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在佛法框架中的地位(1) 七觉支
《杂阿含经》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 心灵的觉悟等级
七觉支包括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舍觉支、和定觉支。所谓觉支,指的就是觉悟的部分,是达到开悟之前的修行项目。“觉”就是觉悟、智慧的意思,在佛教中又称为菩提。“支”就是分类、类别的意思。“七觉支”合起来就是指能够达到佛教所说的彻底觉悟,彻底解脱的修行类别或修行等级。
禅修的过程与七觉支是分不开的,我们依靠它来达成修行的目标。当七觉支成熟的时候,我们的智慧也就获得了圆满。七觉支达到圆满,我们便能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觉悟,不再被世间的一切人、事、物所迷惑。
■ 念觉支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我们的心要摆脱烦恼忧虑的方法就是修行正念。如果把我们念念不断的心比做事务繁忙的国王,那么正念就像是为国王管理财务的大臣。国王没有办法一一清点自己拥有的财富,只有依靠大臣的帮忙,才能厘清国库中有多少兵器、粮食、珠宝等。国王依照大臣报上的数据来作出决策。
我们的心依靠念来分辨事物的好与不好,因此念的修行是七觉支修行的基础,如果缺乏念,其他的觉支也不能发展。 念觉支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很熟悉,对自己的身、受、心、法也很清楚。保持正念,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才可以胸有成竹,头脑清晰地作出抉择。
我们在看东西的时候全心全意地看,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全神贯注地听,每一动作都不要心不在焉。同时我们还要觉知,以前所做的事,以前所说的话,构成我们的记忆,形成忆念。忆念就像大臣的报告一样,把忆念当做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所说的话的参考,做到不昏沉,不散乱,这就是正念。
■ 择法觉支
有了正念我们才能活在当下,念在人在。这样我们才能再进一步来择法,选择下一步要如何来进行。我们才知道,我们到底欠缺什么,需要改善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这叫做择法。我们若能随时头脑清楚,随时心知肚明,随时都有正念,做每一件事都能由衷、诚恳地去做,我们的心始终处于平静的状态下,这样才能选择正法,选择我们要走的路。
三十七菩提分
正念是抉择正法的智慧,让我们觉察当下的身心状态以及所处的情境,然后通过智慧的洞察,把偏执剔除出去,看清事物的本质,作出正确的选择。
■ 精进觉支
精进即努力而不懈怠之意,精进觉支就是指通过努力而坚持不懈的修行,达到解脱的修行境地。不论做什么事都勇往直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逃避,勇于面对,想办法去解决,这样事情才会成功。精进觉支就是在面对痛苦或困难的时候,有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毅力。
保持精进的态度,不断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地修持正念。每时每刻、做每一个动作、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精进,都要提起正念,不允许自己心神散乱,不让正念有片刻的散失。
■ 喜觉支
喜觉支指因悟得佛法而心生喜悦之情,即通过精进修行而明心见性,去污还净,内心得到从未有过的喜悦。这里所说的喜悦不是欲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而是法的喜悦。
我们所追求的高级住宅小区、豪华座驾、丰厚的收入等,都不过是感官上的觉受,并不能带给我们心的清净和满足。只有内心的喜悦和自在才是更真实的。只有对生命中的种种境遇无所挂碍,对诸行无常有正面的看法,我们的身心才会变得轻盈敏捷,充满活力。
■ 轻安觉支
轻安是在不安与懊恼的心都消失之后生起,因此轻安觉支也称除觉支。由智慧觉悟和身心清净所带来的改变是明显的,贪嗔杂染渐渐从心中清除出去,心理上累积已久的压力和情绪、扭曲逐渐被净化,身心自然变得安宁自在。
■ 舍觉支
舍就是要我们的心放下一切,坦然地、不造作地安住当下。不必勉强观察,等到心静下来,自然见到当下的事物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棘手的问题时,做决策的人都应该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要保持正念,智慧才能产生出来。不执著于自身的好恶,秉持客观的态度,这就是舍。
七觉支
■ 定觉支
专注是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分心、心神不散乱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以正念正知保持专注力,让心念止于安静的状态,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心念安静寂止,就能够有直觉洞察事物的实相,最后才能获得消除痛苦执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