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冷”与“热”
在同一个分类价值系统和经验系统中,饮食的二元分类最为平常的是所谓“冷食/热食”。但这样的分类在中国的饮食体系中却表现为破解、调和相并置的理念和实践。所谓“破解”,是打破绝然的二分对峙;所谓“调和”,是将二元化合。李亦园教授认为,中国的饮食传统中除了“滋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系统,就是“冷热调和”的想法,而一切食物的摄取可说都在这两大原则下进行。说到“冷热调和”的观念,在食物史上已有很长久的历史,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早就对各种植物、药物的性凉或性燥作系统的记述。一般说来,中国人大都懂得热底的人要多吃凉物,凉底的人则该吃热物;如因“激热”而致病,则服凉药,反之则服热药。这一观念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中占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到现在还相当程度地保存着。从现代科学的分类标准来看,传统中国食物系统的这种冷热观念,有很多是难以理解的……根据一位营养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Eugene Anderson)的研究,中国传统食物冷热观念很可能是采多重标准的分类,其标准包括成分、色泽、生态、豢养与否、区域、烹调等等。由于这些标准的随机交互作用,所以会有很多难以用客观立场去理解之处。
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中,食物的“冷/热”与身体以及身体状态的“冷/热”相对应、配合。一般而言,“热”的身体或“热”的身体状态需要以“冷”的食物来调和,反之亦然。许多病由“激热”、“激冷”所致,治疗的方式之一就是以“热/冷”食物进行调养。我国民间甚至有更为广泛的延伸和应用,比如体有“体热/寒”、血也有“热/冷”、胃有“胃寒”、肝有“肝火”、气有“气躁”、甚至还有从娘胎里带来的“胎热”。而“热”有时也与“毒”(如胎毒)串通。比如在《红楼梦》中的宝钗、探春都患有类似的毛病,而宝钗喜食枸杞芽(中医里为清火之物),探春脾气暴戾都与体热、肝火有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