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从宏观上讲,本书的思路很明朗,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是什么”,即美国学前课程的演进轨迹是什么样的?另一个是“为什么”,即美国学前课程为什么会沿这样的轨迹发展演进?首先,本书主要以时间为主线索,是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学前课程做的一项整体研究。这是一个动态叙事的过程,回答了“是什么”这个问题。其次,本书将美国学前课程的演变放置在整个时代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揭示出学前教育与社会各方面变革运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是静态分析的过程,回答了“为什么”这个问题。
当然,对于“怎么做”的问题,更多的还是要留给学前课程基本理论的研究者去思考。本书作为教育史研究,也许不能承载太多,它能肩负最大的使命就是为学前课程理论研究提供“一面明镜”和“一块基石”。但本书最后会对我国的学前课程建设提出几点启示,尽管这不是本书的重点,笔者还是期望本文能给予当前学前课程的实践探索一些直接的帮助。
从微观上讲,本书关注的是美国学前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演变。因为课程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课程问题也是相当复杂的,因此当我们对其进行历史研究时,不可能将课程领域的一切都包揽无余,对课程史的研究只能是有所选择和侧重。在这里借用挪威教育学家昆德姆的分类方法,他从形式上将课程史范围划分为课程理论和思想史、学科课程发展史、课程法规史、课程指导和大纲管理史、课程实践史。[9]本书将以课程理论的变迁为主思路,对课程实践的发展进行描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寻美国学前课程的发展变革之路。可以说,本书是美国学前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史。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一是有助于拓展我国外国教育史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领域中,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还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更没有人将美国学前课程的发展历史作为专门的研究问题来加以探讨。虽然在一些关于外国教育通史方面的著作中,对美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有所论述,但呈现出零散的状态。由于将学前教育置于整个外国教育史研究的大框架中,使得这些关于学前教育的论述缺乏内在的系统性和专门性,无法充分和清晰地展现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状况和特性。这对于外国教育史的研究来说,实为憾事。因此,本书以美国学前课程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有助于扩展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范围。
二是有助于学前课程理论建设。学前课程理论是学前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实践的指南,是学前教育目标转化为儿童身心发展的桥梁。透过学前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对学前教育本质的理解,对学前教育作用的认识,以及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位等方面的内容。在此,笔者以史的角度切入美国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比较美国学前课程发展轨迹,以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去思考、认识美国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教育指导思想,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前课程的内涵、目标、内容、课程价值取向等,对使中国的学前课程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向着本土化、现代化的步伐迈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
本书的实践意义是能为我国当今学前课程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种历史视野上的借鉴。通过对美国学前课程史的研究,将使我们能更清晰而准确地认识美国学前课程思想和实践的演变轨迹,从中归纳出一些值得重视的、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经验。诸如学前课程如何做到既面向世界又立足本国,即如何处理外国的理论与本国实际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课程演变过程中的“钟摆”现象问题,课程的编制如何兼顾社会、儿童、知识这三大要素等问题,结合历史的经验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将为我国在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学前课程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新材料和思考的新视角。
同时,把我们曾经或者正在效仿的课程模式都放到其原有的文化背景中去透视,放到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中去解读,有利于我们彻底而全面地理解这些课程,从而进一步判断这些课程模式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是否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这也是保证在借鉴或移植他国课程的过程中目标不乱、理念清晰、方法得当的根本。尤其是只有课程实践者透彻而全面地理解了一种课程时,才能避免流于形式的机械学习,否则只能是“生搬硬套”,呈现出“模仿课程形式而失却课程精神”的局面。
总之,课程是一个有机体,它会随着时代变迁、空间转移而不断地变化发展。对美国学前课程史进行考察,有助于我们在对其进行模仿时进行更多的思考,弄清课程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背景,并深入考察课程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知其利弊得失。之后根据自身的哲学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权衡取舍,打造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课程,实现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舍弃、有所创新,达到“青胜于蓝,冰寒于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