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沟通分析理论
对家庭动力学有重要贡献的另外一位心理学家是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他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是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或称交流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伯恩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是他在20世纪50年代独创的交往分析治疗体系。所谓交往分析,就是以人际互动为基础的心理治疗,其目的旨在对一个人的自我心理状态分析了解之后,帮助一个人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自我状态,学习适应性的交往行为,从而重建自我,获得一个成熟健康的人生。
三个自我状态
伯恩认为,我们内在都有三个自我状态,这三个自我状态分别是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这三种自我状态分别表现在他们对外在事情或自己的内在状态的不同的感知、想法和行为的方式上。
● 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那里学习而来,并整合到自己人格里的那些部分。因为它主要来自自己的父母,因此他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和自己父母相同的行为、动作、语言、态度等。其可能的表现有控制、专制、好为人师、指责、批评、要求,也可能会表现为爱、照顾、包容和关怀等。
● 成人自我状态是一个人的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针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的反应,并且是能够考虑后果的反应。其可能的表现有理性、尊重、民主、平等、有原则、有弹性、现实、顾大局等。
● 儿童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年幼时)的方式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其可能的表现有直接表达需求、自我中心、冲动、感情用事、单纯、喜怒无常、直率、哭泣、无理取闹、不负责任、任性,也可以表现为活泼、有创造力、追求自由、自然、纯真和有生命力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三种自我状态,只是比例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在于这种比例的不同。我们在人际交往或与他人沟通时,会在不同的场合或遇到不同的人群时使用不同的自我状态去应对或反应。这些比例和应对的不同,便形成了我们每个人的风格。这些风格或模式的不同,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通常取决于一个人早年所经历的家庭环境。
人生脚本理论
伯恩的另外一个与家庭动力有关的学说是人生脚本理论。伯恩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脚本,这个脚本在我们每个人的6岁之前就已经写好了,而且很难更改。我们在6岁之后,通常就按照这个写好的脚本来演绎自己的人生故事。
按照伯恩的说法,我们的“人生脚本”就是“潜意识对一生的计划。”后来又补充为“是童年时针对一生的计划,被父母所强化,从生活的经验中得到证明,经过选择而达到高潮”。
人生脚本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早已在孩童时代就为自己的一生制订了特别的计划,这个计划不只是一个人对世界整体的看法,而是被安排得像一出戏:有明显的开场、剧情和结尾,人的一生都按照这个剧本的剧情在预期地不断上演。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所有的人在6岁之前是我们人生的原型,而在6岁之后我们都成了演员。我们用6岁以后的人生,不断地上演6岁以前的故事。
伯恩认为,一个人的儿时脚本是别人所赋予的,这个别人通常是自己的父母。相较成年人的父母而言,处在童年期之前的儿童通常是非常弱小的,他们如果要活下来,就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父母不要他们或者抛弃他们,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灾难。而让父母能够留下他们的话,他们能做的就是让父母开心,能够满足父母的要求,并且得到父母的认可。他们不会无视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因为如果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因为自己而不开心,或者不满意,可能就意味着父母不要他们,因此他们对父母的要求通常会言听计从。孩子对父母的这些要求内化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所形成的行为规范便形成了个体一生的“人生脚本”。
伯恩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父母从自己的需求或感受出发,并非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的需要,且所传递的是负面的要求和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是阻止孩子做一些事情,这些信息被称作“禁令”(Injunction);另外一个部分是传达正面的信息,希望孩子建立一些好的品质或获得一些好的能力,并对孩子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这些正面的要求和信息被称作“允许”(Permission)。
这些“禁令”通常会含有禁止的信息,具有威胁性、恐吓性、否定性、拒绝性。这些“禁令”大概有以下12种。
1. 不要存在(Don’t exist)。这类信息通常包含父母对孩子本人的否定。例如,一些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我就不该把你生出来。”“我真倒霉,这一辈子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小孩!”“你做了这些事情,太伤我的心了,你气死我了,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你跟你爸(妈)吧,我不要你了。”“我不认你这个孩子,你也不要认我这个爸爸(妈妈)。”当父母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在否定自己的存在感,孩子会觉得“我是多余的”“我不该活在这个世上”“我是危险的,我是恶魔,我应该受到惩罚”。这类孩子往往没有价值感,会经常出现自伤、自残甚至自杀行为。而那些在存在家暴行为或虐待孩子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经常会有这样的脚本。
2. 不要是男孩/女孩(Don’t be your sex)。这类家庭中的父母通常会因他们对孩子的性别期待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而迁怒于孩子。他们本想要男孩,结果却生了个女孩;本想要一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这类孩子常常会收到父母的信息:“你不是我们期待的”“我们想要的是男(女)孩,我想要的不是你”。不被父母性别期待的孩子通常会收到来自父母对自己性别的拒绝或不满,此类孩子通常也会拒绝自己的性别。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但是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理性别或社会性别来满足父母的愿望。如果是女孩,她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外形、着装、性格、爱好等,把自己弄得更像男孩,她们也可以变得非常优秀,来补偿父母没有要到男孩的缺憾。另外,此类孩子通常也会有非常低的价值感,经常会用优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会非常渴望来自他人的认可和赞美,会非常害怕他人的否定、拒绝和轻视。
3. 不要像个孩子(Don’t be a child)。这类父母通常希望孩子是个小大人,要像大人一样感受、思考和做事。用成人的标准和规范来要求孩子。他们无法接受孩子的单纯、天真、活泼、好奇、无常、任性、感情用事、简单、直接、快乐等。经常会用“有什么可笑的?”“有什么好玩的?”“不觉得有什么意思。”“你太简单(幼稚、单纯、天真、任性、没有脑子了、轻率、轻信等)了!”来否定孩子的童性。此类孩子通常无法拥有自己的童年,因此也无法完成童年时期的心理发展,他们自然也无法顺利过渡到成年。被剥夺了童年的孩子,他们往往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年。当他们进入了成年,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把童年没有完成的那些心理发展补回来,就像迈克尔·杰克逊所做的那样。
4. 不要长大(Don’t grow up)。一些父母不希望孩子长大,希望他们停留孩子状态,是因为他们内心里需要孩子的情感,需要孩子陪伴在他们身边。所以,他们就不希望孩子离开,甚至不允许孩子与他们分离。当然孩子会一天天长大,而长大就意味着与父母分离。而那些在关系上与自己配偶不和谐的父母,就希望能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这样就可以补偿和配偶不好的关系。然而,如何才能让孩子不和自己分离呢?不要孩子长大通常是比较好的策略。于是,一些父母通常会采用溺爱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也没有和其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这样,孩子就无法和父母分离,父母便满足了依赖孩子的需求。
5. 不要成功(Don’t succeed)。当孩子成功了,就意味着孩子会不断地强大,对那些控制欲很强和自我价值感很低的父母来说,就意味着如果孩子不断地成功,那么总有一天会超过父母,那么父母就会被孩子比下去,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受到威胁。如果孩子不断地强大,他们对孩子的控制就会越来越困难,当他们无法控制孩子时,就意味着孩子变得越来越失控,而当孩子不再处在他们的可控之中,他们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于是,父母为了保住这种能力上的优势,他们表面上想让孩子成功,如对孩子提出很严格的要求,给孩子定很高的目标,然后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无法做到这些要求,无法实现这些目标,于是孩子就无法成功了,父母便成功地做到了让孩子无法超越自己。例如,一些孩子平时学习很好,可一到重大考试时就焦虑,从而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考不好就不会很优秀和很成功,这样就无法超越父母。
6. 不要做任何事情(Don’t)。不要做任何事可以获得安全,但是却会失去成长的机会,因为成长需要探索,需要变化,甚至需要冒险。不要做任何事,就等于父母告诉孩子不要成长,然后让孩子永远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这样孩子就可以不离开父母了。因此,不要做任何事,就像第4条里不要长大一样,同样是出于父母无法和孩子分离的结果。当不要做任何事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时,孩子就会处在一种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他们不会有欲望,不会有渴求,不会有想法,在困难面前,他们也从不会想办法去解决。
7. 不要重要(Don’t be important)。当一个人把自己放在不重要的位置时,他就会把别人放在重要位置上,并漠视自己的需要和权利而去照顾他人的需要和权利。这个他人最初是父母,后来会变成朋友、恋人、配偶和孩子。当觉得自己不重要,他就要成为满足比他重要的人的需要的工具。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重要时,他也会因此觉得自己不配享受美好、快乐、幸福和有价值的东西。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不重要时,他才能满足父母的重要感,孩子才能更好地去满足父母的需求,也会更加容易被父母所控制。
8. 不要有归属感(Don’t belong)。有些家庭会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父母在孩子那里说对方的坏话,想把孩子拉到自己这一边。这个时候,孩子的归属感就会成为问题。当母亲想把孩子拉到自己这一边时,她通常就不允许孩子归属到父亲那边;而当父亲想把孩子拉到自己这一边时,他通常也不允许孩子归属到母亲那里去。更有甚者,当孩子的母亲对父亲不满意,进而扩大到对孩子父亲整个家族不满意时,母亲也会不允许孩子对父亲的整个家族有归属感。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想去结交朋友(或者异性朋友)时,一些父母出于孩子的学业或安全考虑,而千方百计地进行阻拦,不让孩子走进他们的同龄人,同时也会警告孩子,不能归属于他们的同学或同龄伙伴。当孩子的归属感被父母打乱,他们在长大之后,就会无法融入集体,也无法从他人那里找到归属感,从而无法建立亲密关系和安全感。
9. 不要亲近(Don’t be close)。不要亲近的含义有三:不可与父母亲近;不可与异性亲近;不可与陌生人亲近。和父母亲近时,父母有失去威严的风险;和异性亲近时,有失去志向的风险;和陌生人亲近时,有遭遇伤害的风险。还有一种情形,当我们和一个对象过于亲近,如果面临不得不分离时,会带来格外的痛苦。尤其是当一个人在生活的层面不断地面临分离时,“不要亲近”就会成为一个警语。因为我们和一个对象越是亲密,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就越是深重。为了免于分离的痛苦,比较好的策略就是不要过于亲近。这种情况可能多发生在那些在小时候经历频繁地转学、搬家的孩子那里;还有那些小时候经历过父母离异,并且在离婚后父母彼此之间不相往来的孩子那里。
10. 不要健康(Don’t be healthily)。健康本是我们希望拥有的东西。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那里经常被忽略,得不到关心,突然有一天,他因患病而从父母那里得到了他所渴望的关心、照顾、陪伴和疼爱,之后又因他恢复健康,他父母的爱又慢慢地远离他而去,他过去受忽略和不被关心的状态再次恢复到从前。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还是生病好,生病虽然身体上痛苦,但是却可以换来父母的关心和疼爱,心灵上可以得到慰藉。于是,用生病来获得父母或他人的关心,就会变成他满足需求的一种模式。当生病可以用来获得关心时,生病也会被用来控制关系。
11. 不要思考(Don’t think)。在有的父母看来,孩子不需要独立思考,听父母的就可以了,因为孩子一旦有了思想,父母控制孩子就会变得困难。而当孩子的思想超过父母时,父母的价值感就会受到威胁。孩子和父母在关系上最困难的时期是孩子进入了青春期的时候。父母会觉得孩子由原来的言听计从变成我行我素了,由原来对父母的崇拜与敬仰变成对同学和明星顶礼膜拜了。其实,孩子的这些变化都是缘自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主张,这是孩子开始从父母那里分离的表现。可是,有些父母是害怕孩子与自己分离的,而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是分离的标志。为了避免这种分离,这类父母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让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而让孩子完全活在自己的想法里。
12. 不要有感觉(Don’t feel)。很多人小时候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父母那里受到了委屈,伤心地抽泣时,可能会遭到父母的制止,不允许你哭泣,不允许你伤心;当你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会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压制,不允许你发怒;你表现出害怕,父母也会告诉你要勇敢,来把这种胆小消除掉;当你遇到失败或挫折表现出沮丧的时候,父母可能会用要坚强来把沮丧从你这里赶跑。父母经常会用他们觉得正向的、有力量的、积极的感觉来覆盖孩子的那些被父母认为是负面的、消极的感觉。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的感觉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于是,孩子要么变得没有感觉,要么就用父母或他人的感觉来替代自己的感觉。
上面的这些禁令都是早年儿童从与父母相处的经验中所得到的,来自父母对他们的具有警告、拒绝和负面的信息,这些负面的信息会化成孩子的一种内在信念,这些信念就会变成孩子未来的人生脚本。
当他的人生脚本里有“不要成功”时,一旦他不经意成功了,他就会想方设法将之破坏掉;如果他觉得“不要健康”,那么他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配合这个脚本,会让自己陷入疾病状态;如果他的脚本里有“不要亲近”,那么他在人际关系里会和所有的人保持距离,不允许自己和任何人靠近,也不允许任何人走近他的内心世界;如果他的脚本里有“不要有归属感”,那么他可能会保持离群索居的状态,不让自己属于任何人和团体,也不让他人属于他自己;如果他的脚本里有“不要有感觉”,那么他就会让自己保持超理性的状态,或者是对外在没有任何反应的状态。
人生脚本除了“禁止”信息之外,还有“允许”信息。严格上来说,“允许”信息则是“应该”和“必须”的信息。
如果说“禁止”信息是父母不希望孩子做的事,那么,“允许”的信息、“应该”和“必须”的信息,就是父母希望或要求孩子要做到的事情。伯恩把这类信息归为下面5大类。
1. 要完美(Be Perfect)。完美是基于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在完美的状态下,只允许一种可能性存在,那就是只允许好的、对的、美的和善的存在,不允许坏的、错的、丑的和恶的存在,因此完美就是对不完美的拒绝。完美通常源于对高自我价值的需要,追求完美的人通常是想借此来补偿自己的低自尊,通过完美来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因此,那些自我价值比较低的父母,通常会通过要求自己完美,也要求孩子完美来提高自我价值。因为孩子是父母的一部分,如果孩子是完美的,那么父母的价值就会得以提高。这类父母会通过严格要求孩子而获得完美;当孩子不完美或犯错时,又会通过高惩罚来打击或压制孩子。父母会采用双重措施来得到完美并回避不完美。被父母用完美要求的孩子,通过会有很高的超我。这类孩子会有很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不仅来自对自身完美的要求,而且还来自父母要求自己完美的苛求。当然,过高的超我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或精神上的症状,如焦虑、强迫和抑郁。因为当超我过强时,本我就没有办法在自我中找到出口,本我通常会利用症状来寻求出路或满足需求。
2. 要取悦别人(Please others)。相较于父母,孩子通常会很弱小。没有父母的照顾,孩子通常会活不下来。如果父母对孩子不高兴,孩子可能就会面临被“抛弃”的境地。因此,父母心情好、父母高兴,孩子就会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所有的孩子都会想方设法取悦父母,让父母高兴和开心。尤其当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时,那么孩子就越会意识到取悦父母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有条件的爱通常表现为当孩子满足了父母的需要,当孩子表现优秀时,父母就会高兴,就会全力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当孩子没能满足父母的需求或表现很糟糕时,父母就表现出不高兴,或是对孩子进行非常严厉的惩罚,此时父母可能就会把对孩子的爱收回来,对孩子合理的需求不予以满足或曾经做出的承诺也不再履行或兑现。取悦他人的孩子通常是牺牲自己的需要来成全或满足父母或他人的需要。这类孩子通常是处在压抑状态,唯命是从,时刻准备着奉献自己。
3. 要努力(Try hard)。我们在父母那里经常被要求要超越他人,也要不断地努力超越自己。这通常会来源于有优秀情结的父母。因为在这类父母眼里,一个人只有优秀、只有成功、只有有所作为才会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而这些都需要一个人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一个人必须要不断地努力,才能让自己保持优秀的状态。有了这种状态,你的人生才可以称得上没有虚度。
4. 要坚强(Be strong)。我们知道,安全感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是第二层级的需求。当我们面临充满风险的世界,脆弱会使我们失去对自我的保护,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安全,我们可能会遭受伤害,甚至会使我们面临死亡。因此,坚强对于我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如何才能坚强呢?第一要有一个健壮的体魄,第二要有一颗勇敢的心,第三要有强大的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危险、困难、挫折时,不可退缩,不可畏惧,不可言败。为了做到坚强,我们就需要把脆弱管理住,不可以轻易流露忧伤,不可流泪,不可以倾诉。我们经常需要一个强大的理性、一个强大的控制力,不让内在的软弱跑出来。
5. 要快一点(Hurry up)。在生活中,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快节奏。因为快可以成功,可以获得高效率,可以超越别人。尤其是到了21世纪互联网时代,人类知识和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快和高效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快可以使我们走在他人的前面,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可以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快一点”成了当今时代父母对孩子的普遍要求。
伯恩认为,上面的12道“禁令”和后面的5条“允许”,通常是组成孩子人生脚本最为核心的内容。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内容是不同的,通常会是不同的“禁令”和“允许”的组合,这些不同的组合被写进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脚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