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关系对成年后的影响: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也是与家庭动力相关的理论。依恋是一种婴儿和其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是婴儿和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一种情感联结方式。这种联结方式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他在未来与他人打交道或建立关系的一种模式。因此,一个人早年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依恋模式,不仅会影响到他与母亲的关系质量,也会影响到后来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包括他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里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步入职场后,他与同事和上司的关系;恋爱时,与恋人的关系;走进婚姻后,与配偶和孩子的关系。
首先提出并建立依恋理论的是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以下三类。
● 安全型(secure)。具有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恋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
● 不安全—回避型(insecure-avoidant)。具有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没有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一种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在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上没有差别。
● 不安全—反抗型(insecure-ambivalent)。具有不安全—反抗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玩具。
后来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在早年一旦确定,就会对他后来的人际关系产生持续和恒定的影响。
那么一个人的依恋是如何建立起来的,他的依恋类型在其多大的时候会初步定型呢?
1969年,鲍尔比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和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依恋期(出生至8周到12周)。这一时期的婴儿对任务不加区别,表现出信号行为。这些信号行为包括出生后的哭叫、吮吸、依附、定向等反应;几个星期后,是微笑、咿呀学语反应;几个月是爬行、走步反应等。虽然还不会识别某一个特定的人,但已会向人表现出信号行为,这种行为易激发母亲的母性行为,母亲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婴儿待在一起。
第二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12周至6个月)。这一时期是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的阶段。依恋关系建立期的婴儿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起母亲作用的人的反应越来越频繁,表现出自发的喜悦。
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6个月至3岁)。这一时期的婴幼儿通过躯体移动和信号表示向识别出的人表达亲近的意愿,并对陌生人表现出警戒和惧怕的情绪。处在依恋关系明确的婴幼儿在探索行为中,开始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
第四阶段,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3岁以后)。这一时期的幼儿逐渐对与母亲相关的行为的先后、因果做出认知推断,能对母亲的行为进行预测、能洞察她的情感和动机。他们也能容忍与母亲的距离逐渐增大,并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一个人的依恋类型大致在3岁以前就被初步建立起来,由此我们每个人在3岁之前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所建立起来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到我们一生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我们找到了“3岁看大”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关于依恋理论对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学影响,我们在后面的章节还会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