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人:回归大学的根本(代前言)
黄达人,1945年4月生,浙江象山人,数学教授。1962—1968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到浙江临安农机厂工作。1978—1981年在浙江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1986年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任浙江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务长等职。1992—1998年任浙江大学副校长。1998年11月调任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1999年8月至2010年12月任中山大学校长。2013年7月起,任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我们呼吁回归大学的根本,“回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回归大学最本质的职能,也就是人才培养;二是回归大学重视教学的传统,当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到教学才是大学的真正使命与核心竞争力;三是回归大学管理者对大学核心价值的坚守,现代大学面临的选择很多,大学的管理者需要克服浮躁,平心静气地去面对大学这一最根本的使命。
在完成《大学的声音》《高职的前程》《大学的治理》《大学的转型》等四本关注大学宏观层面的访谈录以后,我希望能够认真地探讨一下人才培养这个看起来比较具体的话题。
在开始这轮访谈之前,我专程到厦门大学拜访潘懋元老先生。潘先生认为,在好的大学,讲内涵建设也就是指课程体系建设。我们虽然没有必要照搬欧美大学的制度,但他们的课程体系是可以借鉴和研究的。
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我重点访问了十几位国内一流大学的院长,他们都曾在国内接受教育,又到海外深造,并任教于国外高校,然后又回到国内,像“四个一”:施一公、饶毅、钱颖一和陈十一等;还访问了几位对人才培养工作有深刻理解的大学校长,像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时任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时任浙江大学校长林建华以及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请他们谈谈人才培养工作的理念以及他们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做法。接下来,我们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对访谈录音进行了整理,在保留受访者生动的个性化语言的同时,确保真实而准确地记录他们的真知灼见,并请受访者一一审定,编辑成册。我自己的体会是:每一位受访者都观点鲜明、引人深思。
为了让读者们更好地阅读本书,循前四本访谈录的做法,我将访谈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记录下来,作为前言,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