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陕西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历史沿革

陕西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7):城镇化正常推进阶段;第二阶段(1958—1960):过度城镇化阶段;第三阶段(1961—1978):独特的逆城镇化阶段;第四阶段(1979— ):持续快速城镇化阶段。

一 城镇化正常推进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这一阶段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现的时期,也是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建设时期。陕西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广义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商品交换为主要职能的小城镇不断增多,但小城镇及城乡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构不成等级关系。城乡之间人员、物资、信息交流很少,道路等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低,社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疏密问题,城乡空间结构状态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即呈现低水平的空间均衡发展状态。陕西城镇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恢复正常秩序,发展城镇经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人民居住环境,初步改变了全省城镇的环境面貌,城镇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9年间城镇化水平不断上升,城镇人口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人口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迁移自由。

二 过度城镇化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60)。1958—1960年全国展开了以“三年超英,五年赶美”为目标的盲目“大跃进”,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强调以钢为纲,全民大炼钢铁。社会内部的变革和外部条件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一定发展,农业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社会分工明显加快。作为内陆经济强省的陕西,由农村向城镇调动大批劳动力,部分人口从事手工业、矿业、小规模的原材料加工业和制造业,城镇人口比重快速上升,是上个世纪提高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随着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的不断扩展、延伸,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工矿业和港口附近逐渐形成新的城镇。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使城镇不断吸取周围地区的资源,并向周边地区输出商品,发挥政治、经济领导和组织职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低效的空间均衡状态被打破。远离城镇的边缘地带乃以落后的农业生产为主,空间经济梯度和城镇等级规模逐渐突显。但这种增长违背了客观规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连续减产,城镇发展明显超过了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的承受能力,致使许多城镇供水、供电严重不足,交通、通信困难,许多市政设施超负荷运转,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 独特的逆城镇化阶段

第三阶段(1961—1978)。盲目“大跃进”致使城市物资供应不足,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建立在快速、低质、低效的工业化发展基础上的快速城镇化,不得不进行调整。国家通过行政手段,提高设置市镇标准,大量精减职工并压缩城镇人口;“文化大革命”又把大批城市知识分子和干部下放到农村劳动,非农就业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比重急剧下降,城镇建设工作受到严重冲击。陕西城镇化进程遭受严重挫折,城镇人口不断减少,城镇建制基本停顿。

四 持续快速城镇化阶段

第四阶段(197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陕西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的活跃为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90年代陕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城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突出标志是90年代自下而上乡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使国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社会和私人投资能力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钢铁、机械、化工、动力、纺织等部门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开始大量出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速度逐步加快。省会西安继续发展的同时,由于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区域的第二级、第三级中心得到加强,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杨凌示范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张。稠密的交通网深入到区域的各部分,单纯的“中心—边缘”结构逐渐变为多核心结构。城镇之间的交换、交流关系极为频繁,落后地区的资源更多地被吸引到经济循环中来,并分配给原有的中心和形成新的中心,城镇职能分工和等级体系初步形成,西陇海沿线城镇带已具雏形。由于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大,并不是所有的边缘地带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相反,由于集聚经济在社会经济区位决策中的统治地位,社会及产业主要集聚于高等级的城市和轴线上,“点—轴系统”逐步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愈演愈烈,空间结构仍处在变化之中。2014年,陕西城镇化水平为52.58%(图3.2),而1978年为16.33%,提高了36.2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07%。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征,国家战略、政府干预对城镇化道路有着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后来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以及工业生产向“三线”地区转移,陕西城镇人口中所占比重开始快速上升。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长速度都要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后,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经济基础和人文条件较好,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全国城镇人口中所占比重也随之逐步提高。

2014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18657.84亿元,而2009年为6194.86亿元,增长2.96倍。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实现县城以上全覆盖,城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水平大幅提高。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民生事业加快发展,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00万人。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建成了一大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推进了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进程。

图3.2 陕西城镇人口及城镇化率(200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