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合约论:兼论政府管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资源基础理论对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解释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基于能力的企业竞争(Prahalad and Hamel,1990; Cantwell,1991),以及以发展企业能力为目标的合作形式(Kogut and Singh,1988; Hamel, 1991; Mody, 1993)。在这些理论中,企业被视为一个资源与能力的结合体。其中,资源包括所有的资产、组织程序、企业特征、信息以及可以使企业有效地构建与实施战略的知识。近期的资源基础理论(the resource-based theory)则关注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有效性及其发展的有效性。学者们认为,对于一个想要获得稳定租金的企业而言,探索(exploitation)与发展(development)之间如何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一个企业必须高度注意它的能力发展,这是因为要想在当今的全球市场不断取胜,企业需要拥有的不仅是一种能力,而必须是多种能力的复杂组合。而能力的源泉可以来自一个企业、行业或一个国家(Cantwell, 1991; Porter,1990)。企业要想获得健全与稳定的优势,就必须到不同的国家去,从而发展不同的能力,最终使企业从基于这些特定国家的独特技能中获益。例如,美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部门,这些部门拥有特别发达的德国技术,如制药业。这对于企业建立知识基础,保持技术活动的前沿性是非常重要的。简而言之,企业到不同的环境中经营,是因为“跨国公司的关键资产”与“其不断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知识基础(Ghoshal,1987)。

最早用资源基础理论来解释企业海外市场进入行为的学者是Carlson (1966,1973,1974)与Aharoni(1966)。Carlson(1966)是第一个从有形、无形资源角度来研究企业的人,并且还用它来解释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在他之后,有许多学者也参与了该问题的讨论,他们主要来自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半岛,瑞典、挪威、丹麦、冰岛的泛称。,例如Johanson and Wiedersheim-Paul(1975)、Johanson and Vahlne (1977)、Luostarinen(1980)、Johanson and Mattsson(1987, 1988)、Forsgren (1989)、Axelsson and Johanson(1992)。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国际化实质上是企业发展路径依赖的结果,企业国际化的方式是它过去国际经验的函数。所有这些学者都强调企业经验的本质与知识管理,以及两者的关系,他们认为这对于理解企业的国际化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问题,持资源基础理论观的学者们认为,导致企业控制决策模式的并不仅仅是通过将所有权模式与交易特征相配的交易费用最小化,而更广泛的解释是企业能力的管理、企业发展与知识基础的发展(Kogut and Zander,1992,1993)。为此,特定产品市场战略的要求与企业已有知识的契合才是决定所有权形式的最重要因素。Teece et al. (1990)与Hamel(1991)将企业间的竞争视为对知识的获取与发展。Hamel (1991)认为合作控制方式不应简单地视为是从成本费用来考虑,使之替代市场或独资企业,而应将其视为是对其他知识获取方式的替代。

当一个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时,它不得不将自身的资源与能力传递到那个市场。因此,企业选择进入模式时,必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进入模式才可以既能很好地将它的资源或能力传递到子公司,而同时又能使它们的价值不受损,例如不被东道国的合作伙伴模仿。Barney(1991)认为,唯一的历史路径、原因的模糊性与决定企业创新的复杂社会因素可以使得其他企业难以模仿。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企业的潜默资源使它难以转移与仿效(Teece,1998)。Hu(1995)也认为要想转移潜默知识(tacit knowledge)是很难的,因为这些知识十分复杂,要通过实践获得,通过实验与失败、示范的教与学,观察、模仿、实施与反馈并且不断地演化。Kogut and Zander (1993)则认为,知识越是难以标准化、难以教授、越为复杂,那么它就越是难以复制或逾越企业的边界进行传递。资源基础理论认为植入(embeddedness)可以使企业难以被模仿,例如,当能力深深地植入到了企业的惯例之中时,它就成为企业的独有特征。对于企业来讲,内部化的模式(如独资)比起市场模式(如出口)更能有效地传递不可模仿的能力(Madhok, 1997)。而对于可模仿的能力,内部化是否优于市场就不一定了。于是,有效地传递能力与防止被模仿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权衡,这种权衡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进入模式。

与此同时,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边界与能力是相关的。当企业具有很强的知识基础并拥有必要的惯例时,内部化能够为企业带来优势,并且因为新增费用的边际性,这将是一种较好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当企业进入不熟悉的地方时,意味着该地的技术和市场目标行为与企业的知识存量存在较大的差距,能力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限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从其他企业那里获取新知识并将其整合到企业知识基础中,能够很好地补充企业的资源。在企业缺乏需要的知识,而且不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或费用范围内获取这些知识时,合作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因此,所有权模式的决策要通过考虑发展与配置企业能力来实现。企业选择全资子公司的形式是因为很大程度的惯例相似性,这同时又来自于知识与路径依赖的“粘性”。而许可证方式则存在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不必明显暴露企业的知识能力,但另一方面却难以摄取当地市场信息。当企业在内部发展其必要知识的速度太慢,而以许可证方式获得知识的精细程度与潜默知识方面又相对不足时,合资就成了强化企业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式(Pisano,1988; Killing,1994)。合资提供了一种结构性机制以促进更密切的知识交换,例如成员关系的机制,合资企业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提供不同层次关键位置后备人选的系统适应性,它与非股权合作的信息流动和有效协调均不相同。因此,所有权的分享(合资)会产出巨大的激励效果。当然,这并不否认企业间的联盟也会提供一定的学习与能力积累,它与合资相比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

另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进入模式决策的关键在于企业的现有惯例与那些要想在特定市场成功的惯例是否兼容的论点(Johanson and Vahlne, 1977),也有学者运用能力理论对文化距离进行解释(Contractor and Kundu,1998a; Madhok,1997; Lam,1997)。

二、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的比较

在进入模式的研究中,交易费用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无疑占据着主流的地位,因此一些学者尝试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对比。其中早期的代表人物是Ulrich and Barney(1984),近期的代表人物是Madhok(1996a,1996b, 1997,2001,2002)。

Ulrich and Barney(1984)曾指出,交易费用观以“最大化组织效率”为其研究核心,而资源基础观则以“最大化组织权力”为其研究核心,二者的比较见图表2-9。

图表2-9 20世纪80年代交易费用观与资源基础观的比较

资料来源:1.Ulrich, David and Jay B.Barney.1984.Perspectives in Organizations:Resource Dependence, Efficiency, and Popul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9(3):471—481.

2.本研究补充。

Madhok(1997)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的根本差别是将研究的重点由交易特征转换为企业能力。其比较如图表2-10所示:

图表2-10 20世纪90年代交易费用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的比较

资料来源:Madhok, Anoop. 1997.Cost, Value and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The Transaction and The Firm.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18, pp. 39—61; Madhok, Anoop. 2002.Reassessing the Fundamentals and Beyond: Ronald Coase, the Transaction Cost and Resource-based Theories of the Firm and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Productio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3:535—550.

总体而言,资源基础观认为交易费用理论主要关注交易费用与市场失效方面,而资源基础理论则更关注企业能力限制与层级制失效方面;交易费用理论关注企业优势向新市场的拓展,而资源基础观则关注如何发展这些优势;交易费用理论关注在与伙伴的交易过程中,如何使费用最小,而资源基础观则关注在交易过程中企业能够获得什么。

三、评述

虽然在三大理论中,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对进入模式进行解释的文献相对较少,但是,资源基础理论正试图开辟一个新的路径,从“价值”的角度来考察跨国公司的进入模式选择行为。为此,许多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使该理论近年来成为一个热门。然而,正如福斯(Foss,1996)所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缺少像现代企业理论中科斯那样的代表人物,缺少一组严密的概念和基本命题和定理,它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拓展、整合之后才能逐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因此,资源基础理论本身能否继续完善,将决定其未来对进入模式问题解释的完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