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能力的统一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市场的需求,经济学讲的需求是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统一,它没有政治经济学所讲的满足人民的需要那么远大有气魄,却更符合企业的利益,更容易操作,也更能得到持续的落实,甚至更有历史的说服力。
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说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或者说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从宏观和国家的层面上讲,此话无可非议,它无疑也是政府最重要的目的和职责之一。但是,在微观和企业的层面上说,这个目标却面对难以操作,无法落实的困难。因为满足人民的需要,不能仅是个口号,更应是可以落实的制度,使得所有的企业都乐于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然而,这个口号却不具有这样的功能,因为企业的生产目标只能是利润最大化,即便它们再有社会责任,也不可能以人民的需要为直接的生产目标。而人民的需要,如果不特别强调货币的支撑和约束,则几乎是个趋于无穷大的概念。同时,满足这种需求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送给人民,可一旦把产品送完,生产过程势必中断。生产者自己都生存不下去,哪里还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可见,政治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律和生产目标并不利于企业的再生产循环与发展,最后也就无法在长期中持续地满足人民的需求。
经济学所讲的需求则是一个直接的可操作的目标,它强调市场购买能力和购买欲望的统一。没有购买欲望,钱再多也不会形成需求;没有钱,欲望再强也同样不成为需求。为市场需求而生产,就是为希望购买和能够购买的人而生产。比较起欲望来,钱更重要,因为生产者要实现利润最大化,没有支付能力的欲望没有经济意义。为市场需求而生产可以简化成为愿意买并且买得起的人而生产。这样的目标虽然不如满足人民需求这样的目标那么宏伟远大,而且因为过于功利而有些卑微,但可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再生产过程可以得到持续,企业得到发展壮大,它们提供产品的欲望和能力都会得到增强,公众的需求最终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因为供给也是企业供给产品的能力和供给欲望的统一,仅有欲望或仅有能力都不构成供给。在此两者中,供给的能力更为重要,没有欲望固然不构成供给,但是,一旦有了能力,则一定要寻求能力的释放,否则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会受到制约,所以欲望也会相应调整,直至与能力一致。可见,供给与需求一样,欲望固然重要,它能引导能力发展的方向,但能力处于主导地位,它能决定欲望的调整和实现。
很多年前,笔者参加一个课题,研究中国的电视机市场有多大。系主任和财政局的处长都接见我们,足见领导对这个课题的重视。领导定的调子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我国有十亿人口,以五口之家计算,所需电视机要两亿台,所以我国电视机市场趋于无穷大。正是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另一个组的成员做出的报告是,要将电视机的商标做得不一样,但是,机芯可以做得一样;显示器的高温老化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缩短生产周转的时间,等等。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种做法有假冒伪劣之嫌,当时却真的认为可以提高产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笔者当时正巧在读《国富论》,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人们的需求可以分成绝对需求和有效需求。所谓绝对需求是指不受购买力约束的需求,譬如每个家庭都要带游泳池的别墅,都需要两辆以上的轿车。所谓有效需求则是指买得起的需求,就是企业可以得到足够回报的需求。绝对需求对企业没有意义,因为消费者买不起,企业关心的更应该是买得起的有效需求,这才能保证它们资金的收回。于是,笔者的报告是,我国的电网和电视信号覆盖网都没有达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个网络覆盖以外区域的家庭即便有购买能力也不会购买;更何况还有很多贫困的家庭,他们即便有购买欲望,也没有购买能力。所以,我国电视机的需求不是无穷大。最后,领导对笔者这个报告的评语是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但是,没过两个月,北京财政局传来的消息是我国进口彩色显像管流水线过多,损失20亿美元。当然,不会有人回过头来肯定笔者的判断,并落实相关政策。尽管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是,把生产的目的说成是满足人民需求的思想仍然在许多人头脑中盘旋不去,甚至即便他们内心也以利润为目标,但口中仍然要戴上这顶冠冕堂皇的帽子。曾几何时,有学生对笔者说,他们要开公司,他们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什么需求。
强调满足人民的需要,这可以作为宏观导向的终极目标,却未必能作为微观的阶段性目标,更不用说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了。譬如,现在我国最大的问题是内需不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释放。按照满足人民需要的思路,则无从入手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则至少可以提出一些对策思路。譬如,内需不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富不均,以致有钱人没有购买欲望,穷人没有购买能力,于是造成需求疲软。但如果能充分有效地运用财政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把富人的一部分钱转移给穷人,则需求可以大大地增强。还有,对企业来说,以购买能力与购买欲望的统一为目标,企业的目标客户群是明确的、有限的,也是可以计量的。但若以人民的需求为目标,这就不仅可能把没有购买能力的欲望作为生产的目标,而且会将未来才可能有的需求作为今天生产的目标。于是,难免将今天的生产规模扩大到明天才需要的地步,这就势必造成产业结构紊乱、产能过剩和各类资源浪费。
如果仅留下满足人民需求的道德含义,要想做好事,也只能在生产循环之外进行。老板可以做好事,赠善款,甚至是裸捐,但是,在再生产过程中则必须也只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甚至必须锱铢必较,然后才能把生产做大,才有满足人民需求的资本。而如果只将满足人民的需求当做生产的目的,则一定会把生产搞糟,甚至使经济崩溃。计划经济濒临破产边缘的历史足以证明如此生产目的理论的荒谬与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