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新闻四部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内核外延说通讯

夜班看稿改稿,也常遇这样的工作通讯:动辄数千字,却如鸡肋,食之无味,去之又可惜。

这里,有个对通讯写作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问题。党中央机关报,省、地市级党报,以宣传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舆论、指导工作为己任,报道各地工作情况的工作通讯在版面上占很大比重。但好看的不多,原因在于,我们虽注意了稿件的主题思想,却缺乏对通讯写作规律的认识和自觉运用。

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报纸的主体是消息。消息和通讯最大的区别是:消息即是信息,而通讯是在信息基础上的延伸。根据其延伸的内容、目的和风格不同,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等等。但无论一篇通讯如何延伸,其文字有多长,形式有多繁杂,经过剥壳取核,最后它都可以还原为一条消息。因此,如果说通讯是一颗桃子,那么,消息就是不可或缺的桃核。

《人民日报》2003年8月16日头版头条刊发的通讯《贵州:深情帮扶300万》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有声有色”,见报次日,当地一些报纸加编者按全文转载。我们如果剥壳取核,就可以发现,它其实是这样一条消息:贵州省五年内将解决30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消息是受众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它至少有三点基本要求:一是真实;二是这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三是这事实要有足够的受众,有市场,有传播价值。即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这是构成消息的核心。在通讯中,这个核心依然存在。只不过由于通讯多了延伸部分的掩盖,使这个核心包藏得更深些。

那么,除了这个核心外,通讯比消息又多了什么呢?多了文学性。而这个文学性又是根据不同的内容、题材来展示的。就是说,通讯要有两个条件才能成立:第一,它先得有一条信息做内核;第二,它又要有比消息更多的外延。通讯写作中常犯的毛病是或者信息核不完整,甚至没有核,或者外延不充分,又干又浅。

我想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公式:动笔写通讯前先将采访来的材料理成一条消息,用消息标准来衡量新闻要素全不全,是否具备真实、新近发生、受众关心等基本要素。有了具备信息含量的消息内核,接下来再做延伸文章,或叙事,或抒情,或说理,就是说你可以根据题材不同分别运用形、事、情、理、典这“文章五诀”。比如人物通讯重视心理刻画,在“情”字上延伸,事件通讯注重过程和细节,在“事”字上延伸,而工作通讯要求宏观、深刻,多用“理”字诀。

当我们决定写通讯时,并不是因为它“块头大”,而是因为它既涵盖了消息的信息,又延伸了消息难以表达的东西。

与消息相比,通讯在延伸其生动、深刻与气势的同时,信息量却在弱化。比如工作通讯思想性增强的同时,信息性却在减弱,延伸部分往往掩盖了信息。有鉴于此,在写通讯的时候,特别注意不要丢失信息要素。

《人民日报》2003年8月22日头版头条《四川:现代农业潮正涌》,既不乏文采,更以“理”见长。文章从“尽管酷日当头,杨远东汗津津的黝黑的脸庞上始终挂着醉人的笑容”开始,娓娓道来,引导着读者先后领略“猪宾馆”、“猪别墅”、青青茶园和芒果园,这是以“形”开头,以“事”铺叙,在不经意中说清了一个“理”:在巴蜀大地,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几千万农民从中得到收益。《人民日报》2003年11月17日头版头条《深圳:求贤保廉促发展》,则通过对全局的理性分析,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吸引人才,怎么管好干部。

工作通讯吸引读者最主要之点就是要能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好的工作通讯一般都具备两点:以信息量很足的消息内核吸引人,用紧贴时代脉搏的理性思考启发人。如果你的工作通讯既缺少信息要素,又没有独到的理性思考,只是罗列材料,虚张声势,这种稿子改起来很费力,登出去没人看。

总之,具备一个富含信息量的消息内核,再有合理、得法的延伸,这就是通讯的为文之道。

(200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