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影响人一生的心理动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童年经历影响一生的成长: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较早探索家庭动力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先驱之一。他特别强调童年经历对一个人后来成长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研究潜意识对一个人的影响,他特别强调一个人的“性”发展与“性”满足。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出现问题,多是“性”的发展在早年遇到了障碍。这个障碍会潜伏在一个人的潜意识里,当他后来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压力大的事件而无法应对时,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性创伤或性需求就会以症状的方式出现,从而影响他的健康和生活。

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视为性心理的发展,并且把他分成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为口唇期(oral stage)、肛门期(anal stage)、性器期(phallic stage)、潜伏期(latent stage)和生殖期(genital stage)。

● 口唇期是从出生到出生的第二年,这个阶段对婴儿口腔的刺激,如吮吸、咬和吞咽等,是性满足的主要来源。

● 肛门期是从1岁到3岁,这一阶段性敏感区转到肛门。

● 性器期是从3岁到5岁,这个阶段生殖器成为性敏感区。这一阶段的性满足涉及对异性父母的性幻想以及玩弄和展示生殖器。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正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

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6岁之前基本完成,因此一个人在6岁之前的发展就会影响并决定他后面人生的发展。在前面的这三个阶段,如果没有得到顺利发展,那么,他后面的阶段就不可能顺利进入,他可能会停留在某一阶段,或即使发展到后面的阶段,仍可能会退回到前面的阶段。因此,即使他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到成年后的各个阶段,但他的人格可能仍然在所停滞或所退回的那个心理阶段,并按照这些阶段所具有的人格特点行事。尤其是在3~5岁的恋父或恋母阶段没有得到很好处理,就会发展成为恋父或恋母情结,这个情结会在很多方面影响一个人在未来的人生发展,关于这个影响,在后面的章节还会详细地描述。

客体关系流派

较早探索家庭动力的另一个精神分析理论流派是客体关系流派,这个流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梅兰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她也是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

梅兰妮·克莱因认为,每个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与外在世界建立关系,人们把这个与外在所建立的关系内化到各自的内心世界则变成主观世界里的关系,然后我们再把这个内在的主观世界里的关系投射到外在的真实世界的关系里去,并影响或控制我们与外在的世界关系。

我们与外在世界建立最早关系的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才是妈妈。乳房被分为好乳房与坏乳房,这个好乳房会被婴儿内化成好自己,坏乳房会被内化成坏自己。也就是说,如果婴儿觉得妈妈的乳房是好乳房,那么婴儿就会觉得自己是好自己、好孩子,是个可爱的、有价值的孩子;反之,如果他觉得妈妈的乳房是坏乳房,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坏自己、坏孩子,是个糟糕的、没有价值的孩子。因此,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会演变成婴儿与自己的关系,会影响孩子自身的价值感。后来婴儿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才慢慢从妈妈的乳房,转移到一个完整的妈妈这里。于是,婴儿与妈妈乳房的关系、与妈妈的关系便成了影响一个人后来发展最为重要的关系。

因为婴儿与乳房的关系模式、与妈妈的关系模式会演变成后来他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模式,而这两个关系的建立是在婴儿出生6个月之内。也就是说,孩子在出生6个月之内与妈妈的乳房和完整的妈妈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会影响到婴儿后来的成长与发展。我们会看到,这个时间比我们中国人所认为的3岁之前和7岁之前还要早。

个体心理学学说

对家庭动力研究比较早的还有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他也是奥地利人,是精神病学家和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追随者,并是弗洛伊德早期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后来因与弗洛伊德在学术上有分歧而离开了弗洛伊德,并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学说。

阿德勒认为,人是一种追求卓越的动物,而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我们常常会产生自卑感,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感,我们就需要不断地追求优秀和卓越。因此,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又是卓越的推动力。人有了自卑之后,才会去不断地追求卓越和完美。而在摆脱自卑和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方法,阿德勒将之称为“生活模式”,意指个体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应对和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他认为,个体的生活主要在于克服婴儿期无助的感觉并追求优越,最终的目的是提高个人的价值,为个人带来安全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每个人所采用的手段也大相径庭,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格。这也是个人行为表现中所显现出来的动机、特质、兴趣、价值等明显独特的组合体。简言之,生活风格就是个体追求优越的方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大多形成于4岁或5岁之前。一个人根据自己所积累的经验,渐渐塑造成自己所独有的特质,也形成了个自人格的独特性,因此生活风格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风格,正如我们不能发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我们也无法发现两个绝对相同的个人。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的生活风格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每个儿童形成什么样的生活风格有赖于他的家庭环境与幼年经验。人们这种早期形成的生活风格会牢固地保持下来,并且难以改变,这就为其应付以后所遇到的生活问题提供了规则。生活风格主要是由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如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在家庭中的处境、兄弟姐妹的多少及家庭气氛等)决定。

阿德勒也是最早研究排行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系统地研究了出生顺序对孩子心理成长和性格特点的影响。阿德勒认为,孩子的出生顺序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在同一个家庭中,即使只有两个孩子,也不会处于完全相同的情境。因此,每个孩子都会因其想适应自己所处的特殊情境而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独特生活方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性格、学业、工作、交友、兴趣、恋爱和婚姻等方面。

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为了确保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会采用不同的行为模式。阿德勒的研究发现,年龄最大的孩子会自然地扮演有责任感的、代理父母的角色;最小的孩子则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成为喜欢取乐、不负责任的冒险者;而中间的孩子常常发现自己很难建立一种自我认同感,那就是赋予他们区别于其他兄弟姐妹的自然差异点,他们需要寻找机会强大起来,甚至成为孩子中最强大的那一位,从而使他们在家庭中找到一个位置。阿德勒认为,由于出生顺序所带来的排行不同,便决定了孩子的性格模式或行为模式不同,这也是孩子所形成的“生活模式”的一部分。这些生活模式大部分都在孩子最初的第四或第五个年头形成,而这些生活模式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阿德勒同弗洛伊德一样,也强调生命早期在形成人格上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是研究家庭动力的先驱者之一。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我们再来看看后现代精神分析的主体间性心理治疗是如何探索家庭动力、如何看待早年经历对我们后来成年世界的影响的。主体间性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和外在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模式是在早年形成的,并被个体不断加强完善和保持,然后用相同的模式与外在的他人、与世界建立关系。该学说把这个关系模式称为“经验组织原则”。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的主要创始人是罗伯特·史托楼罗(Robert Stolorow)和乔治·阿特伍德(George Atwood)。他们认为,人出生后就开始和外围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一个人的能力、性格、孩提时期与抚养者的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的好坏可以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久而久之,人和周围世界的互动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就是我们感知自我与世界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组织性、主观性和特异性。

另一位重要的主体间性心理学家约瑟夫·利希滕贝格(Joseph Lichtenberg)认为,人类产生的“当下的体验”与生命早期婴儿和抚养者的互动模式息息相关。利希滕贝格很重视情绪的作用,他认为我们当下体验到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看作“婴儿与抚养者”互动模式的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当下的情绪体验,在生命早期与抚养者互动中早已体验过。

多纳·奥林奇(Donna Orange)也是一位主体间性心理学家,他也强调,由于无意识地重复“婴儿—抚养者”的情感反应方式,人类的主体性就慢慢具备了一定的结构性和组织性,进而形成了特异的“互动模式”。这些“互动模式”来自个体生命早期体验过的情感,是人们当下主观感受形成的基础。

一个人的早年经验组织原则之所以被维持住,在主体间性心理学看来,是出于一个人的自我统合感、连续感和自我完整感。一个人会把早年所形成的一些体验或信念“正常化”,并会把这些视为正常,然后按这些他认为的“正常”来组织当下的情境。

例如,一名6岁的男孩到他的小伙伴家里去做客。当他看到小伙伴家中的交流情况时,偷偷地把他的小伙伴拉到一旁,悄悄地告诉他:“你们家太不正常了,你的爸爸和妈妈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他们对你说话也是客客气气的。在我们家,我的爸爸妈妈说话都是声音很大,从来不客气的。他们对我说话也是这样。你们家不正常。”

我们会像这位小男孩一样,把自己曾经在早年所经历的情境“正常化”,然后把这个“正常”不断保持和继续下去,这样才更像我们自己,才更是我们自己,才更能找到我们自己。

主体间性心理学的经验组织原则通常来自个体生命早期和抚养者及其重要成员的关系。这种模式会形成我们的自我概念,以及我们在阿伦·贝克(Aaron Beck)的认知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中所看到的早年信念。这些自我概念和自我信念又会影响或决定我们对后来当下情境的应对。

主体间性心理学认为,经验组织原则同时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例如,一个人会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是有缺陷的,这是认知层面;那么在这个认知之上,会形成羞耻感或自我厌恶感,这是情感层面。当后来的“经验组织原则”不在这个模式里,如他是可爱的、是出色的,那么出于一个人的自我统合感、连续感和自我完整感,他也会把这种“可爱”和“出色”给破坏掉,然后让自己符合“不值得爱”“有缺陷”的“经验组织原则”。从这个角度看,来访者的症状以及不良的关系正是他们想要继续保持心理统合感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