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设计的文化理念
陈永明[217]
摘要:越王城作为绍兴城市发展的源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绍兴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设计中,通过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和谐周边环境,回归自然风貌等方面来深化设计的文化理念,使越王城真正成为绍兴古城保护的新亮点,绍兴城市的又一张“金名片”。
关键词:越王城;保护整合;设计;文化理念;和谐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越王城作为绍兴城市发展的源头,历经2500年的沧桑而城址未变,此种情况国内仅存苏州与绍兴。随着绍兴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的启动,绍兴的历史必将翻开新的篇章。如何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融洽周边环境,回归自然风貌,是越王城保护整合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从设计源头着手,把握设计的文化理念是关键。
一 历史与现状
(一)越王城历史
越王城是绍兴越文化的代表,是越文化积淀的集中体现。绍兴如今的城市是以越王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前490年,越王勾践为报仇复国,以今卧龙山(又称府山、种山)一带为城址,授命范蠡筑城,《越绝书》卷8载:“勾践小城,山阴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218]之后,范蠡又在其东建成山阴大城,史称“蠡城”。凭借此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实现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兴计划,成就霸业。隋开皇年间(581—600),越国公杨素修竣大城,史称“罗城”,为蠡城建成以来第一次有记载的城垣修葺。同时,杨素又将勾践小城扩建成周十里的“子城”,并使子城与罗城相衔接。嘉泰《会稽志》卷1 引旧经云:“子城西北两面皆因重山以为城,不为壕堑。”[219]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王钱镠在卧龙山麓建王宫和蓬莱阁,作为吴越国的东府。南宋时,绍兴成为南宋临时首都达1年零8个月之久。1223年,郡守汪纲复按罗城重加缮治,并修诸城门,俗称“宋城”。明末时,为鲁王监国之所。元、明、清三代,这里仍为路府、府治及山阴县治所在。可以说作为绍兴一带的政治统治中心,其基本的功能、性质历经千年而没有大的变化。
2500年的风雨沧桑给予这座“越国小城”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是越国古都的所在地,古越文化的发源地。山势宛如卧龙的府山,景色优美,史称“龙山佳气冠越州”,“卧龙春晓”更是曾被古人列为越中十二胜景之首。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李白、元稹、白居易、范仲淹、陆游、辛弃疾、杨维桢、王阳明、徐渭、张岱等历代文豪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人文之盛,堪称古越文化之缩影。虽然几经磨难、摧毁,越王城内仍有文种墓、唐宋摩崖题刻、越王台、孙清简祠、雷公殿等文物古迹。如今漫步府山,依然随处可见历代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
(二)越王城现状
越王城隶属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地段位于绍兴城西,规划占地39.7公顷。北含府山,与环山路毗连,西邻府山西路,南为偏门直街,东到府直街。东北面有内护城河——沿山河、府河环绕。
越王城地段内历史景观众多,山林植被茂盛,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地段及周边环境土地种类复杂,有公园绿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另外还有少量的军事用地和商住用地、商业旅馆用地、文教体卫用地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越王城地段存在着许多问题:
1.工业、仓储用地过大,且与居住用地和文物古迹用地相混杂,对街区的历史风貌和居民生活有较大影响。一些插建建筑体量偏大、高度偏高,对山体景观和传统尺度的街巷和水乡风貌造成一定损害。
2.基础设施缺乏,街路狭窄,部分路段机动车只能单向行驶,府山公园门口缺少适当的集散空间。
3.居住用地内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人均居住用地偏少,老房子较多,多已年久失修,居民居住条件较差,没有完整的配套设施,严重影响街区的历史与环境风貌。
4.由于景观建设多,缺乏统一规划,景观间联系不够密切,景点内部常有许多不和谐之处。
5.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山体自然轮廓线破损,水土流失严重。
二 设计理念
(一)指导思想
坚持“保护优先、市民优先、生态优先”的指导思想,使越王城真正成为绍兴古越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市民休闲生活的重要聚集区,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二)设计原则
1.整体性原则:从城市的角度来考虑历史街区的问题。
2.地标性原则:与绍兴城内其他二山呼应,形成具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地标性群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绍兴城市发展的精神渊源。
3.尊重历史原则:充分延续历史文脉,使其得到良好的延续。
4.尊重自然原则:山体尽量保持原生态的植被,并做好水土流失的整治工作,局部恢复整治山体曲线,种植观赏性植物,体现府山植被的可观赏性。保护现有绿化。
5.尊重规划原则:理解规划,贯彻规划。
6.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持续性发展,形成共生。
7.文化交融原则: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块土地上交融起来,虽然地处历史保护区,很多建筑在外形上要求保留原来的形态,但实际使用的人,却是现代人,所以在使用功能上应当满足人们新的需求。
8.尊重现状原则:周边环境的大格局已经形成,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处理好与周围建筑之间的关系。
9.显山露水原则:遵从规划,让山体进入城市,使山体真正融于城市。
(三)设计定位
强化绍兴的地域归属感,让越王城成为绍兴人精神层面的“桃花源”,使绍兴人得到精神上的回归,重获归属感,重拾文化身份和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依托府山山体,依托历史民居,形成体现越文化的历史街区,沟通内外交通,方便周边居民,形成城市旅游的文化亮点。
(四)功能分区
设计明确了四大功能分区:
1.生态保护及遗址公园区。这一区块以府山山体为主,保留原有的越王台、越王殿、飞翼楼、风雨亭、唐宋摩崖题刻、文种墓、烈士墓、三蓬亭、紫翠古亭、龙湫池、兰苑、蒙泉、雷公殿等文物古迹和风景点,并进行保护性修复,梳理山体植被,整治园路,整理周边环境。同时,重建蓬莱阁等景点,新建越王台东侧景区。
2.文化休闲区。主要集中在府山南麓原绍兴丝织厂区域,有博物馆、休闲广场、晨练广场、游客中心和地下车库等几组体现越文化内涵的公建项目。
3.传统民居保护区。东起府直街,西至太平弄,南临偏门直街,北到府山公园,占地2.1公顷,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50多户。采取以保护为主,营造现代人居住的生活空间。
4.文化旅游区。位于越王城的西南角,与情缘龙山休闲商贸区毗邻。主要以范蠡庙、地方曲艺中心和文化产业用房为依托,与情缘龙山形成整体效果。
三 挖掘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
(一)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文化理念为:建筑创造文化,亦继承文化,建筑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以其特有的建筑语言体现其实质内涵。设计内容着重考虑恢复一些历史胜景和新建几组体现越文化内涵的公建项目。设计借助绍兴古越文化悠久的人文历史资源,给建筑注入厚重的人文感和历史感,充分考虑绍兴的民居风格、周边的建筑立面、山体和水体的分布格局以及整个越王城保护整合工程的自然色系的因素。建筑的立面提取绍兴传统建筑的要素与符号,通过尺度、比例、材质等建筑语言,造型朴素大方具有亲和力,外观以粉墙黛瓦为主,以体现传统文化的延续。
1.蓬莱阁
(1)蓬莱阁历史
蓬莱阁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钱镠所建,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曾来到吴越王宫,登上蓬莱阁,寄情抒怀。如秦观七律诗《次韵公辟会蓬莱阁》,末句云:“非是登高能赋客,可怜猿鹤能相容。”辛弃疾于宁宗嘉泰三年(1203)冬任绍兴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他的《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写登阁所见万端景色,追怀越国的儿女英雄……最著名的是宋名人王十朋的《蓬莱阁序》,曾与《黄鹤楼记》《滕王阁赋》齐名。
要重建蓬莱阁,地点的确定十分重要,但历史记载对建阁的地点表述不一。嘉泰《会稽志》卷1云“设厅之后蓬莱阁”[220];嘉庆《山阴县志》卷7曰“蓬莱阁在设厅后臣卧龙山下”[221];范仲淹《会稽清白堂记》“会稽府署,据(踞)卧龙山南足,北上有蓬莱阁,阁之西有凉堂,堂之西有岩焉”[222]; 《越中杂识》载“蓬莱阁在府治设厅后卧龙山上”[223]……不一而足。最后,综合各方因素,经专家反复推敲,决定将蓬莱阁重建于府山磨盘岗上。
(2)蓬莱阁的体量、风格
府山山顶海拔74米,已建有21米高的飞翼楼,建筑面积506平方米。磨盘岗海拔57.5米,现蓬莱阁重建于此,两楼阁直线距离220米。同一山上有两楼阁,距离又近,要使重建的蓬莱阁不影响飞翼楼第一高度的地位,保护飞翼楼作为绍兴城市的制高点,城市地标的视线景观,同时要满足各方向的观感效果,蓬莱阁高度、体量的确定至关重要。通过多次放飞气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做成效果图进行视线分析,同时广泛征询地方文史专家的意见,最后确定:蓬莱阁高19.376米,占地面积近195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为区别于飞翼楼汉代风格望楼式建筑,采用三层三重檐十字屋脊明清式楼阁,层层外挑,形成下大上小的空间形体。小而密的如意斗拱,装修精细。建筑为砼框架结构,可见部分用优质木材装修,以保持传统建筑的风貌。
2.范蠡庙
范蠡作为和绍兴古越历史有深厚渊源的人物,并以其传奇经历,被人们奉为商圣,具有双层的意义。建范蠡庙(历史上为城隍庙)于文化旅游区中,可凸显其渊源与地位,并为商贸吸纳人气。范蠡庙向后退让,形成前广场。因其基地地形南低北高,地面标高相差约5米,为此采用逐级抬高的方式适合地形变化。其建筑布局采用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前堂后寝,符合古制礼法。中为商圣殿,是举办祭祀活动的场地。依据地形步步升高,高低错落。底层架空,可作其他用途。前为广场,立牌楼。建筑为砼框架结构,可见部分用优质木材装修,以保持传统建筑的风貌。区别一般庙宇,追求儒雅而不张扬。构件上采用民间做法,且集木雕、石雕、砖雕于一身,精致漂亮。
3.博物馆
原绍兴博物馆建于延安路上,因规模较小,已不能适应绍兴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新建博物馆于越王城,使越王城厚重的越文化积淀能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并成为绍兴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1)建筑造型重在吸取地域文化,并努力寻求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创新风格。由中庭式水庭上部变形的四方攒尖坡顶,舒展而古朴,突出中心形象。造型取自绍兴坡塘出土的战国墓祭祀伎乐铜屋,屋面铺设契合式青铜瓦,并蚀刻绍兴出土文物上的纹样,展现古越文化特色。
(2)力求表现厚重的历史感,表现特定的府山环境中的绍兴文化特质。
(3)关注与山水的关系、现代空间与功能的关系以及材料和光影等建筑的基本品质,简洁的几何形体成为其自然的形式特征。以古朴厚实的石墙镶嵌于山坡,并以竹林及坡地绿化作为过渡,博物馆与府山的自然风景交相辉映。
(4)设计以本地传统台门建筑中所体现的那种因地制宜的人对自然的亲和为理念,吸取传统建筑院落式布局手法,结合地形,注重生态环境与景观,通过墙、廊、院落等要素把富有节奏的展馆群巧妙地排列在一起,并大量运用顶部采光、内院采光,在有限的条件下营造出一个具时代精神和文化地域感的新场所。
(5)西翼的展厅全部覆盖在绿化下,每厅中央作切割成形的方棱形天窗,散落在绿化之中。
(6)应用绍兴地方石材。建筑外墙采用绍兴当地的东湖石干挂,其中1.8米高的墙裙使用100厚的毛面蘑菇石,上部使用50厚的火烧板。为克服东湖石材易风化的缺陷,石材表面涂刷防腐剂。南面主入口采用绍兴传统的石库门造型,与绍兴传统的建筑风格相吻合。
4.地方戏曲展示中心
地方戏曲展示中心位于越王城文化旅游区最西南角。西面和北面靠龙山,东面为范蠡庙,南面为情缘龙山商住区。地方戏曲展示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完善越文化的传播舞台。通过这个舞台可以使越文化以视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官体验和心灵体验传达给游客和市民。在这里,越国繁荣时期越王宫廷生活写照、越国训导美女(如西施)进献吴王的场景、绍兴莲花落、诸暨西施传说、梁祝传说、嵊州吹打、新昌调腔等曲目即将上演。并且与绍兴区域的民间餐饮美食相结合,形成绍兴特有的中国古时“红磨坊”。从而达到对越文化生动而具体的表达,创造一个具有空前规模的越文化展示、体验空间。
5.越王台
越王台的前身应是勾践小城中的“宫台”。《越绝书》卷8记载:“今仓库是其宫台处也。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雨留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三尺五寸。”[224]以后屡废屡建。李白有诗写其兴废云:“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春满殿,而今只见鹧鸪飞。”
越王台,据宝庆《会稽续志》记载,原在府山之东北,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由知府汪纲移建府山东南麓,“气象开豁,目极千里,为一郡登临之胜”[225]。元贡悦《越王台》诗赞曰:“曙光晴散越王台,万壑千岩锦绣开。俯槛僧钟云外落,卷帘渔唱镜中来。”1939年3月,周恩来总理回绍兴时,曾在越王台向各界代表发表抗日演说,还亲笔写下“生聚教训,廿年犹未为晚”的题词。抗日战争时期,此台为日机所炸毁。
现在的越王台重建于1982年,庄严宏伟,气宇轩昂,富有古朴的民族风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台基长11米,宽9米,高7米,主体建筑300多平方米,为水泥仿木结构,宽5间,东西为配房。入门处两扇黑漆大门上有一幅明代大书法家徐渭创作的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穿过越王台下大门,一株高10余米的古柏傲然挺立,俗称“龙树”,传为宋代所植,素为越人所敬重。
设计按文物修缮的理念,在原样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修复。
6.雷公殿
雷公殿,又名雷祖庙、雷殿,俗呼雷公庙。明张岱《陶庵梦忆》中载:“雷殿,在龙山磨盘冈下。钱武肃王于此建蓬莱阁,有断碣在焉。殿前石台高爽,乔木萧疏。六月,月从南来,树不蔽月。余每浴后,拉秦一生、石田上人并子辈坐台上,乘凉风,携肴核,饮香雪酒,剥鸡豆,啜乌龙井水,水凉冽激齿。下午着人投西瓜浸之,寒栗逼人。”[226]
作为历史上的重要建筑现已破损不堪,按文物修缮的要求,设计采用落架大修的方法。并保护好周边的环境,尤其是殿前的乌龙井。
(二)景观设计
1.布置景观小品展现古越文化
越王宫殿(越王台、越王殿)与博物馆之间由晨练广场和公园园路相接,但缺少历史文化内涵。如何让游人在越王宫殿与博物馆之间的路上感受到越文化的气息,是设计人员必须挖掘的文化内涵。经多方论证,反复比较,确定在晨练广场东北侧设置一块重达100多吨的大景石,顺山势坡度斜放,以增强景石与人的亲和感,上刻“投醪出征”的场景浮雕。广场西南侧设置一组绍兴不同时期出土的青瓷羊形器、青瓷狮形器、青铜牛镇的青铜雕塑。通往博物馆的园路上设置景石,上刻“卧薪尝胆”的场景浮雕。公园入口北侧,利用原有堆放的石构件,适当加以整理,形成绍兴石构件展示区。东侧景区广场耸立5米多高的景石,正面刻著名书法家沈定庵题写的“越园”两字,背面刻宋代诗人刁约的《望海亭记》。府山公园门口的自然石体上刻著名书法家甘稼泥题写的“府山”两字。因勾践爱植兰,兰花又是绍兴的市花,所以东侧景区的园路和草坪灯上均刻有兰花图案。所有小品、展区均配以石材与铜组合的介绍牌,使市民和游客在休闲中体会到古越文化的深厚内涵。
2.运用传统技法营造山水文化
掇山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一种技法。水中的天光云影和周围景物的倒影,水中的碧波游鱼、荷花睡莲等,使园景生动活泼,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之说。由于水无定形,它在园林中的形态是由山石、驳岸等来限定的,掇山与理水不可分。
东侧景区位于越王台东面,地块原为市卫生防疫站办公用房及府山游泳池,地形呈多层梯田状,严重影响越王宫殿的整体效果。怎样使越王宫殿“显山露水”?整体效果得以改观?设计采用了掇山理水、疏泉叠石的传统技法,自龙湫引水,经瀑布而下,层层跌落,积水成潭,至最低层形成较开阔的自然水池。蜿蜒曲折的溪流、山石、驳岸和园路构成一条纵向游览线,与越王台规则的纵向旅游线相呼应。同时寓意着古越文化源远流长。溪流、水池两旁的山石采用绍兴诸暨产灰石,灰石与黏土颜色相近,使山体风貌更为自然、和谐。石缝间种植黄馨、迎春、麦冬等植物,软化小溪、水池的山石轮廓,两旁种植树林。小溪、水池水面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与建筑、水体相互映衬。整个景区沿瀑布、溪流、水池边设置了雾喷装置。当雾森开启时,淡淡的清雾随风飘散,袅袅的雾气与瀑布完美结合,游动在溪流间,弥漫于岸边,拂过水面,穿过丛林,使游人、市民体验到江南所特有的烟雨风情和水雾萦绕、虚实相间的浪漫氛围。
四 和谐周边环境,回归自然风貌
(一)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地段内现有历史景观众多,山林植被茂盛,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山林景观。人文景观主要有越王台、飞翼楼、文种墓、唐宋摩崖题刻、风雨亭、烈士墓、孙清简祠、雷公殿等,其中市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点多处;山林景观主要有樱花林、香樟林、龙头古柏、古香樟树、龙湫泉、盆景园等景点。
对各类人文景观的保护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进行保护性修复的同时,使其与周边环境更加和谐。风雨亭、孙清简祠、雷公殿等实行保护性修缮;文种墓、唐宋摩崖题刻、烈士墓等进行周边环境整治;越王宫殿(越王台、越王殿)采用保护性修缮的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并将临时存放于景区内的火神庙戏台移建于较隐蔽的位置,更加突出越王台景区的中轴线,山上山下相连,形成“青山拥小城,市井映宫台”的整体景观风貌。
对自然景观实行山体“接脉补坡”,营造植物生存环境。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绍兴丝织厂坐落于府山南麓,该厂占地3.9公顷,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因建设的需要,曾将府山部分山体夷为平地。另外,由于自然灾害及一些人为因素,如长年的水土流失以及众多市民在场地上锻炼,造成山体轮廓线破损,体型变“瘦”,山体植被遭受破坏,植物生存环境较为脆弱,一些植物病虫害较多,有些植物品种几乎灭绝。因此,绿化景观设计中,重点要对山体“接脉补坡”,对已破损的山体进行修复,重现府山山脉走势。同时,整合山体植被,弥补维养植物的生存环境,保护原有树种,延续补种周边树种,使其成林。保护、补种原有地被植物,防止山体水土流失。以营造和谐、自然、舒适的环境,使越王城能真正和谐环境、回归自然。
(二)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博物馆依山而建,建筑的体量和风格直接影响山体的景观效果。设计采用半掩埋的手法,具体做法是:修复20世纪70年代遭破坏的山体山形、地貌,重现府山山脉走势,博物馆靠山部分建筑外侧顺山势设置不同高度的挡土墙,进行填土使建筑半掩半显自然地融入山体,部分建筑屋顶植树绿化,与山体的植被连成一体,博物馆建筑环境中体现“显山露水”。
博物馆面向人民西路、大校场沿和偏门直街三条道路的交叉口,以谦逊的姿态推进,留出给市民作为休闲活动或重要集会的开放空间。抬高入口广场的标高,以层层递进台阶的方式慢慢显露建筑的轮廓。建筑依据山势,底部渐渐抬高,并适当拉开间距,以山水庭院作为建筑群透气的所在,在景观上显露府山特色,在前往博物馆和各个庭园途中也兼顾了与飞翼楼、风雨亭及重建的蓬莱阁等对景。建筑南面的自然式水池是水乡的写照,一湾小溪缓缓流过,是“曲水流觞”的最好注释。
(三)宫殿轴线与周边轴线的和谐
越王宫殿(越王台、越王殿)区域存在着三条轴线。分别是:由拜王桥沿府直街向北延伸上山即为越王宫殿的中轴线;秋瑾纪念碑沿府横街向西延伸至府山公园的东西轴线;自府山山脚拾台阶而上向北延伸至烈士墓的南北轴线。三条轴线紧挨一起,相互干扰,破坏了景观效果。设计中采用了突出越王宫殿的中轴线,弱化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的方法,解决了轴线相互干扰的矛盾。具体做法是:取消南北轴线上的第一层台阶,改为先由台阶西面的园路上山,再拾台阶而上至烈士纪念碑,原第一层台阶恢复为自然山体。东西轴线从府山公园大门通往公园的笔直道路,设计成弯曲顺畅的园路,尽量不在轴线上设置标志性或纪念性的景观、建筑小品,同时取消府山公园门口的一组建筑,改造门卫建筑,弱化大门概念,与宫殿的台前广场融为一体,以强化宫殿的中轴线。
(四)文化旅游区与周边商贸区的融洽
文化旅游区位于越王城的西南角,东面与仓桥直街历史街区相近。仓桥直街是以古城风貌为特色,以传统民居为主要内涵,集居住、商业、旅游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道,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被称为“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每年吸引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西侧与颇具人气的情缘龙山休闲商贸区毗邻。区域内主要以范蠡庙、地方曲艺中心和文化产业用房为依托,东与仓桥直街相呼应,西与情缘龙山形成整体效果,努力打造传统风貌与现代风情相结合的商贸特色街。设计中强调以范蠡庙为中心,东侧为文化产业区,以街道和院落组成不同的空间,沿街采用2层的建筑格局,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商业氛围,形成以范蠡庙为中心的庙会文化。即使到了晚上,也能形成热闹的场景,成为绍兴休闲旅游的新亮点。西侧以表现越剧、绍剧折子戏等地方戏曲的曲艺中心为主,形成绍兴的地方曲艺中心,宣扬绍兴的传统文化,提升绍兴夜生活的品位。
五 结语
越王城的保护与建设是绍兴古城保护的新亮点,是绍兴的又一张“金名片”,对于提高绍兴城市品位,促进绍兴文化、旅游事业大有益处;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休闲娱乐也更为方便;对于弘扬、展示、提升越文化,培育、弘扬新时期胆剑精神,进一步完善、提升绍兴名城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此项工程,上可慰藉前贤,下可鼓舞后人。一张新名片,印证着几千年历史发展的轨迹;一个新亮点,满载着千百万越中儿女无限自豪自信之激情。
(原文刊登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任桂全(1945—),男,浙江绍兴人,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2]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3]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75—376页。
[4]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8《归国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04-209页。
[5]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8《归国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04-209页。
[6]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8《归国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04-209页。
[7]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8《归国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04-209页。
[8]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8《归国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04-209页。
[9]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8《归国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04-209页。
[10]《越绝书》卷8《记地传》,商务出版社1937年版,第40页。
[12]“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为《吴越春秋》佚文。参见《初学记》卷24《城郭》;又见《太平御览》卷193《居住》。
[13]杨宽先生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东汉以前“西城连接东郭”的都城布局观点,主要依据考古和文献资料。如果当时他能看到越都城“西城东郭”的现存实例,相信他一定会很高兴。
[15]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7页。
[16]《史记》卷41《勾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标点本。
[17]参见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第8章《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165页。
[19]傅振照主编:《绍兴县志》第一编《建置》,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92页。
[22]《隋书》卷31《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标点本。
[24]见《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中华书局1976年版标点本。
[25]《宋书》卷35《州郡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26]见《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方镇表》《十国春秋》、嘉泰《会稽志》。
[27]《宋史》卷88《地理志四》,中华书局1985年版标点本。
[28](唐)元稹:《醉题东武》,《元稹集·集外集卷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95页。
[29]《宋书》卷81《顾恺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30]据《晋书》卷77《诸葛恢传》(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诸葛恢出守会稽时,晋元帝对他说:“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
[31]据《资治通鉴》卷94《晋纪十六·成帝咸和四年》: “是时宫阙灰烬,以建平园为宫。温峤欲迁都豫章,三吴之豪请都会稽。”
[33]《读史方舆纪要》卷92《浙江四》,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825页。
[34](宋)李定《续会稽掇英集·序》,藏绍兴图书馆。“大府”指上级官府。李定系明州人,在他看来,绍兴作为两浙东路治所,当然属于上级官府。
[35]宝庆《会稽续志》卷1。唐时以节度使为大府,亦谓之会府,犹都会。
[37](明)徐渭:《徐文长三集》卷29《府隍神有二辨》,《徐渭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6页。
[38]陈桥驿:《论绍兴古都》,《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85页。
[39]参见[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1]陈桥驿:《古代于越研究》,《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页。
[42]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10《伐吴外传》,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58页。
[43]《后汉书》志22《郡国志四》,中华书局1965年版标点本,第3488页。
[45]民国《绍兴县志采访稿》,《绍兴丛书·地方志丛编》第9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
[46]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第3卷《人口》,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1页。
[47]资料转引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48]姚轩卿:《轩卿随笔》,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49]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第5卷《城乡建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8—400页。
[51]嘉泰《会稽志》卷4记载的唐宋城内市场有照水坊市、清道桥市、大云桥东市、大云桥西市、古废市、龙兴寺前市、江桥市和驿地市共8市。
[52][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53]陈友华、赵民主编:《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44—451页。
[54]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见罗哲文《再论名城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名城报》2007年6月1日。
[55]见国务院批转国家建委等部门《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国发〔1982〕26号文件。
[57]李永鑫主编:《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读本·序》,西泠印社2007年版。
[58][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59]任桂全(1945—),男,浙江绍兴人,绍兴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60]《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61]《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62]《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1页。
[6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40《渐江水》,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22页。
[66]《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67]参见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57页。
[69]于希贤:《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
[70]《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71]《吴越春秋》卷第4《阖闾内传第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75]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76]《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77]《水经注》卷11《滱水》: “始筑两宫,开四门,穿北城,累石为窦,通池流于城中。”文中所谓“伏漏石窦”,当与此相类。伏:埋伏;漏石窦:指在城下用石块砌成的排泄系统。
[78]《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这里所谓的“昆仑之象”,是指意象中的通天的神秘之处。
[79]张晓虹:《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80]《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
[82]《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页。
[83]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绍兴县文物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85]《史记》卷7《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2页。
[86]任桂全主编:《绍兴市志》卷45《绍兴师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59页。
[87]张晓虹:《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88]钱玄等译注:《礼记》卷2,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1页。
[89](东汉)王充:《论衡》第23卷《四讳篇》,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360页。
[90](清)顾炎武:《日知录》卷28《东向坐》,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8页。
[91]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182页。
[92]参见谭其骧为《中国七大古都》序言,陈桥驿主编《中国七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9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周口地区文化局文保科《登封王城岗遗址的发掘》《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3期。
[96]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97]《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页。
[98]《吴越春秋》卷第8《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99]《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页。
[100]《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页。
[101]《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页。
[103]《越绝书》卷第8《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0页。
[104]《周礼》卷42,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429页。
[105]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60页。
[106]钱茂竹(1938—),男,浙江诸暨人,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院研究员。
[107]《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6页。
[108]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6页。
[109]陈致平:《中华通史》(第一册),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110]《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111]《管子》卷1,《百子全书》(第三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2]《管子》卷1,《百子全书》(第三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3]《越绝书》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114]《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115]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张觉:《吴越春秋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页。
[116]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60页。
[117]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60页。
[118]陈桥驿:《历史时期绍兴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吴越文化论丛》,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60页。
[119]《国语·越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635页。
[120]《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
[121]《周礼·考工记》,《四库全书精品文存》(第一卷),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51页。
[122]《吴越春秋》卷8《勾践归国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123]莫艳梅(1969—),女,瑶族,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党史科长。
[124](后汉)赵晔撰:《吴越春秋译注》,薛耀天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页。
[125](北魏)郦道元(? —527): 《水经注全译》,陈桥驿、叶光庭、叶拨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97页。
[126](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19页。
[127](北宋)罗泌:《路史》,《四部备要本》1936年版,第351—352页。
[128](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清咸丰五年刻本,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第100页。
[129]孟文镛:《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130]冯普仁:《吴越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9页。
[131]孟文镛:《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132]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十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2页。
[133]嘉泰《会稽志》,明正德五年刻本;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页。
[134](明)许东望修,张天复、柳文纂:《山阴县志》,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八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页、第19页。
[135](明)萧良榦修,张元汴、孙鑛纂:《绍兴府志》,明万历十五年(1587)刻本;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38页。
[136](清)徐元梅修,朱文翰等纂:《山阴县志》,清嘉庆八年(1803)刻本;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八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10页。
[137](明)许东望修,张天复、柳文纂:《山阴县志》,明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八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19页。
[138](清)李亨特修,平恕、徐嵩纂:《绍兴府志》,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绍兴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绍兴丛书(第一辑地方志丛编第五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2—83页。
[139]孟文镛:《越国史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8页。
[140]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萧山市志·文物胜迹旅游》(试印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7-2170页。
[141]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萧山市志·文物胜迹旅游》(试印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7-2170页。
[142]王屹峰:《浙江原始瓷及印纹硬陶窑址群的调查与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2007年第13期。
[143]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萧山市志·文物胜迹旅游》(试印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67—2170页。
[144]诸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诸暨县志·文物胜迹》,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7—792页。
[145]葛国庆(1954—),男,浙江绍兴人,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馆员。
[146](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岳麓书社1998年版。
[14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l995年版。
[148](汉)衷康、吴平:《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49](清)毛奇龄:《西河集》,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集部)》。
[153]沈起炜等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54]林华东:《越都丛考》,《1988年中国百越民族史学会第6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55]任桂全总慕:《绍兴市志(大事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6]陈桥驿:《古代于越研究》,《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157](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卷41,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史部)》。
[158]《隋书》卷33,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史部)》。
[159](汉)衷康、吴平:《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60](汉)赵晔著,(元)徐天枯音注:《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1]周春生:《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夫差内传第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62]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63](汉)赵晔著,(元)徐天枯音注:《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64](宋)陈彬年等撰:《广韵》,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经部)》。
[165](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41,清乾隆《钦定四序全书钞本(子部)》。
[166](宋)陈彭年等撰:《广韵》,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经部)》。
[168](宋)丁度等修:《集韵》,清乾隆《钦定四序全书妙本(经部)》。
[170]据《康熙字典(五集中)》(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晚清同文书局木刻版),颜师古曰:“堤,封者,大举其封任也。”
[171]8-51-74-甲·平水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1963年9月航拍。
[173](汉)衷康、吴平:《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7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l995年版。
[175]《周礼注疏》卷39,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经部)》。
[176]方杰主编:《越国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77](汉)衷康、吴平:《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78](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l995年版。
[179](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81](汉)赵晔著,(元)徐天枯音注:《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82]葛国庆(1954—),男,浙江绍兴人,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馆员。
[18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1期。
[184](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8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年版。
[186]嘉庆《山阴县志》,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
[187]《辞源》(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08页。
[188]任桂全总纂:《绍兴市志(四)》,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9]嘉庆《山阴县志》,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一月绍兴县修志委员会校刊。
[192](清)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91年版。
[193](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95](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96](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
[197](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
[198](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
[201](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
[202](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清乾隆《钦定四库全书钞本》。
[203](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4](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05](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岳麓书社1995年版。
[20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99年第11期。
[207](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8](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09](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10]胡文炜:《印山越王陵应为勾践的“自治冢”》,《绍兴日报》1999年3月17日。
[211](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2](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214](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5](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6](汉)赵晔:《吴越春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17]陈永明(1966—),男,浙江嵊州人,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218]《越绝书》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219]嘉泰《会稽志》卷1,《绍兴县志资料之五》,绍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年版。
[220]嘉泰《会稽志》卷1,《绍兴县志资料之五》,绍兴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年版。
[221]嘉庆《山阴县志》卷7,《绍兴县志资料之七》,绍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93年版。
[223](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224]《越绝书》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