;反之,则网络凝聚力越弱,网络整体完备程度越低。

3.2 网络整体层级性——网络等级度

一个图的网络等级度为行动者互相之间非对称的可达的程度。网络等级度值越大(越接近1),表示网络层级数越多,等级度越高,越具有等级结构。

3.3 网络整体的可达性——网络关联度

一个图的网络关联度为网络中独立途径的数量。两点之间,独立途径越多,网络的关联度越大,社会活动越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