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发展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实验发展心理学的中国化

一 心理学的中国化

(一)什么是心理学的中国化

所谓心理学的中国化,是指起源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心理学通过向中国文化汲取思想精华,从而克服其西方化背景所带来的弊端,走上健康发展的科学之路。

杨鑫辉提出,无论心理学是西方化还是中国化,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心理学的科学化。[56]

关于中国化一词中“化”字本义,杨中芳提出,“化”是指由一个“原本”状态到另一个“终极”状态的过程。“中国化”是指由“非中国”状态变为“中国”状态的过程。[57]

(二)为什么心理学要中国化

既然心理学家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心理学的科学化,为什么还要提出心理学的中国化这样一个问题呢?原因有二:

1.一些心理学家对中国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思虑

1985年,潘菽在回顾中国心理学近80年的发展历史时,总结道:“这七八十年的历史总的看来不能不说是偏贫乏的。我们对心理学的大部分精力是花在引进上的,自己的研究创新工作相形之下显得少了一些。这是包括笔者自己在内而说的。”[58]为此,他大力呼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并为此带头创建中国心理学史这一崭新学科,应该说都是出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而形成的宝贵思想。

杨国枢等人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我们却变成了西方人。[59]我们有意无意地抑制自己中国式的思想观念与哲学取向,使其难以表现在研究的历程之中,而只是不加批评地接受与承袭西方的问题、理论及方法。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充其量只能亦步亦趋,以赶上国外的学术潮流为能事。在研究的数量上,我们既无法与西方相比;在研究的性质上,也未能与众不同。时至今日,在世界的社会及行为科学的行列之中,现状是多我们不为多,少我们不为少。

林崇德指出:“当我们翻开西方的发展心理学几乎全部是他们自己的实验材料,当我们打开俄国的年龄心理学(即发展心理学),几乎每本书里都有一种强烈的俄罗斯民族自豪感。然而,当我们看一下我国自己的发展心理学,有点使人惭愧,时而西方热,时而俄国热,许多研究报告从设计到结果,基本上是模仿外国的。”[60]

我想,这些心理学界的前辈,站在国际心理学发展的前沿,回首我国发展心理学的发展现状所产生的焦虑之情,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心理学就很难在国际心理学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2.有助于更深刻地探索心理发展的本质

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类的心理活动既有自然的、生物的存在特性,更有文化、社会的本质特性。强调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原因是:(1)从研究对象上说,就必须既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活动的共性与差异性,又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心理活动的共性与差异性;(2)从研究方法上说,就必须既要借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手段,又要允许文化分析的人类学方法。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人类又是文化生成的。两者是不可分开的。不了解人类的心理,我们无法理解文化;同样,不了解文化,我们也无法理解人类的心理。(3)从文化的特殊性来说,东西方文化起源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构成现代文化的主体。[61]钱穆先生认为:“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别不外三型。①游牧文化,②农耕文化,③商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寒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形成了三种文化型。此三型文化,又可分成两类。游牧、商业文化为一类,农耕文化为另一类。”[62]前一类便构成西方文化类型,后一类则构成东方文化类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与周边文化共同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东方文化。中国和印度是东方两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等地区,对于这些地区的文化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然后又传入朝鲜半岛、日本以及越南等地区,同样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在其历史进程中,早已超出了它们原发生地的意义,而发展为构成东亚、东北亚、南亚、东南亚这一广大地区的文化的主体。因此,东方文化主要是儒、道、佛文化。中国人的心理主要受这种文化的影响。

二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验发展心理学

在中国建立实验发展心理学,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沈德立等人认为,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验对象的取样应该具有民族代表性

中国的地域辽阔,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且居住分布不均匀。不同区域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在受教育的年限上差别较大。如南方与北方、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省市;城市与乡村;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实验对象(即被试)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特点。所以,应根据研究课题,在被试的取样上体现出民族代表性,不能仅局限在某些经济与文化相对发达的地区选取被试。我们这里所说的被试,是指中华各民族的人们,在以汉族为主时,还要研究少数民族人们的心理特点及规律。

(二)实验材料应突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其心理发展总要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言文字最能代表我们的文化传统。它是象形文字,是音、形、义三者的统一,这是拼音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汉语言文字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此外,算盘也是中华民族发明的一种特殊的运算工具,使用算盘对个体心理发展,特别是大脑认知功能的影响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实验手段的现代化应该结合国情

开展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我国的人口比例中,受过心理学专业训练的人太少,为了大规模取样,有些实验工作需要假手于非专业的工作者(如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去进行。这就要求心理学仪器在保证其科学性(指标准确、性能可靠)的前提下,能做到小巧(便于外出携带)、多能(便于一机多用)、易操作(便于非专业工作者掌握)和价格适当(便于普及推广)。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心理学会就发动与组织国内有条件的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等),由心理学专家主持研制,在本单位所办工厂进行生产。近十多年来,全国总共研制与生产了60多种心理学仪器,供国内使用。这些仪器的样机均经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鉴定通过。实践证明,这批仪器达到了上述要求,符合国情,满足了实验工作的需要。

(四)实验的组织方式应是多单位协作

中国人口众多,仅从小规模的实验室研究很难准确反映我国不同年龄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因此,要进行大规模的研究工作。我国是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社会,正好发挥多单位协作与大规模取样的优势。近十多年来,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全国大协作,对数以万计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如注意、记忆、思维、情绪、个性、动作技能等等)的研究。获得了一批科学数据,改变了过去中国儿童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

(五)实验结果应为教育实践服务

实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无论在课题的选择上,还是在对研究结果的解释上,都必须联系我国实际。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不与中国人的心理发展的实际相结合,不能解决中国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心理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63]

三 实验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过程

(一)实验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阶段

关于实验发展心理学的中国化阶段,林崇德提出要经过四个阶段,即酝酿期、孕育期、整合期和创新期。[64]

1.酝酿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心理学所做的工作,主要是重新验证国外的研究发现,对比国内外人类心理发展的异同点,揭示中国人心理发展的特点。

酝酿期的验证已有研究,是实验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第一步,也是最起码的工作。这个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个大课题中,李伯黍教授与其同事一道,在柯尔伯格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其研究方法,围绕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开展协作研究。他们的研究内容包括: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研究、影响儿童道德判断的外部因素、儿童道德判断的跨文化研究等。这些研究不仅验证了柯尔伯格的研究结果,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中国各民族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一些规律,以及特定文化背景、道德训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影响。

虽然柯尔伯格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共性的东西,但对中国人而言,其研究结果未必充分有效地加以概括。这种特殊性的表现,正是中国心理学家必须深入探索中国人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2.孕育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心理学所做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中国人心理发展中特有的和重要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要揭示中华民族文体背景下中国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例如,由于中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中国政府制定了计划生育的国策,于是中国出现了一个很特殊的人群,即独生子女。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个大课题中,就开展了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

3.整合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心理学家所要做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心理学的旧概念与旧理论,创立心理学的新概念与新理论,以适用于中国人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应着力于对当今各种心理学概念和理论的分析、反思,超越原有的研究层次,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新心理学概念的理论。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这个大课题中,韩进之领导的协作组在研究过程中,将自我意识理解为自我的认识(自我评价)、情感(自我体验)和意志(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活动成分的心理结构,并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学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趋势及特点。这项研究初步探索出适合我国特点的自我意识的理论体系。

4.创新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心理学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的改进和创新,积极寻找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尽管我们的研究方法没有超越出观察、实验、谈话和问卷等一般国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围,但不管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需要做出改进和创新。大力设计和改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使之更适合于研究中国人的心理。

例如,林崇德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思维发展观和学科教育观在内的完整的智能开发理论。

林崇德认为,不能将智力与能力绝对分开,智能是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或完成任务)且表现出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和能力的首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智能结构:(1)天赋或生理机制的亚结构;(2)认知亚结构,它又包括思维(核心)、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言语和操作技能;(3)非认知因素或动力亚结构,这样构成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维度的多元智能体系。

林崇德认为,可以用思维品质体现个体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是区别超常、正常、低常儿童青少年的指标。思维品质有五个方面: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他把思维品质训练视为培养智能的“突破口”,为此,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结合中小学各学科的特点,制定了一整套的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的具体措施。他还认为,若从思维的发展来说,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又要发展他们的形象逻辑思维和动作逻辑思维,总之,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提出发展各种逻辑思维的要求。他在自己的思维观和智能观基础上,还提出了学科能力观。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1)学生掌握某学科的特殊能力;(2)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3)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任何一个学科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有某学科的一定的特殊能力,而且有着学科能力的结构;而这种结构,不仅有着常见的某学科能力的表层表现,而且有着与非智力因素相联系的深层因素。具体说,语文能力可以看作以语文概括为基础,将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20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数学能力可以看作以数学概括为基础,将三种数学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与五种思维品质组成15个交结点的开放性的动态系统。

(二)实验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途径

关于实验发展心理学中国化的途径,目前存在的主要观点有三:

1.潘菽的观点

1983年1月10日,潘菽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一文,在该文中潘菽明确主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有四个主要途径:第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心理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第二,要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第四,要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好好挖掘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这个宝藏。[65]

2.杨鑫辉的观点

杨鑫辉认为,中国心理学要想实现科学化,需要通过以下途径:[66]

(1)坚持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指导。“方法决定于观点,也决定于对象。有什么观点,就有什么方法。研究不同的对象,就要采取相应不同的方法。”西方心理学的要害就在于没有解决基本的观点问题,即唯心的观点还是唯物的观点的问题,于是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

(2)充分吸收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不仅不排斥,而且完全应当吸取外国心理学界一切先进的东西。要广泛地学习,博采众长,有鉴别地吸收,但不是照搬,更不是全盘西化。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证明,凡是照搬的东西,不适应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实际,没有发展的生命力。我们要建立本土化之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科学,以至要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的这种本土化,是植根于我国社会文化的土壤上,并与心理科学的世界性相辩证统一的本土化。

(3)大力推行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心理学的中国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我国古代文化思想中提炼出适合科学心理学要求的理论或概念,如中国古代的“人贵论”“习与性成”等观点,使心理学能够在东西方文化的浇灌下健康成长。二是继续鼓励心理学各个领域的本土化研究,使我国各个领域的心理学在研究思路、研究对象和研究手段等方面,摆脱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积累反映中国人心理特征的素材,形成代表中国文化的心理学理论。

3.林崇德的观点

林崇德认为,实验发展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的中国化,其途径主要是“摄取—选择—中国化”[67]

(1)摄取。对待外国的发展心理学资料,必须重视,应当摄取其中的营养,用以发展自身。在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到中国心理学与国外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在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工具上。存在差距就需要学习,需要引进,从中摄取营养以发展,但是必须用批判的眼光来进行。

(2)选择。在摄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照搬,要适当地加以选择。选择就是要批判地吸收。要积极邀请国际上各个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来华交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大力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3)中国化。中国发展心理学,既然有本民族的特点,这就导致外国心理学资料摄取后,要经过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与中国的特殊性相融合。因此,在中国化的过程上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即首先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不同民族个体的心理特点,以便在学习和研究时能取其所长,去其所短。在这个基础上,在开展针对我国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时,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结合中国国情,开展研究,以求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有新突破。

四 展望中国的实验发展心理学

(一)未来实验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2006年5月12日晚8:00—11:00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了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会议研讨的内容在《心理学报》以“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为题发表。[68]参加会议的人士包括荆其诚(召集人)、张厚粲、徐联仓、沈德立、林仲贤、陈永明。此外,还有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秘书,还有一位特邀代表。

在此次规模小,但云集我国心理学界资深专家的会议上,与会心理学家专业结合自己毕生从事心理学研究的经验,对我国心理学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1.中国心理学取得成就的原因

荆其诚认为:现在全国共有130多个心理学单位,会员总数超过6000人。2004年举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

中国心理学的蓬勃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在国家经济与国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社会产生了对心理学的需要,不论是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研究方面。国家需要心理学的基础创新研究来提高中国科学的总体水平。同时,国家更需要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来解决教育、医学、工业、社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这后面的需求是大量的,也是心理学最能做出贡献的场所。我们希望在这一方面能取得成功,为国家做出贡献。第二,中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们有了更宽松的学术环境。心理学可以借鉴各种派别,引进创新并举,取长补短,朝向多方位发展,并开创我们自己的新方向。

2.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前景

沈德立认为,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前景看好。他从三个层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1)心理学的发展是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科技成就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就是说,经济建设、科技成果和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对心理学的需求与促进就越大;反之,心理学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2)中国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发展阶段,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对“矛盾凸显期”。为此,中央提出我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其标志是:自主创新能力、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列入国家8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心理学正是认知科学的主干学科。而早在1999年,国家科技部就已经将心理学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18个基础学科之一。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国家对心理学科的要求和期望。

(3)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今后国家建设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两难问题。例如,既要使GDP持续快速增长,又要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注意公平、缩小差距,又要保持活力、提高效率;既要推进市场竞争,又要关心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这样就可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保持大家的心态平衡,维护全民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要既抓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又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人们的理想、信念和八荣八耻荣辱观等的建设。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应该在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珍视这个机遇。

(二)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2002年,申继亮等人提出,未来5年实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0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69]

1.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影响因素及培养研究

具体内容为:(1)建构青少年创造力发展与培养的理论;(2)设计青少年创造力的测量量表及鉴别工具;(3)研究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规律及发展水平;(4)探讨青少年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5)设计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活动及课堂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具体方案。

2.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促进研究

具体内容为:(1)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对思维品质进行动态研究;(2)对学生学科能力结构与发展规律的研究;(3)对中小学生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4)对学生能力的测量与评价问题的研究等。

3.儿童青少年信息加工的发展特点

具体内容为:(1)信息加工速度及其年龄差异;(2)信息加工策略的形成与发展;(3)儿童青少年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4)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5)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

4.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脑功能的关系研究

具体内容为:(1)认知活动与大脑的结构或区域性功能直接的关系;(2)儿童和青少年脑功能的研究;(3)正常未成年被试与信息加工相关的脑功能的研究。

5.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研究

具体内容为:(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建构研究,包括评价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维度,各维度的临界标准等;(2)研究心理健康的评价形式,编制适宜的评价工具;(3)研究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决策提供依据;(4)建立客观、准确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预测模型;(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等。

6.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具体内容为:(1)亲子互动模式的评价工具;(2)亲子互动的过程;(3)影响亲子互动的因素;(4)亲子互动模式对儿童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5)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6)儿童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

7.实验发展心理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不同民族儿童青少年的认知、思维和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2)对文化所规定的育儿行动、社会性期待、价值志向、自我意识等个性、社会性的发展;(3)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课题样式及其解决或完成策略;(4)受文化环境影响的精神生活(宗教观、生死观等)、社会协调能力、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健康观)等的发展。

8.早期经验与脑的发展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具体内容为:(1)结合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医学等多学科研究思路,采用无创性脑功能成像等先进技术对早期经验与脑的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2)经验在儿童脑结构与功能正常发展及在受损伤脑功能修复中的作用特点及其机理的研究;(3)促进儿童脑功能潜力开发的条件的研究;(4)探讨早期经验与脑的发展研究对教育的启示等。

9.儿童基于互联网的学习与促进

具体内容为:(1)儿童基于互联网的学习特点;(2)互联网条件下,儿童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身心问题与对策;(3)促进儿童网上学习的良好教育环境(媒体和师生互动);(4)适于远程网上教育与学习的资源及其开发和管理等。

10.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社会化研究

具体内容为:(1)幼儿的早期社会化过程是怎样发生的?(2)从两三岁到五六岁,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年龄趋势如何?(3)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4)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更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5)幼儿教师的态度、课堂组织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1]Grace J.Craig,ed.,Human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1992.

[2]Carol K.Sigelman and David R.Shaffer,ed.,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Brooks/ Coke,1995.

[3]Stanley H.Cohen and Hayne W.Reese,ed.,Life-spa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s,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94.

[4]Alison Clarke-Stewart,Marion Perlmutter,SusanFriedman,ed.,Life-long Human Development,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88.

[5][美]Newman、Newman:《发展心理学:心理社会性观点》(第八版),白学军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Baltes P.B.,Staudinger U.M.and Lindenberger U.,“Lifespan Psych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Annual Review Psychology,Vol.50,No.3,1999,pp.471-507.

[7]蔡玥、孟群、王才有、薛明、缪之文:《2015、2020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6年第33卷第1期,第2—5页。

[8]李家成、郑雪:《论终身教育视野下的班级·班级建设·班主任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年第1期,第1—6页。

[9]Baltes P.B.,Staudinger U.M.and Lindenberger U.,“Lifespan Psych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o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Annual Review Psychology,Vol.50,No.3,1999,pp.474-475.

[10]Grace J.Craig,ed.,Human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1992.

[11][美]Newman、Newman:《发展心理学:心理社会性观点》(第八版),白学军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8年版。

[13]Carol K.Sigelman、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游恒山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14]Bialystok E.and Craik F.I.M.,eds.,Lifespan Cognition: Mechanisms of Chan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15][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第五版),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16]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3—99页。

[17]Rice F.Philip.ed.,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2n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97,pp.8-14.

[18]Block J.Block J.H.,& Keyes S.,“Longitudinally Foretelling Drug Usage in Adolescece:Early Childhood Persona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ecursors”,Child Development,Vol.59,No.2,1998,pp.336-355.

[19]Amato P.R.& Booth A.,“The Consequences of Divorce for Attitudes to Wards Divorce and Gender Roles”,Journal of Family Issues,Vol.12,No.3,1991,pp.191-207.

[20]Sameroff A.J.,Seifer R.,eds.,“Stability of Intelligence from Preschool to Adolescenc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Family Risk Factors”,Child Development,Vol.64,No.1,1993,pp.80-97.

[21]Morelli G.A.,Oppenheim D.,eds.,“Cultural Variation in Infants' Sleeping Arrangements:Questions of Independenc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28,No.4,1992,pp.604-613.

[22]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1期。

[2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2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8年版。

[25]莎莉、欧茨等:《儿童发展》,黄慧真译,台北:桂冠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1—12页。

[26][美]Carol K.Sigelman、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游恒山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27]蒋正华:《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及对策》,《求是》2005年第6期。

[28][美]克雷奇等:《心理学纲要》,周先庚等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1—43页。

[29]朱智贤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38页。

[30][美]卢文格:《自我的发展》,李维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161页。

[31][美]K.W.夏埃、S.L.威里斯:《成人发展与老龄化》(第五版),乐国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4页。

[32]Dennis Coon,ed.,Essentials of Psychology: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7th Edition),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7,pp.99-100.

[33]龚少英、彭聃龄:《第二语言获得关键期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4年第27卷第3期。

[34]Snow C.& Hoefnagel-hohle M.,“The Critical Period for Language Acquisition: Evidence fro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hild Development,Vol.49,No.4,1978,pp.1114-1128.

[35]黄怀飞:《关键期假说研究综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6]Weber-Fox C.& Neville H.J.,“Maturational Constrains on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s for Language Processing: ERP and Behavioral Evidence in Bilingual Speakers”,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Vol.8,No.8,1996,pp.231-256.

[37]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6—97页。

[3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2页。

[39]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8页。

[40][美]劳拉·E.贝克:《儿童发展》(第五版),吴颖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6页。

[41]Hall G.S.,ed.,Adolesence,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1904.

[42]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68—469页。

[43]车文博:《陈鹤琴儿童心理学思想探新》,《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44]朱智贤:《中国儿童教育心理学三十年》,《教育研究》1979年第4期。

[45]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

[46]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7]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8]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9]申继亮、辛自强:《迈进中的发展心理学事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50]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1]陈永明等:《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十件大事》,《心理科学》2001年第6期。

[52]余益兵等:《世纪之交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计量学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4期。

[53]缪小春:《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心理科学》2001年第1期。

[54]余益兵等:《世纪之交的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计量学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4期。

[55]杨玉芳:《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第3期。

[56]杨鑫辉:《大力推进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57]杨中芳:《由中国“社会心理学”迈向“中国社会心理学”——试图澄清有关“本土化”的几个误解》,《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

[58]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9]杨国枢、文崇一主编:《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2年版。

[60]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8年版,第25页。

[61]郭斯萍:《中国化:我国心理学的挑战与机遇》,《心理学探新》2000年第4期。

[6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4年修订版,第2页。

[63]沈德立、白学军:《实验儿童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8年版,第26—27页。

[65]潘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文汇报》1983年1月10日。

[66]杨鑫辉:《大力推进心理学的中国化研究》,《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67]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8年版,第27—28页。

[68]荆其诚、张厚粲等:《中国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中国心理学会会士论坛》,《心理学报》2006年第4期。

[69]申继亮、辛自强:《迈进中的发展心理学事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