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中国传统节日分类

1.宗教和祖先祭祀

在远古社会,人们认为自然界具有生命及神奇的能力,因而向山川草木、江河湖海表示敬畏,求其保佑和降福,从而形成了原始的信仰。人们相信,宗教祭祀能保证猎物的捕获、季节的正常序列甚至庄稼的丰收。这种基于原始信仰的祭祀活动,一旦习以成俗,便成了节日的雏形。如元宵节是从祭祀天神中最为尊贵的“太乙神”演变而来,到汉武帝时基本定型;中秋节则直接起源于古老的敬天活动“秋祀”以及“拜月”(秋分晚上祭月);再如七夕节,亦是以确认天上的王母娘娘的存在为前提:只因为牛郎和织女触犯了天神的戒律,故被阻隔在天河的两边,每年只能相会一次。

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2.农业耕作

“农者,天下之大本”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农业耕作是古代中国立国之本,可说是古时人们营生的命脉,倘若停止了运作,整个社会就会马上瘫痪。春节和冬至,恰是一年中头尾两个由农耕作息衍生的重要节日。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立春是很值得庆贺的。春节又称“过年”,“年”原是“稔”的初义,是五谷丰稔的意思,因禾谷多一年一熟,收藏之后,结束了田间农活,首先想到的应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庇荫。用新米做饭、酿酒、祭祀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年”便由农业生产周期的名称引申成为节日的名称。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既是年终庆贺丰收的日子,更是新的一年农业生活开始的大好时光。古代一般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过半就充满了准备过新年的气息了,真可谓异彩纷呈: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神”,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都是民间喜气洋洋的快乐时光。

古代社会极为重视“冬至”(也叫“长至”、“短至”和“至日”等,与“夏至”并称为“二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一天,家人团聚,置办佳肴,祭祀祖先,庆贺往来,一如过年的大节。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冬节”的重要性似乎日趋淡化。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作物根植于土壤之中,因此,土地神崇拜在原始崇拜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称祭祀土地神为“社祀”,殷墟甲骨文中有许多祭祀“亳土”的卜辞。二月二日土地神生日,又称社日或社王节,主要民俗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

3.人伦孝悌

中国人可以对神、对宗教不那么热衷,对祖先却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和归依感——因为祖先是自己的本源,是在血缘关系上高出于己的人,因而对祖先感恩戴德,奉若神明。这是历经数千年的中国文化基本的精神,由此推展,中国人对先人的生日和忌日是相当重视的。

秦汉时代,扫墓之风俗已注入礼俗的内容。“家祭”就是对祖父母、父母的祭祀;家祭之外,还有“村祭”和“族祭”,场面宏大。祭祖方式除了一般的节日祝祷、供奉,伴以演戏、奏乐、舞蹈之外,其特殊形式是悼念、扫墓和立碑。中国人慎终追远的情怀和祖先崇拜的习俗,对清明节的发展有着悠远而深刻的影响。尽管对清明节的出现有诸多传说,如介子推和寒食节,倘若没有中国文化传统中重亲情人伦的深厚基础,清明节不会形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

4.驱瘟辟邪

与现代社会相比,古代社会医疗设备相对落后,人们面对突如其来并无法解释的天灾疫病,乃祈求上苍庇佑,并衍生出保护自身的方法。中国人多以双月双日、成双成对为吉利,但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却是单月单日,如五月五日端午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等。其实节日对这时期的古人来说,并不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却多源于规避灾难祸患的心态,例如五月炎热酷暑来临之际,也正是流行病最猖獗的时期,古人认为这是一个恶月,五月五日更是“恶月恶日”,连出生的小孩都不吉利,于是衍生出一系列驱瘟辟邪的节俗;又如重阳节远足登高的习俗亦源于避疫祛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