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言语产生
言语产生是高度自主的语言过程。内部言语冲动或者接受刺激的条件反射带来说话的意向,社会场合目的把此种意向实现为用意,再由用意调取话题词以及话题侧面化之后的命题意义。这个意义就是具有所有的主要的实义词的语句骨干,也是前言语讯息的形式。句法功能为这个语句骨干确定句子模板,然后嵌入所要求的功能词,最后将其转化为音系形式并且产生出来。这个过程具有线性启动的可能性,但是处理过程却部分地或者大部分重叠。言语失误表明音系转化数据端口容易凸显上述过程以及自动的“前探”过程。
清晨的林鸟发出幽婉动听的歌声。如果没有介入因素的影响,人类言语产生机制也以相似的方式给出语句的音系形式,而且其流利程度丝毫不亚于百灵。有趣的是,尽管人们说话时的注意力并不是投入在发音之上,听话人仍然可感知其音韵的模式性。同样,在流畅的产生过程,人们也不会去考虑选择哪个词担任什么句子成分。换言之,只要想到要说点什么,说话的内部机制就会把上述现象涉及的功能模块协同到一个支持轨道上。这些功能模块可以分析为意义表征模块、即时讯息模块、句法模块、词法模块、音韵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从进化智能的角度看,相对于此种需要有序进化而来的言语行为,如果不考虑语言描写目的,对于上述流畅的语言过程,我们很难采用“认知功能方式”之外的术语作出较好的概括。不过人类的言语行为不仅具有鸟鸣声处理限制,而且因其生存方式比鸟类复杂还可以主动应对环境变化,不断传递新鲜的认知经验。例如,在回答什么是语言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简单地给出看到或者听到过的某个答案,而是参照这些答案给出自己的人生的一些新体验。这就表明语言系统具有不确定的认知开放端。人们习得和使用语言都非常需要重视这一点。