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3年联合国东京会议一致认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城镇的世界,人们相信,21世纪是一个新的城镇世纪。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全球城镇化水平在持续提高,人类首次将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全球正在快速迈向城镇化的社会,全球城镇化的时代到来。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演变的过程。虽然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人口比率来反映,但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向城镇集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很高,但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却很落后,存在着过度性人口转移,城镇土地掠夺性扩张,市区建设落后,贫民窟大量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协调的现象,因此城镇化发展应包括速度、质量、模式、机制等内涵。城镇化的速度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提高、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等方面;城镇化的质量主要表现在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完善,科技文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保障的建立,城镇管理的加强等方面;模式、机制是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范式及动力系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不断演进,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对陕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更广、更高的要求。在国家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在新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明确陕西城镇化的发展机遇,凸显加快陕西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作用,探求陕西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已成为陕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与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
陕西既有高度发达的大都市(西安),又有中小城市以及贫困的农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中国经济、社会和地理特征,被一些研究城乡问题的著名专家视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缩影”。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空间结构的演进。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陕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广大的农村人口因转移无门而大量滞留在有限的农业空间,农业的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迟缓,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有效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有效需求长期不足,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隐患。另外,陕西城乡空间布局混乱,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一系列过度“城镇化”问题,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虽然西安与其他市、县(区)的经济联系在加强,但远未形成以西安为核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存的都市区经济一体化格局。所有这些问题急需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讨。
本书基于陕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针对新背景下的新问题,在系统总结评介城镇化发展相关理论、合理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融合管理学、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城市空间与规划等多学科新理论,制订了推进陕西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导向和规划策略,建立了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我国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都市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框架。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全面性和实用性,对推进陕西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书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理论创新:
(1)架构基于地域实际的城镇化质量评估体系。基于评价目标及指标体系设计的系统性、客观性、可比性、代表性等原则,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活方式、人居环境、城镇管理等方面,对城镇化质量进行量化,找出影响城镇化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2)构建城镇化、工业化同步发展数学模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内容,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落实空间。用IU比和NU比这两个国际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从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角度,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3)建立产业结构偏离度、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系数等数学模型,对陕西城乡二元结构进行系统解析。城镇化健康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通过建立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数学模型,掌握陕西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4)构建了合意性的发展模式、机制。总结了四种发展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小城镇发展模式、农村综合发展模式、佩—布模式的城乡联系通道。构建了城镇化的发展机制,包括机遇挑战分析、动力机制研判、发展路径指引、PRED协调发展等。
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缺陷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