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五四”运动至“文革”前的外国文学翻译
自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文化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新月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相继建立,翻译文学日益兴盛,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近代文学翻译中,译者人数少,选题范围狭窄,语言陈旧,多用节译或译述方法。但是“五四”之后,翻译队伍壮大,在选题范围和译文风格方面有较大突破。许多翻译家同时又是著名作家。他们感时忧国,为了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研究并介绍被损害民族文学和“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作品,以便吸取外国有益思想营养来建设中国的新文化。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翻译为当时的政治现实服务。许多译者选题认真,扩大了国别和题材范围,注意忠于原著。在尊重不同译文风格前提下切磋译技,鼓励用现代白话代替文言文,扩大翻译人员队伍,批评不良翻译倾向,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翻译流派,为中外文化、科技、教育交流和翻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一时期积极从事翻译工作成绩卓著者多达200多人,包括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新月社的许多有影响的成员,出版的文学作品数量相当多,翻译了包括俄国、5法国、英国、德国、挪威、丹麦、意大利、美国、波兰、比利时、瑞典、西班牙、希腊、奥地利、日本、印度等30多个国家的有影响的作品。
从1949年至1966年,中国翻译出版了外国文学作品近一亿册,每种书的印数平均为20,000册。翻译作品的国别扩大,苏俄作家作品的译本大量出版,仅1950年至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出版了196种。东欧和亚非拉作家的作品也不断被译介过来。欧美古代和现代作家的作品的翻译数量也比1949年以前增加,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受到了重视。翻译界经常展开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对于翻译工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新的外国文学翻译人材大批涌现,好作品一批批地出版,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