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图上的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蒙元远航的海图线索

——清浚《广舆疆理图》元至正庚子(1360年)成图

元代有两位绘制地图的大师不断被后世所提及,一位是李泽民,一位是清浚。他们最伟大的地图作品即是朝鲜人权近在《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跋中所提到的该图母本:李泽民的《声教广被图》和清浚的《混一疆理图》。可惜,这两幅地图没能传至今天,人们只能从其他线索推想其样貌。

关于李泽民,人们只知道他是“吴门李泽民”,没有更多的生平线索。但清浚则不同,作为一代高僧,他的事迹在明代史料中多有记载:如《明太祖实录》、宋濂《送天渊禅师浚公还四明序》、袁应祺《黄岩县志》、明河《补续高僧传》、文琇《增集续传灯录》、叶盛《水东日记》等。

清浚,号天渊,1328年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13岁出家,为径山古鼎铭公入室弟子。后在四明(今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佛照祖庵五载,再后挂锡于东湖青山。元至正庚子年(1360年)绘制《广舆疆里图》。明洪武年间,在朝廷主管佛教的机构任职,曾受朱元璋赐诗十二章。洪武廿五年(1392年),寂化于灵谷寺。

清浚的诸多史料中,对于地理学来说尤以《水东日记》为要。这部由明吏部侍郎兼文史学家叶盛所著的《水东日记》,共有三十几卷。其中第十七卷“释清浚广舆疆里图”,可见清浚留下的地图摹本《广舆疆里图》。叶盛在书中说,“予近见《广舆疆里》一图,其方周尺仅二尺许。东自黑龙江西海祠,南自雷、廉、特磨道站至歹滩、通西,皆界为方格,大约南北九十余格,东西差少。其阴则清浚等二诗,严节一跋……此图乃元至正庚子台僧清浚所画,中界方格,限地百里,大率广袤万余。其间省路府州,别以朱墨,仍书名山大川水陆限界。予喜其详备,但与今制颇异,暇日因摹一本,悉更正之,黄圈为京,朱圈为藩,朱竖为府,朱点为州,县繁而不尽列。若海岛沙漠,道里辽绝,莫可稽考者,略叙其概焉。时景泰壬申正月,嘉禾严节贵中谨识。”

这段文字交代了地图名称为《广舆疆里》、原图绘于“元至正庚子(1360年)”、作者为“僧清浚”、原图尺寸为“其方周尺仅二尺许(约今44厘米)”、原图特色为“方格”、摹绘时间为景泰壬申(1452年)正月、摹绘者为严节。

这里所引《广舆疆里图》(见图1.19)为南溟子先生贴在网上的几个重要刻本中时间最早的,即明弘治间(1488—1505年)常熟徐氏刻的《水东日记》所附原图摹本﹔其他几种刻本的附图名字略有差异,如《广轮疆里图》,但所摹都是《广舆疆里图》。

图1.19 《广舆疆里图》(局部)

此为明弘治间(1488—1505年)常熟徐氏刻的《水东日記》卷十七“释清浚广舆疆里图”所附元代地理学家高僧清浚的《广舆疆里图》摹本。此图,不仅佐证了元代海上贸易的繁盛,或可看作是郑和下西洋航线图的一个伏笔。图纵44厘米,横44厘米。

《广舆疆里图》与《广轮疆里图》的意思差不多,都是疆域广阔之意。原图南北九十余格,东西近九十格。“广轮”谓之宽长,犹言广袤。以地图制作而言,东西称广,南北称轮。“疆里”即划分整理,所以,此图为疆域区划图。图中标注了600多个中国与东亚诸国的地名。

我这里将它列入海洋地图系列,不仅因为它是一幅完整的元代中国大陆与海疆地图,同时,它还是一幅航海图,许多航海信息在图中有所显现。其一,在图右,东部杭州湾的位置上,绘出了两条通向山东半岛东边的成三角和天津的航线与航向,似可看作元朝廷海道漕运的印记,明代的《新河海运图》在此位置上即有“元运故道”的标注。但此图没有像宋代海图那样标注通往日本的航线,它从侧面印证了元两次远征日本失败之后,终断了这条海上贸易航线。其二,在图左下,孟加拉湾东部“江头城(今缅甸北部八莫)”的位置上,标注有“此路使西域天竺各国”,显示出13世纪蒙古西侵割断了中国和阿拉伯经印度的陆路贸易之后,对西域的贸易从陆路移到海上的实情。其三,在图右下,泉州位置上,标注了更详细的“下西洋”航线“自泉州风帆,六十日至爪哇,百二十八日至马八儿,二百余日至忽鲁没思”。这里的“爪哇”即今之印尼,“马八儿”即今之印度半岛西南马拉巴尔海岸。南印度一带在宋代就与中国交往,元代再次成为沟通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要道。此航线的终点是“忽鲁没思”,即今之霍尔木兹海峡一带。这一航线的标示不仅佐证了泉州是元代对外贸易大港的地位,或可看作是郑和下西洋航线图的一个伏笔。

但此图并非清浚地图的原样复制,此图没有原图的“画方”,图上的“北京”“南京”和“宁波”等地名,更是明代的产物。严节在跋中亦说明了“若海岛沙漠,道里辽绝,莫可稽考者,略敘其概焉”,所以,不知道摹绘者删略了原图多少海外描绘。此为无法补救的遗憾,但仍不失其重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