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经济学在中国的理解和运用一直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经济学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制度文化为背景展开的,我们的理解和运用则是以转轨经济的制度文化为依托,此二者的差别难免造成我们理解的错位、越位和不到位,从而不仅有对中国经济问题解释的有失偏颇,更有对策建议的不可实施,甚至贻笑大方。这就非常需要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理解和运用进行研究,本书所作的研究就是希望能成为这个方向研究的引玉之砖。
我国的经济指标含义和功能与教科书所说的有很大的不同。按照教科书的阐述,价格反映商品的效用和边际成本,调节价格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率反映资金的风险和期限,调节利率可以实现资金跨时间和空间的有效使用;汇率反映国际收支状况,调节汇率可以调节国际收支。但是,在管理层的直接管控下,我国的价格并不能充分反映商品的效用和边际成本,利率与资金的风险和期限偏离甚大,汇率更是与国际收支状况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
在我国,经济指标的功能几乎都不像教科书所假定的那样得到充分的发挥。譬如,按照教科书的阐述,利率变动影响投资,投资和利率之间有稳定的函数关系,调节利率可以调节投资和国民收入。然而,在我国,国资企业的投资规模为行政命令决定,利率的变动基本不足以带动投资变化,行政命令遏制了利率应有功能的发挥。又如,按照教科书的阐述,货币乘数主要是准备金率的倒数,并且与准备金率反方向变动。但是,我国还有存贷款比例管理,规定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不得超过75%,实际货币乘数远远小于准备金率的倒数,准备金率支撑的货币乘数被存贷款比例管理遏制住了。
我国的经济运行缺失教科书所没有强调的重要前提,经济学的阐述中也有很多语焉不详的地方,譬如,没有强调产权明晰与无限生命对人们经济选择的影响等。也许对此不必作充分的展开论述,因为这些条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太为自然,太不可或缺得像是空气一样,以至于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了。但在我们的体制中,它们至今也没有完全具备。所以,我国的许多经济现象与教科书所说的有根本的不同。譬如,教科书只说企业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关系的重要性,却没有讨论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背离情况下两者关系的变异及其影响;教科书只说重复博弈可以走向合作博弈,却没有讨论在有限生命的制度和文化中,重复博弈走向合作博弈的有限性和局限性。
由于教科书所说与我国实际的不同,加上没有对这些不同作充分系统的分析、论述,这就决定了从我国实际出发,并以其为依托的理解难免发生偏差。在这种偏差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教科书的逻辑和各类复杂的模型解释我国经济的实际,并且把脉开药,则不仅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紊乱和震荡。因为,在基本变量的含义和功能有很大变异的情况下,按照经济学逻辑和模型推导的结果以及相关政策建议,与我国的经济没有什么关联。特别是越先进的理论、越复杂的模型,对经济变量的性质和功能的规范性要求越严格,对它们理解的毫厘之差,就可能造成先进理论与复杂模型运用的千里之谬。显然,如果不能指出教科书的含义与逻辑在我们经济生活中的变异,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经济学,也无法提出切中时弊的政策建议。然而,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专门以中国经济为背景,理解与运用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论述,这正是我们写就这本书的动机所在。
经济学理论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它描述和分析在市场经济的约束和刺激下,人们追求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定各种变量的含义,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在转轨经济中,尽管人们追求效用或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大同小异,但是,由于面对的约束和刺激不同,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决策选择会有根本的不同,这就造成了经济变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甚至整体经济的运行方式的变异。有鉴于此,我们既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阐述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逻辑,更要将人们追求效用或利益最大化倾向,放到转轨经济的约束和刺激中,重新验证他们的选择与决策,分析变量的含义和功能的不同,以及经济运行方式的可能的异化。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既是经济学教材,又不是经济学教材。因为它讲的不仅是经济学的概念和逻辑,更是对经济学问题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中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认识,这远远超过了编撰的范畴,所以它更是研究经济学的理解及在中国应用的专著。正像所有的尝试都不能立即完善一样,本书的研究也难免会有偏颇,但它一定有许多发人深省的专业思想火花。
此外,在我国经济学的逻辑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譬如,大多数教科书都说,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都有例外,但本书却要证明这是其他条件变化造成的变异,而不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改变方向。还有,大多数教科书都说,边际分析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是殊途同归,用边际分析方法证明无差异曲线分析的结果相同。本书却要证明,尽管从数学推导上讲,这种证明方法没有明显的破绽,但是,它仍然像是矛盾和意见冲突的双方,用自己的说法为标准,证明对方的意见与自己的一致或不一致。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因为只有依据第三种意见,或者大家公认的逻辑才能判断有关意见的相同与不同。本书也将对这类问题作分析、论证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