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唐韵馨
录取院系:光华管理学院
毕业中学: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获奖情况:曾获得“全区三好学生”、“全区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
全国语文能力竞赛区一等奖
论文《麻黄、败酱草、威灵仙提取工艺改进研究》获创新大赛南宁市一等奖
回首高中,我想将这些与你分享
光阴似箭,眨眼的工夫,三年的高中生活已成为回忆,一张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为这三年的努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引领着我走向崭新的未来。此时此刻,当我再轻轻回首,品味我的高中三年,不禁感慨良多:这三年带给我的,绝不仅是知识的增长、分数的提高,它更让我懂得了奋斗的价值、团队的力量和感恩的重要性;让我在紧张充实的生活中,少了许多幼稚,逐渐成长为独立的、懂得思考的个体。回首高中三年,有太多太多的记忆,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与你分享。
一、追赶:曾经落后的我,终于了明白奋斗的价值
或许和许多成绩优异的学子不同,我有着整整一年“惨痛”的经历。刚进入高一的我,不知道如何抓紧时间,在各科的时间安排上很不合理,上课也时常分心。如此一来,在高手如云的重点班里我毫无疑问地落到了最后几名。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与压力在所难免,但刚进入高中便遭到如此大的挫折无疑是个重大打击。这一度使我十分迷茫,甚至想要放弃自己。
这时,班主任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人生没有简单的成功与失败,只有暂时的主动与被动。”是啊,高一一年的挫折只能说明在这一阶段我的暂时被动,而不能说明我的高中注定是失败的啊!在高一结束的那个假期,我一改平日的懒散,每天早早地去广西图书馆自习,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吃过晚饭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直到深夜才休息。假期里,当许多同学都去旅游放松的时候,我拒绝了一切娱乐活动,起早贪黑地看书,力争化被动为主动。我重点复习了高一学得很差的数学,预习了文综科目,并加强了语文的薄弱环节——作文。返校后,我仍然保持着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我高二时的紧张状态甚至超过了高三):为了节省时间,我跑着去吃饭、跑着去洗澡;为了多点学习时间,我放弃午休,留在教室看书;晚上熄灯了,我便打着电筒躲在厕所里看书;每到周末,我都从早到晚地在图书馆里学习……就这样,我成为了班里公认最勤奋的学生,也逐渐在平时的小考中崭露头角。在高二的第一次大考中,我获得了年级第三的成绩!这对于高一几乎垫底的我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鼓励。这次的成功没有让我松懈,因为高一的教训,让我明白了松懈意味着退后。于是,我始终保持着高度紧张的学习状态,让勤奋成为了习惯。
后来,常有同学开玩笑地形容高一那年是我的“噩梦”,而我却不这么认为。那年的“倒数”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奋斗的价值,也让我在后来的挫折和打击面前有了良好的心态。因为我知道,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只能使我们处在暂时的被动之中。于我而言,高一的暑假便是我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只要调整方法、愿意奋斗,我们都有机会获得转机,赢得主动。
二、方法:计划与纠错是学习过程的两大关键
在我看来,如果说奋斗是获得好成绩的基础,那么计划与纠错则是学习中的关键所在。
没有任何计划的奋斗,是盲目的奋斗,这样的奋斗,其价值无疑会大打折扣。我做计划的方法很简单:找一本轻便的小本子(方便随身携带),每天睡前在本子上写下各科要完成的任务,每项任务都尽可能地写具体,如写明要完成哪几页的习题、预习哪几单元的内容。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我常用铅笔做计划,如果第二天有了新的安排而实在无法完成已有任务,便将计划擦去或更改,完成后,我喜欢用醒目的红笔打上钩。每天睡前看到一天完成了如此多的任务,心里感到十分充实,也大大提高了第二天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反思和总结也是学习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所以纠错本和收集本成为了我学习过程中必备的东西。我在学习数学和英语两个科目时制作纠错本,而两科纠错本的做法也略有不同。数学纠错时,我不仅抄下原题和解析,还会在每到题目下总结题目的思路和技巧,并且用彩笔画出关键的步骤,同时将一些巧妙的公式和方法专门记在本子末页。这样,每次复习时只要看看纠错本,我就会得到很多启发,思路也打开了。我的数学成绩从原本的90多分提高到了140分左右,纠错工作可谓功不可没。英语纠错时,对于单项选择题和改错题,我会把题目和解析都抄下来,而对于完形填空、阅读和作文,要把题目抄下来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时我便选择“收集”:将完形填空中不熟悉的单词、词组专门记下来,把写阅读时的心得归纳写下。我很喜欢读英语范文,在范文中看到一些好的表达,我也会摘抄下来。纠错本是针对自己平时学得不够扎实的知识点而设计的,考前翻一遍,复习时也就更有针对性了。
关于语文和文综这些科目,文字量比较大,想要像数学、英语那样抄题纠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当遇到经典的题目时,我会用荧光笔标记题号,老师讲评时做好笔记,并把试卷归类放好,考前再拿出来看一遍。这些科目上,我会制作“收集本”,当然在各科上也有不同。语文的收集本我会按考试的内容分成“拼音”、“错别字”、“古诗”等板块,在平时写题或上课遇到不熟悉的知识点时便分类记下;同时多读好作文,把精彩的句子、经典的事例也收集起来,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库”。有空翻一翻,考试时用上两句便能为文章增色不少。再说文综,平时写题时,我常在答案中看到一些常被忽略的知识点和经典的分析方式(尤其是材料分析题、自然地理和政治计算题),这些知识点通常只有几句话,我便选择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虽然这样有些零散,但收集小知识点可以强化记忆,复习时也能完善知识网络。大的知识框架和课本内容,大部分人都会烂熟于心,因而这些平时积累的小知识点就成了考场上取胜的秘密武器。
制作纠错本和收集本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习惯、持之以恒,不少人因为怕麻烦而放弃,殊不知只要每天抽一点时间纠错,一段时间后就会有几本内容充实而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让我们减少“一错再错”,对学习益处颇大。
三、感恩:班主任的“情商教育法”让我获益良多
高中三年,没有谁是孤军奋战,在我们身后都站着永远支持我们的老师、父母与同学,他们对我的影响有时大大超过了书本。当课堂上的不少知识已随着时间慢慢在脑海中淡去,与他们相处的时光却变得格外清晰。
在这三年中,有一个人对我的影响格外深远,他就是我的班主任——韦屏山老师。可能和很多同学不同,我的班主任并不是我的科任老师,我甚至没有听过他的任何一堂物理课。他常说:“我不是你们的老师,而是导师。因为我希望能在你们的成长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作为班主任,他不是每天在班里盯着我们,而是时不时来班里转两圈,或是进行一次几十分钟的演讲。每次演讲,他都会送给我们一句话,除了上面那句“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与失败,只有暂时的主动与被动”对我影响颇深外,他还有很多的“名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比如在我喜欢回顾过去的成绩、对未来有过多假设时,他告诉我“活在当下,做能做的”;再说我有时会在其他同学发言时悄悄在下面看书写题,这时他告诉我“关注也是生产力”……韦导的“名言”不长,有时甚至不算通俗易懂,需要我们仔细琢磨上好一会儿,我们也常埋怨他老说些“大空话”、“大道理”。可过了段时间再回味他的话,却发现总能悟出些道理,这些道理在课堂上的知识被逐渐淡忘时,依然能清晰地记在脑海中。
我和韦导还有一个“周末小约会”,说到这你可能会奇怪:这老师学生的,约什么会呀?!其实我们的约会很简单:每个周末的早晨六点半,我都要发短信给韦导。我发的短信很短,多是一句“早安!”,韦导也不是每次都回,其实目的就在于让我告诉他:我已经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奋斗了。记得他刚提出这个“小约会”时,我有些不情愿,刚开始还老是忘了发短信给他。每次我忘记了,他都会发条短信问我起床了没,甚至打电话过来问我怎么忘记了和他的“约会”。久而久之,这个六点半的约会成为了我的习惯,我愈发地享受早起看书的感觉,直到高考结束,我依旧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对于这一切,我不得不向韦导说声“谢谢您!”。
我记得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人性的发展与幸福的奠基”。而在考试压力大、教育功利化现象越来越明显的今日,不少老师把“应试”变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忽略了学生的整体发展。而韦导确是一个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好老师,他不仅注重我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我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他要求我们每天最少锻炼半小时,放学后要求大家一起去跑步;他提醒我们保持“童心”,每周组织一次老鹰抓小鸡这样的“幼稚游戏”;他告诉我们要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能力,班里买了大书柜、设了图书角,每周的班会课会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同学选好课题,展示、交流几周来的研究结果……这样的教育,让我毕业时收获的,不仅是高考成绩,还有影响我一生的人文素养。感谢韦导,感谢他的“情商教育法”!
四、兴趣:寻找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平衡点
南宁三中有着形形色色的社团和比赛,我曾无意听到有同学担心“三中有这么多活动,会不会影响学习呀”。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习与兴趣之间,是可以寻找平衡点的。我自己便是一个例子。
由于爱好英语,我加入了学校的英语社并在高二的时候担任社长助理。英语社的活动安排在每周三的下午放学,内容主要是社员间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或做些小游戏,有外国友人来访三中时,英语社的主要成员还要负责接待。刚参加社团时,所有的社员都是热情满满,每次活动都有很多同学参加。可随着课业压力增大,不少社员退出了英语社。每次当我看到大家在忙着学习,而我却要安排和参加活动,心里也有些犹豫。尤其是外国友人来访时,我要缺好几节课来完成接待工作,心里更是不安。但我热爱我的社团,并且相信英语社的这些活动对提高我的口语水平和综合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我几乎没有缺席过社团里的活动,遇上作业多或是复习压力大的时候,我会尽量提高效率,有时还会在活动日前后适当开开夜车,把落下的功课赶上。
除英语社外,我还在高二时加入了演讲社,并担任了副社长。这个社团的主要工作不是“演讲”,而是组织学校里如金莺辩论赛、MVJ主持人大赛等大型赛事,并担任评委工作。比起英语社,我在演讲社花费的时间更多。我们常用整个中午和周末时间开会讨论比赛安排、接连好多天下午放学担任比赛评委……一到有比赛的时候,我常忙得焦头烂额,又为落下的功课犯愁。有时事情太多,实在无法完成计划本上的安排,我只好“忍痛割爱”,减少每天的作业量,选择较为重要的练习和老师要讲评的题目完成,并且开起了夜车。等到比赛结束,我便加紧学习,把比赛期间落下的功课赶上。不得不说,演讲社的活动增大了我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但我并不后悔参加演讲社,因为组织比赛、担任评委的过程,都是提高我个人能力的过程。
至于如何处理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我参加社团的原则是“不影响学习”,但我也拒绝做一个远离课外活动的书呆子,因而在学习与兴趣之间寻找平衡点至关重要。我想,在选择课外活动时,我们不能空有满腔热情,见到社团活动就参加,最后活动过多忙得措手不及,必然会影响学习和活动的质量。我的建议是,在选择活动前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两种喜欢的活动,认真地参加。当课外活动占用学习时间时,应当先对当天的功课做好计划,先完成重要的,提高效率,活动后还应把落下的功课及时补上。如果课外活动确实对学习和休息影响较大,那么还是应以学习为重,放弃或是参加其他课外活动。我们应让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如果让它成为一种负担,那么便是过犹不及了。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我看来,如果说奋斗是获得好成绩的基础,那么计划与纠错则是学习中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