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改革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结语

本课题是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阈的文化改革发展研究”(批准号12&ZD002)。开题以来三年有余,历经千辛万苦,在课题组众同人的共同努力下,行将结束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本课题的研究立足“建基本文化制度、创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文化人口持续发展”,从构建文化改革发展的创新突破为分析框架,以此分析框架研究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状况与问题,根据历史、文化、制度背景的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的不同,从而确定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征、内涵,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实现路径。既有提纲挈领的现实针对性与问题自觉意识,又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前瞻思考与战略发展眼光,初步完成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与决策参考价值的重大研究成果,力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库作用。

第一,本报告的研究框架

本课题构建整体研究框架,以基本文化制度、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人口持续发展为主要脉络,分析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状况与问题,确定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征、内涵,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实现路径。由三大板块组成:一是建立基本文化制度的新思考,力求从学理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进行整体把握,同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考察社会转型和时代变革对文化制度建设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二是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探索,阐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价值,研究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经验模式等,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对策建议;三是促进文化人口发展的新途径,创新性地提出文化人口概念和理论,论述了发展文化人口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发展文化人口的目标和对策建议。

第二,本报告的重要思想观点

本报告的重要思想观点有七个方面。一是关于文化制度功能的科学发展指向。从科学发展视角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功能,可从个人权利、国家发展、世界交往三个层面去概括。从个体层面来看,有利于保障文化权利。在我国文化权益的话语下,保障文化权利主要是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从国家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提升人文精神,促进产业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从世界层面来看,有利于促进文明共生共荣。一方面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民族身份与认同的安全,提升文化资源和权益保护;另一方面,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通过改革提升价值和制度的吸引力,强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外交格局。二是关于文化制度的发展完善。当前,我国文化改革面临着深刻变化,文化制度也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与变革。未来几年中国的价值观代际更替将加速演进,要求文化制度和政策要更好地满足年轻人参与自由、表达自由、创造自由等与自我价值相关的权利;要建立健全与要素自由流动和创意自由迸发相适应的体制环境,不断完善与媒体融合、业态融合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基础性制度设施,推动形成活跃的行业组织和结构合理的市场主体;建立健全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治理格局,从对文化的治理来看,虽然国家话语、市场话语、公民话语及其代表的力量失衡,但市场力量和网络技术释放的话语能量,表明家长式的文化行政模式越来越需要让位于协商互动的治理模式;从基于文化的治理来看,不仅要“向后看”,即聚焦于乡村,向传统寻求资源,而且还应“向前看”,从社会未来的文化情形寻求文化治理的路径。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是推动文化大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培育新型文化业态的有力支撑;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提高文化产品服务质量的重要保障;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总之,科技创新提升了文化的创作力、表现力、感染力、传播力,实现了文化的大众化,扩大了文化消费,推动了文化的产业化,促进了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四是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战略路径。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尝试新的模式,构建新的机制,寻求新的途径,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主要措施建议有:推进文化与科技体制改革,释放文化科技创新活力;加强重大文化科技项目攻关,占领文化发展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夯实文化科技发展基础;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推动文化产业和科技紧密融合;强化创新型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开展文化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加快发展文化科技中介服务,建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五是文化人口是文化改革的生力军。在全面转型升级、向后工业社会和知识经济迈进的新阶段,培育文化人口尤为重要。文化人口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是衡量人口质量和民族素质的重要指标;文化人口是文化资本的承载者,有利于提高消费社会中公民的文化品位;文化人口是人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人口是软实力的代言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六是文化人口是文化竞争优势的支撑体系之一。“文化人口”是一个创新概念。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来看,文化人口可分为文化生产人口和文化消费人口。基于文化属性对人口进行分类和评估统计,是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尤其是从人口角度来评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绩效,更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关于文化人口及公共文化考核指标体系的实践与经验基础上,采用演绎与归纳的综合方法构建一套能科学反映公共文化消费状况的文化人口评估统计指标体系,从人口的角度来统计和评估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状况、进展与绩效。七是从培育壮大文化人口看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增强公共文化机构活力;加强文化立法,健全公共文化政策法规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促进城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创新公共文化供给方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激活创意元素,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发挥中华文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拓宽文化市场投资融资渠道。着力扩大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公民文化消费能力;培育文化消费习惯,拓展文化消费需求领域;创新文化消费商业模式,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发挥科技、旅游等的带动作用,促进文化关联消费。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如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加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文化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三,本报告的拓展研究

课题组除集中精力研究主报告之外,还设计了4个子课题,通过子课题对下列重要问题进行拓展研究:子课题1,基于科学发展观界定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中的国家行为边界,由此给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中国家机关的职能及体制优化的原则性建议和框架性对策。子课题2,关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体系研究。新技术推动了现代文化传播模式变革,在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发展中日益重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是全球文化竞争与产业竞争的关键要素。子课题3,关于文化人口对文化改革的影响研究。科学发展首先体现在人的发展,人口是文化生产和消费的主体。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不仅是文化发展的目标,也推动了社会文化品位和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子课题4,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路径研究。通过研究文化改革发展成就与问题,揭示出文化改革发展的一般态势、特征及进行战略路径研究。

文化改革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过程。课题组虽然经过各种努力,形成了课题终稿,但是,依然存留诸多不足和遗憾。比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加强文化立法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如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一起,构成“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更全面、更系统、更完整的宏观体系,如何将这四个“体系”有效地整合、联通、协同、规划,推动产业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本课题都还没有更多的涉及,还需要后续加倍努力开展创造性的研究,以期待取得有更高价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