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汉语习语与节庆活动

节日之称为节日,有相对固定的节期是一个必要条件;有特定的节俗活动是节日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在中国的节日框架中,传统节日大都是以先赋性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它们首先是以血缘群体,其次是以地域群体为依托,如最重要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以祭祀祖先、孝敬长辈、家人团聚、姻亲往来为主要活动;而元宵节灯会、端午节玩龙灯、“鬼节”等都是地域性的群体活动。年节是民俗的对外开放期,是日常民俗的缩微景观,是按照民俗的样子制造民俗的公共场合,是本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见面的老地方。年节模式的实质,是人们按照一定的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处理日常生活。节庆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研究节庆文化应从这个节庆的文化精神、节庆用具、节庆用语、节庆饮食、节庆禁忌、节庆日期等方面内容入手。

1.春节

我国各种传统历法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古代称为“元旦”、“正旦”。“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新中国成立后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春节的序幕,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春节是年节民俗中与社会群体生活联系最密切、覆盖面最广泛的一个节日。“一年之计在于春”,“百节年为首”,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春节,庆祝方式也最为隆重。我们可以从下述习语中了解春节的主要习俗:吃饺子、放鞭炮、拜年、贴春联、门神、年画、团聚、守岁等。

迎春接福;开门大吉

大年三十打浆糊——贴门对

豆腐渣贴门联——粘不到一块

爆竹店失火——自己恭贺自己

打一千,骂一万,全靠三十晚上一顿饭

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额头上放爆竹——响头

哑巴拜年——只作揖,不说话

反贴门神——不对脸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来渲染新年辞旧迎新、闹春接春的喜庆气氛。

春节燃放爆竹原意是为了惊鬼驱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工具。据《神异经》说,古代有个叫“年”的凶残魔怪,每到腊月三十就出来伤害人畜,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响声和火,就想起在火中燃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人们庆贺春节,把吉利欢庆的诗句或联语写在红纸上,这就是“红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始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这一民俗源于古代的桃符。相传上古时,有神荼和郁垒两兄弟善于驱邪捉鬼。后来人们为了辟邪驱鬼,就用桃木雕成神荼和郁垒的形象挂在门口。传说中桃木为仙木,同样有驱鬼的功效。北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争插新桃换旧符。”写的就是这种情况。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春节还有倒贴福字的习俗。“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节早饭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饺子来庆贺新年。饺子原称扁食,因为除夕子夜为除夕与新年交替的半夜时分,又称“更岁交子”(“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饺子取“交子”的谐音,寓意希望发财致富。春节吃饺子又叫做“吃团圆饭”,取全家团圆的意思。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说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饺子,即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大年初一为四时之始,人们以早为贵,认为早有所成,一切应占先。人们早起后,早鸣鞭炮,早开福门,早迎财喜神,早出门叩节拜年。过了初一,人们就不再讲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头红”的说法。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山东省即墨、崂山和青岛市区多在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叫做“走丈人家”。初五不能去,说是“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走亲则是“初一初二看姑姑,初三初四看丈母”,叫做“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在后头”。春节拜年是人伦道德的体现。晚辈为所有的长辈拜年,长辈接受拜年并赏赐压岁钱。一拜一赐之间体现着长幼尊卑等基本人伦关系与相关的道德规范。

过去,过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也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指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现在全国各地多在二十三日过小年。

“不等二十四到,二十三就要送灶”,中华民族节庆活动祈求自身吉祥幸福的目的和愿望也可以从祭灶活动中体现出来。为了保佑一家老少生活幸福平安,中华民族有腊月二十三送家庭保护神之一——灶神的习俗,据说灶神长驻人家,对家中老小的言行听在耳中,看在眼里并随时记入帐簿,准备年终奏闻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将根据罪状的大小折损人们的阳寿。俗语“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折射出中国神仙信仰活动的功利性和对待神灵的实用主义态度。

2.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中秋节是远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中秋节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格外明媚,除赏月外还有祭饼、吃月饼习俗。以上习俗可以从下列习语中体现出来: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摆得全

月半十六正团圆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一年明月今宵多

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

八月十五月正圆,瓜果石榴列满盘

八月十五停活的,冬至节,教学的(山西,中秋做工人停活,冬至宴请教师)

八月摸个秋,摘柚抱瓜不算偷(摸秋:习俗,月夜偷摘他人田园果实不视为偷。俗信,这天送子娘娘要下凡,所以未生育的已婚妇女摸秋若不被发现,可早得子。)

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否则就算吃乱了月饼)

五月回港扒龙舟,六月割禾有钱收,

七月烧纸盂兰节,八月赚钱买饼尝中秋。

祭月时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中秋拜月的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都表达了人们借明月寄相思,希望花好月圆,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庆观念。

人们还以中秋节夜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洒元宵灯。”

3.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1)元宵节的由来传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从正月十四至十六,各种灯火连燃三夜,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2)元宵节燃灯的由来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三官信仰起源于原始宗教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后来三官分别封为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世人合之简称为三元或三品或三官大帝。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各职所司。道教将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分别作为天官、地官、水官的生日,这三个日子合称三元节。

每逢三元节,信徒到寺庙祈福免灾。三官中以天官信仰最为普遍,民间视为“福神”,或画为门神,或张贴“天官赐福”的字画。天官大帝的生日与上元灯节(元宵节)相重合,是欢度新春后第一个佳节。

另一种说法是说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持灯。此后这种礼仪便演变为元宵节挂灯笼。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各地都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火树银花,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

(3)元宵节习语与庆祝活动

大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两大高潮。故有“三十的火,月半(十五)的灯”之说。元宵是热热闹闹中国年的“压轴戏”。元宵节后,群众娱乐、走亲访友等活动渐少,民谚曰“吃了月半饭(指正月十五),大家把事干”。

元宵之夜,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和花灯、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汤圆),合家团聚同庆佳节的习俗可从下列习语中窥见一斑:

上元赏花灯,中秋吃月饼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

正月十五放起火——一冒九丈高。

肉汤里煮元宵——浑蛋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一年明月打头圆”,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个十五月圆之夜,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天上明月高悬,地上万家团圆,因此古人又把元宵节叫做团圆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新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必须要合家团聚的,以预示一年的幸福圆满,不分不离。“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表达了人们合家团圆幸福的心情。

元宵节,有的妇女去添灯(即添油),“灯”与“丁”同音(“丁”指成年男子,此指儿子),“添灯”谐音“添丁”,表达了古代中国人祈求多子多福的观念。在潮汕农村,如果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农历十一日起,就陆续到宗族祠堂挂灯。十一日挂灯这一天称为“起灯”。“起灯”实际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仪式,暗含祝前程光明远大的意思。这是重男轻女的旧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种表现。起灯人家,自起灯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词堂去点灯,直到十八日收灯为止。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传说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俗言“十五照上,十六照下”,上为天,下为地,即敬天地,以求吉祥平安。送灯不单是祭祖,还有消病除灾、祈求平安的意思。面条为元宵灯节落灯这天晚餐的食品。古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还有习语“上灯汤圆落灯糕”(十三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既折射出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又反映出人们对于点灯仪式的重视。

上元日时古人还根据天气情况预见一年的收成,有的地方流传这样的谚语:“朝睛果坠木,午晴晚稻熟。将夜雨打灯,旱禾杆一束”。

4.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午日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龙日”等,“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有关端午节的来历,说法不一,以纪念屈原的传说为多。这个节日的真正起源是古代的夏族人对传说中的祖先——龙的祭祖活动。到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自尽后,人们就用这一天来纪念他。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弟等人的强烈反对,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渐渐演变成以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他。在汨罗江边的老百姓心目中,除了春节以外,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就是端午节。当地自古相传一句话,“情愿虚做一年田,不愿虚划一年船”,意思是田没种好没关系,龙舟赛一定要比好。

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罢粽子忙插秧

未成三尺水,休想划龙船

端午节,划龙船,挂蒲挂艾在屋檐。

端午佳节,菖蒲插壁

惟有儿时不能忘,持艾簪蒲额头王

(额头王,即在端午节时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画个王)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端午节在小满和夏至之间,正是多种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端午”从时令上看为“阳极之日”,故《风土记》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人们采用艾叶悬于门户上,利用其发挥的药味洁净空气。因此端午有挂艾蒿、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的风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陆游的诗描写了南宋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习俗。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清代李静山的竹枝词《节令门·端阳》曰“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贴,却疑帐主怕灵符。”描写的也是端午风俗。

5.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而作为时序标记的清明节气早已为古人所认识。

清明节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扫墓,重九登高

清明到,儿尽孝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清明节的祭扫坟茔等活动体现了后辈的孝道。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好好清扫修整一番。近世,清明扫墓未必一定遵守于清明节这一日,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言“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民间在清明节还有插戴柳枝的习俗。在祭墓踏青时,人们往往还折几枝柳枝带回家,插在门楣上或插于房檐,或插于儿童的衣襟上;戴柳,或戴于妇女头上,或把柳枝做成圈戴于头上。有的地方,还有把柳芽掺入面中做饼吃的习俗。因为清明是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为了防止鬼的侵扰迫害,再加上正值柳枝发芽的时节,于是人们纷纷戴柳条以辟邪了。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戴柳的风俗起源很早,正如清宫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所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被拨契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正因为清明节有插柳戴柳之俗,所以有些地方清明日有卖杨柳之俗。农人以插柳日的晴雨预见水旱。谚语“檐前插柳青,农夫体望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日或节气与农业生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6.盂兰盆节(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则称之为中元节)

盂兰盆节,来自佛经中的目莲救母故事。盂兰是梵语,意为倒悬(苦难);盆是汉语,是盛供品的器皿。盂兰盆是以竹竿研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端有一盏灯笼,挂上纸钱、纸衣帽一块焚烧,传说这样就可以解救祖先倒悬之苦。后演变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供佛、供僧以度饿鬼及七世父母等法事活动。佛教于东汉初传入中国后,其教义学说不断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民俗礼教相趋同。盂兰盆会也入乡随俗,融儒、道二教,受民俗的同化而日渐成为中国地地道道的民间节日,其供佛及供僧的佛教意义日益淡化。

七月十五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则称之为中元节,有些地方又俗称“鬼节”。道教徒认为中元日是地官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地官分别下凡人间做善恶之事。各道堂在这期间举行几昼连宵的法会,设坛祭祷、虔诵经文、水陆超幽,力求阴阳普渡及阐扬孝道。

民谣“七月半,鬼节饭,吃饱鬼饭栽大蒜。”,“年年有个七月半,前人做给后人看”,就是教育后人在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时记得祭奠祖先之灵。

中国自古就是重礼仪敬孝道之邦,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在《孝经》的“开宗明义章”中,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又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诗·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论语·为政》中孔子对弟子樊迟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孝”乃是盂兰盆会后来在中国由“斋僧”转变成“祭祖”、“扫墓拜坟”的一个契点,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