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新编新注(全两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诗 教 上1

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故论文于战国,而升降盛衰之故可知也。战国之文,奇衺错出而裂于道,人知之;其源皆出于六艺,人不知也。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人不知;其源多出于《诗》教,人愈不知也。知文体备于战国,而始可与论后世之文;知诸家本于六艺,而后可与论战国之文;知战国多出于《诗》教,而后可与论六艺之文。可与论六艺之文,而后可与离文而见道;可与离文而见道,而后可与奉道而折诸家之文也。

战国之文,其源皆出于六艺,何谓也?曰:道体无所不该,六艺足以尽之。诸子之为书,其持之有故而言之成理者,必有得于道体之一端,而后乃能恣肆其说,以成一家之言也。所谓一端者,无非六艺之所该,故推之而皆得其所本,非谓诸子果能服六艺之教,而出辞必衷于是也。老子2说本阴阳,庄、列寓言假象,《易》教也;邹衍侈言天地,关尹3推衍五行,《书》教也;管、商4法制,义存政典,《礼》教也;申、韩5刑名,旨归赏罚,《春秋》教也;其他杨、墨、尹文6之言,苏、张、孙、吴7之术,辨其源委,挹其旨趣,九流之所分部,《七录》8之所叙论,皆于物曲人官得其一致,而不自知为六典之遗也。战国之文既源于六艺,又谓多出于《诗》教,何谓也?曰:战国者,纵横之世也。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观春秋之辞命,列国大夫聘问诸侯,出使专对,盖欲文其言以达旨而已。至战国而抵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孔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为!”是则比兴之旨,讽谕之义,固行人之所肄也。纵横者流,推而衍之,是以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讽也。九流之学,承官曲于六典,虽或原于《书》、《易》、《春秋》,其质多本于《礼》教,为其体之有所该也。及其出而用世,必兼纵横,所以文其质也。古之文质合于一,至战国而各具之质,当其用也,必兼纵横之辞以文之,周衰文弊之效也。故曰,战国者,纵横之世也。

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何谓也?曰:子史衰而文集之体盛,著作衰而辞章之学兴。文集者,辞章不专家,而萃聚文墨以为蛇龙之菹也。详见《文集》篇。后贤承而不废者,江河导而其势不容复遏也。经学不专家,而文集有经义;史学不专家,而文集有传记;立言不专家,即诸子书也。而文集有论辨;后世之文集,舍经义与传记论辨之三体,其余莫非辞章之属也。而辞章实备于战国,承其流而代变其体制焉。学者不知,而溯挚虞9所裒之《流别》,挚虞有《文章流别集》。甚且以萧梁《文选》举为辞章之祖也,其亦不知古今流别之义矣。今即《文选》诸体,以征战国之赅备:挚虞《流别》,孔逭《文苑》10,今俱不传,故据《文选》。京都诸赋11,苏、张纵横六国,侈陈形势之遗也;《上林》、《羽猎》12,安陵13之从田,龙阳14之同钓也;《客难》15、《解嘲》16,屈原之《渔父》、《卜居》17,庄周之惠施18问难也;韩非《储说》,比事征偶,连珠19之所肇也,前人已有言及之者。而或以为始于傅毅20之徒,傅玄21之言。非其质矣。孟子问齐王之大欲,历举轻暖肥甘,声音采色,《七林》22之所启也,而或以为创之枚乘,忘其祖矣。邹阳辨谤于梁王,江淹23陈辞于建平,苏秦之自解忠信而获罪也。《过秦》24、《王命》25、《六代》26、《辨亡》27诸论,抑扬往复,诗人讽谕之旨,孟、荀所以称述先王、儆时君也。屈原上称帝喾,中述汤、武,下道齐桓,亦是。淮南宾客,梁苑辞人,原、尝、申、陵28之盛举也。东方、司马29侍从于西京,徐、陈、应、刘30征逐于邺下,谈天雕龙之奇观也。遇有升沈,时有得失,畸才汇于末世,利禄萃其性灵,廊庙山林,江湖魏阙,旷世而相感,不知悲喜之何从,文人情深于《诗》、《骚》,古今一也。

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其言信而有征矣。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何谓也?曰:古未尝有著述之事也。官师守其典章,史臣录其职载,文字之道,百官以之治而万民以之察,而其用已备矣。是故圣王书同文以平天下,未有不用之于政教典章,而以文字为一人之著述者也。详见外篇《校雠略》、《著录先明大道论》31道不行而师儒立其教,我夫子之所以功贤尧、舜也。然而“予欲无言”,“无行不与”,六艺存周公之旧典,夫子未尝著述也。《论语》32记夫子之微言,而曾子、子思俱有述作以垂训,至孟子而其文然后闳肆焉,著述至战国而始专之明验也。《论语》记曾子之没,吴起尝师曾子,则曾子没于战国初年,而《论语》成于战国之时明矣。春秋之时,管子尝有书矣。《鬻子》33、《晏子》34,后人所托。然载一时之典章政教,则犹周公之有官礼也。记管子之言行,则习管氏法者所缀辑,而非管仲所著述也。或谓管仲之书不当称桓公之谥,阎氏若璩35又谓后人所加,非管子之本文,皆不知古人并无私自著书之事,皆是后人缀辑,详《诸子》篇。兵家之有《太公阴符》36,医家之有《黄帝素问》37,农家之《神农》38、《野老》39,先儒以为后人伪撰而依托乎古人,其言似是,而推究其旨,则亦有所未尽也。盖末数小技,造端皆始于圣人,苟无微言要旨之授受,则不能以利用千古也。

三代盛时,各守人官物曲之世氏,是以相传以口耳,而孔、孟以前,未尝得见其书也。至战国而官守师传之道废,通其学者述旧闻而著于竹帛焉。中或不能无得失,要其所自,不容遽昧也。以战国之人而述黄、农之说,是以先儒辨之文辞而断其伪托也;不知古初无著述,而战国始以竹帛代口耳,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与孔子所述六艺旧典,皆非著述一类,其说已见于前。实非有所伪托也。然则著述始专于战国,盖亦出于势之不得不然矣。著述不能不衍为文辞,而文辞不能不生其好尚。后人无前人之不得已,而惟以好尚逐于文辞焉,然犹自命为著述,是以战国为文章之盛,而衰端亦已兆于战国也。



1 本文写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秋任永平敬胜书院主讲时,作者时年四十六岁。文中主要讲古代文体的演变,认为后世各种文体都大备于战国,战国之文,源于六艺,特别是多出于《诗》教。批评那种将《文章流别传》溯为源头,将萧梁《文选》举为辞章之祖,是“不知古今流别之义”。并且提出,“子史衰而文集之体盛,著作衰而辞章之学兴。文集者,辞章不专家,而萃聚文墨”。又说“经学不专家,而文集有经义;史学不专家,而文集有传记;立言不专家,而文集有论辩”。这些说法确实很有道理。后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所写《文集》篇,则是专门论述文集内容的变化,直到后来内容变得十分庞杂,而目录学家著录时也不得不随之变化。到嘉庆三年(1798)所写《史考释例》中对“文集”的变化讲得就更加明确而令人信服。指出“文集仿于东京,至魏、晋而渐广,至今则浩如烟海矣”。并指出唐朝实为这种变化的分水岭,“自唐以后,子不专家,而文集有论议,史不专家,而文集有传记,亦著述之一大变也”。这个论述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对这样的重要变化,却从来没有人作过专门的论述,如果将此三篇文章同时阅读并作一比较,便可发现在提法上还是有些变化,特别是后者应当说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历史事实。这就说明,到了晚年,他的许多观点和见解显得更加成熟。

2 老子:春秋时道家创始人。楚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姓李,名耳,字聃。一说名聃,字伯阳。曾任周王室守藏史(管理藏书之史官)。后又为柱下史。因见周室衰微而隐退。有《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幻想退到“小国寡民”社会。今存《老子》二卷,当前学术界认为是这一学派编定,成于战国前期,基本思想是老子的遗说,也有后人附加之文句。书的内容仅五千字,分八十一章,历代注本很多。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帛书《老子》两种写本,编排顺序与通行本不同,通行本是《道篇》在前,《德篇》在后,帛书甲乙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与《韩非子》中《解老》、《喻老》引文次序一致,可见汉初就有两种传本。

3 关尹:指关尹喜,相传为春秋末道家。曾任函谷关尹,一说姓尹名喜,又称“关尹”、“关尹子”。班固注曰:“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基本思想与老聃一致,故《庄子·天下》篇把他与老聃并列。其书早佚,今传《关尹子》九篇,虽与《汉书·艺文志》著录相同,实为后人伪作,刘向《序录》、葛洪序,皆是伪托。

4 管、商:指管仲、商鞅。管仲(?—前645),春秋时齐国名臣。名夷吾,字仲,一字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初事公子纠,襄公乱政,他与公子纠逃奔鲁国,并助纠与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争夺君位,遭失败,桓公欲治其罪,经鲍叔牙力荐,任齐相,助桓公进行改革,使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现存《管子》七十六篇,据近人研究,认为系战国、秦汉时人伪托之作。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政治家。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公族,故又称“卫鞅”。尝事魏相公孙痤,为中庶子。闻秦孝公求贤,入秦。孝公三年(前359)(一说六年)任左庶长,进行变法。十二年第二次变法,使秦强大。二十二年,攻杀魏将公子,以功封于商,号商君。因公子虔诬他谋反,被车裂。有《商君书》二十九篇,系后人整理而成,今存二十四篇。

5 申、韩:指申不害、韩非。申不害(?—前377),战国时学者。亦称申子,郑国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人。韩昭侯八年(前355)任韩相。其思想主于“术”,即君主驾驭使用大臣的手腕权术。《史记》本传说:“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是很有道理的。其书《申子》,《史记》本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六篇。前人研究,两种本子篇数不同,而内容并无差别。其书南宋已亡佚,清人有多种辑本。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思想家。原为韩国公室贵族,与李斯同出于荀卿门下。时韩国日趋衰落,他多次上书韩王,倡议变法图强,韩王不纳,乃发愤著书立说。秦王政慕其名,用武力胁韩王遣其入秦。至秦后,遭李斯、姚贾诬害,冤死狱中。他主张“以法为主”,而“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汉书·艺文志》著录《韩子》五十五篇,今存。唐以后,因韩愈名气大,称“韩子”,后人为了区分,便将书名改称《韩非子》。

6 杨、墨、尹文:指杨朱、墨翟、尹文子。杨朱,战国时学者。字子居,后于墨子。尝与墨子弟子禽滑厘辩论,认为“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列子·杨朱篇》)其说与墨子的“兼爱”思想相反,时人视为“为我”,孟子斥其为异端。墨翟(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出身微贱,当过木匠。宋昭公时任大夫。后迁居鲁国,从事学术活动。主张兼爱、非攻、节用、节丧、尚贤等。亦主张尊天、事鬼。现存《墨子》五十三篇,《汉书·艺文志》载七十一篇,缺十八篇,约亡于隋唐之际。从内容看并非出于一人之手,盖为其弟子或再传弟子作品。尹文子,战国齐国学者。复姓尹文,名未详。《列子》作“尹文先生”,《说苑》作“尹文”。齐宣王时人,曾游说宣王。著有《尹文子》一篇,属名家。

7 苏、张、孙、吴:指苏秦、张仪、孙武、吴起。苏秦(?—前284),战国时纵横家。己姓,苏氏,字季子,东周雒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曾与张仪同事鬼谷子。以“合纵之说”游说燕、赵、韩、魏、齐、楚等国合纵摈秦,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后至燕,为燕王信任。齐伐燕时,他入齐为燕反间。齐泯王立,他因与齐大夫争宠被杀。一说因反间事发,为齐泯王车裂。《汉书·艺文志》著录《苏子》三十一篇。张仪(?—前310),战国时纵横家。姬姓,张氏,魏公族庶子。曾为楚门客,游说于赵、东周,皆不用,遂入秦,为惠王信任,为相国。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服从于秦,助惠王称王。又以虚言割地六百里为饵,骗得楚怀王亲秦绝齐。秦趁机大败楚军,取楚汉中。得封五邑,号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复入魏为相,次年病卒。《汉书·艺文志》有《张子》十篇,早佚。孙武,春秋时军事家。字长卿,齐国安乐(今山东惠民)人。因族人谋乱,离齐至吴。任吴将,辅助吴王与楚争战。周敬王十四年(前506),佐吴王率兵攻楚,攻下楚都郢。后又协助夫差伐越、攻齐,北上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著《孙子兵法》流传至今,享誉海内外。吴起(?—前381),战国时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初为鲁将,攻齐大破之。后为魏将,率军拔五城,拜为西河守。遭魏相公叔陷害,投奔楚国,任令尹。出兵南平百越,北灭陈、蔡,却三晋,伐西秦。悼王死后,为楚贵族大臣射死。著有《吴起》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四十八篇。今传《吴起兵法》乃伪书。

8 《七录》:南朝梁阮孝绪撰。共收图书六千二百八十八种,分为七录五十五部。七录分别为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技录、佛法录、仙道录。它一定程度上总结了前代目录学之成就。原书已失传,序目尚存《广弘明集》。阮孝绪(479—536),南朝梁学者。字士宗,陈留尉氏(在今河南)人。隐居不仕。普通(520—527)中撰成《七录》一书。

9 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晋文学家。惠帝元康中,历秘书监、卫尉卿、光禄勋、太常卿。永嘉之乱中,饿死流亡途中。曾编有《文章流别集》六十卷,为最早的按文体分类的通代文章总集,已亡佚。《文章流别论》初附于《文章流别集》中,后别出单行,原书也亡佚,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中收有辑文。此书把文章区分为诗、颂、赋、箴、铭、哀辞等多种文体,较之前人分类更加精密。还著有《族姓昭穆》、《游思赋》、《太康颂》等。

10 孔逭《文苑》:南朝齐人孔逭编《文苑》一百卷。南宋王应麟《玉海》谓孔逭“集汉以后诸儒文章,今存十九卷”。后全佚,孔逭生平不详。

11 京都诸赋:指班固《两都赋》、张衡《两京赋》、《南都赋》、左思《三都赋》,在《文选》中均有选录。

12 《上林》、《羽猎》:指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扬雄的《羽猎赋》。两赋都是讲帝王田猎活动。前者是讲汉武帝,后者讲汉成帝。

13 安陵:指《战国策·楚策》上讲楚王与安陵君游云梦的情况。

14 龙阳:指《战国策·魏策》上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的事。

15 《客难》:指司马相如《答客难》赋,这是一篇散文赋,是一篇发泄牢骚的作品。

16 《解嘲》:扬雄所作之赋。此赋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模仿《答客难》而作。

17 《渔父》、《卜居》:这两文不仅内容相近,而且都是对问体,借郑詹尹与渔父两人对问对答来表达问题。

18 惠施(约前370—前318):战国时学者。宋人。为魏惠王相,执政达十五年。有辩才,知识渊博。其“合同异”的哲学思想现保存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秋水篇》尚有其与庄子辩论之内容。

19 连珠:《韩非子》有《内储说》和《外储说》篇,其文章辞义连珠,而并不是说《韩非子》中尚有《连珠》篇。《魏书·李先传》有太宗“召先读《韩子连珠》二十二篇、《太公兵法》十一事”。若是将其理解为篇,则《韩非子》中有《连珠》二十二篇,显然是不妥当的。只能理解为《韩非子》中具有连珠特色的文章二十二篇。而按章氏文章上下文看:“韩非《储说》,比事征偶,连珠之所肇也。”意思是说,“比事征偶”,连珠特色的开创乃始于韩非《储说》。因而连珠不该加篇名号。

20 傅毅:东汉官吏。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人。建初中章帝广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文雅显于朝廷。后为车骑将军马防军司马,马氏败,免官。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复请毅为主记室,及宪为大将军,任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宪府文章之盛,冠于当世。毅早卒。著《七激》等文赋二十八篇。

21 傅玄(217—278):西晋学者。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魏元帝时,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武帝为晋王时,任散骑常侍。及受禅,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泰始四年(268)任御史中丞,次年迁太仆,后转司隶校尉。死后追封清泉侯。博学善属文,曾参与撰修《魏书》。著有《傅子》。

22 《七林》:洪迈认为傅玄作。《容斋随笔》卷七《七发》条云:“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丽旨腴词,上薄《骚》些,盖文章领袖,故可喜。其后继之者,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崔骃《七依》、马融《七广》、曹植《七启》、王粲《七释》、张协《七命》之类,规仿太切,了无新意。傅玄又集之以为《七林》,使人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但《隋书·经籍志》并未著录。该志著录有“《七林》十卷,梁十二卷,录二卷,卞景撰。梁又有《七林》三十卷,音一卷,亡”。并未提及傅玄。

23 江淹(444—505):南朝文学家。字文通,济阳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人。少贫孤好学,早有文名。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时官至紫金光禄大夫,封醴陵侯,弹劾不避权贵。时称“江郎”。晚年才思微退,不如前敏,故又有“江郎才尽”之语。其诗风格清丽,多拟古之作。“宋建平王景素好士,淹随景素在南兖州。广陵令郭彦文得罪,辞连淹,系狱中。淹狱中上书”,“景素览书,即日出之”(《梁书·江淹传》)。

24 《过秦》:指贾谊所撰《过秦论》。这是一篇以批评秦朝政治得失成败为主题的政论文章。

25 《王命》:指班彪所撰《王命论》。

26 《六代》:指曹冏所撰《六代论》。

27 《辨亡》:指陆机所撰《辨亡论》。

28 原、尝、申、陵:指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号称战国时四大公子,因都大量招有门客而称著。

29 东方、司马:指东方朔、司马相如。东方朔(前154—前93),西汉大臣、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武帝初即位,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他上书自荐,拜为郎。初待诏公车,改待诏金马门,后迁太中大夫。常以滑稽怪异的动作言辞对武帝进行讽谏。帝甚亲近,然终不得重用。后世称之为“仙人”,《神异经》、《海内十渊记》等书都托名为他所作。

30 徐、陈、应、刘:指徐幹、陈琳、应玚、刘桢。都是文学之士,相聚于魏都邺。徐幹(171—218),三国时文学家。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昌乐西)人,“建安七子”之一。擅长诗赋。所作文辞甚得曹丕赞赏。反对流行的训诂章句之学。著有《中论》,另有文集已散佚。陈琳(?—217),三国文学家。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进谋诛诸宦官,召四方猛将引兵向京城,琳谏而不纳,乃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绍败,琳转归曹操,与阮瑀并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后徙门下督。诗歌有《饮马长城窟行》等。原有集十卷,已佚。应玚(?—217),三国文学家。字德琏,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征召为丞相掾属,转平原侯庶子,后为五宫中郎将文学。刘桢(?—217),三国文学家。字公幹,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朴质,名重于世,今有《刘公幹集》。

31 外篇《校雠略》:章氏初作《校雠略》时,曾将其定为列入《文史通义》外篇,但后来写作过程中发现其内容太多,又能自成一体,故而独立成书,定名曰《校雠通义》。后来作《繁称》篇自注就云:“已详《校雠通义》。”他在50岁那年写的《上毕抚台书》中便明确说过:“生平著有《校雠通义》、《文史通义》,尚未卒业,然颇有文理,可备采择。”可见当时已经明确把《校雠通义》当作独立的一部著作向毕沅介绍了。流传下来的《校雠通义》共三卷,不是分上、中、下篇,更没有《著录先明大道论》这个篇名。但这一内容已经分散在该书卷一的《原道》篇中,而所谓《汉志诗赋论》一篇,则已经入该书卷三,仍叫《汉志诗赋》。这一卷专论《汉书·艺文志》,故除这篇外,尚有《汉志六艺》、《汉志诸子》、《汉志兵书》、《汉志术数》、《汉志方技》诸篇。因此,我们说他原写之《校雠略》三篇,本欲放在《文史通义》外篇,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扩大而成《校雠通义》一书,这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

32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约成书于战国前期。内容记载着孔子及弟子言语行事。此书传到汉代,出现三种本子:即《古论》、《齐论》、《鲁论》。马培棠《国故概要》说:“西汉之末,有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晚讲《齐论》,后合而订之。删《齐论》之《问玉》、《知道》,从《鲁论》二十篇,号《张侯论》,此《论语》第一次改订也。东汉末,郑玄又就《鲁论》篇章,考之《齐》、《古》而为之注,此《论语》第二次改订也。第二次改订本,即现行《论语》之来源。”书中集中反映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语言简练,用意深远,富有深刻的社会哲理。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是研究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必不可少的著作。汉文帝时设立传记博士,《论语》、《孟子》都是“传记博士”之一,成为士人必读之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为《四书》,作《四书章句集注》。元仁宗起,直至明清,成为科举考试必读之书。

33 《鬻子》:相传为楚始祖鬻熊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自注曰:“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前人早已论定为伪书。《吕氏春秋》与贾谊《新语》曾引鬻子言,可见先秦确有其书。今存之本,内容皆为黄老之言。《四库全书》著录一卷十四篇,入杂家类。

34 《晏子》:后人伪托晏婴而作之书,约成书于战国中期以后,后人又不断有所增补。《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入儒家类,八篇。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晏子》残简,与今本有关章节内容大体一致,因为书中有些观点与墨家之间有契合之处,也有和《墨子》书里相同文字,故唐柳宗元在《晏子辨》中认为是“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宋代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都列入墨家类,这是不妥的。因为晏婴所处年代远在墨翟以前。尽管其书中编纂除了搜集晏子的遗闻佚事,主要依据《左传》的记载,但编纂者在使用史料时并不忠于原书,有时窜入同时或稍后人的评赞,甚至对原来史料进行扩充,对于佚闻更是创造附会,这已属于创作的范畴,而不是写史。故现在有人提出该书乃是一部富有政治思想性的古典文学作品,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不能把它当作真实史料。《隋书·经籍志》称《晏子春秋》,列在儒家,《四库全书》著录《晏子春秋》八卷,入史部传记类。晏婴(?—前500),春秋齐国大臣,政治家。字仲,谥平,称“晏平仲”,或“晏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其父晏桓子卒,他继任齐卿,执政五十年,以力行俭朴、恭谨下士、诤谏直劝著称于时,后人采其言行编成《晏子春秋》。

35 阎氏若璩:即阎若璩(1636—1704),清朝学者,以考据著称。字百诗,号潜邱,山西太原人,曾侨寓江苏淮安。幼时口吃,苦学多思,研究经史而成名。应徐乾学之邀请,参与《大清一统志》和《资治通鉴后编》编修。长于考据,以三十年精心考证,撰著出《古文尚书疏证》一书,证实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之伪,为学术界所推崇。又著《四书释地》,纠正前人地名附会之错误,在地理研究上,与顾祖禹、胡渭、黄仪齐名。另著有《潜邱札记》、《孟子生卒年月考》、《释地余论》等。

36 《太公阴符》:《汉书·艺文志》道家类,仅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而在该书《张良传》则有《太公兵法》,并无《太公阴符》。到《隋书·经籍志》始有《太公阴谋》、《太公阴符钤录》两书,旧题均为西周吕望著。均早佚,清人严可钧有辑本,载《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37 《黄帝素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黄帝内经》十八卷,战国时人依托黄帝而作,全书以黄帝、岐伯等问答形式写成。皇甫谧《甲乙经序》:“《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王冰《内经素问序》则曰:“《内经》十八卷,《素问》即其经之九卷也,兼《灵枢》九卷,乃其数也。”《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黄帝素问》九卷,《黄帝针经》九卷。可见原为《素问》、《针经》两部分组成。唐人王冰整理时作过变动,《针经》而变为《灵枢》。南宋史崧在《灵枢经序》中已称“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基础理论性专著,奠定了祖国医学体系。书中以医药理论为主,兼及针灸、方药的治疗。《素问》内容包括人体解剖生理(脏象、经络等)、病因、病理、诊断、辩证、治疗、预防、养生以及人与自然、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等。《灵枢》则详于经络、针灸,许多内容与《素问》互为补充。两者早已单独流传。

38 《神农》:战国时人托神农而作,颜师古引刘向《别录》云,疑李悝及商君所作,早亡佚。《管子》、《吕氏春秋》、《胜之书》及《汉书·食货志》均有征引,其实多为农政方面的议论,很少有农耕技术方法之内容。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中有论述,马国翰有该书辑佚一卷。

39 《野老》:相传为战国时隐士野老著,其姓名不详,因隐于田野,年老,故号野老。曾游历齐、楚、秦,对耕种颇有研究。《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七篇,列入农家。因早亡佚,马国翰根据马《绎史》云“盖古农家野老之言而吕子述之”一语,辑录《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以成该书一卷。或谓为战国时齐楚间人所作,十七篇未必出自一二人之手。王毓瑚在《中国农学书录》中指出:“《绎史》所说‘野老’,是泛指农夫而言,并非《汉志》中十七篇作者,马国翰似不无附会之嫌。原书恐已不可能再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