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道路交通
1985年,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只有1541公里,经济建设与公路交通的矛盾十分突出,“行路难”的感叹处处可闻。全市80%以上的乡镇政府所在地不通油路,没有一条二级以上的公路。2014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961公里,为1985年的5.82倍。按行政等级分,国、省道干线公路953.8公里(国道222.8公里、省道731公里),农村公路8006.8公里(县道1218.7公里,乡道3454.5公里,专用公路28公里,村道3305.6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318.6公里、一级155.1公里、二级660.6公里、三级1502.6公里、四级6087公里、等外236.6公里。公路密度为95.11公里/百平方公里,39.21公里/万人,在全省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7位。晋城市为“条块结合”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省公路局晋城公路分局及各县(市)公路管理段,负责国、省道干线公路管理。省汽车运输集团晋城汽车运输公司及各县(市)汽车站,主要负责省际、市际、县际长途运输;市、县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庄道路建设管理,局下属的市、县汽车运输公司主要承担县乡客运,市、县道路运输管理局(所)负责境内道路运输全行业管理。
晋阳高速公路
一、高速公路
晋城市高速公路建设始于1996年,当年5月开工建设晋阳高速公路。2014年末,全市共有高速公路7条(段)318.6公里。此外,还有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69.6公里在建;安泽至沁水、阳城至济源、泽州县韩家寨至芮城县风陵渡(阳城至垣曲)三条(段)高速公路列入全省“三纵十二横十二环”高速公路网建设规划。
(一)晋阳高速公路
晋城至阳城高速公路,起于晋城寺底村,与长晋高速公路相接,与晋济相通,止于阳城东关,与省道陵沁公路、阳济公路相接,中途与晋城环城高速公路、阳翼高速公路相通,是省、市“九五”公路建设重点工程,也是山西省第一条由市(地)政府组织建设的高速公路。1996年5月1日开工,1997年12月建成通车,长40.213公里,其中润城至阳城8.5公里为半幅式高速公路。全线共有大桥4座,中桥6座,小桥1座,立交桥2座,涵洞74道,隧道5座,投资6.6亿元。
晋阳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加快阳城电厂建设、服务其生产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沁水煤田的深度开发,沟通沁河、丹河两大经济区具有重要意义。
(二)晋焦高速公路
晋城至焦作高速公路,是山西东南部连接晋豫两省建设最早的高速公路,起于东上庄,与凤台街相接,与长晋二公路和长晋高速公路相交互通,途经泽州县金村镇、柳口乡,在韩家寨村进入河南省焦作市,与焦作至郑州高速公路相接,全长48公里,其中晋城市境内32.052公里。1997年10月29日奠基开工,2002年12月22日剪彩通车,总投资14.4亿元。
晋焦高速公路
该路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工程艰巨。全线共有大桥10座,中桥1座,小桥11座,涵洞53座,互通式立交3处,隧道11座,单洞合计长20502米。沿线许多地段人迹罕至,当年为了进入工地,共修建施工便道180公里,相等于该路里程近三倍。全线最大纵坡5%,最小平曲线250米,分离式双向四车道,路基宽为山岭区21.5米,重丘区23米,设计时速60~100公里,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该路以丹河特大石拱桥为著。该桥位于K10+750处,横跨丹河峡谷,共8孔长425.6米,高81.6米。其中主孔146米,2000年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之最。隧道以牛郎河特长隧道最长,为两座单线隧道,分别长3952米和3893米,时为华北地区高速公路最长隧道。
(三)长晋高速公路
长治至晋城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分别与晋焦、晋济、晋阳、晋城环城、高陵、太长高速公路相接和相通。起于长治市下秦村,止于晋城市寺底村,全长89.442公里,途经2市5县区、27个乡镇、108个行政村。全线设长治南、长治县、高平、南义城、金村、晋城东、晋城7个收费站和高平服务区,其中晋城市境内58.856公里。
长晋高速公路
该路由山西省交通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投资,总投资21.712亿元,长治、晋城两个公路分局分别组建项目部负责建设各自境内段。2002年9月29日奠基,2004年11月16日剪彩通车。
(四)晋济高速公路
晋城至济源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的组成路段,起于寺底村,与泽州南路相接,与长晋高速公路互通,止于省界,长30.224公里。有桥梁16座(特大桥1349米/2座,大桥12座,中桥2座),长5255.7米,隧道9座,长13292.8米,桥隧合计18.5公里,占路线里程61.7%。有涵洞32道,互通立交1处,分离式立交桥6处。全线地形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概算投资21.7亿元。设服务区1处(晋城服务区),收费站2个(泽州收费站、天井关收费站)。2005年3月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剪彩通车。2009年2月,成立晋城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该路与晋济与晋阳高速公路实行统一管理。
晋济高速公路
该路构造设施中,仙神河大桥,是该路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地处晋豫交界悬崖绝壁地段,为独塔斜拉式大桥,长331米,其中桥面以下墩高150.07米,桥面以上塔高49米,塔墩总高210米;月泉湖特长隧道,全长4721米,是晋城市最长的公路隧道,也是晋济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五)阳翼高速公路
阳城至翼城高速公路,起于阳城县北音村,与晋阳高速公路互通相接,止于沁水县关门村,途经阳城、沁水2县7个乡镇35个村,长64.84公里(线路重新划分后,阳城至分割点35.976公里为阳翼高速公路,分割点至桥上镇28.864为陵侯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47亿元。全线有特大桥3480.5米/2座,大桥10167.4米/27座,分离式立交155.5米/3座,隧道11971米/13座(长隧道3303米/1座、中隧道7873米/8座、短隧道795米/4座),天桥821米/14座,通道34道,涵洞91道,桥隧总长占主线里程40%,其中北深沟特大桥为主跨260米的中承式钢管砼拱桥,施工技术成分高,是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和控制性工程。设润城北、阳城北、芹池、沁水东、沁水西互通式立交5处,停车区1处,服务区1处,管养中心1处。2007年7月19日奠基开工,2010年10月25日,与晋城环城高速公路一同剪彩通车。
阳翼高速公路北深沟大桥
(六)晋城环城高速公路
晋城环城高速公路起于泽州县北义城镇张庄村,与长晋高速公路相接,止于南村镇陈庄村,与晋阳高速公路相通,长29.475公里,总投资14.137亿元。有大桥5座,中桥18座,小桥4座,涵洞通道94道,互通立交6处(北义城、巴公、泽州北、西上庄、南村),天桥12座,收费站4处,服务区1处。
晋城环城高速公路
2009年2月1日,该路控制性工程及采空区治理提前展开,2009年4月25日,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10月25日,与阳翼高速公路一同剪彩通车。
(七)高陵高速公路
高陵高速公路
高平至陵川(省界)高速公路,是高平至新乡高速公路山西省境内段,也是省道陵川至侯马(S80)的组成路段。起于高平市河西镇常乐村,与长晋高速公路互通,往西与在建的高(平)沁(水)高速公路相接,往东途经高平、陵川2县(市)8个乡镇59个行政村(高平市3个乡镇22个行政村,陵川县5个乡镇37个行政村),止于陵川县古郊乡营盘村,长62.945公里,在王莽岭隧道1/2处与河南省待建的新(乡)高(平)高速公路交界。有大桥24座,中桥9座,涵洞122道,天桥11座,隧道13座,主线桥梁隧道共长20289米,占路线里程32.23%。设收费站5处(郝庄、陵川、棋子山·待建、王莽岭(省界)、王莽岭景区),管理中心1处,陵川服务区1处。投资37.15亿元,由山西省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BOT方式投资,山西高陵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建设和经营管理。2009年4月开工建设,2010年末建成常乐互通至陵川县城小循环段31.3公里,2011年全线完工,2012年8月28日剪彩通车。
附:高沁高速公路
高平至沁水高速公路(在建工程),起于高平市河西镇常乐村,与高陵高速公路相接,与长晋高速公路相交相通,止于沁水县龙港镇中木亭村,与阳翼高速公路相通。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十二横十二环”第十横的组成部分,路线长69.55公里,互通连接线全长6.85公里,投资估算为58.67亿元。途经高平市河西镇、马村镇,泽州县下村镇,沁水县胡底乡、端氏镇、郑庄镇、龙港镇。主要构造设施有:特大桥2383米/2座,其中里必沁河特大桥上跨侯月铁路、省道331线,上部结构为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最大桥高91米。该路2010年开工,2014年在建。
二、国道省道农村公路
(一)国道
锡(林浩特)海(安)线(G207线)该线是唯一途经晋城境内的国家级干线公路,起自内蒙古的锡林浩特,途经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止于广东省海安市,全长3317公里,从盂县十八盘进入山西,经阳泉市、长治市、从高平市神农镇进入晋城境内,自北至南依次途经高平市神农、三甲、城关、米山、河西;泽州县北义城、高都、金村;晋城城区钟家庄;泽州县南村、大箕、犁川、三河镇共1市2县(区)13个村镇,在泽州县道宝河村南进入河南省济源市,在山西省境内里程467公里,晋城境内里程116公里(含复线),起讫桩号为K1228+105-K1329+456、K1287+752-K1302+493(复线),编号G207。
该线晋城境内原由太洛线高平丹珠岭至泽州新房洼段及新房洼往南的山西晋城至湖北光化县公路(简称晋光公路)组成。1992年,长晋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建成之后,划归207线,原太洛线高平丹珠岭至泽州司徒段划为省道长晋线。
1996年,按照山西省《国省道调整方案》,将晋城至长治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原太洛线晋城牛匠至新房洼段和晋光线组合为国道207线(境内段)。
该线始建于民国14年(1925年),即祁县白圭镇至晋城公路简称白晋公路;该路线后改为太原至大口公路,简称太大公路;又更名为太原至洛阳公路,简称太洛公路。
该线泽州牛匠至新房洼段,建于民国年间。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改造,70年代初铺装为沥青路面,1983年至1985年9月修筑为复线,并铺筑沥青路面,路线等级为三级公路。
泽州县新房洼经衙道至道宝河段,为国家投资修建的山西晋城至湖北光化县国防公路山西境内段,长30.5公里。1982年4月开工,1987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为山岭重丘三级公路,路基宽8.5米,路面宽7米,最小平曲线半径25米,最大纵坡8%。
该线晋长二级汽车专用公路,起自晋城市城区钟家庄乡白水村,途经高平市,在团池乡换马村北入长治市,经长治县止于长治市区八一广场西侧,全长92.4公里,其中晋城市境内57.4公里,较原太洛公路缩短里程15.6公里。1991年9月1日开工建设,1992年12月25日竣工通车。之后,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南端由白水村延伸至泽州县牛匠村,里程增加为59公里。
1996年至2008年,晋城公路分局用翻修、改建、综合改造等措施,对该线薄弱路段及部分桥梁进行改造,扼制了该线由于交通量大、超载车辆过多而造成的路况下降现象。
2002年8月1日,长晋二级公路(晋城段)整建制移交山西省交通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管理。
2011年4月底,为理顺国省道管理体制,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安排,该线高平北营至晋城东上庄路段由晋城市商品公路开发总公司移交晋城公路分局管养。
截至2013年底,该线高平北营至晋城东上庄段除高平沟北至川起5.7公里(高平市过境段)为一级路外,其余45.695公里为二级路,路基宽度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东上庄至牛匠段8.557公里(晋城市区过境段)为一级路,路基宽度20-2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牛匠至衙道段为二级公路,长29.648公里,路基宽度8.5-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衙道至河南省界段为三级公路,长12.056公里,路基宽度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牛匠至新房洼(复线)段为二级公路,长14.741公里,路基宽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有桥梁1631.21米/63座,隧道79.6米/2座。
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线晋城境内等级和路况明显提升和改善,已成为晋城煤炭南出中原大地的重要出口,对于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拉动区域经济腾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省道
坪(上)曲(沃)线 该线起于陵川县六泉乡小坪上,经陵川县六泉、平城、秦家庄、杨村、礼义,高平市建宁、陈区、米山、南城、野川、原村,沁水县胡底、端氏、郑庄、龙港,共3县(市)15个乡镇,在沁水县东坞岭入临汾境,途经翼城县,止于临汾市曲沃县城,与省道大(同)运(城)线相接,全长223公里,编号S331。晋城境内呈东西走向,起讫桩号K0+000—K186+121,实际里程182.743公里。
该线沁水境内段始建于民国25年(1936年),原为曲(沃)高(平)公路之一段,由时任阎锡山政府秘书长的贾景德(沁水县端氏人)倡导,在原古道的基础上拓宽改造而成,为简易公路。新中国建立初,该线历经战争破坏,年久失修,1956年,沁水县对里必至老马岭段50公里路基及桥涵建筑物等设施进行全面修复。1971年,沁水县将东大村经庙坡至槐庄段的越岭线路改建为东大经中乡至槐庄段的沁河沿岸三级公路。1967年至1970年,该线沁水端氏至高平城南段列入国家三线(国防)公路建设计划,晋东南地区将其改建为三级公路,砂砾路面,路基宽7.5米,路面宽6.0米。1984至1993年,陵川县对原县道陵(川)礼(义)线经秦家庄乡、杨村乡至杨寨河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进行改造,并划为省道沁辉线,将礼义至杨寨河段划为县道。同时对礼义至杨村段按二级技术标准进行了改造,铺装渣油沥青路面。1985年,晋东南公路总段对唐安至高平段17公里实施改造,为二级技术标准,3cm沥青表面处治路面,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为该线乃至晋城市首段等级较高的路段。
1988年4月,山西省公路局晋城分局成立,沁辉线沁水、高平境内段,晋韩线划归晋城公路分局管养。陵川境内段作为一般干线,由晋城市交通局代管。
八、九十年代,沁水、高平、陵川县(市)政府先后对沁水至老马岭、桥北至礼义、礼义至河南省界路段实施了改造,对部分路段线形做了较大调整,公路等级达到二、三级标准,宽度8-9.2米,并分别成立了收费公路(称商品公路)经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收费经营、养护和路政管理。
1996年,按照山西省《国省道调整方案》,将原省道晋韩线沁水境内杨河桥至东坞岭段、原省道沁辉线沁水至高平境内段和陵川境内段组合为省道曲辉线。2000年,第二次全国公路普查将原省道曲辉线境内段起、终点互换,更名为坪曲线。该线是山西省“三纵八横”公路主骨架“八横”之一,东西分别与太焦、侯月两条铁路相交,是晋城境内的一条重要经济干线。
2001—2002年,经省交通厅与晋城市委、市政府多方协调,晋城公路分局分别与高平市政府、沁水县政府和晋城市交通局签订协议,将高平商品路开发有限公司、沁水境内商品公路、陵川商品公路公司整建制移交晋城公路分局管理,对该线高平、沁水县境内商品公路进行整体并购,整体开发。同时,改造了沁水和高平多年来由等外路连接的通道,坪曲线全线建成等级公路,成为名符其实的横贯晋城东西的经济大动脉。
截至2014年底,该线陵川境内杨寨河段0.84公里、高平境内龙渠至桥北1.61公里、沁水境内杨河桥至景家沟3.04公里为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0-32米;其余177.253公里全部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7.5—12米。境内全线高级路面162.895公里,次高级路面19.848公里,路线总长182.743公里,桥梁2885.38米/80座,隧道3557.4米/16座。
陵(川)沁(水)线 该线起自陵川县杨寨河,与省道坪曲线相接,呈东西走向,途经陵川县崇文、附城、西河底,泽州县大峰头、大兴、焦元、崔庄(长晋高速互通)、背荫,城区司徒、七岭店、屋厦,复入泽州县,经川底、周村,阳城县北留、润城、八甲口、凤城、西河、芹池,沁水县龙港,共5县(区)20个乡镇,止于沁水县城东杨河桥,与坪曲线重新交汇,境内起讫桩号K0+000-K153+550,全长146.72公里,编号S332。
该线原为省道晋韩线沁水至晋城段和晋陵公路晋城至陵川段。1996年,按照山西省《国省道调整方案》将二者合为该线。是山西省“三纵八横”公路主骨架“八横”之一,东西分别与太焦、候月两条铁路相交,是境内一条重要经济干线。
该线晋城至沁水段古为崎岖逶迤的驿道,民国9年(1920)年始,首先修筑阳城至沁水段。民国25年(1936)年,开始修筑晋城至阳城段,至民国29年(1940年)基本建成。因屡遭战争破坏,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沁水城关镇杨河桥、小岭坡,阳城芹池乡吕家河、芹池村等路段原线路荒芜,构筑设施残缺无几,全线狼籍遍体,行驶极为困难。1952年起开始分批分期进行修复,至1957年全部铺装砂砾路。晋城至陵川段古为泽州府至陵川县的驿道,民国年间开始修筑简易公路。民国30年(1941年),日本侵略军修通晋城至峰头的简易公路。1956年10月,建成陵川境内简易公路。1958年,陵川与晋城两县合并为晋城县后,将其改造为宽7.5米的六级公路(当时公路技术等级)。1977-1988年,晋东南公路总段对段进行技术改造,并铺筑沥青路面,完工后,晋城市实现了县县通油路。
1988年,晋城公路分局成立,晋韩路划归晋城公路分局管养。1988年至2002年,晋城公路分局陆续将晋城市出口路段3公里、阳城县城过境公路阳高泉至下李丘、陵川县过境路杨寨河至后川段改建为二级公路;将阳城境内水村至西河段拓宽配套为超二级,路面宽度24.5米。
2002年4月至2003年11月,晋城公路分局投资将陵川杨寨河至西河底段新建为一级公路,其中杨寨河至后川村西段宽20米;后川至西河底宽10.25米。2003年6至2004年10月将西河底至牛匠段新建为一级公路,路面宽度25.5米。该线建成后,成为晋城市高等级、高标准的西环和北环路,极大改善了沿线群众的出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5年至2007年,晋城分局对阳城西河至沁水杨河桥段、晋城西上庄至阳城下李丘段进行了路面综合改造,有效改善了路况。
为改善沁水县交通运输环境,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2010年,沁水县政府出资将该线中木亭至杨河桥段新改建为一级公路。
截至2014年底,该线陵川杨寨河至后川8.645公里、陵川西河底至晋城城区西上庄段28.22公里、阳城境内北留段3.66公里、阳城境内下李丘至西河段3.6公里、沁水境内中木亭至杨河桥4.27公里计48.395公里为一级路,路基宽度21-4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陵川境内后川至西河底24.71公里、阳城境内阳高泉至下李丘5.3公里二级路,路基宽度10.25-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余68.315公里为三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现有桥梁1666.25米/36座,隧道227米/1座。
沁(水)东(镇)线 该线起于沁水县城五柳庄,途经龙港、中村二个乡镇,在中村镇张马村西入临汾境,经翼城县西阎镇入运城境,经绛县,止于闻喜县东镇,与大(同)运(城)公路衔接,全长120公里,其中境内段28.605公里,起讫桩号K0+000-K28+605,编号S334,是晋城市通往运城地区的一条捷径,原为沁水至中村县道,1996年国省道调整时改为省道。
该线境内段始建于1962年,至1963年建成,长31公里,称沁中公路。1980年,将线路经东沟改为经上阁,在张马村与翼(城)中(村)公路相接。1990年,在郝家村西开凿隧道,舍去爬山线路,从郝家村经宋庄至蚂蚁沟口与原线路相接。1995年,全线铺装为沥青路面,该线全部达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1996年,按照《国省道调整方案》,该线调整为省道,划归晋城公路分局管养。
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晋城公路分局对该线进行路面综合改造,其中五柳庄至杏峪、蚂蚁沟至张马段共计1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路基宽8.5米,路面宽度7.5米,杏峪至蚂蚁沟段共计13.613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路基宽7.5米,路面宽度6.5米,同时对该线郝家隧道进行防漏水处理。
2010年,由沁水县政府出资对该线五柳庄至杏峪段计11.376公里拓宽改造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由原7.5米拓宽为11米。2012年起对该线杏峪至张马段进行拓宽改造,现正在建设中。
截至2013年底,该线五柳庄至杏峪段计11.376公里为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2米,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杏峪至张马17.229公里为三级公路,路基宽度8.5米,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全线有桥梁197.57米/10座,隧道618.4米/2座。
该线是山西省三纵八横骨架中一横的补充和完善,是通往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云洞、柳氏民居等景区的必经之路,它的建成,对当地旅游开发及沁水县的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长(治)晋(城)线 该线起于长治市五一桥,经长治、长子,在高平丹珠岭入境后,经高平市寺庄、南城、河西,泽州县巴公,城区北石店共5个乡镇,止于晋城市城区七岭店,原为国道207线的一段, 1992年建成长晋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并入207线后,该线调整为省道长晋线,编号S227。2013年,该线高平南王庄至晋城司徒段新改建为一级公路,原遗留旧路段移交地方政府。截至2013年底该线晋城市境内全长55.781公里,起讫桩号为K30+908—K86+689。
该线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为白晋公路一段,民国14年(1925年)10月开工建设,由于工程量较大,加之指挥不力,及战乱和灾荒影响,至民国19年(1930年)才得以完工。至民国26年(1937年),该线所在的太原至大口公路为山西省唯一与外省公路相接的出口路。1952年8月30日,长治专署决定,在晋城、高平等县搞公路石子路面铺装示范。高平县在以后的连续两年,按照“依靠民力,就地取材,分期改善,逐步提高”的方针,利用当地的矿渣、残砖块、砾石等骨料,改善路面23.79公里,使汽车时速由原来的23公里提高到35公里。同时,对该线境内段不断进行裁弯降坡,增建桥涵,拓宽改造。1964年,开始分期分段铺筑沥青路面,历经10年,至1974年全部铺筑完毕。成为晋城县最早的一条沥青路面公路。
1996—2003年,晋城公路分局先后对该线高平、晋城境内22余公里进行拓宽配套、稀浆封层、路面加铺和翻修改造,部分路段路面宽度达9米。2002年4月底至2003年10月,晋城公路分局对长晋线丹珠岭至唐庄25.7公里进行改建,技术标准平微二级,路基宽12米,路线里程缩短2.266公里,道路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为从根本上解决该线高平至晋城段瓶颈问题,晋城公路分局将该路段新改建为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米。长晋线高平至晋城段新改建工程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区域交通运输环境,且缩短了晋城市区至高平市的直达距离,长晋线里程比旧路缩短8.141公里。
截至2014年底,该线高平境内丹珠岭至南王庄为二级公路,长18.992公里,路基宽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高平南王庄至晋城七岭店为一级公路,长36.789公里,路基宽24.5米,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全线桥梁2487.38米/28座,隧道2330米/2处。
碗(城)周(村)线 该线起点位于泽州县晋庙铺镇碗城村,经上犁川、下犁川、下河、班焉等6个村镇,终点在周村与省道陵沁线相接。路线全长73.358公里(含复线),起讫桩号为K0+000—K50+103、K0+000—K23+658(复线),编号S333。
1996年,该线由原县道周犁公路、省道太洛公路新房洼至大口段组合为省道,是为周沁线。起于周村镇周村村东,途经李寨、犁川、晋庙铺三个乡镇,在省界大口村入河南省沁阳市常平村,经北王庄止于沁阳市区,境内段51公里,在犁川镇新房洼与国道207线交叉后,至省界为复线公路。犁川至省界段,属30年代修建的白晋公路之一段,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分段进行改造。1973年,铺筑沥青路面, 1982年至1984年,修筑为复线,1987年,复线铺筑沥青路面。
该线周村至犁川段,1986年10月至1990年5月改造为二级标准砂砾路面,北接省道陵沁线,南连国道207线,比原绕道晋城至新房洼缩短里程29公里,是阳城、周村一带直达河南的捷径,为我省第一条商品公路。2002年7月,周沁线划归晋城公路分局管辖,撤销佛头收费站,并正式更名为碗周线。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晋城公路分局对全线进行路面综合改造,全面提升路况。
截至2014年底,该线全线为三级公路(含复线碗城至新房洼23.658公里),路基宽度8.5米,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有桥梁155.75米/9座,隧道445.6米/2座。
长(治)陵(川)线 该线起于长治市南关,经长治县、壶关县,由陵川县秦家庄乡桥蒋村入境,途经原庄岭、后河、平城、南坡,止于陵川县平城镇杨寨河,与省道曲辉线及陵沁线相接,全长61.35公里,编号S226。其中晋城市境内11.985公里,起讫桩号为K39+247—K51+232。
该线境内段始建于民国26年(1937年)8月,由陵川县修筑,抗日战争中,为阻击日军进犯,抗日军民对公路进行严重毁坏。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将该线改造成马车路。1953年3月,陵川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正式以公路标准修筑,改造后,路面宽4米,为陵川县最早的公路,时称陵长公路。1955年秋,将杨寨至平城段进行改线,完善设施。1957年夏,将路面拓宽达6米,铺装炉渣路面。1958年,将路面拓宽为7.5米,提高路面质量,使之成为陵川县最早的等级(六级)公路。
1975年3月,原晋东南公路总段勘测设计,陵川县革命委员会组织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最大纵坡7.9%,最小平曲线半径55米,路基宽度7.5~8.5米。1976年10月,完成沥青路面铺装17.8公里。1989年,对该线4公里进行加铺改造。
1996年,国省道调整将杨寨河至壶关县界12公里划为长陵线,划归晋城公路分局管养,1996年至2009年,晋城分局先后3次对该线进行翻修及综合改造,很好地保持了路况。
截至2014年底,该线境内段全部为三级公路标准,面层为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路基宽度8.5米。
该线是连接陵川县与长治市的主要通道,建成后对陵川县及沿线周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长(治)平(城)线 该线起于长治市,从壶关县树掌镇入境,经上河、苏家湾、北召河、下川,终点止于陵川县平城镇,全长71公里,编号S225,其中晋城境内7.7公里,起讫桩号为K65+953—K73+653。
该线在60年代,原是一条仅能行驶牛车的乡村小道。70年代,改造为简易公路,列为乡道。1992年冬至1994年春义务修路运动中,改造为四级砂砾路。1996年,全省路况普查中,列入省道。
1996年,按照省交通厅国省道调整方案,该线划归晋城公路分局管养。
2003年3—5月,晋城公路分局投资按二级公路标准,对该线平城至苏家湾段进行拓宽改造,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完善沿线设施,完工后,晋城境内干线公路砂土路面全部消灭。
截至2013年底,该线境内段全部为山岭重丘二级标准,沥青混凝土路面,小桥26.88米/2座,路基宽度8.5米,最大纵坡6%,最小平曲线半径178.9米。
该线的建设,对发挥路网规模效益,开发矿产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陵沁连接线 该线起于城区西上庄,终于牛匠,是省道陵沁线和国道207线的连接线,全长7.397公里,一级公路,路基宽度25.5米,沥青混凝土高级路面,编号S242。
(三)农村公路
1985年,全市共有农村(县、乡)公路1064公里(村道无统计)。30年来,经过不断地建设和改造,特别是近10多年来,以村村通水泥(油)路为主的大规模建设,农村公路达到8006.8公里,其中县道1218.7公里,乡道3454.5公里,村道3305.6公里,专用公路28公里。
县(区)公路
城区
(1)连(川)南(大库)公路。起于钟家庄乡连川村,207国道k1228+430处,途经陈岭、谷堆头、山门、东武匠、寺底、耿窑、金匠、南田石、东田石、西田石、时家岭等村,长21公里。1992年建设连川至东武匠段,1993年对原路拓宽改造,建成东武匠至南大库段。1996年对南大库(时家岭)至金匠段进行路面改造,1998年变更为县公路。2004年利用国债资金改造东武匠—金匠—时家岭段,铺装沥青路面。2006年金匠叉道段划为乡道尧苇线,至此该路里程为11.9公里。
(2)王(台)司(徒)公路。起于北石店镇王台铺村,止于北石店镇司徒村,长7.6公里,是通往凤凰山、王台铺两个煤矿的重要道路。1989年发动沿线群众拓宽改造;1990年晋城矿务局和市、区、乡政府及沿线群众共同筹资修建王台铺至鸿春段和孙村至司徒段,1995进行路面改造。
泽州县
(1)马(村)巴(公)公路。起于高平市与泽州县交界处,途经大阳、靳庄、尧头、东寺庄、巴公,止点与省道长晋线相交,长12.1公里。1991年,沿线受益单位投资1250万元铺装水泥混凝土路面10.4公里,线路分别从巴公镇内改至镇北、从大阳镇内改至镇东。1996年,郊区交通局改造部分路面。2003年至2010年,县政府数次投资达2300余万元进行路基路面改造,提高技术等级。2012年,投资2900万元对大阳至巴公段进行路面改造。
(2)牛(庄)泊(村)公路。长20.8公里,起于高平市牛庄村,途经鲁村、东黄石、上城公、坛岭头、东莒、北义城、南义城、高都镇、保伏、泊村、终点与省道长晋线相交。1985年至1992年多次进行路基路面改造。1993年组织群众义务修路,接通鲁村与高平牛庄段。1998年、2003年多次进行改造。2013年,投资2292万元进行路基路面改造。
(3)大(阳)东(沟)公路。长19.3公里,起于大阳,与县道马巴公路相交,途经金汤寨、中村、下村、大南庄、柳村底、石伏头、史村河、坪头、双河底,止点与省道陵沁线相交。1984至1999年,晋煤集团(成庄煤矿)、泽州县交通局数次投资分段进行技术改造。2002年,泽州县交通局筹资2200万元,以二级公路技术校准改造,次年末作为商品公路开始征收通行费。2013年,投资1.22亿元,对下村至东沟段进行路基路面改建改造。
(4)晋(城)张(路口)公路。长40.4公里,起于东上庄,途经东属、柳泉、西交河、圪针掌、南寨、北寨、西角、柳树口、西洼、北坡、止于张路口村(晋豫省界),与省道晋长二级公路、陵沁线,县道礼夺线、夺柳线形成泽州县的东循环线,连接金村、高都、西河底、附城、丈河、夺火、柳树口等乡镇,沟通二五四处、三〇厂、郭壁水电站等企业和珏山、青莲寺等旅游景点。始建于1984年,1985年作为全省4条晋煤外运公路重点工程之一,列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无偿援建项目进行技术改造。1999年、2004年,作为收费公路,泽州县商品公路管理局投资3200余万元多次进行路基路面改造,达三级标准,同时实行收费运营,2009年停止收费。2011年,泽州县政府投资600万元翻修柳口段路面。
(5)南(村)高(会)公路。长30公里,起于南村,与207国道相交,途经段匠、环秀、道庄、南岭上、望头、李寨、陟椒、坚水等村庄,止于李寨乡高会村,始建于1958年,后经南村、李寨两乡镇(公社)民工义务建勤改造延伸而成。1985年以后,进行多次改建改造。2012年,泽州县政府投资6130万元,对南村至西阎庄段进行路面改造,全线达三级标准。
(6)铁(南)武(城)公路。长13公里。起点与国道207线相交,途经犁川、西沟、南岭、红卫、武城,止于南岭乡东风村,原名犁武公路,1990年,起点从犁川口延伸至铁南岭,同时启用此名。1993年以来,多次进行较大规模路基路面改造。2006年县政府再次投资改造后,终点延伸至东风村。
(7)南(义城)牛(匠)公路。长20.8公里,起于南义城,与国道207线相接,途经渠头、巴公、关庄、西四义、庄头、甘润、南连氏,终点与省道陵沁线相接,原称为山(口)巴(公)公路。1994年改称南牛公路。2012年,泽州县投资1850万元,改造西四义至渠头段路面。
(8)夺(火)柳(树口)公路。线路长16.7公里,起于陵川县与泽州县交界处,途经玛琅山、大井头、新庄、薛细、东树沟、柳树口镇,终点与晋张公路相接。始建于1958年。2007年纳入县、乡公路项目进行改造,2010年达三级公路标准。
(9)牛(花岭)东(庄)公路。长16.7公里,起点与铁武线相接,途经西沟、葛万、后街,止于山河镇东庄村,始建于1957年。2002年县政府和南岭籍台商郭台铭共同投资565万元,对牛花岭至东土河段进行路面改造,2003年5月,县政府投资对东土河至东庄段路面进行改造。2010年全线达三、四级公路标准。2012年,县政府投资1900万元,对万芳桥至东庄口段进行路面改造。
高平市
(1)米(山)双(泉)公路。起自米山镇,经南圪塔、司家庄、山秦、北诗、上沙壁、石末,止于双泉村,长19.7公里,始称米石线,后延伸至双泉村,改称米双公路。始建于1958年,2003年在实施乡通油路工程中,连续两年利用国债资金对米山至石末段路基按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改造,铺筑沥青路面,改造里程16公里。
(2)建(宁)董(庄)公路。起于建宁,途经东岭、西韩、炉引、拥万、北诗,止于董庄,与米双线贯通,长15.7公里,是高平市东部地区的主要通道,始为拥万至董庄公路,20世纪90年代初,在义务修路热潮中,建宁、拥万、北诗三个乡镇联手共建,发动群众义务建勤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06年,以拥万为界,分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达四级标准。
(3)石(末)河(西)公路。东起石末村,途经丁壁、牛庄、西李门、常乐、河西,与省道长晋线相接,长15.2公里,1984年大修公路时,打通3条原有断头路,以三级标准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世纪90年代,河西、牛庄两乡镇以义务建勤方式铺筑沥青路面10公里。2005年,高平市利用国债资金进行全面改造并铺筑为沥青砼路面。2012年,投资1600万元,改造路基路面3公里。
(4)陈(庄)老(马岭)公路。东起陈庄,与省道陵沁线相接,途经马村、唐安至老马岭,长12.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7.3公里,三级公路5.4公里,原为省道陵沁公路之一段,老马岭隧道贯通、陵沁公路改线后,2004年全面进行路面改造,2005年划为县公路。
(5)杨(家庄)界(牌岭)公路。长37.6公里,是高平市西循环线路,起于杨家庄,与省道长晋线相接,途经高梁、河底、野川、沟村、康营、南岭、悬壶南、司家川,止于界牌岭,与长晋公路相接,在沟村与省道陵沁线交汇,始建于1958年,屡经改建改造。1990年起,高平市以义务修路方式,使野川、杜寨、悬壶南等乡镇先期通了油路。2003年列入国债项目投资,全部铺筑沥青路面。2012年,改造路面3公里。
(6)团(池)高(平)公路。北起团池村,途经三甲、邢村、凤和,入高平市区,长11.7公里,原称高太线,1992年团池乡自备矿渣灰土铺筑沥青碎石路面。2004年铺筑沥青砼路面,达三、四级公路标准。
(7)浩(庄)变(压器厂)公路。北起陈塸浩庄,途经王村、南河、红庙、口则、团池、中村、永禄、箭头,止于高平变压器厂,与省道长晋公路连接,长27.9公里,1983年,大修公路中新建20.5公里,改建7.4公里,连通王何至申家庄、中村至团池、浩庄至王家庄三段线路,形成了省道陵沁线、长晋线和县道高变线的北部大循环公路,其中三级公路21公里,四级公路6.9公里。
(8)唐(庄)固(县)公路。东起唐庄,途经南陈、康营、陈庄,与陵沁公路交汇后再经原村、冯村、章庄、交河,在黑虎庙入沁水,经上梁、司庄、石泉、窑坡与黑东线相交,长37.4公里(高平14.8公里、沁水22.6公里),始建于1958年。1983年,高平大修公路时拓宽改建陈庄至交河段,2004年,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分段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17.3公里。
阳城县
(1)阳(城)店(头)公路。为阳城县最早最长的一条县乡公路,原称阳(城)云(蒙山)线,起于鸦岩底,途经下芹、上芹、栅村、新庄、坪上、府底、泽城、固隆、次营、长占沟、征反坡、董封、陈坡、郭马、苏岭、回隆、索泉岭、阳坡、口河、柴圪塔、李圪塔、次滩、东哄哄,从西哄哄进入垣曲县,阳城境内56.8公里,始建于1957年。1998年从阳云线次滩附近连接东哄哄、西哄哄至垣曲县店头村,改称阳店公路。1989年以来,多次分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达四级公路标准。
(2)芹(池)张(村)线公路。起自阳城县芹池村,途经阳陵、宜壁、北宜、羊泉、庙底、贾寨、原庄,止于沁水县张村,阳城境内长12.1公里,1968年开始修筑。1988年,芹池、羊泉两乡组织群众以民办公助方式改造拓宽,达山岭三级公路标准。1992年铺装沥青路面。2013年,投资2.0186亿元,改建改造路基路面12公里。
(3)阳(城)东(冶)公路。原为阳城至三窑公路的阳城至涧坪桥段,1964年修建。阳济公路建设中,涧坪桥至三窑段线路被占用,阳城县城至涧坪桥(与东冶交界)段遂改为阳东线。起点为阳城东河大桥东端,途经小窑头、岳庄、长征、刘庄、马山腰、张庄、上白桑、石臼、南窑、涧坪,止于涧坪桥,长18.7公里。1988年以来,多次以民办公助的方式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06年进行沥青和水泥砼路面铺装。2012年,投资862万元,改造路基路面2公里。
(4)壁(头)索(泉岭)公路。起自壁头村,经匠礼、封头、彦掌、红坦腰、驾岭、北岭、暖辿、回龙庙、老顶庄,止于索泉岭,长25.9公里。1978年建成,为四级公路标准。2004年后分段铺装水泥、沥青路面。
(5)岔(道口)八(甲口)公路。起自岔道口(芹池村东南),与省道陵沁线相接,经南寺、马寨、东圪坨、黄岩、大宁、八里湾、町店、北庄、义城、五龙沟、蒿峪、美泉、上孔,止于八甲口下孔村,与省道陵沁线相接,长23.3公里。2006年至2008年县政府投资上亿元对全线进行拓宽改造,达二级公路标准,作为商品公路实行收费运营。
(6)阳(城)杨(柏)公路。起自风门口,经坡底、前贯沟、尹庄、壁头、土孟、河北、元岭、杨岭、九甲凹、对桥、西交、柏底头、秋川,止于杨柏,长39.2公里。1973年建成。2010年重点分段进行水泥、沥青路面铺装。
(7)端(氏)河(头)公路。起自端氏与望川交界处,经下伏、王村、柏沟、王家庄、刘善、润城,止于河头村,与省道陵沁线相接,长11公里。1992年以民办公助方式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06年,阳城县政府投资改造河头至润城段,铺装沥青路面,三级公路标准。2013年,投资220万元改造路面2公里。
(8)嘉(峰)阳(城)公路。起自町店镇张沟村与沁水交界处,途经张村、五龙沟、义城、北庄、町店、白沟、上王、东进、张村、山头,止于阳城县东关保定桥,阳城境内长12公里,原为阳城至端氏公路, 1998年更名嘉阳线。2006年分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
(9)西(樊)蟒(河)公路。起自蟒河镇西樊村与省道阳济线相接,经石臼、台头、风门、泥河、范圪塔、下桑林、桑林、钓鱼台,止于该镇押水村,长23.4公里。为了开发蟒河旅游景区,2001年投资7000万元修建,其中二级公路20.8公里,三级公路2.6公里,沥青砼路面。2006年投资2000万元续建押水至蟒河段四级公路,水泥砼路面。2010年对花园岭隧道进行危洞改造。2011年对西樊至押水段21.4公里(除泥河段2公里外)进行沥青砼铺装。次年,因西冶水库蓄水,改造提高泥河段路基。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投资3038万元改造路基路面。
(10)端(氏)润(城)公路。起自沁水县端氏镇,经望川、王村、柏沟,止于刘善村,与晋阳高速公路润城收费站相接,阳城境内长6.5公里,2002年7月开工,2005年8月30日通车收费运营。
陵川县
(1)陵(川)修(武)公路。起于陵川县城,止于河南修武县,陵川境内长57公里,山岭重丘区二、三级公路,有隧道2座550米,桥梁5座193米。1997年,国家投资2000万元,县政府贷款1000万元,对夺火至修武界进行改造。2007年,路面改造工程列入开行贷款项目,概算投资9875万元,当年3月一期工程开工,10月竣工,完成云谷图至夺火段32公里路基改造和路面铺装,2008年3月至10月二期工程施工,完成起点至云谷图和夺火至省界小寨门段25公里路基改造和路面铺装。
(2)石(掌)马(圪当)公路。起于潞城镇石掌村,与陵修公路相接,止于马圪当乡古石村,长38公里,四级公路。2003年列入国债补助乡通油路项目,概算投资3741万元。2007年,增加补助投资400万元,进行路基路面改造。
(3)赵(辿岭)马(武寨)公路。起于六泉乡赵辿岭,与坪曲线相交,止于古郊乡马武寨村,长51.6公里。1997年至1999年及2002年分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02年至2004年,作为旅游公路,由山西兰花集团和县财政投资,全面进行升级改造,开凿迎宾隧道。2013年,投资5182万元,进行路基路面改造。
(4)陵(川)礼(义)公路。起于陵川县城,止于礼义镇,终点在桃仙头与坪曲线相接,长21公里, 2003年在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设中,省、市、县多方投资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08至2009年分段进行路面升级改造。
(5)横(河)杨(村)公路。起于长治市境内,在泉头岭进入陵川,止于杨村,长3公里,与坪曲线相交。2011年投资729万元进行路面改造。
(6)礼(义)夺(火)公路。起于礼义镇,止于夺火乡,长47公里,其中陵川境内38公里。在礼义与坪曲线、在附城与陵沁线、在夺火与陵修线和夺柳线相交。2003年至2006年,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依靠省、市、县政府补助投资,以民办公助方式,全面进行路基路面改造。
(7)浙(水)石(掌)公路。起于六泉乡浙水村,止于潞城镇石掌村,长21公里。1997年组织施工,分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04年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依靠省、市、县政府补助投资,以民办公助方式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11年,投资2312万元,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9公里。
(8)夺(火)柳(口)公路。起于夺火村,终点为泽州县柳口村,长9公里,山岭重丘区山脊线,2009年列入旅游公路项目进行改造。
(9)汲(好水)锡(崖沟省界)公路。起于汲好水村,止于锡崖沟村(省界),长9.6公里。2003年古郊乡政府投资16万元铺筑锡崖沟至老龙口段水泥路面。2004年市政府投资7000万元,新建汲好水至锡崖沟三级公路,其中开凿隧道1座,长2740米,铺筑沥青路面。2005年陵川县交通局投资160万元新建老龙口至回龙省界段水泥路面。
沁水县
(1)端(氏)润(城)公路。原称河(头)端(氏)线,北起沁水县端氏与省道坪曲线相交,南至晋阳高速公路润城收费站,途经沁水县端氏、高庄、卧虎庄、潘庄、嘉峰、尉迟等12个村,阳城县望川、王村、王家庄、刘善等6个村,长22.8公里(沁水16.3公里,阳城6.5公里;一级公路20公里,二级公路2.8公里), 2003年8月开工建设,核定投资1.87亿元,2005年8月30日通车,实行收费运营。
(2)北(山)舜(王坪)公路。跨县公路,原为翼(城)下(川)林区公路,1986年列为县公路,起于北山,途经张马、中村、白华,止于下川至舜王坪旅游景区,长43.4公里,始建于1957年。1986年作为旅游公路投资建设改造,延伸下川至舜王坪8公里,1995年列入沁水县“369”工程,连续两个冬春,中村、下川、杏峪、城关4个乡镇义务建勤分段拓宽改造,1998年中村、下川两乡镇义务建勤进行路面改造,铺装沥青路面。2006年对下川西峡至舜王坪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
(3)郑(庄)王(头)公路。起于郑庄村,与省道坪曲线相接,途经孔必、吕村、张峰、王必、北湾、大尖山、柿园,在庄头又与坪曲线交汇,长44.7公里,始建于1958年。1988年投资20万元改造庄头至柿园段,2000年原县道郑王线和沁王线合并,改称郑庄线。2004年,随着沁水县城至杨家河示范牧场旅游公路的建设,庄头至王必26公里铺筑为沥青路面,2010年,全线达到三、四级公路标准。
(4)黑(虎岭)东(山)公路。跨县公路,始于端氏镇东山村,与省道坪曲线相接,途经固县、十里、东峪,止于沁水与长子交界的黑虎岭,长51.6公里,始建于1958年。1989年以来多次分段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13年,投资1135万元,改造部分路面。
(5)定(都)中(村)公路。东起龙港镇定都村,经南窑、冯村、东文兴、王庄、土沃、石务、冶内,止于中村,长46.2公里,1988年,南沟岭隧道开通并部分改线,2002年、2003年,民办公助进行路基路面改造,2010年投资1100万元改造张村至土沃段,2011年列入县乡公路改造项目进行改造,概算投资1978万元。2011年,投资1855万元,对其中7公里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
(6)北(王庄)固(县乡)公路。跨县公路。起于高平北王庄,经杨家庄、李家河、明家沟,进入沁水,经柿庄镇的海则、上李庄、柿庄、丁家、枣元、应郭、固县乡的石泉、南河底、上梁,与黑东线相接,长34.3公里,沁水境内22.6公里,1989年起,连续3年以民办公助方式施工,修建石拱桥5座115延米,涵洞12道112米。2003年,铺装沥青路面15公里,达三、四级公路标准。2013年,投资2422万元,改造路面20公里。
(7)端(氏)河(头)公路。北起端氏桥头,与省道坪曲线相接,南抵阳城县河头村,与省道陵沁线相接,长27.1公里(沁水16.1公里,阳城11公里),途经沁水县曲堤、殷庄、尉迟,阳城县望川、王村、刘善等村,1998年由河嘉线改称端河线,1992年,沁水、阳城分别铺装境内沥青路面,达二、三级标准。
(8)芹(池)张(村)公路。跨县公路。起于阳城芹池,与省道陵沁线相连,沿芦苇河上行,在原庄入沁水,止于张村,与定(都)中(村)公路相接。长14公里,其中沁水境内1.5公里,始建于1968年。1988年以民办公助方式修建5孔跨径5米石拱桥1座,张村群众义务建勤进行拓宽改造,沿河简易公路改建为三级公路。1992年,铺筑沥青路面。
(9)长(子)海(则)公路。跨县公路。起于长子县界,绕高平境内,经沁水县柿庄镇大端、海则,止于下海则,与北固线交汇,全长54.7公里,其中沁水境内9.9公里,1995年至2000年修建,2009年,对长子界至下海则段12公里进行拓宽改造,达三级技术标准。
(10)嘉(峰)阳(城)公路。跨县公路,北起嘉峰,经永安入阳城町店,止于阳城东关,全长18.4公里,其中沁水境内6.6公里。上世纪90年代,由于侯月铁路和嘉峰火车站建设占用永红煤矿路段,铁三局赔偿84万元对被占用路段进行改线。2010年沁水县交通运输局投资1305万元,按三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嘉峰村东至张沟段6.43公里。
(11)唐(庄)固(县)公路。跨县公路,起于高平唐庄桥头,止于沁水固县,与黑东线相接,全长38、7公里,其中沁水境内15.9公里。途经上梁、南庄、南河底、坪头、南山、司庄、石泉等村,是通往高平、沁水的重要通道。始建于1965年,2003年,省、市、县补助63.6万元,沿线群众“以工代赈,对上梁至固县段13.5公里进行拓宽改造,铺装水泥路面,共投资310万元。2007年固县乡上梁村依靠中央车购税补助和自筹资金共投资60万元,铺筑水泥砼路面。
乡村道路花团锦簇
乡村公路
乡村公路大多是沿过去古道线路修建而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投资体制的完善,乡村公路的建设力度随之加大,路况不断改善。特别是2003年全市大力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以来,乡村公路中有相当部分基本脱离了原有线路进行大规模改造改建,增加桥梁、涵洞及防护设施,路基路面技术等级普遍大大提高。至2013年,全市共有乡村公路6760.1公里,其中乡公路3454.5公里,村公路3305.6公里,除陵川县抱犊沟村自然条件特殊外,2221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油)路。此外,全市还有在册专用公路28公里。
2014年乡村公路里程统计表
三、铁路水路
(一)铁路
1957年至1977年建成太(原)焦(作)铁路,全线总长度为434公里,连接同蒲、太石、焦枝、新焦线路,1989年至1996年建成侯(马)月(山)铁路,全线总长度为265公里,连接太焦、同蒲线路。境内有铁路支线2条,总长度为188公里,复线长度为188公里,电气化线路长度188公里。铁路专用线40条,总长度为184.6公里。其中,非煤企业专用线有8条,总长度为27.5公里;煤炭生产企业专用线有20条,总长度为129.9公里;煤炭集运企业专用线有12条,总长度为27.2公里。
太焦铁路支线 起于太原,途经山西省晋中、长治、晋城3市,止于河南省焦作市,全长434公里。在高平市赵庄丹珠岭的长平关东入境,途经高平市赵庄、西阳村、城关、南陈铺,泽州县北板桥、东元庆、晋城北、西武匠、东坡、孔庄和晋城11个境内车站,境内长度为85公里。1957年南段开工建设, 1970年北段开工建设,1977年全线贯通。该线北接同蒲、太石等线,南连焦枝、新焦等线,全线为双轨电气化,是晋煤外运的重要线路,也是全国贯通南北的主要线路。设计年运输能力为2600~3900万吨,年外运煤炭1500万吨。晋城境内皆处于南段。1973年12月开始将晋城北站至月山段改造为复线。1981年国家铁道部决定,将长治北站至月山站改造为电气化铁路。1983年1月,在长治北至晋城5个区间的复线和相应的改建工程开工,是年9月,电气化工程开工,由第三工程局电化局施工,1985年12月28日送电,正式交付营运。
通过铁路把煤炭运往全国各地
侯月铁路支线 起于侯马北编组站,与南同蒲相接,止于河南省的月山编组站,与太焦线相接,途经临汾市、晋城市、河南省焦作市2省3市,全长265公里,其中,山西境内203.6公里。在沁水县东坞岭入境,途经沁水县梁庄、龙港、迎沟、郑庄、中乡、端氏、嘉峰,阳城县凤城、磨滩等9个境内车站,境内长103公里。该线曾于1963年、1974年两度勘测,1984年春,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正式勘测设计, 1987年完成测设,1988年列入国家“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1989年局部开工,先以单线建设,1990年侯(马)嘉(峰)段奠基,1991年后半年全线开工。1992年,铁道部决定,预留复线工程提前开工建设,1994年11月20日,一期工程完成。1995年12月通过初步验收,由北京铁路局和郑州铁路局以嘉峰编组站为界,分别临时管理运营。1996年,全线复线贯通。为国内技术先进的双轨电气化铁路。之后,由临汾、洛阳两铁路分局以嘉峰站为界,分别管理运营。该线建设工程开挖土石2756.8万立方米(其中土方2378.8万立方米、石方378万立方米),砌体31万立方米。建筑大中小桥及涵洞493座、20.54公里,开凿隧道41处、55.64公里,工程总投资19.5亿元。
该线连接太焦、同蒲两大线路,平行于陇海干线,联结晋、鲁、豫、陕、宁诸省,是发展区域经济,尤其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设计年运输能力2000~2800万吨。
境内共有铁路专用线40条、184.6公里,其中非煤企业专用线8条、27.5公里,煤炭集运线12条、27.2公里,煤矿专用线20条、129.9公里。上述专用线与太焦线、侯月线接轨。
铁路专运线建设情况一览表
火车站 全市境内共有火车站20个。太焦线车站11个,其中,高平市境内有赵庄、西阳、高平、南陈铺4个站;泽州县境内有北板桥、东元庆、晋城北、西武匠、东坡、孔庄6个车站;城区境内有晋城站。侯月线车站9个,其中沁水境内有梁庄、沁水、迎沟、郑庄、中乡、端氏、嘉峰7个站;阳城县境内有阳城、磨滩2个站。主要车站基本情况如下:
晋城北车站 位于太焦线晋城市区东北6公里,金村乡孟匠村东侧(亦称孟匠车站),中心里程:K332+733,为客、货两用站,一等站,以货运为主,是境内最大的车站,日运输量2万吨。
晋城车站 位于晋焦线晋城市区东钟家庄办事处回军村,北邻晋城北车站,亦称回军站、南站。车站中心里程为K337+508.6,技术性质属中间站,业务性质属客货站,以客运为主,为三等站。车站南北纵长1515米,东西横宽111米,占地面积177020平方米。该站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发运货物以煤炭为主,到达货物以日用百货、木材为主。设有股道3条,旅客站台1座,站长室、侯车室、广播室、行李房、运转室、客运室、公安室等房屋建筑20余间1086平方米。驻站单位有养路工区、信号工区、水电工区,接触网工区、牵引变电所、公安派出所驻站公安室。
晋城火车站一角
高平车站 位于太焦线高平市新建路北端西侧,中心位置里程K297+207,南北纵长1775米,东西横宽95米,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技术性质属中间站,业务性质属客货站,为三等站,隶属高平车务段。车站有股道4条,长均为600米,旅客站台1座,长200米,站长室、行车室、候车室、行李房、售票房、货运室等房屋8间200平方米。该站曾被郑州铁路局命名为“红旗站”。
嘉峰车站 位于侯月线沁水县嘉丰镇嘉丰村,中心里程K149+231,为区段折返站,业务上属客货两用站,以货运为主,隶属郑州铁路局洛阳分局济源车务段,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60公顷),站内铺设线路13股,修筑站台2座。站下设行车、货运两个车间,分为行车、调车、车号、扳道四个班组。该站始建于1989年,1995年12月15日竣工,由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承建。
沁水车站 位于侯月线沁水县城西南隅,业务上属客货两用站,全长2850米,最宽处330米,占地面积322260平方米(483.4亩),站铺设线路7股6568米。其中,正线2股2850米,到发线2股2632米,货物线2股874米,其它线1股214米,隶属北京铁路局临汾分局侯马北车务段。该站于1991年6月17日动工兴建,由铁道部第四工程局三处一段建筑队施工,1996年12月25日投入试运营,施工中拆除房屋43座4500平方米。
阳城车站 位于侯月线阳城县城东北八甲口镇上孔村东侧,中心里程K161+391,为客货两用站,三等站,隶属郑州铁路局洛阳分局济源车务段。共铺设线路8股,有效长度1084米,其中,正线2股,到发线2股,其它线3股,筑旅客站台2座,修建综合办公服务楼1座,底层为售票厅,二层为候车厅,三层设站长办公室等站内科室。该站始建于1990年3月18日,1995年12月15日竣工,由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承建。1996年12月25日投入运营。
(二)水路
2002年到2008年,境内先后有山里泉景区、九女仙湖景区、龙门景区、栖凤湖景区、凤凰欢乐谷景区、卧龙山景区、李寨漂流景区和王村水库景区等水上旅游运输。
运输工具 休闲旅游用的船舶,主要有人力旅游船和动力旅游船两种。人力船舶主要有鹅、鸭、龙形等玻璃钢制游船,其形状颇具娱乐性、色泽鲜艳,向游客开放。人力游船有的由游客手握罩板打水前进,有的由人手握方向盘,用脚踏驱动,使游船在水中随游客意愿,宛转自如,船内可乘坐3—5人不等,大都放置在公园等水浅的水域。动力船舶有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两种,船体材质都为玻璃钢,动力大、速度较快,由专职的船员驾驶。在九女湖、山里泉、凤凰欢乐谷等景区可见,每次可乘坐10—40人不等。九女湖景区,投巨资购买了13艘高档画舫船舶。
水运管理2003年11月成立晋城市地方海事局(处),泽州、阳城、陵川、城区、沁水、高平先后成立地方海事处,主要负责水路交通安全。2014年来,全市营业性水域面积24万平方公里,通航里程52公里,沁河漂流4处26公里,经营企业12家,年旅客运输量36万余人次,较“十一五”翻了一番,水上旅游运输发展居全省前列。
四、桥梁隧道
(一)公路桥梁、隧道
桥梁
八甲口芦苇河大桥 位于晋阳高速公路阳城八甲口镇小庄村西,长321米,宽12米,高16米,两侧各设人行道宽0.75米,为晋阳高速公路最大的公路桥梁。造型结构为1-25米+3-30米+8-25米连孔式混凝土梁桥。跨径25米和30米桥梁分别为T型和“工”字型,共有75片预制大梁高吊安装,桥台为轻型胁版式,桥墩为双柱式混凝土现浇,基础分别为围堰钻孔和明挖混凝土浇筑,最深处达24.7米。该桥横跨县道八芹线和芦苇河,紧临侯月铁路阳城火车站和省道陵沁线。
甲村石拱桥 位于晋阳高速公路泽州县周村镇甲村村,是晋阳高速公路最大的石拱桥。为单孔跨径40米,全长77米,宽21米,高21米。
晋阳高速公路桥梁一览表
丹河特大石拱桥
丹河特大石拱桥 是晋焦高速公路主要咽喉工程之一,位于泽州县铺头乡西焦河村,全长425.6米,高81.6米,宽24.8米。主桥为独孔跨径146米变截面悬连线石拱,其中拱厚250厘米,边拱厚350厘米。东西引桥分别为5孔和2孔,每孔跨径30米石拱组合而成,主桥和引桥拱上分别由42孔每孔跨径9.4米的连续小石腹拱碹砌,经加气混凝土砌块护拱砌筑成型。桥面为钢纤维混凝土加码蹄脂沥青复合式路面。整座大桥共砌筑石料8.9万立方米,其中主拱券1.2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浇筑3300多立方米,钢材100余万吨,木材近4000立方米,钢拱架4160吨,开挖土石方2.4万立方米,共计耗资8000余万元,2000年,被认证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大桥建筑工程施工规范,精雕细凿,线条纹理细密,垒砌整齐有形,达到了拱表平整,勾缝平顺,轮廓线条美观。桥面净宽21.5米,中央隔离带由彩色地板砖铺就,为双向四车道,两侧各设高于桥面40厘米宽125厘米人行道。外沿安装护栏,间设龙首泄水孔105个,桥头两端分别竖立高2.5米的大石狮子1对,两侧288根石制栏杆柱顶端都雕刻有不同体态的40厘米高的小形石狮。更为奇特的是这些小石狮还雕刻有身上背的,怀里抱的,脚下踩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小狮崽。栏杆柱间镶287套石雕栏板,每套2块,分别引用晋城历史典故,名人轶事,风土民俗,名胜古迹的石雕图案和文字说明。1997年11月开工,2000年7月竣工落成。
东上庄立交桥
东上庄互通式立交枢纽 是晋焦高速公路起点,位于晋城市区东上庄北约300米的凤台街东端,与207国道互通,是晋焦高速公路唯一的一座互通式立交桥,车行道长1050米,其中连接线450米。立交区共设3座桥梁计184米,分别为铁路跨线桥1孔30米,预应力砼I字型组合梁桥全长56米;207国道跨线桥全长97.36米,上部结构为22+37+22(米)的三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和晋张路分离式立交桥,为主线跨晋张路改移段线桥,净跨1孔13米,全长30.62米。1998年4月破土动工,1999年10月竣工,共完成土石方工程110多万立方米,场地填挖浇筑4600立方米,总造价3300万元。设计为全苜蓿叶状,4个叶瓣分别以不同的方向展开,8个匝道分上下车道,连接东西南北,晋焦高速公路、207国道、凤台东街、晋张公路均在此交会相接。
谷坨稍大桥 是晋焦高速公路上在1公里之间跨越了3条深沟,建起3座预应力砼I字型组合梁桥,分别为谷坨稍Ⅰ#、Ⅱ#和Ⅲ#梁桥。该大桥为整体式双向四车道,桥梁全宽21.5米,其中,桥面净宽2×9.5米,中间隔离带1×1.5米,桥梁两侧设50×106厘米的防撞护栏,桥梁下部结构均采用钢筋砼薄壁圆端空心墩和重力式石砌桥台及砼扩大基础,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设计跨径:40米,预制梁长:39.94米。斜交角度:90度,计算跨径:38.84米。地震裂度:VI度,主梁高度:2.5米。
谷坨稍3座大桥,均处于一定弯道半径的平曲线上,各桥通过一定的法式布置原则,经护栏和翼缘板调整,张口和墩帽处理,更显曲线桥梁流畅、轻盈。大桥每孔10片预制I字梁,间设预制横隔梁和5厘米厚桥面板作底模,尔后用30#混凝土现浇桥面,使全桥形成整体,并铺设8厘米厚防水砼桥面和7厘米厚柔性沥青路面。桥墩采用25#钢筋砼滑模浇筑,为分离式桥墩,宽7米,厚4米。墩帽间距为2×165厘米,外侧墩帽为165厘米,桥台采用10#砼扩大基础浇筑。
谷坨稍3座大桥主要数据表
干棚大桥 为两座分离式T形梁桥,其上部结构同为5×50米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形梁桥,预制40#砼T形梁长49.96米,主梁高2.6米。下部结构均为25#钢筋砼薄壁空心墩滑模现浇,石砌重力式桥台为10#沙浆砌筑30#片石,墩台扩大基础均为20#砼模筑现浇,桥面铺装采用30#防水砼上加沥青砼柔性路面。设计荷载汽-超20级,挂车-120,交角90度,地震裂度VI度,桥面净宽10米,左线桥长273.6米,薄壁桥墩厚4米,墩高分别为34.5米、60米和48米。台高分别为3米和5米。右线桥长260.4米,0#桥台置于基岩上,5#桥台高9.5米,墩高依次为15.5米、50米、48米和27米。左线桥砼浇筑5194立方米,浆砌片石7020立方米,右线桥砼浇筑4425立方米,浆砌片石1035立方米。1998年4月开工,翌年10月落成。
晋焦高速公路桥梁一览表
殷庄沁河大桥 位于沁水县境内的晋城矿务局寺河煤矿,横跨殷庄小河和沁河,连续空心板梁桥,是县道端(氏)润(城)一级公路的咽喉工程。20世纪90年代,晋矿西移寺河煤矿筹建期间,修建嘉峰滨河过境公路,殷庄沁河大桥为其重点工程。该桥于1996年10月开工,翌年10月竣工落成,1998年8月18日投入使用。全长360米,南北两端为重力式石砌桥台,9个双圆柱桥墩均为柱式托梁,由100块空心预制板吊装组成,沥青混凝土桥面。净宽12米,外加两侧悬臂式人行道各1.5米,桥面两侧各用混凝土栏杆柱和钢管护栏镶嵌而成,两侧间设柱式路灯32具,是目前沁水公路桥梁之最。
万芳石拱大桥 座落于泽州县南岭乡葛万村,由葛万籍台商郭台铭捐资500万元修建,单孔大型石拱桥,主孔跨径为60米,拱厚120厘米,主拱顶上两头由连续6个1~5米跨径小石腹拱碹砌,全长100米,桥宽7+2×0.75米,高41米,主拱券为粗料石等截面悬链线无铰拱,大桥所有外露部分均为料石镶面。设计荷载:汽—20,挂—100。1999年6月12日正式开工挖基,是年10月开始砌筑桥台,搭设钢木拱架。该桥共开炸基础石方4000余立方米,路基回填2000余立方米,完成圬工砌体4587.7立方米,预制安装人行道和工艺护栏板200米,搭拆拱盔钢支架574吨,方木支撑122立方米,耗资350万元。
富晋石拱大桥 是泽州县李寨至南岭乡公路上的一座大型桥梁。座落于南岭乡曹河村的曹河上,是继万芳桥建成之后,郭台铭在家乡捐资500万元人民币修建的第二座石拱大桥。该桥为单孔大跨径石拱桥,主孔跨径100米,拱上增设8个1~5米小石腹拱,大桥宽7.5米,高24.7米。设计荷载汽-20,挂-100。主拱券为悬链线无铰拱,桥面为水泥混凝土现浇,所有外露部分均为细料石镶砌。
沁铭石拱大桥 座落在沁水县端氏镇坪上村东侧的沁河上,呈东西走向,东接端润一级公路,西与嘉峰火车站相连。为5孔20米石拱大桥,全长160米,桥宽15米,其中主车道12米,两边各设人行道1.5米。桥梁荷载为汽-20级、挂-100。抗震裂度为7度。桥孔过水断面满足于50年一遇的防洪设计标准。工程总投资784万元,其中,台商郭台铭捐资500万元。2005年6月开工,2006年10月1日竣工通车。
晋城市农村公路大桥一览表
隧道
牛王山隧道 是晋阳高速公路最长的隧道,位于晋阳高速公路6公里处,为平行两座单行双车道隧道,洞内宽10.2米,高6.8米,长1880米。隧道安装有通风、照明、监控、消防等设施。该工程由铁道部工程局一处承建,总投资6513万元。
晋阳高速公路隧道一览表
牛郎河特长隧道 晋焦高速公路唯一的双线特长隧道,是当时仅次于华蓉山特长隧道的全国第二公路特长隧道。左线长3952米,右线长3893米,两隧横距相间30余米,隧道内轮廓净高6.8米,最大宽度10.85米,半心圆半径5.27米,周长19.66米,断面59.5平方米,为单向行驶双洞双车道2×3.75米。为了方便交通疏导,每隔千米设置车行横洞、人行横洞和应急停车带各3处,其中车行横洞宽4米,高5米。洞内左右侧分别设置电力信号、电缆槽、变配电室和消防栓、通信电话、射流风机控制箱等预留洞室。洞内路面设置标线及反光纽,隧道进出口还设置总监控调配室,隧道进出口端墙上部镶嵌有“牛郎河隧道”5个醒目大字。共计开炸石方工程63.7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8.9万立方米,投资1.7亿元,1999年6月9日,双线隧道全部贯通。
省界连体隧道 位于晋焦高速公路晋豫交界天聚洼东侧沟岸。该隧道为山重短隧道,单洞长2×145米,地处太行山中低山区,海拔高度介于600~830米之间,最大埋深约270米,隧址区域为白云岩、页岩、泥岩、灰岩组成的软硬相间岩层,其洞室围岩为Ⅱ、Ⅲ类。洞内路面基层为10厘米素混凝土整平,再用35#连筋钢筋混凝土26厘米厚铺筑,加7厘米改为柔性路面,洞内设双向横坡各为1.5%,路面净宽2×9.5米,高5.06米,洞内墙体最宽1.5米。该隧道共计开炸石方3.6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4600余立方米,使用钢材512.5吨。
天子岭隧道 隧因山名,双线双车道,左洞长1098米,右洞长1044米,两洞相距30米,建筑轮廓为半径5.72米的半心圆形状,隧道净宽10.09米,净高6.8米,割圆式断面,洞内为单向双车道,分行车道和超车道,左右洞进口均为直线,长900余米,出洞在半径3750米的平曲线上和小南寨隧道进口同为一个圆曲线,洞内中间设车行横洞和应急停车带一处,隧道两端洞门结构为削刀式喇叭口,洞门上方及两侧筑有一字形墙和八字墙及依山排水的截水沟。该隧道共开挖石方17.4万立方米,砌筑石料1200立方米,浇筑砼4.7万立方米,耗用钢材280余吨,耗资4000余万元,于2000年8月竣工。
东石瓮隧道 是晋焦高速公路长隧道之一,出口位于东石瓮村,故名。分离式双洞双车道,左洞长1921米,右洞长2003米。共开挖土石方38.5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4.8万立方米,使用钢材104.6吨,造价1.7亿元。
晋焦高速公路隧道一览表
昆山瓢皮峒 位于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的村道之上,该峒是根据山势开凿在悬崖腰间表层内的隧道,开凿时为了施工方便,通风透光,间隔一段距离,凿开一个窗口,远望之时隐时现,忽暗忽明,形似瓜瓢,故名。1995年3月,陵川县交通局进行勘测,组织施工,是年底竣工通车。昆山瓢皮峒,置身悬崖峭壁的腹部,从峒内窗口俯视沟深200余米,仰视崖高近300米。共动用石方6万余立方米,峒长2500米,宽3米,高3米,最大纵坡10%左右,间设错车道5米左右,耗资207万元。
将军腰隧道 位于沁水县土(沃)迎(头)公路石窑沟村南的将军腰。初测于1992年冬,1993年春开工掘进,设计长为310.83米,高6.8米,宽7.5米,隧道弧拱分别为两径三圆,半径4.69米和3.77米。为IV类加强围岩,采取先拱后墙,上坑道开挖的施工方法。拱墙厚度40厘米均为35#混凝土现浇,洞门墙以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其进洞段和路线相接处采用60米半径弧线衔接。该洞由于资金紧缺,工期长达4年有余,1997年6月竣工通车,投资270万元。
南沟隧道 位于沁水县龙港镇与张村乡分界线的县道定中公路,1985年凿通,经过20多年使用,洞内时有坍塌掉块现象,交通极不安全,经请示2004年6月列入省危洞改造计划。该隧道设计长664.6米,宽7.5米,高6.53米,洞内纵坡3°,其造型规模为曲墙式等截三心圆,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加上两头引道386米,共计长度1052米。2005年6月1日开工,2006年10月竣工。共完成开挖工程量5.9万余立方米,喷射混凝土2870立方米,二次砼模筑6235立方米,边坡防护圬工砌体2882立方米,水泥混凝土路面7400平方米,总投资1880万元。
王莽岭隧道 座落于陵川县王莽岭旅游公路道安村东,全长2642米,宽8.5米,高7.44米,洞内半径为7米的曲墙式等截三心圆隧道。隧道洞身开挖石方17.8万立方米,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砼模筑1.7万立方米,水泥砼路面2.04万平方米。
晋城市农村公路隧道一览表
(二)铁路桥梁、隧道
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变化悬殊,桥梁、隧道密度大,总长度在线路里程中占很大比例,大多带有一定坡度和弯度。太焦铁路在境内长85公里,共有桥梁60座、长3618.8米,隧道33座、长1.3万米,二者共长1.6万米,占线路长度的18.7%。侯月铁路为一次性建成,桥梁隧道除受地形及其它影响外,大多为一次性建成的上、下行双股道设施,两侧设人行道、避车洞(台),造型规模较太焦线宏大。该线在境内长103公里,共有桥梁隧道92座、长69.5公里,占路线里程的67.5%。
太焦铁路晋城市境内桥梁一览表
侯月铁路晋城市境内桥梁一览表
太焦铁路晋城市境内隧道一览表
侯月铁路晋城市境内隧道一览表
五、运输
2014年,全市营运车辆达到30977辆,其中客车4061辆,货车26916辆。2014年客运量1983.16万人,客运周转量171108.43万人公里;货运量5041.65万吨,货物周转量434051.43万吨公里。
(一)客运
1..省际长途客运
晋城市客运东站售票厅
1985年以前,全市只有晋城至焦作等邻近少数几条客运班线。1991年,省际班线达到20条,全为行驶普通公路。主要通车城市有新乡、洛阳、安阳、开封、郑州、石家庄、邢台、邯郸、西安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跨省客运业务发展较快。1992年7月开通天津直达班车,8月开通北京直达班车。1997年底,开通营运里程1000公里以上的班线(晋城至福鼎等)。2000年,开通浙江温州班线。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省汽车运输集团晋城公司大力发展高档豪华客车,抢占高速客运市场,陆续将东风、解放、安源、龙江等车型更新为郑州宇通、依维柯、金龙等高档客车,更新率达88.1%。“九五”末,客运班线达32条,运营客车166部。十五末,运营客车达220部,欧洲之星、尼奥普兰、沃尔沃等高档豪华客车比例进一步提高。2010年,开通省际班线45条,运营班车98辆。2014年,共开辟省际长途客运线路49条,营运客车95辆,日发155班次,到达全国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及大的商贸、旅游城市,主要的有: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济南、福鼎、天津、成都、青岛、重庆、沈阳、合肥、石家庄等,其中最远的晋城至福鼎达1828公里,最近的郑州日发客车32班次。
2..市际客运
晋城客运中心
晋城至长治自建国初期就有直达班车。1988年,省运晋城公司开通分别由晋城、阳城直达太原的2条班线。2003年4月,山西并州高速快客集团晋城顺风运业有限公司正式开通晋城—长治直达高级豪华客运班车,采用世界名车中通车型,免费供应茶水,配有电视VCD,早晨6:30发车,每30分钟一趟,市区内免费接送。2001年9月,晋城顺风运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先期投资600余万元,购置10部中通高级豪华客车,当即开通晋城至长治专线,两地对开。2010年,营运客车98辆。2014年,营运线路达35条,全省11个市(地)除朔州和忻州等市外全部到达,年发送旅客123万人,其中日发往太原的班车达20个车次。
3..城乡客运
1989年市公交公司将公交线路以“路”排序,相继开通的市内公交线路有1路,广场—北岩煤矿。2路,广场—古书院矿。3路,广场—火车站。“七五”末,晋城城郊公交线路达20条。同时,由于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和缴费政策等方面的差异,部分通往乡镇的公交车辆与从事公路运输的车辆开始出现不平等竞争现象。“八五”期间,通往农村的公交线路不断增加,不断向晋城与高平、阳城、陵川等相邻的乡镇延伸,城郊公交线路达到25条。“九五”期间,开通了4路、5路等公交线路,由于城市公交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农村客运线路不断缩减。2000年,有城郊公交线路18条。“十五”期间,公交公司实行保持线路加密车次的方式经营。2001年客运量增长至697万人次,2002年起实行70岁以上老年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免费乘车。2003年市区1路、2路、3路、4路、5路公交线路实现无人售票。2004年,客运疏导中心31、32、33路纳入统一管理,公交线路达到了23条,2005年客运周转量达1000万人次。“十一五”期间,新开通多条公交线路,覆盖泽州南路、书院街、前进路、景西路等公交空白街道,并优化调整线路,延伸至金村、南村、富士康工业园区、凤华学校、大张村等地,发车趟次不断加密。2009年,城市公交运输划归交通部门统一管理,保障了城乡客运健康发展。2010年,发车间隔时间由2006年的20分钟缩减至6分钟;日发趟次由1320次提高至2600次;日客运量由5万次提高至13万人次;年客运量由1641万人次提高至4800万人次;年行驶里程由817万公里增长至2400万公里。2014年,全市城市公交共有营运车655辆,比上年减少6辆,客运量8402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48万人次,其中晋城市区公交客运线路28条,运营车辆467辆,客运量6200万人次。
出租车客运是城市客运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承担部分长途业务。上世纪80年代末,出租客运悄然兴起,人力三轮车、机动三轮车和40多辆不同车型的社会车辆形成了出租车行业的主体。1990年,市城市客运管理处负责城市客运出租行业管理。1992年,市出租客运汽车服务中心、城区长康汽车出租中心、汉晋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祥达汽车出租有限公司、赛风汽车出租有限公司,泽州县锦绣出租有限公司等6家出租汽车公司成立,核定编制车辆1000余辆,并统一更新为天津大发车型,出租汽车行业步入正规化。1995年10月,晋城市出租客运汽车服务中心下设东关、南关、火车站3个管理所。同年,成立锦绣、赛风、长康、汉晋及市运公司出租车队等8个集体性质的汽车出租公司。所有出租汽车实行统一名称、颜色、场地及起价标准,安装计价器,设置投诉电话。2008年6月,成立市出租汽车GPS指挥调度中心,负责安全报警、远程监控、传输照片、数据采集、发布信息、运行查询、救援救助、调解纠纷等。是年,出租汽车更新车型以捷达、比亚迪F3、新爱丽舍、三菱蓝瑟、天语、桑塔纳(志俊)车型为主。同时,贯彻清洁环保经济节能方针,车辆燃油改为天然气。车身统一为春绿色,黄腰线,使用“晋ET”打头的专用号牌,车辆安装GPS终端,LED显示屏和税控计价器等高科技配套设施,车辆美观乘坐舒适,基本实现规范化、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2000年10月,原出租车辆更新为以夏利、奇瑞为主的中高档车型,并新增营运车300辆。2002年,泽州县凯迪出租汽车公司纳入行业管理。至此,9个出租汽车公司共有营运出租汽车1453辆。2014年,出租客运业共有16个经营单位(市区9个、各县7个),共有1978辆营运车辆(市区1453辆、县区525辆)。从业人员3462人,年客运量4643万人次。
4..旅游客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薪休假、探亲访友、旅行结婚等旅游客运随之兴起。2002年晋城至皇城相府、晋城至陵川王莽岭旅游专线开通。2007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适应“赛在北京,游在山西”的需要,4月10日起至5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旅游车辆专项稽查活动。2010年全市有旅游客车86辆,其中省际67辆,县际19辆。2014年,全市旅游客运业达到进一步发展。
5..水上客运
建市之初,只有沁河沿岸极少数村庄有小木船摆渡行人。1990年,仅存阳城县润城镇上伏村张金荣老人以自制小木船免费摆渡行人。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消费的多元化,水上旅游运输业应运而生。“十一五”期间,通航水域渡口(码头)建设改造列入交通部门管理,2006年渡口(码头)建设改造快速推进,当年建设项目2处5个(山里泉1处2个,九女湖1处3个),2007年6月完工,同年安排建设渡口(码头)2处4个(李寨漂流1处2个,董封水库1处2个),2008年投入使用,同年安排建设渡口(码头)3处5个(山里泉1处1个、龙门1处2个、陵川凤凰欢乐谷1处2个),2010年全部完工。2009年安排建设渡口(码头)2处3个(高平王村水库1处2个、泽州县卧龙山水库1处1个,于2010年修建完成。2014年,全市水上客运共有封闭式通航水域面积23.8平方公里,分别有张峰水库、高平王村水库、九女湖、董峰水库、泽州公园、百丽园、玉龙潭公园、申庄水库、上郊水库、龙峡湖、拴驴泉水库、龙门湖、任庄水库、东郊河水库等,并有李寨、东磨滩、西磨滩、赵良等4处沁河漂流景点,漂流里程共25公里。是年末,有营运游艇357艘,其中客船31艘、漂流船46艘、其它船250艘。年运输游客33.46万人次。
6..农村客运
1985年起,随着客运市场的改革开放,农村个体运输经营户开始进入客运市场,农村班车利用地缘优势,采取早进城、晚归村和串接沿途村镇旅客的方式,从当地较大村镇向附近的城市发车,农村客运市场日益繁荣,同时,国有运输企业变在固定站牌上下旅客为根据旅客要求,实行“招手即停,随时上下”。1990年,沁水县必底乡作为晋城市交通局的扶贫点,于是年通了班车,至此,全市115个乡镇(撤乡并镇之前)全部通客车。
1999年5月,倡导“车头向下”,发展农村专线和偏远山区客运班线,解决边远山区乡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全市当年新增乡村班车线路13条,73个行政村告别了乘车难。年末,全市有农村客运线路427条,客运班车543辆,100%的乡镇、70%的行政村通了客运班车。2000年后,随着县际油路改造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村通班车步伐进一步加快。2003年,阳城县华源公共汽车公司开通县城至乡镇的10条公共客运线路。
2004年11月,全省村村通班车经验交流会议后,本市启动了全面实施“村村通”客运班车工程。2005年5月,省运管部门对陵川县锡崖沟村道的候车亭、招呼站牌安装施工进行检查指导,26日,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深入陵川县考察农村公路和村村通班车情况,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十一五”末,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0多公里,96%的行政村通了班车。同时,对城乡客运车辆进行燃油补贴,受补车辆742台,促进了农村客运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2222个行政村除陵川县抱犊沟村外,全部通了水泥(油)路,村庄出行条件达到空前改善。
(二)货运
晋城是一个以煤、铁著称的资源型经济区,产量高,运量大,特殊的经济结构对于交通具有极大的依赖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的货物运不出去,需要的物资运不进来,煤炭因大量积压而自燃屡见不鲜。建市之初,货运市场实行多家经营,互相竞争,运力紧张状况开始缓解。90年代,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输业随之进入了健康发展新时期。进入21世纪,货物运输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围绕现代物流的发展,向货运服务和零担配送延伸,并调整运力结构,推进资源整合,形成新的货运生产力。
1..普通货物运输
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后,社会自办运输车辆迅速增长,不少个体经营者陆续购入品牌货车,跻身运输市场,成为专业户和重点户,时称“两户”。泽州县晋庙铺镇,依托省道穿镇而过的优势,农民个体投资400万元,购买汽车200余辆,成为由“扁担乡”变为“汽车镇”的典型。1990年,国家进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运输市场更加健康发展。同年,沁水县运输公司停薪留职司机商亚兵购买东风牌汽车3辆,联合县城专业户汽车33辆,组成汽车队,成为较早的货运合作组织。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道路货物运输市场更加繁荣。与此同时,市和各县汽车运输公司一批货运业退出市场。1996年,运管部门大力培育运输有形市场,建立货运市场、信息服务机构和联营组织。之后,随着道路运输能力相对过剩现象的出现,市场对货运及时、安全、方便、快捷、优价等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货运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2000年以后,货运经营者大力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改善运力结构,提高服务质量,适应长途批量运输的大吨位重型货车和方便区间短途运输的小型货车迅速增加,一批缺乏竞争力的零散货运经营户逐渐退出市场。2004年末,全市共有货运车辆14468辆,年货运量8136万吨,货运周转量259745万吨公里。2008年,开始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积极鼓励企业发展以气代油车辆,当年有221台燃气货运车辆投入使用。2014年,全市共有营运货车30677台,其中自卸货车8596台、拦板式货车6547台、半挂车3628台,最大吨位达35吨。
2..危险品货运
随着货运市场全面开放,危货运输业户、车辆和从业人员也逐年增加。1993年,认真贯彻交通部《公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危货“运输基本条件、申请与审批、运输管理、维修管理、事故处理、监督检查”等作出具体规定,将危险品运输车辆纳入道路运输行业重点管理。1995年,根据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和《公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危险品运输车辆管理,并开始对从事危货运输、装卸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考试,实行持证上岗。2000年,全市拥有危货运输企业120户,从业人员203人,车辆171辆计963个吨位。2001年,开展危货运输业专项整顿,取缔违规从事危货运输,全市危货运输经营户精简为22户,有车辆30台。2002年经进一步整顿,经营户下降为4户,营运车51辆。2005年,煤层气大规模开发利用,载气危货运输企业和运输车辆迅速增加,是年末,全市共有危货运输企业8家,运输车辆157辆计1050个吨位。2008年,危货运输业迅速发展,危货运输车辆达576台,较上年增长62.7%。2010年,再次开展危货运输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出台危险货物运输考核标准,对危货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年末,全市共有危货运输企业20家,运输车辆652辆,危货运输业得到不断规范。
3..物流服务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物流业从1993年起步。最初,物流业仅为货运站场经营货源、回程配载、代办托运。是年,开始大力培育和建设货运有形市场,依托大宗货源、小商品、原材料市场等货物集散地和运输企业运力集中地的现有场地设施,在交通要道附近建设市场。1998年,全市有物流服务业107户,2000年,达到643户。2000年,开发利用《货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促进了物流业发展。2005年8月,我市第一家物流货运企业诚通运业有限公司成立,是年,外省30家货运物流业户入驻晋城,开通7条主干线,辐射太原、北京、上海、济南、西安、石家庄、浙江义乌等20多个城市,日车流量1800多辆次,日均货物吞吐量500吨,日交易额400多万元。年末,全市有物流公司、服务中心87家,其中年交易额最高者达近亿元。2006年,晋城市鑫农欣连锁配送有限公司成为国家商务部开展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2007年末,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到49家,业务覆盖所有城镇及60%的农村地区。此外,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DHL、圆通等快递公司的物流业务进入晋城,年末登记注册物流企业达413家,注册资金9.27亿元,从业人员达近8万人。2009年11月,晋城汽车运输公司依托自身优势,投资1.5亿元成立了晋城市苗匠物流园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省、市政府规划定点的大型物流园区,也是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流通加工、全国中转、货物代理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
随着城市物流园区特别是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全市人民越来越感受到物流业的方便快捷,也使物流业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小件快递、物流专线、中转配送、特种物流、生产物资配送、第三方物流等业务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