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习语与民俗

语言作为载体,承载着特定的民俗语言文化信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 Saussure)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费尔迪南·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3页。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指出:“语言是社会组织的产物,是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演变的”,“一时代的客观社会生活,决定了那时代的语言内容;也可以说,语言的内容足以反映出某一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社会的现象,由经济生活到全部社会意识,都沉淀在语言里。”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第88页。这些论断表明:“语言是长期相沿的社会民俗文化的产物,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语言和民俗文化,从来就是难舍难分的旅伴,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谭汝为:《民俗文化语汇通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页。

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而词汇中最能充分反映出丰富民俗内容的就是习语。习语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自然积淀形成的,不仅自身是一种民俗,而且还记载和传承着其他民俗现象,故被称作“风俗化石”。同时又因二者都具有民间性的特点,习语与民俗而相生相成。如汉语中的“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上灯汤圆落地糕”、“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节办”、“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摆得全”、“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罢粽子忙插秧”、“九月九重阳,菊花作酒满缸香”等,都体现了中国节日中的饮食习俗。大年三十的饺子,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端阳的粽子和雄黄酒,八月中秋的月饼等,这些节日饮食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而英语中的“a baker's dozen”则充分体现了英语国家的人们忌讳“13”的数字民俗。“a baker's dozen”亦作“a devil's dozen”,“a printer's dozen”或“a great dozen”意为“十三”,源于15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对各种面包的重量作了规定,为了避免因缺斤少两而受罚,面包店便在规定的一打十二个面包上再免费多加一个,而英国人不喜欢“十三”,人们常用“a baker's dozen”来代替“十三”。

由此可见,习语是民俗的“活化石”,是民俗形态或民俗事象长期积淀并在语言中得以反映和保留而形成的,习语广泛地、鲜明地反映着民族民俗文化风貌,直接或间接地与民俗具有某种联系。正如谭汝为先生所指出的:“民俗语言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自身就是一种民俗事象,而且还记载着、传承着其他民俗事象。民俗语言是丰富多彩而繁复多变的,对这种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如果仅仅把它拘囿在“本体”“静态”研究的狭小圈子里,往往难以做出深入透彻的解释;只有把它放在民俗文化这个悠久、广阔而又厚实的基础上,进行与社会现实、民俗事象相结合的动态研究,才能追溯其源头,把握其流变,使语言研究从狭隘的书斋中突围出来,走向广阔的社会。”同上,第10—11页。而“从语言研究民俗和从民俗研究语言,是两种合乎一般逻辑的视点和方法”。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页。因此,以习语为切入点,既可了解汉英两民族的民俗文化,探讨其中的文化差异,又可进一步理解习语与民俗、语言与文化紧密的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