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剩余劳动力和二元经济结构

5.1 引言

在第三章里,我们介绍了舒尔茨的“贫困但有效”理论,同时也提到了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理论。在刘易斯1954年发表的经典论文里(Lewis,1954),他提出了关于传统农业的剩余劳动力理论。他认为,和西方现代经济不同,传统农业里存在经常性的劳动力过剩,这些过剩人口获得生存工资,却不增加农业产出。由于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工业劳动力供给具备无限弹性,即存在所谓的“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的扩张可以是无成本的,而政府也可以通过兴建公共工程,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就业,并促进经济发展。刘易斯的理论经由兰尼斯和费景汉(Ranisand Fei, 1961)进一步发展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按照这个理论,一个发展中经济需经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存在剩余劳动力,城乡市场不统一,即形成“二元结构”;第二个阶段剩余劳动力被工业完全吸收,城乡结构统一,社会进入现代经济阶段。两个阶段之间的转折点一般称为“刘易斯转折点”。这个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很好的描述。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被挤出农业。自1990年代初期以来,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其情形和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很类似。但是,自2004年以来,工人工资增长加速,从而导致当下学术界的一个重要争论,即中国是否已经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

本章的安排如下。在接下来的5.2节里,我们首先讨论刘易斯的剩余劳动力概念,然后讨论剩余劳动力存在条件下的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并介绍兰尼斯和费景汉的阶段论以及平衡发展理论。5.3节介绍阿玛蒂亚·森对刘易斯剩余劳动力概念的改进,并进一步讨论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工业劳动力无限供给之间的关系。刘易斯在从剩余劳动力推导出工业劳动力的无限供给的时候,忽略了一些逻辑困难,森的改进可以克服这些困难。5.4节讨论剩余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利用一个专栏介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5.5节讨论剩余劳动力的度量问题。如何度量剩余劳动力,对于我们理解我国是否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是至关重要的。最后,5.6节总结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