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现状和方法
1.3.1 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伴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而逐步增多。回顾与梳理既有研究,可以发现研究主要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救助的相关政策问题,主要包含如下几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制度与相关具体项目的设计,除社会救助体系外,还涉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制度等,代表性著作与文章如下:《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洪大用,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社会救助研究》(杨立雄,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对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的框架性思考》(杨团、杨刚,载高鉴国、展敏主编:《资产建设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完善我国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议题》,(关信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多吉才让,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城市贫困救助的目标定位问题——以中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例》(林闽钢,《东岳论丛》2011年第5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以武汉市武昌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为研究对象》(丁建定,《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9期),《农村低保标准及其配套政策研究》(童星、王增文,《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超越统合救助模型:城市低保制度改革中的分类救助问题研究》(李迎生、韩央迪、肖一帆、张宁,《学海》2007年第2期),《强化政府责任,改进农村五保》(洪大用、房莉杰、邱晓庆,《社会福利》2003年第12期),《社会救助:优化配置兜住底》(何文炯,《第四届中国社会救助研讨会论文集》2015年),《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必要性及难点》(钟仁耀,《中国民政》2015年第7期)等。第二,制度资金与开支问题,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下:《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理念、目标与行动方案》(郑功成,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我国社会救助资源分配的公平性研究》(黎民,《福建论坛》2008年第9期),《中央、地方与公民权利——中国城镇反贫困政策地区差异研究的综述与反思》(慈勤英、张建华,《江海学刊》2007年5期)等。第三,国外社会救助政策的经验与启示,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变迁与核心争论》(刘继同,《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外国的社会救助》(冯英、聂文倩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冮树革、比约恩.古斯塔夫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4期),《德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曹清华,《德国研究》2008年第3期),《英国促进贫困人群可持续就业政策及其借鉴》(王三秀,《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2期)等。
总的来看,以上研究多从宏观角度出发来探讨社会救助政策问题与完善对策,其本质是把社会救助看成对贫困群体的“补偿”方式并研究如何使补偿更为合理以维持受助者的生存,尽管部分学者在对国外社会救助的研究中,发现并考察了国际上发展型模式的社会救助,比如,杨立雄、陈玲玲(2004)指出欧美发达国家在社会救助方面的改革趋势是利用工作福利促使受助者重返劳动力市场以增强自立能力;顾昕(2008)指出东南亚国家的社会救助虽然缺少现金援助,但是这些国家通过医疗、教育、就业等专项救助来促进受助者积累人力资本;张浩淼(2010)指出拉美国家通过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这类社会救助项目,把参加就业培训、教育和医疗服务等人力资本发展政策作为获取救助的资格条件,旨在减少当前贫困与长期贫困。但是,由于既有研究缺乏底层的微观视角,难以真正了解受助者对社会救助的期待与评价以及受助者对发展的特定需求,因此很难突破现有“补偿”视角的政策研究范式,尽管少数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应该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注入“发展”的理念并以此拓展其功能(江治强,2009),要重视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并建立、完善一些积极的、促进人力资本发展的措施(康新营、张伯生,2010),但是对于基于“发展”视角来改革中国社会救助的原因和整体思路,以及逐步向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规范体系迈进的具体途径,还缺少较为系统和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和滞后使社会救助在实践方面难以突破固有的维持生存的功能和作用,受助者难以获得发展的机会,社会救助的减贫效果较为有限。应该说,国内理论界对发展型社会救助这一问题研究积累的薄弱表明了对其进行专门与深入探讨具有必要性。
1.3.2 研究方法
本书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个案访谈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具体有以下特点。
1.理论研究
本书借鉴国际上关于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相关理论,包括人力资本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和第三条道路理论,分析了“发展型社会救助”的本质。同时,划分并详细考察了目前国际上的三种发展型社会救助的制度模式,即工作福利模式、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模式和专项救助模式,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效果。在此基础上借助贫困与社会救助的相关基础理论,结合中国社会救助的改革发展及制度特点,分析了中国构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模式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
2.实证研究
本书的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1)受助家庭生活状况与接受社会救助状况调查
本书主要采用受助者生活状况与接受社会救助状况调查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源自本课题组2013—2014年对成都市低保家庭进行的问卷调查,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的可操作性,选取了成都市的两个城区作为样本,共回收了2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10份,涉及641名低保家庭成员。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及个人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家庭收入与支出、是否有贷款或欠债等。二是消费和生活状况调查,包括居住场所、居所内设施、就医方式和费用、社会关系等。三是获得的救助状况和发展需求调查,包括救助金种类和金额、领取低保的年限、获得的救助能否解决家庭困难、对政府救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满意度、家庭最迫切需要的帮助等。四是工作状况调查,包括就业状态、就业类型、选工作时的考虑因素、是否希望摆脱救助获得就业机会等。五是子女情况调查,包括子女的就业或就学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获得过的政府救助状况、子女对救助的需求状况等。
(2)受助者访谈和其他二手数据
为了具体了解受助者对发展的需求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年末对成都市15户28名低保受助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大量内容丰富的一手材料,同时为了了解社会救助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基层社会救助工作者对于发展型社会救助的看法,还对2名区民政局的相关工作人员和4名基层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这对本书的分析形成了一定支撑。同时,借鉴了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和中国财政支出决算表等公开的官方数据,还借助了2013年民政部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该数据涉及全国10个省份(含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城市、农村和流动困难人口,分别包含6062、6166和3162个样本,具有丰富的关于全国困难群体的生活现状、受助情况和救助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此外,还参考了上海市民政局2008年城乡低保人口状况调查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以及南开大学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系关信平教授2009年组织的低保户调查数据,对受助者的受助状况和发展需求进行了分析。
当然,由于多方面的限制,本书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规模和地点均受到了制约,这会造成局限性。为此,本书尽量结合了全国权威的官方数据和其他全国及地方性调查数据给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