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式、“文件”式专版,让人生厌
2005年3月30日《人民日报》的《民主法制周刊》的“热点与对话”专版做得好,是对一次座谈会的精心转述、翻译。将座谈会发言归类、命题,题目又尽量做实,每题再加配“背景”和“记者点题”。这已经不是那个“自然信息”的座谈会了,而是有“新闻信息”的座谈会,更好读,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指导性。这是一次新尝试。
过去,相关机关部门交办的报道,有两类版式长期困扰我们。一是“黑板报”式,按对方要求,表扬好人好事(如2005年3月26日的国内政治版);二是“文件”式,照发对方的座谈记录、调查报告或署名文章等(如2005年2月16日教科文专页)。
《人民日报》与各部委打交道较多,在宣传上多有合作。但有一点要注意,既然是在报上登出就要按新闻规律办事。相关部门要主动做好与对口单位的协调解释工作:(1)对方提供的材料要帮助策划、改编,并让他们懂得这样效果更好;(2)向对方约稿前要说明宗旨,最好有提纲,特别要限字数,因为送审后就不能改,易造成被动。编采分开后,新闻版门槛高了, “文件”式稿件就往专版上挤,更应引起注意。
再比如,2003年12月5日、6日,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与生态‘双赢’论坛集萃”两个专版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可贵的突破,做到了理论与实践、新闻性与思想性两个结合。在内容上,这两块版避免了一般论坛侧重务虚而轻于务实的流弊,将论坛中专家发言的精彩观点,与典型代表的生动实践结合在一起,同时展现给读者。既有理论的思想深度,又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在形式上,两块版突破了一般论坛“一人一照一文”的局限。过去传统版式是照片下面登发言人的文章。现在只取几句最精彩的话,“文章”则由记者采写来的稿件代替,更增加了版面的新闻性,也强化了文章的思想性,版面也就有了个性。
这两方面的突破,体现了编辑的苦心和创新,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说明只要肯动脑筋、付出心血,旧模式是可以突破的。
附例文:
陕西旬阳:绿色铺就小康路
旬阳头枕秦巴山,脚踏汉水,得山水之便利。旬阳山水也曾经历过从青山绿水到穷山恶水,再到青山绿水的凤凰“涅槃”。过去,落后的社会经济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又加剧了贫困。
正是靠着坚持绿色和富裕兼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45万旬阳儿女才过上了今天“绿满川、树满山、人有钱”的好日子,植被覆盖率从40%提高到8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7年增长17.7%。
——陕西省旬阳县委宣传部部长 周育伦
陕南山区从前有首流传全国的民歌:“南山岭上南山坡,南山坡上唱山歌,唱得红花朵朵开,唱得果树长满坡。”如今,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和保护区的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通过实施绿色战略,兴林致富绿山坡,把昔日民歌中的夙愿变成了现实。
一棵树,一个小水库
记者日前来到甘溪镇红花坪村,村民朱仕美的庄园令人赏心悦目:山顶有50亩薪炭林,山间有40亩石坎田,屋后有60亩板栗园,房前有16亩经济林,白墙红瓦与绿树秀林相映成趣,空气清新醉人。
村里人说:“老朱种树有年头了,没树的苦头,有树的甜头,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提起树,朱仕美格外动情:“县里、镇里年年组织我们栽树,对困难户还无偿提供树苗。现在,山绿了,再也不闹水荒了,村里新修的100多口水窖,四季都蓄满了清亮亮的水。”
县长马赟告诉记者,旬阳以汉江两岸、公路沿线、城镇周边生态脆弱区和25度以上坡地、高寒山地为重点,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天然林保护有机结合,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31.5%提高到了现在的43.6%。
一座林,一个聚宝盆
“过去的荒坡野岭,如今变成了绿色宝库:房前修有20亩梯地,田头建有800平方米鱼塘,屋后种有32亩姜园,地坎栽有1.5万株桑树。”在庙坪乡檀木村二组, “修地大王”袁修龙站在龙家河口,津津有味地给记者“指点江山”。
1995年,旬阳百日大旱。靠建筑发家的袁修龙,觉得攒钱不如修田。他投资20多万元综合治理荒滩荒山,形成了山坡林园化、山间梯地化、沟底水利化。修田建园保持了水土,而丰沛的良田沃土、山川肥水又滋润了这片群山,养育了田园林,形成农、牧、渔三业互促链性生态循环。
精明的袁修龙算了这样一笔账:治山治水总共投资了26万元,桑里套姜,坎边种草,路旁植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鳖混养,年水田产粮2万公斤,出塘商品鱼5000公斤,养蚕产茧3000公斤,纯收入可达5万元。现在,8年多了,袁修龙不仅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赢利了10余万元。
神河镇柳林村代家沟流域,属秦巴土石山强度流失区。自1998年以来,县里、镇里就投资百万元进行封禁治理,陡坡改梯地,营造水保林,栽植经济林,兴建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如今,植被覆盖率由40%提高到8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0元增长到2100元。
一片绿,一个小银行
站在棕溪镇陈河村村民晏开霞的庄园,感觉是格外地好:50亩的板栗园,40亩的杜仲园,20亩的枣皮、银杏、竹园和林下套种的3000窝天麻严严实实地覆盖了整座小山,好一个白云深处的新农庄!不是晏开霞的介绍,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荒山秃岭,通过16年不断造林,现在终于变成了花果山。
晏开霞算了一笔账:“退耕还林14亩,年国家补助粮食2100公斤,温饱问题不愁;今秋出产板栗1000公斤,卖了5000元;挂在枝头的500公斤银杏和150公斤枣皮,可挣回16000元;秋后还要开挖2000窝天麻,出售收入将达20万元,解决了用钱问题。”
坚持绿富兼顾,再造山川秀美。旬阳县委书记马涛介绍说:“全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0万亩,农民收入来源稳定。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北部蚕桑基地,东部油桐基地,南部杜仲、用材林基地和汉江两岸防护林、薪炭林基地,林业总产值5624万元,不仅拉动工业增长两个百分点,而且农民人均林业收入4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