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哲学虚构概念的本土化
一、 引言
自20世纪初,中国学者开始考察现代欧洲哲学,康德就被视为不寻常的挑战。从王国维(1877—1927)——清朝末年中国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之一,到牟宗三(1909—1995)——当代新儒家的无冕之王,中国思想家对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勾画的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对中国传统伦理教义所形成的致命威胁心知肚明。如果康德被接纳,他的知识论将否定人类道德秩序可被清晰认知的可能性,从而破坏中国传统思维的核心要义。牟宗三曾经在历史的严峻时刻悲鸣道:“如若真的人类不能有智的直觉,则全部中国哲学必完全倒塌,以往几千年的心血必完全白费。”注211面对哲学现代性话语的全球化,为争得中国传统要义的一席之地,相当一批中国学者因此认定,再无比“攻克”康德及其具有潜在毁灭性后果的挑衅性哲学更急迫的事宜了。在过去的20年已经有一些研究前所未有地开始关注,康德如何在中文世界不无费解地被接受注212。当然,目前还没有关于康德式挑战相关术语的系统历史研究。作为这一尝试的第一步,本文试图追溯一个概念,此概念在中国人应对康德式挑战的努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things in themselves”(Dinge an sich)以及“noumena”,一个康德曾大量替换使用的拉丁术语,如何在争议中被中国化。“things in themselves”这个概念虽然从未被刻意地丰富理论内涵,而且被康德本人一再降格为虚构概念(Unding),仅仅视为根本没有“积极意义”和“用处”的“思维对象”(KrV B274; B305-315),但中国学者坚持视它为一个必不可少且可被认知的概念,他们无视康德反复甚至近乎“教条化”的相反强调注213,投入大量的研究去考量noumena这个概念是如何被知晓的。
解释康德哲学这一特定维度的必要性是根植于这样一个信念,即康德对事物可认知性的否定,认为其独立于我们的知觉,极大地威胁到自发的道德体系理念,而这一体系在中国传统伦理中占据显要位置注214。既然不可能无视或断然否定康德的反对意见,不仅是由于其理论的力量,更因其在近代哲学史中的显赫地位,诸多中国传译者没有选择公然拒康德于千里之外,而是着手改造其理论,使他提出的此概念的局限性看起来不那般绝对注215。
这些别有意图的改造很大部分就反映在关于“things in themselves”和“noumena”的术语解释的翻译之中。本人评述此概念的中国化,并非旨在术语选择层面上挖掘哲学相关的误解和歪曲,也非意在评判哪些翻译更为恰当或不恰当,而是立足一个更为谨慎的目标,即考量对于此概念的不同中文翻译所暗含的意图,是基于怎样的在背景各种译法中被采纳、剔除、批判和捍卫的。同时,我希望通过考察这一复杂情形来澄清一些方法论上持续的不确定性,我心怀一个更普遍性的目的,即呈现关于概念的跨文化历史的词汇数据的有用性和局限性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