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改革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著作)

[1]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布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理查德·弗罗里达:《创意新贵:启动新兴经济的精英势力》,邹应瑗译,台北宝鼎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

[4]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科特勒等:《水平营销》(修订版),陈燕茹译,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7]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卢泰宏:《营销管理》,卢泰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傅桂涛:《产品创意的核心构成——意境与形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9]范玉刚:《睿思与歧误——一种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审美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0]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高策、刘大椿:《跨越界限 走向圆融——关于当代科技革命与人文关怀的思考》,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3]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科学》,李黎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4]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5]何旭明:《科学与人文——课程的一体两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年版。

[16]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7]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8]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19]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罗伯特·殷:《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1]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2]加德纳:《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3]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4]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之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25]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科学与人文编委会:《科学与人文》(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7]科学与人文编委会:《科学与人文》(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8]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 学科 学科互涉》,姜智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孙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30]库珀:《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以市场为驱动》(第3版),青铜器软件公司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3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马斯洛:《科学家与科学家的心理》,邵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3]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范海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6]普兰:《科学与艺术中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7]萨顿:《科学的生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8]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9]王树人等:《传统智慧的再发现》,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40]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肖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2]肖峰:《论科学与人文的当代融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3]徐长福:《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5]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张帆:《当代美学新葩——技术美学与技术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7]大卫· 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张菲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8]约翰·哈特利:《创意产业读本》,曹书乐、包建女、李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向勇、喻文益:《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海天出版社2007年版。

[50]胡慧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1]陈少峰:《文化产业战略与商业模式》,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52]花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53]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比尔顿:《创意与管理:从创意产业到创意管理》,向勇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

[55]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摄影小史)》,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7]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8]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吴美真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公司1998年版。

[59]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60]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62]约翰·霍金斯:《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洪庆福、孙薇薇、刘茂玲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63]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乔江涛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6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部编:《文化蓝皮书: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5]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6]《说苑校证》,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67]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0]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2]向德平:《科学的社会价值》,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73]周业昌:《科学技术与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4]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李醒民:《科学的文化意蕴——科学文化讲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76]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顾昕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77]汉伯里·布朗著:《科学的智慧:它与文化和宗教的关联》,李醒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8]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9]韩永进:《新的文化自觉》,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8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理论学习纲要》,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1]谢名家等:《广东“十三五”发展展望研究》,南方出版传媒、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版。

[82]温宪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83]温宪元:《邓小平理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

[84]温宪元:《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问题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85]温宪元:《区域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基于广东的实证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版。

[86]温宪元:《从南方谈话到科学发展观》,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年版。

[87]温宪元:《继续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

[88]邓智平:《社会建设十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89]张造群:《优秀传统的当代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的省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90]赵细康、温宪元:《自主创新探源——中国研究与开发的实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1]王列生:《文化制度创新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

[92]文晓明、杨建新:《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概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3]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4]张宇:《高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5]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7]马龙闪:《苏联文化体制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8]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9]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0]夏勇:《人权概念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1]田艳:《传统文化产权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2]田丰:《文化进步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张玉国:《国家利益与文化政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5]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版。

[106]刘继生、郝建平主编:《社会的回声》,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7]邵道生:《中国社会的困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08]王亚南、高书生:《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109]李思屈、李涛编著:《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0]张晓明等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1]张京成、沈晓平、张彦军:《中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2]世界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113]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14]于平等:《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0 No.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7]《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1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12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12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2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5]《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2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2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二)中文文献(论文)

[1]毕静丽:《海德格尔眼中的技术与艺术》,《邢台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陈嘉明:《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陈蓉霞:《贝塔朗菲:人文系统理论的先驱者》,《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第1期。

[4]陈玉林、顾金土:《技术创新史的文化研究路径》,《东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陈启云:《笛卡尔之梦幻人生与科学理性的辩证含义》,《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6]陈小文:《建筑中的神性》,《世界哲学》2009年第4期。

[7]邓波等:《工程知识的科学技术维度与人文社会维度》,《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4期。

[8]刁生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9]代金平:《论科学技术发展的“人化”趋势》,《齐鲁学刊》1995年第6期。

[10]高秉江:《idea与“象”——论直观和超越的兼容》,《哲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11]高德步:《科学发展观的人文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2]何兵:《科学与人的此在——从库恩和海德格尔的科学观变革看》,《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0期。

[13]霍桂桓:《论作为心灵哲学之先驱的笛卡尔心—身二元论》,《学海》2007年第6期。

[14]黄顺基:《钱学森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辽东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5]胡健:《技术决定的艺术生产论——论本雅明的美学思想》,《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6期。

[16]金吾伦:《对整体论的新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7]金吾伦:《面向知识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年第1期。

[18]贾向桐:《论当代科学合理性研究视阈的转变——从认知理性到“生活世界”合理性》,《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9]韩永进:《技术创新系统模式实证研究》,《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第4期。

[20]韩德民:《李泽厚“主体性”美学思想中的美育问题》,《文艺研究》2005年第11期。

[21]贺和平、刘雁妮、周志民:《体验营销研究前沿评介》,《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8期。

[22]李政道:《艺术与科学》,《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23]李醒民:《从知识科学观转向智慧科学观》,《民主与科学》2008年第5期。

[24]李醒民:《科学家的品德和秉性》,《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1期。

[25]李世辉:《典型信息法:中西文化互补与科学技术创新案例》,《科学技术哲学》2009年第7期。

[26]刘大椿等:《科学的哲学反思:从辩护到审度的转换》,《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27]刘邵春:《中国近代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撞击与融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8]鲁品越:《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哲学思想变迁》,《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29]罗长海:《创新文化与企业创新价值观的塑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0]苗东升:《复杂性研究的成就与困惑》,《系统科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1]孟建伟:《创新文化与科学观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2]欧阳康:《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大众科技报》2001年第12期。

[33]任剑涛:《创新文化视野中的大学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34]任定成等:《美国公民科学技术素质标准的设立和演变》,《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5]饶志俊、周志民:《品类创新:打破同质化的新视角》,《销售与市场》2010年第4期。

[36]孙斌等:《光谱:杜威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隐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7]滕守尧:《融合·生态式教育·智慧》,《美学》2005年第11期。

[38]王旭晓:《我国应用美学:现状、问题与出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9]王雷:《科学和艺术:同源与互动》,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40]王伟光:《人类思维方式、认识方法的一场革命——关于运用“综合集成实验室”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科学总体研究的意义》,《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41]王贞扬、唐凤雄:《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的两极》,《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2期。

[42]吴炜:《石景山园:文化创意产业插上3G翅膀》,《中关村》2010年第11期。

[43]吴健新等:《试析当代审美教育与科学创新》,《理论导刊》2007年第11期。

[44]吴彤:《多样性的科学形象——从复杂性研究视野看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45]肖峰:《技术、人文与责任感》,《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年第6期。

[46]肖鹰:《科学与艺术的审美差异》,《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

[47]荀林等:《人类需求:技术创新的重要维度》,《东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48]杨叔子:《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49]杨叔子:《科学与人文,和而不同》,《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50]叶秀山:《哲学须得向科学学习——再议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1]余虹:《主体化的艺术——福柯的伦理谱系学与生存美学》,《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2]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53]曾繁仁:《论我国新时期生态美学的产生与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54]郑祥福:《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非哲学化趋势》,《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5]邹承鲁、柳冠中等:《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8期。

[56]张世英:《“本质”的双重含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57]张曙光:《哲学的性质和功能:科学和人文双重思维向度的分化与整合》,《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

[58]张汝伦:《海德格尔对科学本质的反思》,《求是学刊》1994年第1期。

[59]张之沧:《当代科技创新中的非理性思维和方法》,《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0期。

[60]张华夏:《科学合理性的面面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第1期。

[61]张金福:《论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上海华东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62]周志民:《品类个性形成与作用机理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63]朱继胜、高剑平:《论现代技术生存的危机及其出路》,《学术论坛》2009年第10期。

[6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1月27日。

[65]许明:《用新的理念推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9期。

[66]李成保:《现代化视阈中的文化改革发展》,《理论研究》2010年第6期。

[67]王合清:《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亟待破解的几个难题》,《理论视野》2011年第3期。

[68]陈世香:《大部制视角下中部地区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战略思考》,《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69]杜光:《文化改革的目标取向》,《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4期。

[70]王亚南:《基于民生需求的文化发展评价体系》,《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71]宋磊:《试论文化发展的动力》,《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72]颜晓峰:《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制度保障》,《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73]乌兰察夫:《实现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的路径依赖》,《南方论坛》2011年第6期。

[74]丰坤武:《文化市场的争夺与“双业型”文化发展模式》,《唯实》2004年第1期。

[75]向勇:《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关键问题和人才要求》,《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

[76]彭英柯、宋洋洋:《文化科技融合理论研究——基于产业融合机制角度的分析》,《经营与管理》2013年第8期。

[77]谭希培、蒋作华:《文化发展新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社科纵横》2013年第7期。

[78]尹宏、姚毅、王伟:《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视阈下》,《当代经济》2013年第13期。

[79]韩子睿:《文化+科技怎样催生新型业态》,《群众》2013年第10期。

[80]刘学华、周海蓉、陈恭:《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科学发展》2013年第9期。

[81]张京成:《科技支撑是文化创意产业走好走远的动力保障》,《科技智囊》2013年第3期。

[82]陈少峰:《以文化和科技融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同济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83]黄武龙:《基于产业化视角下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研究》,《市场周刊》2014年第10期。

[84]韩平、李顺彬:《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机理研究——基于高新技术开发园区视角》,《产业经济评论》2014年第3期。

[85]尹宏:《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困境、路径和对策研究——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视角》,《学术论坛》2014年第2期。

[86]温宪元:《中国文化强国的使命与方略》,《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87]温宪元:《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兼论客家文化研究的三个向度》,《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88]温宪元:《池田大作生命尊严思想的特征与价值》,《学术研究》2013年第10期。

[89]廖胜华:《文化治理研究的政策视角》,《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

[90]邓智平、岳经纶:《社会管理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91]邓智平:《社会管理创新与雷锋精神》,《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92]邓智平:《从强政府、弱社会到强政府、强社会——转型期广东社会组织发展的战略定位与模式选择》,《岭南学刊》2012年第2期。

[93]岳经纶、邓智平:《“幸福广东”:一种社会政策学的解读》,《广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94]岳经纶、邓智平:《完善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95]邓智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模式》,《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96]岳经纶、邓智平:《论理解社会管理的五种路径》,《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97]刘小敏、邓智平:《社会建设:概念、话语、经验与战略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98]岳经纶、邓智平:《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政策》,《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

[99]邓智平:《路径依赖、政策扩散与国家自主性——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学术研究》2014年第10期。

[100]岳经纶、邓智平:《依附、分立、嵌入:中国发展社会组织的三种逻辑》,《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10期。

[101]邓智平:《福利程度还是福利态度:福利国家再认识》,《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

[102]陈孝明:《基于DEA方法的我国上市文化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研究》,《科技与经济》2015年第8期。

[103]陈孝明:《运行机理、金融支持与文化产业发展》,《西南金融》2015年第4期。

[104]陈孝明:《金融排斥、产融结合与文化产业融资机制创新研究》,《学术论坛》2015年第3期。

[105]陈孝明:《融资约束、投资契合和文化产业基金发展模式》,《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年第1期。

[106]陈孝明:《国内文化产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科技和产业》2013年第9期。

[107]王颖:《文化消费与居民收入的敏感性关系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年第11期。

[108]王颖:《激发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消费潜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第5期。

[109]李迪:《“场团一体”的市场化探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第8期。

[110]李迪:《国有院团转企后仍需加强市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第5期。

[111]李迪:《以政府规制引导转企院团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第5期。

[112]李迪:《转制院团今天怎么办?》,《人民日报》2015年第6期。

[113]李迪:《从中国音乐金钟奖谈广州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得失》,《当代音乐》2015年第8期。

[114]谢名家:《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社会转型的主导力量》,《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10期。

[115]柯锡奎:《建设文化强国的出发点》,《光明日报》2012年第10期。

(三)英文文献

[1]Adams,L.S.A History of Western Art .McGraw Hill,2001.

[2]Allen,B.Artifice and Design:Art and Technology in Human Experie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8.

[3]Allison,B.Index of British Studies i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1986.

[4]Bernstein,J.M.and T.W.Adorno.The Culture .Routledge,2007.

[5]Bilton,C.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From Creative Industries to Creative Management .Wiley Blackwell,2008.

[6]Bilton,C.and S.Cummings.Creative Strategy:Reconnecting Business and Innovation. Wiley-Blackwell,2010.

[7]Burnard,P.and S.Hennessy.Reflective Practices in Arts Educa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2006.

[8]Cunningham,S.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fter Cultural Policy:A Genealogy and Some Possible Preferred Fu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2004,7(1):105-115.

[9]Daniel,K.Choices,Values,and Fram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0]Fichner-Rathus,L.Foundations of Art and Design .Wadsworth Publishing,2007.

[11]Guise,D.Design and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e .Wiley,John & Sons,1985.

[12]Hardy,T.Art Education in a Postmodern World .Intellect,2006.

[13]Hartley,J.Creative Industries .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14]Heilbrun,J.and C.Grey.The Economics of Art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2001.

[15]Hesmondhalgh,D.The Cultural Industries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7.

[16]Hickman,R.Critical Studies in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Intellect Books,2005.

[17]Honour,H.and J.Fleming.A World History of Art .Laurence King,2009.

[18]Howkins,J.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Penguin,2002.

[19]Janson,H.W.and A.F.Janson.A Basic History of Western Art .Pearson Education,2006.

[20]Kaptelinin,V.,and B.A.Nardi.Acting with Technology:Activity Theory and Interaction Design .MIT Press,2006.

[21]Landry,C.The Art of City Making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2006.

[22]Leaders,P.Commercial Data,Design,and Technologies .Ace 3,1990.

[23]McCanny,J.V.and J.C.White.VLSI Technology & Design,Academic Press,1987.

[24]Myerscough,J.The Economic Importance of the Arts in Britain .Blackmore Press,1988.

[25]Newton,P.,K.Hampson,and R.Drogemuller.Technology,Design,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Taylor & Francis,2009.

[26]Parker,J.A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tn Creativity and Approaches to Leaning in Art and Design.Intenational Joum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2005,24(2):187-198.

Throsby,D.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7]African Union(AU)(2005).“Nairobi Plan of Action for Cultural Industries”.First Ordinary Session of African Union Conference of Ministers of Culture,10-14 December 2005,Nairobi,Kenya.

[28]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ABS)(2006).“Arts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Australia – Key Issues for an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Plan”.Discussion paper.Adelaide:ABS.

[29]BIMSTEC countries(2006).“Paro Initiative and Plan of Actions”.First BISMTEC on Cultural Cooperation,Paro,Bhutan,May 2006.

[30]Centre for Cultural Policy Research(2003).Baseline Study on Hong Kong’s Creative Industries.Central Policy Unit,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Government:University of Hong Kong.

[31]Cunningham,S.and P.Higgs(2008).“Creative Industries Mapping:Where Have We Come From and Where Are We Going?” in Creative Industries Journal,Vol.1,No.1.Bristol:Intellect.

[32]European Commission(2001).“Report by the Task Force on Cultural Expenditure and Finance”.Luxembourg:European Commission.

[33]Girard,A.(1982).“Cultural industries:A handicap or a new opportunity for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UNESCO,Cultural Industries:A Challenge for the Future of Culture,pp.24-39.

[34]Hoehn,J.and A.Randall(1989).“Too Many Proposals Pass the Benefit Cost Test”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9.3,pp.544-551.Pittsburg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5]United Nations Statistical Commission(UNSC)and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ECE)(2000).“Terminology on Statistical Metadata”.Conference of European Statisticians Statistical Standards and Studies,No.53.New York:United Nations.

[36]Wallis,R.(2001).“Best Practice Cases in the Music Industry and their Relevance for Government Policies inDeveloping Countries”.Report for WIPO-UNCTAD.Geneva:WIPO-UNCTAD.

[37]Williams,R.(1977).Marxism and Literatu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8]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sation(WIPO)(1957).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Registration of Marks under the Nice Agreement.Geneva:WIPO.

[39]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sation(WIPO)(1979).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WIPO Databa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WIPO Legislative Texts.Geneva:WIPO.

[40]Habermas,J.,1998,On the Pragmatics of Communication,London,Cambridg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