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新闻四部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每一个将军都有一个假想敌,每一个评论都要有一个真靶子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剧《亮剑》,剧中一个将军的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每一个将军都要有一个假想敌。”确实,头脑中没有假想敌,你一个将军带几十万兵马干什么。一军之将,没有了带军的目标和动力,不可想象,这样的军队也将不叫军队了,这个将军肯定不是好将军。由此我想到,我们写言论时“每一个评论都要有一个真靶子”。

2005年9月,我带记者组到贵州采访,省委一位负责同志请饭,席间他说读过我的一些评论,并随口举出一些段落。比如发于2002年4月《人民日报》的《大干部最要戒小私》。他对文中那个私心重的高官印象很深,对大官要戒小私的理也很认同。类似的此种反映其他场合也常遇到。如发于2004年4月9日的《碑不自立 名由人传》,当天大连一位经商的先生即向该地记者站打电话说,言之有理,应痛刹此风。这两篇短文都是有生活中的实事做靶子的。这实事又很典型,有代表性。言论是议论文,说理为主,属务虚一类的文体,形象、情节不多,易空、易僵,怎么能打动人,并让人记住呢?

原来议论文的写作,虽为虚文却要有实靶,就像通讯必须有一条消息做内核,言论也必得有一件实事做靶子。不过你不是做小说,用实事去做模特,而是以这实事来推演阐发道理,回答读者的疑问,满足他们的关注,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这样你写出来的言论,虽句句是抽象之理,却又箭箭能中靶心,说到读者的心里。

言论要有靶子,主要体现在写作的准备、立论、阐述过程中,一旦完成写作,这个靶子大多已不存在,或者在文中也只是一个引子,一个符号,留下来的是那个服人的理。这时,文章已由个性上升到共性。这样才能指导实践。比如《出师表》是以当时蜀中的朝政为靶子,而上升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理。《岳阳楼记》得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文中虽未具体写出针对哪件事,但作者实际是以大量的忠、奸、庸臣为靶子。有靶之文和无靶之文,一个结结实实、真真切切,一个虚虚囔囔、干干巴巴,天地之别。我们现在写言论经常是“要怎么样” “应怎么样” “必须怎么样”,一看就是上言亦言,人云亦云,心中无靶,在放虚箭。读者凭什么该这样,要这样呢?这文章当然不能打动人。

(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